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英雄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流云
怎么办远远地孔学文望着前面的一个叫做鹊山的小山头,心中忽然一动,那里是小鬼子回马鞍山的必经之路,如果自己抢险赶过去,或许能够截住小鬼子。
可是关键是怎么能快起来,正胡琢磨着,忽然从远处划过来一道身影,是去侦查的侦察兵赶了回来,这侦察兵并没有什么不一样,如果说有,那就是脚下多了一对滑雪橇。
孔学文楞了一下,才忽然想起自己这些部下,原本大都是李旅的人,后来划拨到自己的手下,这些人都是来自于东三省那种苦寒之地,东三省最大的车别是什么,当然不是地广人稀,而是哪里有半年是下雪的时候,这些人对雪有更多的认识和应对。
一想到,孔学文眼睛一亮,忽然一摆手将部队停了下来,扭头喊了一声:“集合——”
士兵们不知道怎么了,不过长官有命令,也没有人问什么,匆匆忙忙的开始列队,很快就站成一个方阵。
“弟兄们,你们都是东北人,应付着雪办法应该很多,我想率领部队追上去,超过小鬼子,在那座山头设伏拦住小鬼子了,谁能给我一个能让部队尽快的赶过去的办法,我重重有奖,一百大洋。”孔学文不差钱,张嘴就是一百大洋,这可相当于士兵将近一年的军饷。
话音落下,士兵们就都激动了起来,一百大洋呀,够一家四口花上一年的,如果省着花还能多用半年,就是去个媳妇也花不了这么多钱,关键是只需要动动脑子。
这些东三省过来的士兵,对于冰雪见的多了,在东三省,要是不知道怎么玩雪,只怕这一冬天都不好过去,冬天玩雪花样可多了,有滑雪橇,有爬犁,有自制的雪车,总之办法很多,家里有马的用马,没有马的自然要想别的办法。
一时间都低着脑袋想办法,办法不少,可是这么多人呢,而且还要快,无论是滑雪橇还是爬犁,都不是一会半会能够做出来的,这显然是不行,那还于什么办法。
无论怎么想,那就只有利用雪这一招,可是怎么用
好一会,有人丝丝艾艾的挠着头:“团座,我倒是与个主意——”
孔学文双眼一亮,不由得嘿了一声:“快说说看,回去我就把赏钱给你。”
士兵双眼也亮了,倒是不怀疑孔学文的话,用力的点了点头:“是这样的,我家穷,在东北冬天又长,想要出门就必须由东西,但是一定要快,而且方便,所以我们就造了雪车——”
这士兵说的雪车是滑雪车,就好像划船一样的,比爬犁更轻便,但是载货少,一个雪车最多可以坐三个人,两个人滑雪,一个人磅舵,速度的确快了不少,这东西借助的是俯冲里,一开始是要从高处冲下来的,靠着惯性前进,再配合滑雪,速度就快了不少,不过很难长时间的滑雪,而且还要看地形。
马鞍山这地方山多,但是没有大山,要借助惯性倒是不难,这雪车是这士兵家乡的特有的东西,总归来说还是穷造成的,没有马拉爬犁,就只能从人身上打主意。
“那造一个需要多长时间”孔学文一下子看到了希望。
“半天吧——”士兵回了一句,说的有些心虚。
半天,孔学文狠狠地瞪了那士兵一眼,半天小鬼子都回马鞍山了,在追上去还有什么意义,哼了一声:‘谁还有主意’
这不怪孔学文心急最多就只有三个小时的时间,到时候一接近马鞍山他们也就不敢再追下去了,那是没有一点意义,也难怪孔学文会恼羞成怒。
“团座,其实咱们可以用爬犁改一下,将所带的货物都放下,只拉人,那自然就快了许多了。”士兵有想法,自然不敢信就此放弃,还是将想法说了出来。
改一下心中一动,孔学文也豁出去了,一些爬犁不值什么钱,大不了从新做就是了,但是如果真的可以,那就能拦住小鬼子了。
r />
“还有人有办法吗”孔学文又问了一句,抱着最后一点希望。
只是没有人回答,让孔学文心里叹了口气,挥了挥手:‘那就按你说的做,放下物资,其余人跟我追上去。’
话音落下,一时间士兵们就忙活了起来,按照那个士兵所说的开始改造爬犁,并且将物资卸了下来,改造很简单,只是做了几个船桨一样的东西,把货物卸了下来,加了一个类似于舵的玩意,比雪车大了许多,可以坐十几个人,当
第622章 惨胜!
第622章 惨胜!
日军不愧是精锐,即便是在不利的情况下,也同样敢发动进攻,不断有人倒下,却依旧还在冲锋,幸亏没多久,日军的机枪也开始发威,才算是将独立团造势的压制了一下。
孔学文算计着时间,咬着牙不断射击,眼睁睁的看着日军的炮兵咋几百米外结成阵地,已经对准了他们。
也就在此时,山上留下的弟兄也滑到了半山腰,来不及建立阵地,只是趴在地上,就开始对小鬼子的炮兵阵地开枪,企图压制炮兵阵地。
虽然死了一些炮兵,不过日军还是没有撤的意思,依旧催促着炮手对着独立团的阵地发动了炮火。
轰隆隆的巨响,一妹妹炮弹砸在几百米的阵地上,炸的积雪飞扬,不过好在有爬犁,只要不是被砸个正着,还没有那么危险,日军的炮弹也不是那么准确,还是需要瞄准一下。
双方都开始出现伤亡,但是随着第二轮炮火开始,爬犁就被炸毁了几辆,也让独立团的弟兄们死伤不轻,不过却没有一个人退,因为援军马上就到了。
听到炮声,郝广平和唐伟焦急的不行,独立团可没有炮火还击,等于干挨炸,一旦日军冲过去,独立团的牺牲就不可避免了,必须尽快的赶过去,都已经远远地能望见小鬼子的阵地了。
一批日军冲上来,就倒下了一批,但是还是与更多地小鬼子冲上来。
独立团丝毫不示弱,在炮火中坚持着,有不少弟兄就直接趴在雪地上,对着小鬼子射击,反而目标小了许多,日军三轮炮击也不过早送了一百多名弟兄,但是在山上的弟兄的打击下,日军的炮兵也在减少,炮声在第三轮明显的轻了许多。
终于唐伟和郝广平冲了上来,从背后开始冲击鬼子,借着爬犁的掩护,不断地逼近。
日军此时真的有点慌了,不过他们很快也放弃了物资,开始做移动阵地作为掩体,刚才冲锋倒下了四百来人,硬是没有冲上去,独立营除了没有炮火,也不见得比小鬼子的装备差了更何况手下也都是百战老兵。
随着日军爬犁压上来,日军的确是慢了一些,但是却更加稳定了,借着爬犁的掩护,一大队日军从右侧的小山上爬去,知道爬上去,就能冲过去了,司令官已经做好了损失的准备。
双方都在争取时间,随着司令官一声令下,炮兵和步兵开始朝山上撤退,后面只留下了几个机枪阵地,前面依旧在冲锋。
孔学文不是没有看见,但是此时和小鬼子打的正激烈,也顾不上那些小鬼子了。
特务营更精锐,不断地冲击着日军阵地,看见日军的小动作了,但是却还是没办法杀过去,只能看着小鬼子上山,但是这样下去,独立团可就被包饺子了。
“把爬犁上的沙袋卸下来两面,直留正面,让弟兄们给我冲上去——”仗打到这份上,郝广平也有些疯狂了。
话音落下,特务营的弟兄就卸下了沙袋,疯狂的推着爬犁冲了上去,倒下了几十具尸体,终于杀到了日军的阵地前,随即展开了肉搏战,但是随着冲上来的特务营的弟兄越来越多,日军很快就被消灭了,随即特务营直扑前面冲锋的日军而去。
日军没有想到会是这样,没有想到特务营杀上来的这么快,那些被夹在中间的日军可就没得跑了,不断地被身后的子弹射杀,就算是想要逃到杀上去都来不及。
原本想要合围的司令官,看到这一幕,竟然没有去解救他的士兵,而是选择了率领剩下的千多人,继续撤退向马鞍山跑去。
这一仗日军留下了七百多具尸体,但是独立团也付出了将近三百人的代价,但是却将日军打的不轻,狼狈而逃了。
这边还没有打扫战场,特务营和追了上去,这一次独立团押后,并且负责打扫战场,特务营弦尾追了过去,不断地和日军交锋,却很难咬死日军。
日军的指挥官显然也是个聪明人,不但又决断,还不断地留下小股部队阻击特务营,自己则率领大部队撤退,只要把主力撤回去,他就损失成功了。
不过有了第一次,孔学文就能玩第二次留下一些人打扫战场,孔学文就率领二百弟兄有乘坐着爬犁俯冲了下去,朝着小鬼子追去,依旧打算在前面截住日军。
双方就好像齿轮一样不吨的咬合,不断地朝前滚动,不断地压榨出鲜血,然后有人永远得倒在了这片土地上
。
特务营和独立团不断地围追堵截,后来换成了郝广平带着特务营进行堵截,而唐伟这孔学文追击,不断地压缩着日军,一路追一路逃。
而日军也很坚韧,不停地突围,几次被堵住,几次又杀了出去,终于见识了特务营钎焊的战斗力,比他们日军还要精锐一些,更善于打运动战,如果不是日军的指挥官指挥得当,而且不急不躁果断而狠辣,日军绝对逃不出去的。
这是一场场的遭遇战,狭路相逢勇者胜,日军充分的释义了这句话,双
第623章 调兵遣将
第623章 调兵遣将
郝广平是一员悍将,能带兵能杀敌,而且不怕死敢玩命,但是郝广平缺点也不少,那就是脑子不够用,排兵布阵不怎么行,至于唐伟,老成持重,有些想法,但是眼界太低,所以最后刘杨望向了孔学文。
孔学文毕竟是正规军晓毕业的高材生,眼界肯定比郝广平唐伟高,而且看得远,比如说这一次打掉日军的外遣部队,孔学文打的就相当好,因为他知道,刘杨是在替他解决问题。
见刘杨望过来,孔学文沉吟着,嗯了一声:“刘长官,从丹阳镇往马鞍山,一路上都是山区,我建议派一支部队拖住日军就可以,以消灭矿场的日军为主,只要灭掉矿场,那么马鞍山的日军必定会增援,在想办法埋伏他们——”
深吸了口气,盯着矿场的地图,伸手在靠江的一面点了点头:“日军工事群布置的很紧凑,只有在临江一片有些漏洞,如果打的话就从这里突破——”
日军将矿场建立在靠近江岸,一是方便运输,二是方便支援,长江上有舰队支持,一旦矿场出现问题,那么日军的舰队必将开过来,需要不了多长时间,按照刘杨的估计也就是一个小时。
但是孔学文漏掉了一点,日军不但是有舰队,还有运兵船,一旦真的对矿场动手,日军很有可能会从南京方面抽调兵力,如果是从长江上赶过来,需要的时间并不多,最多就是两个小时,两个小时想要拿下矿场,那根本不可能。
如果真的从江岸一侧进攻,很可能会陷入反包围状态,日军之所以在江岸一侧力量薄弱反过来说其实也是诱饵,甚至到时候可能惊动和县的日军,不过一切的反扑过来。
这也是刘杨始终在迟疑的原因,自己只要活动着,日军也不会大规模用兵,一旦陷入死战状态,日军就会全力反扑,只要自己被消灭在这里,那么反攻当涂和博望就势在必行,当涂一丢,芜湖就面临被合围的可能,这盘棋太大。
正是因为种种顾虑,刘杨才将众人召集过来,不过刘杨也倾向于从江岸一侧进攻,但是绝对不能咬死,随时准备撤离,另外刘杨还想灭掉日军的长江舰队。
舰队的确是有威力,但是也同样好应付,根据西梁山的汇报,如今已经有了二十多艘自杀式的小潜艇,这些东西造价低廉,如果二十多艘一拥而上,日军的长江舰队必将损失不轻,或许这才是最好的办法。
不过日军对潜艇已经有了防备,其实对付这种小潜艇也好办,那就是用水雷,潜江水雷,只要碰上就会爆炸,所以这一点刘杨早就琢磨过了,打仗想不周到就要吃亏的。
“好,就在江岸一侧发动进攻,另外——”刘杨眼中闪过一道寒光,轻哼了一声:“不用理睬日军的援兵,就让他们上矿场来,就在矿场附近埋伏他们。”
打就打个速战速决,否则日军反应过来,其实也挺危险的,不过利益和危险是成正比的,日军可以调集舰队对他们进行轰炸,那么刘杨一样可以调集大炮轰炸矿场,这只怕是日军打破脑袋也想不到的。
的确,陆路已经因为大雪而无法调动重型炮火,但是水路可以,牛屯河大巧虎子营那边可是有二十多门大炮的,就这二十门大炮,就足以将矿场的日军炸翻天。
至于如何运过来,那也很简单,刘杨藏在哪里可是有两艘船的,另外李虎按照自己的分度准备的一片浮田如今可就派上用场了,今晚就可以行动,打小鬼子一个措手不及,但是另一个目标,日军的援军也绝不放过。
现在唯一可以抽调的就是西梁山的防御部队,西梁山保安大队虽然战斗不强,但是拿来骗一骗小鬼子还不是问题。
“这样——”沉吟了一下,刘杨嗯了一声:“孔团长,你率领你的部队,我让老唐配合你,从河岸进攻矿场,我估摸着日军的舰队可定会派兵支援,所以必须要在两个小时之内解决战斗——”
“什么——”孔学文眼珠子一下子瞪大了,一脸怪异的看着刘杨,就凭他和唐伟那点兵力,勉强七百多人,还有些伤兵,正面进攻矿场,根本就不可能,还两个小时拿下,简直是去送死的。
临江一面的确是有漏洞,那也是相对而言的,但是没有炮火支援,仅凭七百多人这点火力,进攻碉堡群,那怎么可能攻的下来,日军可是本身就居高临下,更何况还说两个小时,两个小时人可以死光光。
刘杨看了孔学文一眼,却没有和他解释什么,而是继续道:“进攻时间定就定在今天晚上,我领着一连、二连和特战队,去埋伏日军的援兵,另外三连——”
沉吟了一下,三连都是炮兵,不过都是炮击跑,对工事群威胁不是太大,眼中闪过一道精光,深深的吐了口气:“三连去江岸准备炮击日军舰队。”
&n
第624章 伏击援军
第624章 伏击援军
别人想不到南京,但是刘杨却想的到,从黑鹰传来的消息,日军在南京囤积了大量的伪军部队,但是始终没有支援马鞍山,当然这和第五战区有关,目的就是想要消灭刘杨,和县之战日军就蠢蠢欲动,但是最终没有增援,因为那里太开阔,很难堵得住刘杨,但是马鞍山矿场可就不同了。
日军不支援和县,,刘杨就猜到了日军别有所图,不愿意分兵,甚至没有反扑当涂,就是等刘杨自己钻到口袋里来,而这个口袋,就是马鞍山的矿场,刘杨在当涂抢铁矿,日军会不知道吗。
所以说靖安军的三旅就是给刘杨准备的,就是在等机会,当然另一个第四旅团,日军一样没有报什么希望,不过是滥竽充数的,这一点谁都知道,那种部队一打就垮。
三连之所以埋伏在江边,并且让秦晓峰配合,目的就是攻击日军的运兵船,绝不是为了日军军舰。
刘杨这是在以小博大,日军强大是不否认的,一个靖安军第三旅团,就足以对刘杨现在的兵力进行围剿,何况还有日军南京方面的部队,再配合马鞍山的守军,和溧水过来的援兵,对刘杨进行围杀势在必行。
一路北上,当天马上就要全黑下来的时候,刘杨已经率人赶到了矿场,这一路上刘杨他们最少十几次碰到了日军的尖兵,当然只是远远地观望着,这一路的行程真的很难保密,估计着日军也早就做好了安排。
“老李,前面清理日军的尖兵。”到了这里,刘杨一挥手,李宝柱就领着弟兄们无声无息的散开了,天黑了,日军的尖兵也不好观察,而李宝柱他们化妆成日军的尖兵,只要和尖兵遭遇到,很容易就干掉日军尖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