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望春风:双面宰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狄青阳

    无形之间,陆望已经成为青年士子的导师和偶像。他的阵营中,又增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生力军,队伍日益壮大。

    在前来拜贺的门生中,还有一个特殊的士子,焦兴。他本来已经收拾了行李,打算打道回府。没想到圣旨传来,他成为那个被补录的幸运儿。

    而原来不可一世的“状元”郑翰文,已经被革除功名,连士子身份也没有保住。从今之后,郑翰文就不得不与宦途绝缘了。

    焦兴与郑翰文,这一天一地的遭遇,真是戏剧性的转变。焦兴被补录进榜单,欣喜若狂,激动地晕眩过去。这次上门拜贺中秋,焦兴只是拿一双眼睛紧紧盯着陆望,喜不自胜。

    趁着向陆望敬酒的机会,焦兴挤到了他身边,深深地向他鞠了一躬,把盏中美酒一饮而尽。他红着脸,对陆望恭敬地说道,“大人,如果没有你,学生恐怕就要永远沉沦乡间了。大人的恩情,如同再生父母。”

    陆望端着酒杯,正色说道,“如果你把这当做我个人的私恩,那就辜负我一片心意了。”

    众人听了,都竖起耳朵,聆听他的教诲。陆望缓缓说道,“如果我只是为了培植私人,散步私恩,让你们回报我个人,那我也太鄙吝了。这也不是我选拔你们的目的。”

    有些座主,只是借着秋试的机会,扩大自己的私人势力,培植自己在朝廷中的派系。所以秋试主考这个位子,历来争夺地十




第661章 檄文
    宁采柯听见这个要求,吃了已经。他的眉头拧了起来,直视陆望。

    “大人,我想知道为什么。”

    陆望坚定地说道,“我自从踏入这个朝廷以来,那份初心从未改变过。”

    “您的初心是。。”宁采柯看着陆望坚毅的脸庞,已经猜到了陆望的立场。

    “你没猜错,我的目标,就是要光复大夏,把侵略者从我们的领土上赶出去。大夏,是百姓的大夏,而不是专属于某个人、某个集团、某个阶层的。”

    陆望如此坦荡地表明自己的心迹,让宁采柯陷入了沉思。他在乡间之时,就对以前黑暗的朝廷不满。刘义豫上台之后,勾结狄人,让那个大夏的百姓在狄人的铁蹄之下,沦为三等公民。

    宁采柯一直具有很强的正义感,对身边同胞的苦感同身受。如果这个朝廷媚外投降,又欺凌自己的百姓,那还有什么资格再统治这片土地呢正如陆望刚才所教导的,人民才是大夏的主人,而不是那些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统治者。

    作为压迫人民的代表,刘义豫和赤月就是骑在人民头上的罪犯。他们所仰仗的狄人,也是大夏人民同仇敌忾的对象。

    陆望所要让宁采柯去做的,正是去与刘义豫和赤月对抗,实现光复大夏的理想。

    宁采柯心潮起伏,脑海中回想起那些求告无门、在压迫下挣扎的乡亲们。他的眼睛湿润了。

    沉思良久,宁采柯坚定地答复道,“大人,我的心愿与您相同。这件事,我非常乐意去做。反对他们这些罪恶的统治者和侵略者,是我们共同的心声。您说过,神乃众愿。这是我们大夏人共同的愿望,冥冥中一定会得到天佑。”

    在陆望对他的观察中,再结合对宁采柯的调查所得出的情报,陆望认为宁采柯是一个真正的爱大夏的士子。陆望断定,宁采柯会成为自己隐秘事业的坚定追随者。可以说,这次秋试,也是他遴选自己的队伍后备力量的大好机会。

    果然,宁采柯如陆望所料,表态十分坚决。在陆望吐露自己的目标后,宁采柯经过慎重的考虑,郑重地答应下来。

    在宁采柯离去后,贺怀远问道,“大人,你不担心宁采柯去告密,或者叛变吗”

    陆望微微一笑,眼神中却透出一种冷酷。“之前对他做了周密的调查,我也对他观察了一段时间。这个人值得一用。不过,写檄文只是一件小事。对宁采柯来说,这既是一个任务,又是一个考验,更是一份投名状。”

    投名状贺怀远皱着眉,缺一思索便明白了。宁采柯是可用之才,不过陆望对他更有考验与制约。只要宁采柯写了这份檄文,从此以后,陆望也有了控制他的手段。

    “大人,你对宁采柯还是抱有一丝警惕。”贺怀远明白了陆望的用意。

    陆望淡淡地说道,“怀远,自私、贪婪,这都是人性。我从来不会对人性抱有奢望和天真的幻想。如果指望用脆弱的信任,来带这支队伍,那覆灭是必然的命运。”

    他对自己所用的人,都有必要的管束手段。这也是陆望极为理性和冷静的地方。

    “我明白了,并不是大人不信任宁采柯。而是要小心谨慎,给自己留一条后路。”贺怀远知道,在这样高风险的环境中,陆望的警惕和谨慎是十分必要的。否则,他们早就死无全尸了。

    “对你也是一样。”陆望的眼中闪着寒光,“这并不意味着不信任谁,而是一种制度。”

    几天之后,经过陆望润色的檄文就秘密传到了西蜀。刘允中看了,拍案叫绝。范元吉和上官无咎等心腹看了,也是啧啧赞赏。

    这份檄文慷慨激昂,历数刘



第662章 失窃
    陆望提出这个论断,让刘义豫吃了一惊。赤月眉头微蹙,看着陆望,问道,“你的意思似,这份檄文,是出自朝中大臣之手”

    “很有可能。不过,这只是臣的推测。目前还没有发现什么证据。”陆望沉声说道。

    的确,这份檄文中所述的刘义豫和赤月“十大恶”,提到了朝中一些隐秘之事。其中,艾进的离奇死亡,在檄文中指他是被秘密处死。那份檄文还说,云州丢失的大批铁矿,已经被西蜀获得。还有很多大夏朝廷的丑闻,不一而足。

    如果是道听途说,对其中的一些细节,很难了解地如此精确。除非,这份檄文的内容,是由熟悉大夏朝廷的人提供。更有甚至,檄文作者,就是大夏的高官。

    刘义豫拧着眉头,脸色发青。沉默了一会儿,他轻声说道,“你说的十分有可能,要加紧追查。不过这件事,要外松内紧,不可大肆声张。否则,败坏朝廷声誉。”

    陆望和贺怀远等都答应下来,离开了御书房。

    其实,檄文的内容,都是出自陆望的授意。那些隐秘的细节,更是由陆望亲自提供给宁采柯,让他提笔成文的。流传甚广的“十大恶”,也是由宁采柯纸笔,陆望亲自润色的。让陆望去追查檄文的执笔者,那可真是查无对证了。

    贺怀远在回去的路上,笑着问道,“大人,刘义豫让你去查,难道要把自己交出去吗”

    他知道陆望提出此事,必然有所用意。陆望当然不至于把自己交出来,或者供出宁采柯。他所要“追查”的那个人,大概会让刘义豫大吃一惊。

    “既然我答应追查了,就一定会给刘义豫一个交待。”陆望哈哈笑道。

    入夜以后,礼部尚书郑国成的府邸中一片寂静。一个人影悄无声息地溜进了郑府的后院。这正是玄百里。

    按照事先获得的郑府地图,玄百里摸到了郑国成的书房门外。他掏出一把配好的钥匙,轻轻插进了锁孔。

    只听“咔哒”一声,铜锁开了。玄百里像一只猫一样,溜了进去。他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卷,找到书柜旁的一个大花瓶,便轻轻投了下去。离开书房后,玄百里并未立刻离去。

    他向旁边的厢房飘了过去,轻手轻脚打开铜锁。他故意踢倒桌椅,弄出很大响声。同时,他从旁边的柜子里中搜出一大把金银首饰,看也不看,就扔在随身的布袋里。

    把布袋扛在肩膀上,玄百里把门踹开,弄出一阵“乒乒乓乓”的响声。郑府的家丁立刻被惊动了。急促的脚步声越来越近,火把也在远处亮了起来。

    “有贼!有贼!快抓贼!”急忙赶来的家丁吼叫着,向后院冲来。玄百里微微一笑,扛着肩上的布袋,轻轻一跃,跳上屋顶,如履平地。

    他看见院子里人生喧嚷,火把点亮了,把院子里照得如同白昼。“真的进贼了!”“夫人的首饰被人偷了!”“不得了!这贼偷了好多东西!”

    很快,郑国成与妻子也被惊动了。郑国成的妻子披头散发,冲进了那个存放首饰的厢房。她慌乱地翻拣着自己的首饰,突然两眼一翻,昏厥在地上。

    仆人七手八脚地把她抬了出来,平放在院子里。郑国成脸色发青,走进去查看。厢房房门大开,是被人一脚踹烂的。里面翻的乌七八糟,座椅也倒在地上,像是被洗劫后的现场。

    真的进贼了!他眼前一黑,感到气血上涌,差点昏倒。仆人连忙把他扶住,叫道,“老爷,老爷!”

    在这手忙脚乱的时候,郑翰文才慢吞吞地从房间里出来,也过来看热闹。只见他老娘四肢笔挺,倒在地上。老爹也是头晕



第663章 搜捕
    郑国成是吏部尚书,毕竟是大夏朝廷有头有脸的人物。他的府邸居然被盗贼公然闯入,偷走了财物,这简直是如同抢劫。

    京兆尹郝遒接到郑府家人的报案,也是大吃一惊。在京都居然发生如此明目张胆的入室抢劫案,也说明了他治理不力。

    郝遒不敢怠慢,连忙带着捕快,赶到了郑国成府中。此时,郑国成刚刚灌下参汤,幽幽醒转。他躺在床上,气喘吁吁,看见郝遒大步上前,走到床。

    “郑尚书,你怎么了有没有看见贼人的影子”郝遒急切地问道。瞧郑国成这副虚弱的样子,是受了不小的打击。

    郑国成见到郝遒突然前来,眼睛猛地瞪圆了,弓起背,警惕地问道,“郝大人,你怎么来了”

    “是你请我来的啊!”郝遒感到莫名其妙。郑国成府中的家人心急火燎地到京兆尹府中报案,一定要请郝遒亲自带队,前来追查贼人。郝遒念在郑国成的地位,也就不辞劳苦,亲自走一趟了。没想到,郑国成居然翻脸不认人,还质问他为什么要来府中。

    “你。。”郑国成气得浑身发抖。他明白了,一定是在他昏迷的时候,管家派人前去报案的。郑国成府中虽然失窃,但是并不愿意惊动官府。

    他这样做,自然有理由。郑国成家中收藏了大量贿赂。那些见不得光的财物,是绝不能被暴露在官府的搜查中的。

    郑国成翻了个白眼,断断续续地说道,“我不需要你们来查案。这件事情,我自己会解决。”

    这反而让郝遒起了疑心。郑国成素来爱财,这是众所周知的。今晚郑府进贼,肯定损失不小。否则,郑国成夫妻也不会双双昏倒了。这样大的损失,按照郑国成的性子,肯定要穷追不舍,把财物追回。现在郑国成居然声称,不需要官府来查案,这是什么道理

    郝遒是个官场老油条,见郑国成如此反常,便正色说道,“郑尚书,你这说的是什么话你家中被盗,不光是你自己的事情。这还关系着我们京都的治安稳定。贼人可不会只偷你一家。我们这是天子脚下,哪里容得贼人如此猖獗!”

    见他打起官腔,郑国成脸色发白,又不好当面反驳,声音便软了下来。“郝大人,现在正是深夜,也不用打扰你休息了。这里有一点薄礼,就请大人收队,不要再管此事了。”

    郑国成朝管家使了个眼色。管家便匆匆进内,捧了一个托盘,走到郝遒面前。郝遒掀开托盘上盖的锦缎,只见一锭锭簇新的银子,整整齐齐地码在托盘里。

    这可奇了!不让查案,还要奉送厚礼。郝遒的眼睛滴溜溜一转,感到此事不但蹊跷,而且有利可图。郑国成这样吝啬的铁公鸡,居然肯拿出这么多银子来贿赂他,说明他的府邸中大概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

    “郑尚书,你这是做什么!”郝遒摆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摆了摆手。“快拿开!本官是京兆尹,也是一方父母,怎么可能被这种东西收买!既然贵府的家人前去报案,那这件事,本官是管定了!”

    这个郝遒也是个贪赃狼藉、吃相难看的主。郑国成知道他是个什么货色,此时见他摆谱,便瞪着那个冒失地前去报案的管家,气得牙齿咬的格格响。

    郝遒见状,更是得意,便带着手下的随从气势汹汹的开始搜查。“每间房都搜一搜,让他们家人来辨认清点,到底被偷了哪些东西。”

    管家无奈,便硬着头皮把他们带到了那件厢房,指了指凌乱的房间。“这里被偷了金银首饰。”

    郝遒带来的捕快便开始清点登记,把房间门封锁起来。“其他房间也要搜!”郝遒大声嚷嚷道。

    “郝大人,这。。不用了吧只有这间厢房被偷了。”管家垂下头,低声说道。

    &nb



第664章 敲诈
    郝遒这是似乎才恍然大悟。原来郑国成极力阻挠自己搜捕盗贼,是怕自己发现他的秘密。郑国成,居然是那份手风靡大夏与西蜀的檄文的作者。这真是天大的发现。

    这段时间以来,那份来自西蜀的檄文,传得沸沸扬扬。朝廷之上,百姓之中,都对此议论纷纷。还有小道消息传说,宫里认为这份檄文可能是来自大夏朝廷内部,然后才传到西蜀的。

    理由之一,便是檄文中所述的“十大恶”,很多都是朝廷阴私,外界根本无法知晓。很多人猜测,这可能是朝廷高官所写,假借西蜀之手,四处散发。

    郝遒之前对这种说法,也是半信半疑。直到现在,他亲眼看见了这份原始手稿,居然就藏在吏部尚书郑国成的书房中。

    “原来如此!”郝遒扬着那份纸卷,阴险地笑道,“我说郑尚书怎么如此反常呢!居然不让官府查案。他原来是怕自己的秘密被我发现了。”

    管家的嘴唇发抖,小声地问道,“郝大人,你是不是眼花看错了”

    “眼花”郝遒冷笑道,“这明明白白就是郑尚书的笔迹。这是现在闹得沸沸扬扬的檄文的手稿。你们郑尚书,就是檄文的作者!这是要造反啊!”

    这简直如同一声惊雷,在管家头上炸开。“不。。可能吧!”管家心虚地把郝遒拉到一边,轻声说道,“郝大人,能不能借一步说话,跟我们老爷亲自谈谈。”

    这正中郝遒的下怀。他拒绝了郑国成那一盘银子,正是为了索取更大的利益,更多的好处。刚才摆出一副要吃人的姿势,无非是想吓唬吓唬他们,为自己博取谈判的主动权。

    他装作为难的样子,捻着小胡子,假模假样地说道,“唉,看在郑尚书面上,我就去会一会他吧。”

    管家连忙把他带到郑国成的卧房中。郑国成此时正在床上闭目养神。听见匆忙的脚步声,他困倦地睁开眼睛。

    “老爷,出事了。”管家轻声喊道,一脸焦急。郝遒昂着头,背着手站在他身旁,手里还拿着一份纸卷。

    郑国成心里一沉,暗想,难道是地窖的那些财物被他发现了他毕竟在官场历练多年,按捺住心里的疑惑,淡淡地问道,“怎么了一惊一乍的。”

    管家不敢回答。郝遒得意洋洋地居高临下看着郑国成,语带讽刺地说道,“郑尚书,你就别再装了。你家的地窖,可是有不少的好东西啊!”

    郑国成心里一沉,望向管家。只见管家小心地点了点头。他知道,郝遒一定是已经发现了地窖里的赃物。以郑国成自己的俸禄,那是十辈子也无法积累的财产。

    看着郑国成发青的脸色,郝遒继续说道,“不光是那个地窖,你的书房里,还珍藏着自己的手稿。哎呀,你说我要是把这份手稿交给皇上,会怎么样呢”

    手稿郑国成有些摸不着头脑。他虽然是吏部尚书,但并没有什么写文的爱好。除了写一些官样文章和奏本,他基本上是不碰纸笔的。
1...4849505152...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