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穿越诸天万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会飞的坦克车
火炮是有后坐力的,只要是以火药为动力的武器都难逃后坐力这一问题,在后世因为火炮后坐方式已经十分成熟,火炮设计专家们利用弹簧,液压杆以及驻犁来宣泄火炮的后作用力,并还有自动复进的功能。
但是现在这个问题不好解决,弹簧还好弄,液压杆以现在的技术想造出来比登天还难!
只能另想办法,海军还好办,把火炮固定在船板上,利用整个船体来消耗其后坐力,但是陆军就不行了,那种把大炮固定在架子上的做法只适合一般小火力武器,大口径火炮一跑就能吧架子震塌。
最后只能采用最原始的方法,把炮放在带轮的炮架上,让火炮开炮时自由向后滑动一段距离。
这样就导致了开炮的时候,没人敢站在火炮的后面,同时每开完一跑,炮手都不得不指挥大家把火炮退后原地重新进行瞄准。
&n
第一百九十一章、明军的选择
“这就是明军!”淮安知府衙门,雷卫东看着来自各路大军的情况汇报有些哭笑不得。
雷卫东前世上学的时候大家经常说校长是运输大队长,送人、送枪炮送弹药,国家的建立离不开对方的慷慨,现在看来明军比校长还慷慨大方。
南下的雷家军没打什么恶仗,十几万明军一触即溃,弄的大军不光没有损失,反而越大越多,从一开始的十八万士兵,十二万民工的三十万大军,,结果不到一个月兵力突破了四十万,缴获的各种物质更是不计其数!
淮河防线上的几处重镇盐城、淮安几乎没打什么仗,明军就跑了。
最典型的就是淮安,这可是明朝淮河防线的关键点,是北方大军,南下扬州三吴地区的交通要道。春秋时,夫差试图会盟中原诸侯,由江淮北上,就是从这里出发的。
这样的重镇,驻守扬州的史可法自然十分重视,放了八万大军在这里,只是他不会用人,派的将领太草包、
雷家军仅仅是先锋一个团,隔着淮河开了几炮,结果八万大军直接崩溃跑的一干二净。
如果仅仅这样,雷卫东还不会说什么,无非是明军士气太差不能打仗,但一些明军控制了码头的货船直接跑过来投降,还帮雷家军度过淮河,就让雷卫东无语了,这些人也太没骨气了。
看到雷家军过河,虽然只有几百人,淮安城就举起了白旗,知府带头请降。
因为淮安不战而下,第二天骑兵团就杀到了扬州的门户,天长和高邮两地。
天长的明军继续不战而逃,雷家军还没到就直接让出了扬州的门户,高邮的刘肇基到是一名猛将,也是一个忠臣,他率兵死守高邮,但是面对从东面过来的野战一师。
小小的高邮根本抵挡不住,双方差距太大。
面对雷家军覆土攻城这法,高邮仅仅一天城墙就失守,刘肇基亲自率亲兵登上城墙也不管用,在枪林弹雨中被亲兵拼命救下,从南门狼狈而逃,直奔扬州。
因为淮东只剩下一个扬州,雷卫东也就不急于南下,命令大军缓攻扬州,把主要精力放在肃清江北各县乱军的事上。
说起来也搞笑,很多明军撤退的时候变成了溃退,弄的整个江北到处都是溃兵,这些乱兵失去了军官的领导,给雷家军带来的危害远远大于正面战争。
在加上因为战争,有几十万人背井离家向江南奔逃,就和当年金兵南下一样,这些百姓一边哭泣一边前行,因为没有政府的组织一路上不知道有多少血泪。
所以恢复占领区治安成了雷家军最主要的任务,同时投降的明军也需要改造,雷家军可不是明军,那些投降的将领想要领兵必须到军校学习半年。
同时他们麾下的士兵也被打乱进行筛检整编,这都需要时间,不过淮东战事的缓解,让雷卫东有精力把目光放在了淮西战场上。
同淮东战场雷家军和明军争雄不同,淮西就复杂多了,除了明军和雷家军这里还多了流寇这个势力。
比如凤阳这个地区,因为是明朝的中都,住有重兵,不光有黄得功和刘良佐这两位总兵率领的官军,还有凤阳镇守太监卢九德率领的大军。
他们三人互为犄角,在凤阳一带和张献忠、革左五营二十万流民军队对持。
如果雷家军不南下,以南直隶的兵力,即使淮河以北的军队都被调走,淮南各地动员起来的军队也能把张献忠赶走,虽然他们人数比对方少很多。
但是雷家军的南下一切都变了。
对雷家军来说,明军和张献忠等人的打仗和小孩打架差不多,不是一个水平的。他的南下让卢九德变成了热锅上的蚂蚁,焦头烂额。
眼下淮西的各处兵马都是集中在凤阳一带和流寇对持,雷家军南下,一旦渡过淮河那对江淮来说是致命的。
果然不久之后,雷家军率先在淮安地区度过淮河,兵峰直指扬州,准备饮马长江传了过来,一时间金陵告急,有人希望凤阳的军队能够回访。
“公公,不能在拖了,淮东哪里只是雷家军的偏师结果就轻易拿下淮安、盐城等地,兵峰直指江南,现在雷家军十万大军已经从淮北地区压了过来,必须赶快离开,慢一点可能就走不开了!”
凤阳卢九德大军的驻地几名幕僚言辞恳切的正在劝谏卢九德,一名幕僚还没有说完,另一人就接着开口。
“凤阳这里,面对张逆我们就有点抵挡不住了,更别说南下的雷家军了,如不尽快离开,很可能被包饺子,而且现在金陵空虚,耽误之急是赶回金陵保卫江南,哪里可是朝廷的钱袋子,不能失去了。”
“可是咱家是凤阳镇守太监没有旨意是不能离开的,更何况这里可是凤阳,朝廷的中都所在要是因为我的离开,凤阳再被烧了,那可就麻烦了,即使回到金陵咱家也吃罪不起!”卢九德担心道。
当然烧了凤阳的可就是八大王张献忠,不知道有多少朝廷大员因为此事被皇上秋后算账。
自己别看掌握着数万大军,但自己是太监,皇上的家奴,无论自己多么位高权重,皇上一道圣旨都能让自己死无葬身之地,当年的魏公公就是一个榜样,号称九千岁权倾朝野,最后换了一个皇帝不一样倒霉。
“此一时彼一时!”幕僚道:“当年江南稳如泰山,张逆即使烧了凤阳也是小患,而现在雷家军就要饮马长江了,金陵朝夕不保,如果我们这些人不过去金陵失守公公的责任更大!”
“不行,咱家我要考虑一下!”卢九德摇摇头,以崇祯的脾气,没有圣旨他实在不敢动。
“公公如果担心凤阳皇陵被烧,我这有一计可保皇陵平安!”看着卢九德油盐不进,不提撤退的事宜,一个幕僚急了。
现在凤阳已经是死地了,别说明军自己了,就是明军和流寇联手都不是雷家军的对手,为了活命只能出险招了。
“什么办法!”卢九德问道。
“很简单,把凤阳交给雷家军!”幕僚小声道。
“你疯了,那可是中都,交出去咱家不就完了!”听到幕僚的注意,卢九德急了,这哪是妙计,简直是自己的催命符。
“公公忠言逆耳利于行,两害相权取其轻!”幕僚也豁出去了,“十余万雷家军南下,凤阳已经不可守,既然这样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想办法保卫皇陵,只要皇陵不被毁坏都好说话。
流寇那边肯定不行,从他们流窜那一刻起,别说各地的士绅官宦,就是普通百姓人家都受到迫害,不跟他们走就是死路一条,更别说我们眼前的张逆,可是赫赫有名的八大王,心狠手辣无恶不作。
凤阳落到他们手中只会再糟一次难。
但雷家军就不同了,不说他们纪律严明比官军不知道好多少,扰民的事情很少,每到一处首先做的就是维护当地的治安,就说他们去年起兵占领了山东,虽然对乡绅很不友好,对其动辄抄家灭族。
但你不得不承认,他们做事都是以他们公布的法律为基础的,只要不触犯他们的法律,一般都能保住性命,即使犯了大罪被抄家灭族,那些妇孺也都没事,最后都放了出来。
再加上德王、鲁王都在他们手里保住了性
第一百九十二章、八大王
“师长,前面就是凤阳了,明军卢九德部和流寇八大王张献忠、革左五营就在这个地方对持,目前谁都奈何不了谁!”三层楼船上,师参谋陈六对新任四师师长杨志介绍道。x菠≦萝≦小x说
“流寇人数比较多估计有二十万,但战斗力比较弱,精壮能占一半就不错了,官兵人数少一点有六七万,战斗力强一些,当然比起我们差远了,不过师长,我们这次先打谁呀!”
“打谁!”杨志笑了:“当然谁挡道打谁,如果都挡道那两个一起打了!”
“一起打,那样会很……!”陈六劝道:“师长,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既然他们在对持我们为什么不等他们分出胜负然后……更别说流寇现在还是我们的盟友!!”
“虎,他们能叫虎,撑死两只小猫,也就是对老百姓横!”杨志摆摆手,不在意的说道:“大军南下,需要争分夺秒,等他们分出胜负还不知要什么时候,还不如一锅端了。”
明末是一个比烂的年代,什么都烂到家了,特别是军队没有最烂,只有更烂。
流寇不用说,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打仗一哄而上,败了就一溃千里,同唐朝的黄巢一样,属于社会的蝗虫。
官军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军饷严重不足,导致他们和叫花子差不多!
军纪好一点的还好,军纪差的比如左良玉的军队,比流寇土匪还狠,一有机会就糟蹋百姓,以至于有贼过如梳,兵过如篦谚的说法。
因为明军由以头颅为军功,所以明末的时候,杀良冒功的事情,比比皆是,经常看到明军追着老百姓要对方等一等,借他们脑袋一用。
至于关外的清军就不用说了,还处于奴隶社会的他们做事完全就是游牧民族的一套,所过之地鸡犬不留,财物抢走,人员杀光。
也是因为儒家对汉人尚武打压到极点,要不然放在汉末,群雄争霸的时候,任何一个诸侯都能把清兵打得满地找牙。
如果说雷家军刚刚起兵的时候,因为军队里面有太多的土匪、山贼出身的士兵,很多人旧习难改,闹出了不少害民扰民的案子,多少还带着旧军队的风气。
但经过整编,特别是各级军官经过半年的军校学习,风气就不同了,不仅装扮与旧军队不同,就连精神面貌也和旧军队截然不同。
战斗力自然不用说,四师别看不是最前面的三个师,战绩不那么辉煌,但这是以二师为基础扩编而成,基本实现了全师火器化,装备清一色的线膛前装枪,还有十八门十二镑大炮,几十门小炮,打冷兵器时代的军队可以说是屠杀。
即使流寇和明军联合在一起也不用怕!
“虽然我们现在的敌人是明军,但流寇也不是我们的盟友,甚至相比明军他们的危害更厉害!”杨志解释道。
“流寇不同于我们,他们没有稳定的根据地,也就是没有可持续的税收来源,现在凤阳地区的流寇有二十万,这么多人要吃要喝,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抢,当然也有人说是“劫富济贫”。
但是流寇的抢劫是不分贫贱的,只要他们到过的地方,官绅富豪会遭殃,但普通老百姓也会家破人亡。
吃的用的被洗劫一空,想活命就必须跟着他们走,不跟着走的下场只有一个就是死。
现在江淮地区是我们的地盘了,你说我们能放任他们在我们的地盘施虐,残害百姓,还是他们能放弃以前的生活模式。”
“不能!”陈六想了想道,“流寇的习性已经形成,即使下面的士兵想安定,上面的将领也不会,要不然早就被明朝招安了。”
“这就对了!”杨志笑道:“命令部队加快速度,明天一早一定要赶到凤阳,让天下见识一下我们第四师的威名。”
“是!”随着杨志的命令,船队的速度更快了。
南直隶水道交错,水网密布,方面隐蔽,但是数万大军,上千条船只一起行动,实在是太露痕迹了,想隐藏也没有办法。
八大王和卢九德等人都是打了老仗的人物,知道情报的重要性,凤阳周围早就遍布探子了,所以雷家军一靠近别说官军了,就是流寇也收到了消息。
凤阳八大王的军营扎在一个小镇中,张献忠占据了其中最好的一处房间,现在他负手站在房间里,看着桌上的地形图陷入了沉思。
这时亲兵突然进来道:“大王,刘先生来了!”
“让他进来!”张献忠不在意的说道。
张献忠这里,同李自成那里一样,面临同一个问题,就是缺少有用的文人,要不然管理也不会这么混乱。
李自成还好,因为拥兵百万,占据河南大部,大势将成,有不少文人比如李岩、牛金星等主动投靠。
张献忠这里就不行了,人马比较少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张献忠残暴不仁,任意屠戮士绅文人,便使得文人站在了他的对立面。
除了那些贪生怕死,或者投机钻营之辈,真正有骨气的文人不愿投靠他。
张献忠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对投靠的文人也不怎么看中。
“大王!”张献忠的军师刘元成走了进来,“探子回报,雷家军乘着舟船朝我们这里开来了。”
“来的好快,有多少人”
“不清楚!”刘元成摇摇头,“不过据探子汇报,看船队的规模估计有四五万人,另外在船队后方不远处也发现雷家军的踪迹,都朝着凤阳来了,全部加起来估计超过十万。”
“超过十万人,又来一个道凤阳抢食的,这下难办了!”张献忠叹气道。“这凤阳虽然是明朝的中都,但已经被俺老张毁过一次了,油水不多怎么吸引了这么多人来。”
流寇首领之间虽然互通有无,很多人一见面就拜把子,亲热得不得了,但实际上大家相互提防的心思更多,生怕对方背后捅刀。
去年,被官军围剿,被打的只剩下残兵败将的张献忠带着兄弟去投奔李自成。
本来想着大家都是兄弟,共同反明,李闯应该资助一些人马盔甲给自己,让自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可是没想到,李闯子翻脸不认人,不光不资助自己,反而想吞并自己,把当发的誓忘的一干二净。
自己在江湖上闯荡这么多年,做了这么久的老大,再回去给人当小弟怎么受的了,肯定不能同意,而且即使自己服软,李闯子也不会相信自己。
眼看着大家就要火并,还是曹操说了句公道话,劝住了闯瞎子放自己离开。
离开这段时间,自己面对明军有胜有败,但李自成的实力却如滚雪球一般的膨胀,现在已经占据河南,拥兵百万,远远超过自己。
现在大家已经不是一开始因为饿肚子揭竿而起的阶段,经过十来年的大浪淘沙,大家都有做一番事业心思,幻想着能坐江山,即使做不到京城的位置,坐一个地方上的土皇帝也可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