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资本狂人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杰奏
在向惠丰获多利的人介绍梁博涛的身份时,黄玉郎明确地以财务顾问称呼。
当确认了,惠丰获多利想承揽玉郎机构有限公司挂牌上市的生意,并且佣金公道后,黄玉郎狂喜不已,这是怎么啦,前些年走霉运,办报纸一家接一家地倒闭,现在却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各种好事自己送上门。
只是,黄玉郎还没有忘记义气,梁博涛这位新结交的知己好友,那也不是平白无故找上门的,其对玉郎机构有限公司挂牌上市的生意感兴趣,而自己也流露出了应允之意,所以,现在还真不能一下子就反悔了。
梁博涛多精明啊,自然一下子便看出了黄玉郎的真实心意,他圆滑地当即表示,惠丰获多利那可是香江中环金融区一等一的投资银行,尤其担任玉郎机构有限公司挂牌上市的主承销商,可谓求之不得。
不得不说,梁博涛看得透、够豁达,玉郎机构有限公司是黄玉郎的,人家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黄玉郎拒绝香基证券,那是因为私人恩怨,但对于惠丰获多利,就没有拒绝的理由了,结交没多长时间的朋友义气,能值多少钱?还不如顺水推舟地送个人情!
果不其然,见梁博涛如此豁达,黄玉郎颇感内疚,连声保证,要进行补偿。
梁博涛则以财务顾问的身份建言献策,一般情况下,像玉郎机构有限公司这种规模的挂牌上市,很难惊动惠丰获多利主动登门,想必是因为看到香基证券吃了闭门羹,才打算借此机会压高益一头,所以,我们可以顺道附加一些条件。
说到这里,梁博涛推心置腹地笑了笑,我知道黄生一直有办报的宏大理想,而在如今的行业环境里,绝对少不了可观的资金投入,试问,还有比惠丰更好的资金供应方吗?
黄玉郎眼前一亮,由衷地称赞,梁生不愧是李超人器重的金融精英!
……
在中环金融圈子里,玉郎机构有限公司最后选择惠丰获多利担任挂牌上市的主承销商,自然瞒不住别人。
马永祥有些懊恼地向高爵士抱怨,黄玉郎不地道,白瞎了我们为他做的那些铺垫工作了。
高弦不以为意,要有格局,从公事这个角度来讲,玉郎机构有限公司势头高涨,是香江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部分嘛。
马永祥郁闷地嘀咕,我只想听私事的。
“好吧,那就说私事。”高弦给马永祥的杯子倒上红酒,你耐心地往下看吧,黄玉郎也是一个坑货,现在他就这么狂,品尝到资本运作带来的无所不能美妙感觉后,只会变本加厉,肯定走不远,谁和他资金往来密切,谁就会被拖累。
重生资本狂人 第0976章 淡淡地欣赏汇丰不良贷款增加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生资本狂人最新章节!
在香江发展投资基金扶持香江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充满铜臭味的资本圈仿佛有了书香味,对这个新题材充满了热情,进而对小小的玉郎机构有限公司挂牌上市,给予了相对超规格的高关注度。
私下里有梁博涛做参谋,公事公办方面有惠丰获多利操作,玉郎机构有限公司对外披露的财务报表,自然而然地有着漂亮的数据,年盈利超过四千五百万港元,其中刊物占比近六成,印刷为三成,版权及广告逾一成。
至于更具体的经营表现,也被梳理得可圈可点,《龙虎门》这样的成熟顶流摆在醒目位置自不必说,旗下刊物重新规划为二十一种,包括六份周刊或者双周刊的连载武侠漫画,四份鬼怪故事刊物,三份漫画单行本,两份漫画日报,两份电视周刊,以及娱乐周刊、流行音乐双周刊、英文漫画月刊、爱情故事周刊各一份,而读者层面从过去的十五岁以下少年及儿童,扩展到二三十岁的中青年,甚至还吸引着年轻的女读者。
有着香江发展投资基金扶持香江文化产业发展的风口和惠丰获多利的金字招牌,以及香江漫画读者群体达到五十万的基础,财务报表数据潜力无限的玉郎机构有限公司,挂牌上市的过程可谓一路顺风,挂牌上市当天,以每股一点四八港元的价格,公开发售五千九百万股,被抢购一空,公司市值轻松地被推上四亿港元,而持股将近六成的黄玉郎,身家一夜之间超过两亿港元。
不得不说,香江股市,乃至全球股市,正处于一个周期当中的黄金阶段,只要踩对了时代的鼓点,弄潮儿便可以呼风唤雨。
就拿黄玉郎来讲,尝到玉郎机构有限公司挂牌上市这种资本运作的甜头后,意气风发,雄心勃勃,比如立刻斥资一千三百万港元,在港岛柴湾购入康民工业大厦,做为玉郎机构有限公司的印刷厂房,按照“玉郎大帝”的称呼逻辑,就是帝国印刷厂厂房。
客观而言,黄玉郎的这项操作,算是正事,当前这个时期,拥有自己的印刷能力,不但能让自己的刊物具备更加取悦读者的质量,富裕的产能还能承接外部订单,甚至无形当中为进军报业做了铺垫,稳赚不亏。
不过,几乎脚跟脚的下一个操作,便开始显出黄玉郎的好大喜功来,他豪掷七千万港元,从星岛报业集团主席胡仙手上买来了,位于英皇道,十层高的新闻大厦,改名为玉郎中心,做为整个玉郎集团的行政与制作总部。
有师父、老板做表率,“玉郎帝国”的主笔级画师们,也尽显富贵风范。
比如,媒体记者去采访一飞冲天的“玉郎帝国”,刚到停车场,便被停在那里的一排保时捷豪华轿车震撼住了,再一打听,“玉郎帝国”推行分红制,目前主笔级画师们的年收入不少于二百万港元,完全享受得起,于是在报道中充满了惊叹。
还有好事的记者,拿“玉郎帝国”和挂牌上市多年的尚华文化公司的漫画业务部门作比较,以品评谁更成功,一时之间众说纷纭,毕竟,从招牌的角度去看,“玉郎帝国”有《龙虎门》等,尚华文化公司的漫画子公司有《李小龙》、《中华英雄》等,确实都极受香江市场的欢迎。
于是乎,就以个人赚钱多少论英雄了,感觉黄玉郎的弟子们,应该最受厚待了。
这就有点煽风点火、动摇军心挖墙脚、唯恐天下不乱的嫌疑了,尚华文化公司一边的上官小宝、上官小威、马荣成等人纷纷自发地以各种形式公开回应。
还不到三十岁的马荣成表态最直接,做为《中华英雄》的主笔,自己的年收入一点也不比“玉郎帝国”的主笔少,包括黄玉郎的“御林军”三大弟子,他很满意,尤其家里人为目前这种工作状态自豪。
老辣的上官小宝,则说得更加全面。他直言,香江漫画市场的竞争极其残酷,自己进入尚华文化之前就浮浮沉沉,另一方面,迫于市场导向的沉重压力,很多构思优秀的漫画作品,只登出一期便夭折了,最终导致香江漫画创作集中于武侠等少数狭窄题材,显然不利于香江漫画行业的长远发展。
而在尚华文化的漫画子公司,虽然漫画创作内容有一些包括暴力在内的明确自律限制,但创作氛围还是足够自由的,比如推出了以中药知识为故事主轴的警探故事《湿热神探》,相当新颖有趣。
归根结底,尚华文化公司树大好乘凉,而且它的企业文化特色,只有深入其中才能完全体会,比如除了保证画师们生活足够稳定,还给与较高的社会地位,这股凝聚力无可取代,像自幼丧父、小时候与母亲、姐姐、妹妹辛苦度日的马荣成,便很在乎这种归属感。
所以呢,那些想挖墙角的心思,就省了吧。
黄玉郎确实动了趁势挖墙角的心思,但也不强求,毕竟“平分秋色”这种市场格局已经持续多年了,他现在的心思,都集中在向报业领域扩张和资本运作、金融游戏的甜头上。
从星岛报业集团主席胡仙手上买下英皇道新闻大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黄玉郎想要跻身于香江报业、积累香江报业圈子人脉的急迫心思,让“玉郎帝国”成为星岛报业集团那样的报业王国,便是他当前的目标。
说白了,报业大亨才有真正匹配个人财富的社会地位,像金大侠,从武侠小说作者到报业大亨,目前还涉足政界,便是最明显的例子。
为此,黄玉郎委托梁博涛帮助自己物色可供收购的目标,他以前趁着有积蓄的时候办过报纸,都以失败而告终,从零做起,实在太辛苦了,现在有钱了,别遭那个罪了。
梁博涛不负所望,很快带来消息,《天天日报》因为之前控制权更换,引发业务骨干不满,现老板何世柱有意出售。
黄玉郎当时就心动了,因为做为一份销量突破十万份大关的大众报纸,《天天日报》在香江青少年群体当中很受欢迎。
不过,当听梁博涛说,收购《天天日报》的主要股权,需要至少七千五百万港元的时候,黄玉郎略显迟疑,倒不是没钱,而是“玉郎帝国”连续大手笔购买了诸如柴湾康民工业大厦、英皇道新闻大厦之类的物业,他个人还开始痴迷恒生股指期货,资金流还真有点紧张。
梁博涛就是做金融生意的,能不明白黄玉郎的心思嘛,他当即微微一笑,没关系,可以把物业、股票抵押给惠丰银行贷款,尤其还可以供股集资,向股市要钱啊。
黄玉郎闻言大喜,那就拜托梁生你这位财技高手了。
接下来,黄玉郎如同开了挂,“玉郎帝国”供股集资先后搞了三次,虽然黄玉郎的股份被大大地稀释了,但“玉郎帝国”的市值迅速膨胀到二十多亿港元,并且实实在在地筹集到了总共六亿多港元供挥霍。
凭借这些弹药,黄玉郎以七千七百万港元收购了《天天日报》的控制权,以两千五百二十万港元收购了《清新周刊》,以九百三十万港元收购了《青春》杂志,甚至跑到东南亚,斥资七千万港元,收购胡氏家族在马西亚的第二大报《星洲日报》。
这还不算完。黄玉郎还大张旗鼓地创办《金融时报》,连靠着资本运作赚佣金的梁博涛,都有点看不下去了,到处收购大众报纸便算了,创办需要极强专业性的财经报纸可不简单,再有钱,也不能乱花啊。
黄玉郎有自己的逻辑,他洋洋得意地解释,恒生股指期货可是好东西,最高的一天让我赚了三百万,创办《金融时报》,可以影响行情嘛。
梁博涛顿时哑然,好吧,你高兴就行。
达到人生巅峰的黄玉郎,还有更进一步的嘴没有把门的,他对香江报业现状高谈阔论,胡仙的报业集团,是得她老豆的荫庇,胡文虎的后代,也不过尔尔,香江失去一座新闻大厦,大马丢了一间报馆。金大侠嘛,惨淡经营几十年,才建起报业集团。玉郎帝国只花了一年时间不到,就可与他们平起平坐。
此类狂言,自然做为趣谈,传进高爵士的耳朵里,他一笑了之,惠丰跟着增加了多少不良贷款,那才是重点啊。
重生资本狂人 第0977章 电影不甘落后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生资本狂人最新章节!
马永祥虽然一向佩服高弦的识人眼光,但对于黄玉郎是个坑货的判断,还是有些暗自犯嘀咕,可当黄玉郎得意忘形,口放狂言后,便一扫之前被黄玉郎拒绝负责玉郎机构有限公司挂牌上市这笔生意的郁闷,嗯,黄玉郎确实是个坑货!
被高弦带着,马永祥的眼界自然水涨船高,对资本圈子里很多操作的实质,看得十分透彻。
就拿黄玉郎引以为傲的,从胡仙手上买下香江港岛英皇道新闻大厦和马来亚《星洲日报》来讲,这些交易可不代表,现在的胡仙实力不济了,而是当香江进入过渡时期后,胡仙的投资策略发生了重大转变,即大举向香江海外的澳洲、米国发展,在香江仅做短线投资。
并且,现在胡仙痴迷上了香江房地产业,因为在本轮周期行情开始明确转好的一九八五年,胡仙这位地产业新手,出人意料地击败一时大意的九龙仓,在官地拍卖会上夺得九龙尖沙咀广冬道地王太阳广场地皮,半年后转手一卖,分到手一亿多港元,舒服得不得了。
黄玉郎从胡仙那里买下香江港岛英皇道新闻大厦和马来亚《星洲日报》,对于胡仙而言,相当于找到了人傻钱多的接盘侠,让黄玉郎嘴上痛快几句,就算是赠品了。
连这里的奥妙都不清楚,黄玉郎跌跟头只是迟早而已,尤其他买下马来亚《星洲日报》,简直就是钱多烧的。
媒体本来就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在马来亚更是敏感,当初金大侠便在新马地区办了一份报纸,但因为当地监管和日常运营方面,实在没有足够精力分过去兼顾,最后只能退出,而胡氏家族则在南洋还算留下一些底蕴,你黄玉郎窜起来那么快,方方面面来不及积累,都单薄得很,去那么远买下一份报纸,除了虚名,有什么实际好处?
马永祥计算了一下,在黄玉郎暴发户式地一系列大手笔当中,惠丰银行至少提供了一亿多港元的资金。
实事求是地讲,黄玉郎再坑也不至于拖垮惠丰银行,毕竟,别看他忘乎所以,体量终归有限,比如和之前的佳宁集团商业诈骗案主脑陈松清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但有一样,像黄玉郎这样围绕着惠丰银行打转的坑货也不止一个啊,而且无不比黄玉郎的体量大,譬如庞雅伦,正所谓集腋成裘,大大小小的坑货团结起来,那力量可就大了。
在最近几个潮起潮落的香江经济周期当中,做为香江准中央银行的惠丰,都从股灾、地产业大萧条当中全身而退,不知道本轮周期当中会如何呢?
毫不夸张地讲,现阶段惠丰相比从前明显更激进的扩张,完全是高益所带来的压力所致。
说白了,惠丰撤离香江是铁了心的策略,但它可并不想把香江市场多年积累下的份额拱手让人啊。要知道,香江市场是惠丰、渣打、太股等等远东英资利益集团的主要财源,如果没了香江的基业,那它们啥也不是,即使能如愿回到英国,也沦为末流角色。
拿黄玉郎及其“玉郎帝国”来讲,惠丰不支持还真不行,因为它惦记的嘉禾电影公司挂牌上市,到底还是没能分到羹,高益嘴上客气,手上可没客气,在自己一系内,把这块蛋糕分了。
玉郎集团刚挂牌上市的时候,市值冲上了四亿多港元,对于它来讲,已经相当抬举了,这就显示出了和嘉禾的差距来,其刚挂牌上市的时候,市值轻而易举地迈上了二十亿港元的台阶。
这个表现的后面,有着嘉禾进军海外市场、院线四处开花的扎实成绩支撑着。
由于香江发展投资基金的支持,香江文化产业已经成为资本风口,而这里面的可造之才,抢到手一个少一个,为了保持自己的业界地位,即使黄玉郎及其“玉郎帝国”不尽如人意,惠丰也要诚心支持。
负责一家公司挂牌上市的投资银行,扮演着拿出自己金字招牌做“担保”的角色,惠丰为玉郎集团担保,高益为嘉禾担保,这里面的较劲,不言自明。
为了给惠丰制造更大的压力,高爵士还以自己的方式,做出了贡献,那就是,亲自出席了嘉禾、尚华文化、派拉蒙联合制作发行的电影《多哥》,在香江的首映式。
最近几年,以狗为主题的电影屡见不鲜,比如一本电影行业制作的《南极物语》、《忠犬八公》等,有着自己利益需求的高爵士,便指示着赶一下潮流,以一九二五年米国阿拉斯加州诺姆市爆发白喉疫情,为拯救生命,二十名雪橇手和一百五十只雪橇犬往返一千零八十五公里运送血清,为背景,制作了电影,
多哥是一只领头雪橇犬,承担了最危险的跨越诺顿湾的部分路程,并最终与其它雪橇犬共同完成了任务,成就了一段英雄哈士奇的传奇。
除了电影本身之外,拍摄花絮堪称极具娱乐性,那就是,电影《多哥》里用到的哈士奇,包括主角多哥在内,有好几只来自高爵士家的爱犬。
在进电影院前,高弦微笑着对记者亲口确认,虽然我家的哈士奇参演了这部电影,但我是第一次观看这部电影,挺期待的。
等看完电影,走出影院时,高爵士居然还一本正经地发表了观影感受,电影的精彩自不必说,我还从中得到了一些感悟。
受宠若惊的娱乐记者们,连忙追问什么感悟。
高爵士深沉地说,在运送血清的接力当中,多哥领导的雪橇队,负责最危险的一段路程,而且长达四百五十多公里,但只有接力当中负责终点那段路程的雪橇犬,成为媒体最初关注当中的英雄。
记者们一愣,高爵士的观影感受可不是敷衍了事,很有哲理啊,莫非这里面有什么暗示?明天的新闻稿子不用愁了!
大人物就是有这样的待遇,一言一行,总是能够引来各种解读,进而产生一连串效应。
重生资本狂人 第0978章 热潮当中不昏头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重生资本狂人最新章节!
电影《多哥》在北美院线上映后的反响十分理想,说票房就老生常谈、落入俗套了,社会效应才是如今的高爵士所看重的。
历史上那只真实的多哥,虽然完成了接力运输血清路途当中,最漫长最险恶的一段任务,但当时的媒体把最大的荣誉,给了完成接力运输当中最后一段路程的头犬巴尔托。
这些英雄雪橇犬随着所属雪橇队的不同,后来的命运各自不同,但都参加了一系列公开商业活动,倒也有助于辩论清楚谁才是最大的功臣。
巴尔托和所在雪橇队的其它几只雪橇犬,后来被赞助商业活动的旅游公司,以价高者得之的方式,拍卖了出去,被关在洛杉矶一个主打猎奇特色生意的演出场地,待遇有点凄惨,幸好被有爱心的人士发现,经过运作,送到了克利夫兰动物园养老,直到死亡,遗体被制成标本,安放于克利夫兰自然历史博物馆。
多哥及所属团队的其它雪橇犬,也参加了一系列公开商业活动,只是和巴尔托不同,一直跟随着它的主人塞帕拉,被真心对待的程度自不必说,退休后的待遇也和早就做了绝育的巴尔托不同,走上狗生巅峰,过着奢侈的生活,并为哈士奇的繁衍后代做着贡献,直到十六岁的狗生高龄,由于深受关节疼痛和失明之苦折磨,而被塞帕拉做了安乐死,遗体做成标本,分成皮、骨两部分,安放于阿拉斯加瓦西拉雪橇狗总部博物馆和耶鲁大学皮博迪自然历史博物馆。
做为一种纪念,巴尔托在克利夫兰动物园拥有雕像,而多哥则没有此种待遇,直到现在,仍然没有任何它的雕像,像极了人类社会的某些现象。
其实,这个过程,不是狗在争,而是人在争,最后还是为了利益。
比如,电影《多哥》重新掀起六十多年前那段壮举的热度后,阿拉斯加州议会通过了“带回巴尔托”决议,但克利夫兰自然历史博物馆拒绝归还巴尔托的标本。
眼见着收益理想,电影《多哥》的制片方,决定拿出一笔资金,为多哥弥补遗憾,择地建立雕像,结果又引起热烈反响,媒体争相报道,民众热烈讨论,以至于还出现了分歧。
本来,多哥的第一座雕像计划安放在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因为那是高氏财团的自家地盘,省去了各种讨价还价的扯皮麻烦,而且以后诸如动画片、漫画等等作品,再用多哥这个原型,就更方便了。
结果,没能要回巴尔托标本的阿拉斯加州议会,派出代表试探,可否让多哥的第一座雕像,回到多哥的家乡阿拉斯加呢。
派拉蒙当然不愿意了,阿拉斯加才多少观众啊,多哥的雕像放在那里吹风吗?
高爵士自然有格局,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嘛,就算国会众议院的席位少一些,但国会参议院的席位同样为两个,阿拉斯加州议会此举背后肯定有民间声音呼吁,而且对于少数族裔势力来讲,当地朴素的原住民正好适合结交,用资源换取资源,那就为多哥搞两座雕像呗,两边都不耽误。
说白了,相比于庞雅伦之流高调博取社会关注度的粗暴玩法,高爵士倾向于润物细无声。
北美地区如此热闹,还赠送高爵士花絮的香江,自然也是热度持续不减。
btv为此专门派记者,去加国多伦多拍摄高爵士的哈士奇,到了地方才进一步了解到,这些哈士奇可不是单纯的宠物,每年都参加加国、米国的雪橇比赛,比如在米国阿拉斯加当地最受欢迎的艾迪塔罗德狗拉雪橇比赛当中一展英姿。
易大小姐还亲自出镜,介绍了北美地区的冰雪运动文化,并提到了,自己的子女便参加了冰球、滑冰之类的体育项目,着实好好地满足了一番香江民众对高爵士一家的好奇。
要知道,高弦目前担任香江外汇基金管理局主席,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香江金融,毫无疑问地位高权重,他的夫人又是加国国会上议院议员,这样的家庭,实在太让外界感兴趣了。
不过,按照高弦的意思,佳成、佳明、佳媛并没有以正面出现在镜头里,参加公共活动,达到历练的目的,固然重要,也要注重安全,这一点意识,至少在香江,高爵士是领先其他富豪的。
现阶段,加国上下对香江富裕移民和崛起华资所能带来的经济利益,上心程度堪称空前,按照加国阿尔伯塔省移民官员的直白说法,每位来自富裕香江的移民,价值一百万加元,而类似香江华资对举办完世博会的温哥华的立竿见影投资效果,也比比皆是。于是乎,联邦下面的各个州,专门派出各路移民官、投资官、贸易官、商务官,到香江常驻,拜访香江华资大亨。
所以,香江、加国两地往来,可谓密切,易慧蓉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在香江电视屏幕上,不但毫无突兀,还无形当中促进华人移民形成了凝聚力。
当然了,那些觊觎btv的家伙,则把香江外汇基金管理局主席高弦和加国上议院议员易慧蓉的夫妻联手,解读为再次保护btv,甚至还有更多的深层次含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