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英雄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流云
一个小鬼子悄无声息的举着刺刀从一侧战壕的高处跳了过来,或许是察觉到了刘杨的身份,而此时李宝柱等人整和小鬼子杀得难解难分,刘杨也一刀砍在了一个小鬼子的脖子上,那小鬼子临死之际,还努力地挺着刺刀刺过来——
刘杨没看到那小鬼子,但是有人看到了,一直紧紧的随在刘杨身边的春梅,始终就跟着刘杨,眼见小鬼子扑过来,想都不想,一脚侧踢,直接踢在了小鬼子的胸膛上,将小鬼子踢的侧飞出去,差一点就刺到了刘杨。
春梅倒退了两步,堪堪稳住身形,便看见又是一个小鬼子朝这边扑来,目标也是刘杨,眼中闪过一到杀机,春梅脚下一用力,人扑了过去,手中一对鸳鸯刀,左手一撩,身子一转,右手刀狠狠地划过了小鬼子的脖子,一瞬间鲜血喷出,喷了春梅一身。
战斗何其惨烈,警卫排的弟兄们如此好的身手,也已经有人不断的倒下,李宝柱也是伤痕累累,就连刘杨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挨了一刀,好在只是皮外伤。
一名日军一刀刺进了一个弟兄的胸膛之中,那弟兄临死之际,不退反进,硬生生的顶着刺刀,将小鬼子逼得连连后退,终于一刺刀刺进了小鬼子的胸膛之中,两人就这么死死地刺着对方,致死都没有倒下。
一个弟兄枪不知道什么时候掉了,赤手空拳,红着眼珠子朝一个小鬼子扑过去,用胳膊荡开刺刀,狠狠地掐住了那小鬼子的脖子,只是没等弄死小鬼子,一名日军从背后一刺刀刺进了着弟兄的后心——
那弟兄身子一僵,感觉到日军刺刀猛的一转了一下,知道自己死定了,这种创伤根本救不了,那一刻他想到的不是害怕,而是怎么弄死自己眼巴前的小鬼子,猛的一口咬死了小鬼子的喉咙——
李宝柱荡开一把刺刀,呼呼的喘着粗气,斜眼看了看刘杨,心里才踏实了一点,至于其他的弟兄,李宝柱已经顾不上了。
刹那间的走神,一个小鬼子狠狠地一刀刺了过来,亏得李宝柱反应快,微微一侧身,那刺刀擦着他的胸膛,带起了一点血珠,一下子划了过去。
李宝柱不退反进,用身子撞开那刺刀,一刀砍在了小鬼子的脖子上,鲜血喷涌而出,浇了李宝柱一头一脸的,李宝柱也只是用袖子擦了擦脸,免得眼睛被鲜血糊住了,这在战场上可是大忌。
警卫排的于晨被杀散了,一刀刺死了一个小鬼子,只是望过去,却已经看不到营座的身影,周围都是弟兄们和小鬼子杀在一起,分都分不开,一眼望去,几百米的战壕里都是正在厮杀的敌我双方。
感觉到一痛,刘杨猛地朝前一扑,堪堪避开了刺向后心的一把刺刀,猛地一回头,就看见刚才想要弄死自己的小鬼子,被春梅一刀刺死了。
春
第665章 善后
第665章 善后
爆炸声带来的不单单是两个师团被淹没,那些正在发动进攻的日军,眼看着就要冲上阵地了,忽然间就被整天的爆炸声给震动了,下意识的回头望去,却看见他们的本部沉没了。
那一瞬间,望着不断爆炸的本部,日军忘记了冲锋,就连特务营所属的民兵也停下了枪声,上万人傻傻的看着这一幕,一万四五千人就这么掉进了湖里,让人下意识的想到他们的下场,那就是全军覆灭。
这一刻日军没有了进攻的情绪,士气低落到了维谷,除了惶恐,再也没有多少进攻的**,反而生出了一种绝望。
前面是敌人的阵地,几万人打了两天没有打下来,脚底下是上万士兵的尸体,身后是沉默的本部,一万好几千人沉入水中,湖面上漂浮着数不清的尸体,只有他们待在敌人的射程之内,后续乏力,这一仗怎么打
随着爆炸声响起来,一直早冰面上转悠的水军和保安军,还有第九营登时振奋了起来,这是刘杨告诉他们的进攻的命令,战斗终于开始了,不用那边打的要死要活的,他们在这里和傻瓜一样转悠。
“杀呀——”闫彪第一个喊了出来,营座成功了,小鬼子估计着快死得差不多了,这一仗终于有了成色。
“杀呀——”随着闫彪喊出来,无数弟兄开始呐喊,轰然向西山岛方向开始涌去,就连俘虏只留下了一个排看守。
两千五六百人,分三个方向冲了过来,不停地有人跌倒,但是摔得哪怕是头破血流,也还是爬起来继续冲锋,七八里的距离,无论如何要赶过去。
刚刚停歇的爆炸声,整个世界仿佛一片宁静,忽然间隐约的传来了喊杀声,这更让日军雪上加霜,更没有了战意。
但是和日军不一样,计划成功了,也就意味着有了援兵,这是刘杨早就说过的,特务营所属的各部弟兄随着有人喊出来:“成功了——”
随即所有人仿佛都醒了过来,刘杨丢弃了手中的大刀,抽出二十响,双眼冒着精光:“给我打,狠狠地打——”
这是最后一场战斗了,弟兄们都知道,小鬼子就眼前这么多了,只要打下他们去,就真正的成功了,那个还会犹豫,所有的枪好不顾惜的开了火。
日军被打的一下子懵糟了,甚至有些不知所措,有人咬着牙往上冲,有人下意识的撤退,乱成一团,本部没有了,这一仗还怎么打,指挥官都死了,打下去还有意义吗
双方的士气不同,自然打法也不同,特务营是一下子来了力气,日军是没有了力气,不知道多少日军死在了枪口下,终究日军退了回去,三千多日军所在河岸边上的临时阵地上,惶恐的不知所措。
日军没有退路了,浮桥的尽头也变成了泽国,前进五路,后退无门,日军根本不知道怎么办,仅存的两位联队长,意见还不能统一,一个人主张拼了,一个人主张投降,因为他们没路了。
主张投降的联队长占据了上风,因为一来不知道敌人阵地上还有多少人,反正足够消灭他们的,没有炮火支援,冲上去就能损失三分之二,剩下的一千人也不过只是去消耗敌人,肯定是血本无归的。
大部分的士兵也支持投降,刘杨喜欢收拢俘虏,在日军那边并不是秘密,投降了多半还有条活路,但是不投降必死无疑。
就这么僵持着,但是也没有过多久,就在天亮之前,他们迎来了有一个打击,之前听到的声音不是假的,而是真的,敌人的援军到了,尽管黑夜里看不到情况,但是咆哮的喊杀声,却震动了太湖。
日军其实不是没有剩下人,刘杨可以没有炸掉炮兵阵地,,还有逃出生天的一千多日军,但是那些日军都分散在四面,而且此时也都吓傻了,虽然救上来一些人,但是那些人也都冻僵了。
炮兵足足有一个丙种联队,也就是两千四百多人,可是没有了炮弹,他们这些炮兵战斗力堪忧,甚至没几挺机枪,面对着汹汹而来的联军,特别是最快的水军,人还没到,就已经开了炮,红红的砸了过来,打掉了日军最后的抵抗之心。
敌人从三面而来,黑压压的好几千人,还有冰车作为工事,还有密集的炮火,更有数不清的机枪,甚至还有重机枪,但是他们有什么,只有已经吓坏的一颗心,根本就没有多少战意,甚至现在跑都来不及了。
炮兵最郁闷,他们已经没有炮弹了,而且没有阵地,那么多人无遮无拦的,在冰面上简直就是活靶子,跑又跑不了,敌人的火力有那么猛,这一仗根本没法打。
炮兵联队的联队长,很明白炮兵的战斗力,没有了大炮,他们甚至还不如工兵战斗力强,绝不是看上去火力这么猛的敌人的对手。
“投降——”炮兵联队长不想死,立刻打出了白旗,带着炮兵投降
第666章 柳川平助的提议
第666章 柳川平助的提议
西山岛一战,影响是巨大的,本来日军大本营很有把握,不但派遣了整整两个师团进攻西山岛,满以为凭那些民兵或者杂牌军根本坚守不住,甚至为此还出动了长江舰队,结果却是全军覆没,只有舰队逃回来了一些。
而为了策应西山岛一战,日军在无锡、苏州。常州、金坛,溧水和马鞍山一线布置了三万多日军待命,准备围点打援。
另外还在南线从嘉兴、桐乡、德清到泾县,也布置了三四万大军,只要特务营和相关部队一动,就来一场大范围的围点打援,将去增援的特务营的部队消灭,逐步蚕食,却没想到竟然是这么一个结果。
反倒是特战队在苏州附近不断地伏击日军,敲掉了日军将近两个大队,反而被西山道的辉煌战绩给淹没了。
特务营没有动,日军同样不敢轻动,大家一样分的很散,而且随着西山岛一战结束,**这边的士气反而大大的提升了,那些民兵都能达到这样,没道理正规军反而不如他们。
日军大本营被震动了,谁都知道西山岛一战是硬碰硬,没有机巧可沾,是正统的防御战,刘杨仅凭一万多杂牌中的杂牌,竟然消灭了五万精锐帝国部队,终于日军大本营开始承认刘杨的战斗天赋,可不单单是善于阴谋那么简单。
日军虽然没有宣扬,但是也将这一仗的资料传阅给了个个师团长,以供参考,并且综合了刘杨所有战例,交给了所有的师团长们。
这一战成了经典战例,中日双方都加入进了军校教程,当然交代了地利的原因,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一战打的还是很经典。
随着西山岛大捷的消息传开,国府率先发来贺电,并给刘杨颁发了青天白日勋章以资奖励,另外拨付了十万元作为抚恤金,足显国府对这一战的重视。
虽然国府一直有意无意的打压刘杨,但是也知道太湖存在的重要性,随着杭州的失陷,太湖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国府已经通知了国统局,不得以任何理由作出针对刘杨的举动,并且要求国统配合特务营传递消息。
随着国府有了动静,晋绥军发来了贺电,川军发来了贺电,粤军发来了贺电,桂军发来了贺电,西北军发来了贺电——
国内各大报纸开始不停地刊登西山岛大捷的消息,值此新年之际,全国一片沸腾,以至于有很多有志之士,在年后赶到特务营的辖地来参军,当然这都是后话。
随着杭州失陷,徐州失陷,西山岛大捷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国府需要这么一场胜利振奋人心,虽然同样没有给刘杨升官,但是却给李彪正了名,任命李彪为特务营所属李旅上校旅长。
西山岛大捷冲淡了接连失利的战局,也极大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随着西山岛大捷,中日双方都暂时沉默了,日军没有发动进攻,而是选择了巩固占有区。
日军没有动静,刘杨倒是松了口气,如果日军继续组织进攻的话,西山岛还真危险,当然如果日军来就要考虑动用多少兵员了,一个太湖如果投入太多,那是比会影响日军南下和西进的战略部署。
这也正是日军一直在纠结着的原因,如果调剂征兵的话,影响了战略部署,不调集重兵还没有把握,而且刘杨的态度很明显,那就是守住太湖和芜湖,甚至连溧阳、广德、郎溪、德清也放弃了。
日军大本营分析之后,感觉刘杨没有扩张的打算,或者说没有扩张的势力,刘杨的确是能打仗,但是大面积防守那是另一回事,谁也不敢说刘杨手底下的人就都能打。
刘杨扩展到现在这种规模,已经是到了极限,太湖和芜湖也只有这么大的容量,继续打下去,势必要投入重兵。
单单是太湖,如果有刘杨坐镇,现在看来,不动用四个师团以上的兵力,还要海军进行配合,包括空军,那就要投入十几万,关键是即便是这样,日军大本营也没有信心就一定能打下来太湖。
如果再加上芜湖那边,也就是说要投入十五万以上的兵力,这又是比造成前线兵力空虚,随着北线和南线的技术扩充,日军的兵力本来就捉襟见肘,在这里再投入太多的兵力——
大年三十,日军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就是为了解决太湖问题,与会的不但有大本营的高级军事参谋,还特地让华中方面军指挥官柳川平助参加。
日军详实的分析了和特务营之间的多次战斗,以及日军损失,和特务营的损失,这让日军一度很尴尬,但是也得出了一个结论,特务营相当的难缠。
算上这次西山岛战役,日军为了特务营前前后后投入了十余万大军,几次对特务营进行围歼,都被刘杨给破解了,而且日军伤亡惨重,付出了十万士兵的代价,但是最让他们郁闷的是,特务营反而越大越强了。
经过统计,特务营所能调动的所有兵力超过了四万,而且有太湖这一片水
第667章 反驳
第667章 反驳
“八嘎,和刘杨和谈,这实在是太有辱我们堂堂大日本帝国的颜面了,这是决不充许得——”柳川平助还没有说完,华北方面军的司令官寺内寿一就不满的站了起来,嘲弄的看着柳川平助。
脸色一沉,柳川平助心中暗哼了一声,脸色却不变,只是淡淡的看着寺内寿一:“这么说寺内将军有好办法了,那我就不丢人现眼了,请寺内将军说说他的办法吧,或者太湖交由寺内将军处置。”
说着,柳川平助还真的一屁股坐了回去,开始眼观鼻鼻观心,宛如老僧入定一般,根本不在乎寺内寿一的嘲弄。
说真的,刘杨已经成了柳川平助最大的一块心病,说道丢人现眼,柳川平助的脸早已经丢了,一个太湖前前后后投入了这么多兵力,损失惨重,却没有能拿下来,反倒让敌人发展壮大,还有什么逼着更丢脸的。
说与不说,脸都已经丢了,如果真的把太湖丢出去,柳川平助反而高兴了,丢脸也不在乎了。
寺内寿一没有想到高傲的柳川平助竟然如此轻易就认怂了,反而一下子将他晾在了这里,这可怎么下台
一时间众人的眼光都落在了寺内寿一身上,让寺内寿一颇为尴尬,最为华北方面军的司令,寺内寿一一直以来都是在打胜仗,当然台儿庄战役他不想提,本想借机嘲弄柳川平助,却不想柳川平助不接招。
其实寺内寿一哪里有什么拿下太湖的办法,他也分析过西山岛之战,发现谷口元志郎的指挥几乎没有纰漏,要说输是输在了地形上,天时地利一个不占,才会有这种损失。
如果是在陆地上,以西山道的情况,一个师团就足以覆灭,到时候有坦克和大炮飞机配合,可以直接强攻,但是西山岛不行。
特务营将水战达成登陆战,而西山岛一战,确实将陆战达成了水战,让日军丧失了优势,如何会不败,反而特务营占尽了优势。
如果换成他只会这一仗,结果也未必好到哪里去,没有坦克,又只有一条路可以上岛,这一仗怎么打,根本没有迂回,只能往前冲,但是在刘杨那一肚子坏水下,失败终究是失败了。
寺内寿一尴尬的老脸发红,眼光有些发飘,重重的咳嗽了一声:“那不是我的战区,我没有考虑过如何围剿太湖,只是觉得和刘杨和谈有些丢脸,这不是帝国的应对之策——”
“正是可惜,我还以为寺内将军有什么好办法,却没想到也只是说说而已。”柳川平助可不会对寺内寿一客气,同样开始讽刺。
这就差指着鼻子说寺内寿一了,不行还要站起来,没办法张什么嘴。
寺内寿一脸色一僵,有心反驳,却真的拿不出更好的主意,眼见一个个脸色开始古怪,寺内寿一嘴角抽了抽,恨恨的一屁股坐了回去,哼了一声:“柳川君继续说,或许柳川君和谈是对的呢——”
“对不对我不知道,但是如果和谈成功,我们可以把兵力收拢起来,全力南下或者西进,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牵制这么多兵力,从而影响到整体的战略布局——”这些东西柳川平助很早就在想了,已经有了一个完全的打算。
说到这顿了顿,人又站了起来:“帝国现在在太湖周围集结了七八万部队,就因为特务营的危险,而被拖在这里,如果能够抽调出这些部队,那么对于整体布局就有极大的好处,可以完成总体的部署——”
“可是如果撤走了兵力,那么特务营忽然打过来怎么办,难道任由他占领城市——”有人有些疑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