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穿越诸天万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会飞的坦克车
“能这么快打下杞县都是靠李大哥的威名,我还没有来的及攻城,城里的百姓就把城门大开了,他们是服你不是服我!”
“现在不是说服谁的时候!”李信道,现在耽误之急是稳定县城的治安,防止城里的混混地痞趁火打劫祸害百姓,同时要把城里的大户都拿下,特别是粮仓要拿下,杞县缺粮大家需要他们的粮食救命!”
“李大哥说的对!”红娘子点点头,“我这就命令人去巡逻,维持城里的治安,至于城里的大户,我已经派人去盯着了,他们跑不了!”
“这就好!只要能拿到粮食就好办了!”李信点点头。
“红帅!”一个女兵跑了过来,“宋县令已经拿下,要不要押过来!”
&nb
第253章 、李岩来投、上
“如今天下大乱,改朝换代的情形就在我们眼前!”李岩看着李俊等年轻人兴奋的眼神,直接泼了一盆冷水。www
“但现在天下的局势已经明朗,能得天下的不外乎四大势力,至于我们,别看现在拿下了杞县县城,但像我们这样占据一两个县城的势力在河南多如牛毛,独立发展根本没什么前途!”
“有那四大势力!”红娘子一双美目直盯着李岩,好像要把其融化了。
那模样让其父亲又是着急又是悔恨,恨不得拿刀子出来把李岩给捅了!
自己养了十几年的小棉袄要被人拿走了,还是送钱送人马到贴上去的。
丢人呀!洪轶心里沮丧的喊道。
“目前最大的势力自然是朝廷!”对于老丈人的目光,李岩没有在意,你就一个女儿,现在你女儿的心思都在自己身上,你除了出嫁妆嫁女儿还能做什么。
“别看朝廷屡战屡败,已经露出末日的景象,但朝廷毕竟立国数百年,在民间的大义是旁人不能比的,再说了现在乱的是北方,长江以前地区还是十分平稳,那可是天下最富裕的地方。
如果朝廷能断尾求生,抛弃北方的乱局,直接南下保住半壁江山的机会还是很大,如果有一个明主甚至重整江山也不一定!”
“大哥,不说朝廷透顶,就说朝廷是我们的死对头,大家既然已经杀官造反,再重新投过去是不可能的,你还是说说其他三个势力吧!”堂弟李俊道。
“说是有三个势力,其实只有两个实力能投靠!”李岩道,“因为一个势力就是关外的鞑子,是异族,作为汉人我们如果投奔过去会被人戳脊梁骨的,所以只能在剩下两个势力选着、”
“这两个势力是不是闯王和雷家军!”作为娘子军的统领,红娘子不是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的千金大小姐,对于天下的大势还是有一点了解的。
目前最大的反贼就是这两个了!
“不错,红娘子说的很对!”李岩点点头,称赞了自己还没过门的小妾一下。
“闯王和曹操的大军在朱仙镇大败明军,现在已经拥兵一百二十万,正在向开封开来,我们这里离开封这么近可以说肯定会受到波及,到时候直接离开或投靠两条路。
至于雷家军,现在已经拿下山东和两淮以及我们河南的归德地区,拥兵几十万,也是不容小瞧的势力!”
“要我说,我们投靠闯王就是了,他们可是拥兵一百二十万,是雷家军几十万人马的好几倍,要投就要投最厉害的!”红娘子的师兄牛二道。www
“闯王虽然拥兵一百多万,但实力比起雷家军远远不及!”李岩摇摇头拒绝了牛二的建议。
“现在天下和隋朝末年群雄并起的情况差不多!”
“是有点相近!”李岩的话让洪轶点点头,“李公子,不知道那方势力是唐公呀!”
因为隋唐演义和三国志两本话本的流行,大家即使都目不识丁,但只要经常在茶馆听书,对这两个时期的乱局还是有点了解。
隋唐十八好汉的大名可是流传以广。
要不然李岩也不会向李自成献出“十八子,主神器!”的计策。
就是想把李自成的出身往李世民身上靠。
“当然是雷家军了!”李岩给大家分析道,“明朝就是隋末的朝廷,这点不用解释大家都知道,而瓦岗寨的李密和李自成就很像,都是农民起义出身,都是在中原起兵,都是一样拥兵百万浩浩荡荡北上。
只不过李密当时想拿下的是洛阳,而李自成要拿下的是开封。
“大哥的意思是,闯王会在开封城下吃败仗!”李俊问道。
“这点不好说!”李岩摇摇头道,“现在局势和隋末有很大区别,开封的实力也远远不如当年的王世忠,不过李自成和李密最相识的一点就是,两人都没有稳定的后方。
打胜仗没事,而一旦打了大败仗,那就是兵败如山倒,一点翻身的余地都没有!”
李岩没有前后眼,但对李自成看的很明白!
这两人的命运可以说差不多!
李密在洛阳之战败给王世忠之后就一蹶不振,最后带着残兵败将投靠了李渊。
李自成在山海关一战大败之后,接连丢失了京城、山西、陕西等地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恢复了流寇的心态到处流窜。
最后命丧九宫山。
雷家军占据山东和两淮,控制人口数千万,上可夺取京城,下可窥视江南这块肥肉,西进可以控制中原,东边又是茫茫大海不用担心后顾之忧,可以说和当年李唐占据关中一样。
有着稳定的根据地雷家军即使对外战争失败也可以快速回复元气,不像李自成玩的是一波流,一旦战败后果不可设想!”
“李公子说的对,既然这样我们就去投奔雷家军!”因为李岩坚决不让大家叫自己大帅,大家也就随其自然叫他李公子了。”
“李俊,你配合红妹尽快把城里的粮食收集起来,我回家看一下,这次离开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了!”
“大哥,我陪你一起过去吧!”红娘子知道李岩想做什么,于是陪他一起过去。
李家也是杞县的大户,红娘子军队进城自然也知道。
只不过大家都知道这是李岩的家,不光没有骚扰,还专门分出人守卫。
李岩还没到家,消息就传了回来!
听到丈夫回来了,汤氏立马来到门口迎接,李家的其他族人也都过来了。
因为李岩的父亲李精白官至山东巡抚,李家的人上上下下无不沾光,自然而言李岩这一脉成了李家的主脉,李岩砸父亲去世以后也成了李家的族长。
只不过李岩做族长这些年因为书生意气太浓,不仅没有让族人得到好处,还因为拿出两百多石粮食救济灾民惹出了大祸
这次李岩被抓到牢里,李家人也没有干看着不做事。
李岩的夫人汤氏让人拿着银子去打点,想把丈夫从大牢里赎出来!
但想置李岩于死地的是杞县的豪绅和宋县令,李家画的钱再多也不管用,因为仅仅李家一家财力是无法与杞县的众乡绅抗衡的。
还好红娘子得到消息,赶过来把李岩救了,要不然李岩真的就会死在大牢里了。
只是这样一来,李岩无疑背上了造反的名头,这可是要诛九族的,可把汤氏和李家的族人吓坏了,现在看到李岩回来了,自然想上来打听消息。
“妹妹,你回来了,这次回来还走吗”看到丈夫和红娘子一起回来,汤氏没有吃醋,她大大方方的问道。
“见过嫂嫂!”红娘子欠了一下身:“离不离开要看大哥的意思了!”
“夫君,不要呆在外面,快进屋吧!”说着,汤氏拉着红娘子和李岩一起进屋,李家的族人跟在后面纷纷进来。
“夫君,你以后准备怎么办!”让族人在大厅等候,汤氏服侍李岩到里屋梳洗一番。
“还能怎么样!”李岩叹气道:“如今我已经得罪了官府,杞县这个地方是万
第二百二十五章、变样的徐州
公元1642年六月,也就是崇祯十五年,徐州
夏天已经到来了,即使是出于小冰河气候的明末,天气也已经很热了,大地已经一片绿色,预示着今年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www
徐州这个连接南北交通的重镇,因为雷家军的重视越发热闹起来。
在以前,虽然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在徐州地区经过,给其带来了繁荣和安定,但受益的大都是土豪乡绅,两岸的百姓受到的恩惠很少,甚至深受其害。
其原因就在于明朝奇葩的政策!
因为南北漕运关系到政权的稳定,为了解决漕运问题。
明王朝制定的严密的规章制度,比如说浅船用水不得过六拏,启上闸即闭下闸,启下闸即闭上闸,冬闭春启,蓄水以待运船等等航运政策。
同时为了疏浚河道,朝廷每年需要大量征调河工,人数以万记,比如常设性夫役就有坝夫、堤夫、浅夫、溜夫、闸夫、泉夫等。
仅仅徐州地区,每年出的洪夫就有一千五百多人,其他浅夫、闸夫、泉夫、班夫、马夫等役更是不计其数,而徐州的百姓仅仅只有两万户。
要知道在明朝服徭役不仅没有工资还要自己掏伙食费,如此繁重的徭役让百姓情何以堪。
特别是明朝中后期,吏治的,让官府在运河上的压迫更重于以往,不得不举家逃亡,以至于很多人说,一条运河,“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直到雷家军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
在雷家军手里,大运河从一条每年吞噬无数财政的无底河变成了一条流淌着无数金币的金河。
以往这些钱都落到了两岸乡绅的腰包,因为他们在河上行船重来不出任何费用,现在随着雷家军在大运河上设卡收费,无数金钱就落到了雷家军的手里。
即使雷家军雇佣大量百姓疏通大运河的河道,整修两岸的河堤,也会有大量剩余。
而大量金钱的投入,也让两岸百姓得到大量实惠,大家都通过劳动获得了大量的金钱。
再加上雷家军对运河上各种帮派的零容忍,对渡口码头的各大帮派进行反复扫荡,大运河上只允许雷家军一个声音,大大减少了中间盘剥的环节,可以说除了那些豪强、商人,无数人都受益匪浅。
雷家军在徐州地区的统治越发稳定起来。
从扬州返回山东的雷卫东,在徐州城进行了短暂的停留,主要是视察徐州地区的政治改革、土地改革、经济恢复以及各项法律的实施情况。
虽然徐州落到雷家军手里仅仅半年时间,但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徐州的百姓逐渐接受了雷家军统治的现实,适应了雷家军的红旗飘扬在徐州城头的景象。
因为这里靠近河南,得到徐州变化的消息,不断有灾民成群结队的涌了过来找生活,归德被雷家拿下以后,过来讨生活的河南百姓更多了。
他们把徐州挤的水泄不通,都有些人满为患了,也幸亏现在时候雷家军当政,如果还是明朝治下,不知道会发生多少黑暗的事情。
雷家军一个守备师就驻扎在徐州,还有新组建的骑兵部队,在大街上不断巡逻,看到有违反法律的就是一顿竹笋炒肉,震的那些偷鸡摸狗之辈不得不收起了自己的小心思。
按照雷家军的要求分散到山东各地。
雷卫东住的地方是当地一个大地主宅院,这个前徐州首富,为自己建造的宅院自然是徐州最好的房子,本来准备为自己养老的。
但没想到雷家军来了,在土地改革中,前首富被剥夺了百分之九十多的土地,因为是雷家军重点关注对象,前首富没法在徐州自由自在的生活。
于是携带自己的家产,带着家人移居了。
不过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前首富没有去江南这些明朝统治的地区,反而去了山东,在山东投身商业贸易中去了。
得到这个消息,雷卫东不得不感叹,有些人真的就是天生富贵的。
后世不是经常说,不怕富人生的好,就怕人家生得好还十分努力,明明可以躺着赢,还要靠自己的才华吃饭。
纨绔子弟不可怕,让人害怕的是那些富贵人家的精英弟子。
雷卫东在院子默默地散步,根据收到的最新情报,整理着脑子里的思绪。
太祖的话真的很对,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敌人。
得到雷家军南下,席卷两淮的消息,关外的鞑子第一时间就做出了反应,不仅加强了对朝鲜地区的统治,加快了远征日本的准备工作。
还通过晋商和朝廷搭上了线,希望两家能罢兵,结盟共同对付雷家军!
也幸亏崇祯是一根筋的生活,对自己的名声看的比什么都重要,即使私下里做出了坐山观虎斗的决定,但是明面上还是对鞑子的要求铭正言辞进行拒绝。
大明与鞑子势不两立!
当然朝堂上减少辽东地区的军力支持,让辽东军阀放弃锦州,全军回防山海关的提议还是在通过了。
当然这也是因为朝廷实在拿不出钱维持宁锦防线了。
丢掉了两淮地区,朝廷更窘迫了。
不过朝廷和鞑子私下里默契的配合,让雷家军的未来增加了很多变数,毕竟在大家的眼里,朝廷和鞑子是天下最强大的两个势力。
雷家军只能排第三,一般都是老二联合老三对抗老大,而现在是老三被老大和老二联手打击,让很多人心里嘀咕,对雷家军的前景不看好!
如果在加上盘踞在河南的流寇,如果他们再插一手!
那可就是老大、老二、老四联合起来灭老四了。
可以说,一夜之间,整个中原都是雷家军的敌人了。
对这个情况,柳如是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原因!
雷家军把乡绅阶级得罪狠了,要刨他们的根,现在他们要进行反扑了。
联合了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对雷家军进行绞杀!
对此,雷卫东有些无语!
当然以雷卫东的实力,别说这几个势力,就是全世界联合起来,雷卫东也不害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