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资本狂人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杰奏
要知道,小装需要更多的“房子”住,远比赚钱,更能给高弦制造,投身现代计算机行业的驱动力。
对于高弦的做为,亚瑟洛克那一派只是不屑地嗤之以鼻,夹在中间的罗伯特诺伊斯,则态度暧昧,对微处理器部门的运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其中原因非常简单,罗伯特诺伊斯虽然已经属于创业成功的商人了,但他身上的工程师烙印更深一些,进而对微处理器的认识,远比亚瑟洛克这些眼里只有钱的投资人深刻。
否则的话,罗伯特诺伊斯也不会坚持从高弦那里收回intel 4004的全部权利,以正面迎战德州仪器的微处理器tms 1000了。
包括英特尔ipo大获成功在内的一系列事实,也证明了罗伯特诺伊斯的决策正确性。
可惜的是,英特尔董事会中,将半导体存储器做为主营业务的亚瑟洛克一派,占据绝对优势,罗伯特诺伊斯不得不做出顺从的姿态,将微处理器部门置于一个可有可无的位置。
但从本心来讲,罗伯特诺伊斯又认为,高弦重视微处理器的态度没有错。
于是乎,罗伯特诺伊斯当起了两面都不得罪的老好人。
在高弦看来,这样的局面也可以接受,至少在八位微处理器intel 8008研发成功之前,有一个稳定而平静的环境。
……
为了英特尔的事情,再加上胡佛塞过来的那些会员卡,背后所代表的社交活动,有必要持续参加,高弦这次在米国呆的时间,就有点长,以至于都能品尝到,被实验室初步验证,配方可行的功能饮料了。
不过,这种功能饮料要想在米国销售,还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审核过程;好在,香江那边就没有太多限制,足
第0164章 时势加持精武门
在米国申请专利,是一个很专业的事情,费时费钱,自不必说。
首先,专利申请人应该尽可能以最高的效率,让审查官明白,自己的专利,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好在,高弦的易拉罐改良设计,要比英特尔的那些半导体专利一目了然多了。
就连周文耀第一眼看到的时候,都心领神会地笑了起来,“老板真是一个对日常生活观察入微的高人啊,这种拉环往罐内顶开、不与罐体分离的设计,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创造来源于生活嘛。”高弦大言不惭地自吹自擂一番后,指点周文耀道:“你办理专利申请的时候,审查官肯定也是一看就明白。”
“所以,解说重点是这种设计的好处。”
“比如,在原来的设计中,与罐体分离后的拉环,在诸如沙滩之类的场景里,被随意丢弃以后,容易割伤人;或者,被动物误食后,造成不人道的伤害。”
周文耀点头领命道:“我会努力争取,加快专利的审批速度。”
“别忘了带足专利的年费。”高弦又叮嘱道:“易拉罐的年消耗量,数以亿计,如果我们的设计,能够推广开来,那就是细水长流的稳定财源。因此,不要在细节上耽误效率。”
“明白。”周文耀答应一声后,兴冲冲地走了。
高弦拿起台历翻了一下,见日子都要进入七月份了。
他一琢磨,自己得赶紧返回香江了,那边的一些事情,还是亲力亲为才稳妥。
……
高弦回到香江的时候,不但体会到了这里夏天气候的炎热,还感觉到了一股能量积蓄得差不多的热浪。
一九七一年七月七日,香江学生在维多利亚公园举行“保钓”示威,香江警方出动防暴队,殴打并拘捕学生,造成流血事件。
当天晚上,尚华文化与嘉禾联合制作的《精武门》,举行首映式。
相比于之前的《唐山大兄》,《精武门》的武打场面,实在是精彩得太多了。
加上已经熟悉香江电影制作流程,李晓龙的表演可谓渐入佳境。
除了让人眼前一亮的双节棍技艺被引入,李晓龙在打斗中发出的啸叫声,就像茴香馅的饺子,刚开始让人不习惯,但很快就喜欢得放不下。
用一句玩游戏角度的话来形容,《精武门》观赏起来,相当有打击感。
这种打击感之所以能给观众带来酣畅淋漓,除了源于功夫片的根本特色之外,恐怕也和当下的时势,脱离不了关系。
固然,生活让人苟且,但被压抑的情绪,总要找个宣泄口。
当李晓龙单枪匹马横扫虹口道场,并让先前在霍元甲公祭上,挑衅的两个一本武士,吃下写有“东亚病夫”的纸;当李晓龙在挂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告示牌的公园门口,教训侮辱自己的一本人,最后凌空一脚,踢碎“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告示牌,现场观众随之热血沸腾。
毫不夸张地讲,《精武门》还没放映完三分之一,就让人们如痴如醉了。
电影最后部分,李晓龙扮演的陈真,为了保全精武馆,挺身偿命,走出大门,对着一众枪手,踢出凌空一脚,看得不少观众失声痛哭。
其实,已经融入这个时代的高弦,都被感动得鼻子发酸了。
是夜,李晓龙这位主角,再次被捧上云端。
转过天来,香江各大媒体不约而同地给《精武门》最高的评价,严肃版有“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随意版诸如“今年必看影片”、“错过绝对后悔”、“不看不是中国人”……
香江是个矛盾的地方,为生活所累的人要苟且,有钱人担心事情闹大影响自己的财富,《精武门》恰好成了最好的妥协选择。
简而言之,《精武门》已经具备了全面公映的基础,并开始在广大观众面前登台亮相。
观影如潮,情理当中。
值得一提的是,邵氏院线闹出了一点小事故。
有买不到《精武门》电影票的年轻观众,到了邵氏影院后,发现这里座位空空,就是没《精武门》可看,于是激动地砸东西,发泄不满的情绪。
对此,媒体无不说起了风凉话。
港岛、九龙、新界,全香江的院线,甚至不管属于左翼,还是属于右翼,都在公映《精武
第0165章 电视剧霍元甲接踵而来
在融入这个时代后,高弦发现,当下的香江民众,仍然记得三十年前,一本占领香江,所带来的深重苦难。
仅从人口的角度,来审视这个苦难,一九四一年,一本占领香江前,香江人口为一百六十一万;到了一本战败投降的一九四五年,香江人口已经锐减至六十万。
这消失的一百多万人口,哪里去了
其中的大部分,被一本的“归乡政策”,赶出了香江,以减少香江的粮食消耗。
战乱当中的迁徙,凶险程度可想而知。
在路途上,不少家庭失散,或者被迫抛弃幼儿老人,或者饿死病死,或者被劫匪洗劫一空,凄惨无比!
侥幸留在香江的人,在被百般蹂躏的同时,还要面对长期的饥荒。
从一九四二年开始,一本在香江实行定额配给米、面粉、油、盐、糖等日用品,每人每天只可以买六两四的白米;后来,连这六两四的白米也供应不足。
其结果就是,香江市区街道上,几乎每天都会收集到三、四百具饥饿而死的尸体,更不乏大腿肉被割掉的弃尸,细思极恐!
这些还只是明面上因为饥饿而死的不幸者,暗地里各种无辜惨死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三十年后,幸存到现在的香江人,每被勾起这段不堪回首的经历时,都难免像内地人骂一句“一本鬼子”那样,啐上一口“死萝卜头”。
这种现阶段仍然存在的讨厌感,在全部公映《精武门》的香江各大院线上释放后,产生了让人叹为观止的票房佳绩,以及难以估量的民间反响。
在香江电影大出风头半个多月后,香江的电视台也坐不住了,btv播出了外购自尚华文化的电视剧——《霍元甲》的先导片。
这下可了不得,民族情绪的热潮,再次汹涌而起。
电视剧《霍元甲》的先导片里,开头就是霍元甲在用蜡烛摆成的“东亚病夫”方阵里练拳,兔起鹘落,好看程度一点也不比电影差。
更为重要的是,尚华文化为电视剧《霍元甲》,正经八百地配上了主题曲。
……
昏睡百年,
国人渐已醒,
……
这里是全国皆兵,
历来强盗要侵入,
最终必送命,
万里长城永不倒,
千里黄河水滔滔,
……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电视机,荧屏普遍很小,加上无线传输的电视节目信号,稳定性差,进而让电视剧配乐的效果,十分突出,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有那么多的电视剧主题曲,脍炙人口,成为一代经典。
在当前的时势下,电视剧《霍元甲》的主题曲,可谓声声敲打在观众的心房上,引起了无数的共鸣。
btv刚把《霍元甲》的先导片播完,电话就被观众打爆了,问题纷纷指向,这部电视剧什么时候正式播出,主题曲叫什么名字等等。
这还不算完,寻求广告位置的电话,接踵而来,让btv应接不暇。
关于《霍元甲》主题曲的问题,好回答,直接给出“万里长城永不倒”的名字,以及演唱者叫罗闻,就行了。
《霍元甲》何时正式上映,也容易答复,尚华文化那边已经完成了差不多一半剧集的进度,现在就开始边播边拍都行。
但广告的问题,就有点复杂了。
为此,btv营业部经理陈庆祥,火急火燎地求见高弦,“《霍元甲》这么多集呢,您看看,能否让金东精选品牌联展系列广告,让出一些位置”
不得不说,香江电视行业发展初期阶段,很多业内关系就是这么滑稽而错乱,谁强势便能率先约定俗成地形成规矩,btv也要在高弦面前低头。
换而言之,高弦
第0166章 再接再厉我的中国心
等这场戏拍完后,剧务吆喝道:“高先生探班,给大家带来了西瓜,都过来休息一下吧。”
包括“七小福”成员在内的龙虎武师们,蜂拥着围到小货车前;导演王天霖和主演黄元伸、梁财生等人,则凑到高弦面前。
“大家表现都很好。”高弦朝着黄元伸、梁财生这些人一摆手,“你们去休息吧,我和王导演谈谈。”
见自己儿子也混进了吃西瓜的人群里,王天霖有些惴惴不安,因为他见过的老板,形形色色得太多了,有些人就小气得,特别讨厌不相干者跟着占便宜。
“日祥很机灵,将来大有前途。”高弦随口点了一句后,转入正题道:“电视剧《霍元甲》的拍摄过程,有什么困难么”
王天霖由衷地说道:“公司统筹调度得非常周到,拍摄工作很顺利,大家也都肯干。”
高弦微微颔首,肯定对方的能力和工作道:“自制电视剧在香江属于新生事物,没有整理好体系的成熟经验可供借鉴,只能按照基本的原理,以电影为参照物,一步步地探索。”
“王导演从电影制作到电视剧制作的转换,让我眼前一亮。《霍元甲》的先导片,观众反响很好,我也十分欣赏。”
被高弦当面称赞,王天霖悬在半空的心这才放下。
他笑着谦虚道:“高先生说的对,电视剧是一种崭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电影大屏幕相比,小小的电视机荧屏,有其自身的特点,我只是小心翼翼地尝试,没想到效果还不错。”
“功夫不负有心人呐!”高弦随手一指摄像机,问起了此行最关键的问题,“王导演,有没有信心,让电视剧《霍元甲》,一边拍摄,一边送到电视台播映”
王天霖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才是老板此行的真正关心所在。
好不容易借着钟景辉的关系,才得到了一份满意而稳定的工作,王天霖哪能这时候掉链子。
于是,王天霖拍着胸脯打包票道:“有信心!”
“《霍元甲》已经拍摄出来了一半的剧集,加上大家工作都很努力,完全可以保质保量地按照一天一集的进度,完成剩余的剧集,绝不会耽误电视台的播映。”
高弦欣然道:“那我就让尚华文化按照边拍边播的方式,安排工作了。”
这时候,小胖纸王日祥端着做道具用的托盘,盛着几块西瓜,送了过来,“高先生、老豆,这西瓜好甜啊!”
王天霖吓了一跳,连忙低声斥道:“没看到我和高先生谈事情么,你来凑什么热闹”
高弦拿起胸前的领带晃了晃,笑道:“你们吃吧,我喝几口汽水就行了。”
王天霖感激地说道:“高先生多包涵,小孩子不懂事。”
“我看日祥挺不错。”高弦朝着有些发蔫的小胖纸招了招手,“你老豆是导演,将来你打算做什么,也是导演么”
活泼过来的小胖纸,连连点头地发下大志愿道:“我当然要做导演了,而且要拍最赚钱的电影!”
高弦忍着笑打趣道:“既然你立志子承父业,进入文艺界,那可得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可你的本名,还不够阳光灿烂、金光闪闪。”
小胖纸下意识地问道:“那我应该取一个什么样的艺名,才能最金光闪闪”
高弦随口丢过去一个点子道:“依我看啊,叫七十二小时,就不错。”
“王七十二小时啊……”小胖纸的脸顿时苦成了一团,可又不敢明着抱怨不好听,只能说道:“这个名字也太长了……”
高弦哈哈大笑,不再逗小胖纸,转而和片场其他人分别聊了几句,然后上了车,准备离开。
这时候,小胖纸气喘吁吁地跑过来,雀跃地问道:“高先生,我想出来了,那个名字是不是王晶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