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重生兵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冶山有熊
他不愿。
他怕得罪世家,得罪那些支持他的人。
他不愿得罪世家,得罪那些支持他的人。
“如此,莫怪机会,给了旁人啊——”
李渊自言自语,大殿之上,没有人能听到。
————————
“你吃吧,我吃不下了。”
许诗琪就和韩啸一起,坐在一片土堆上,看着韩啸递过来的馒头,她赶紧摇头。
韩啸也不客气,三两下将一个馒头咽下去,又伸手拿起一个。
“慢点,别噎着。”
许诗琪端过一碗白水,韩啸伸长脖子,就着碗,咕噜咕噜的喝个底朝天。
“我说韩大哥,就你这糙样,是怎么骗到嫂子的”
一群满身泥污的锦袍少年,一个个瘫软在土堆边,看着韩啸这里秀恩爱,都是羡慕的要死。
“你说我是糙汉”
韩啸站起身来,一脚将个土坷垃提过去。
“我韩啸上马能力敌千军,下马能济世安民,提笔能写就锦绣文章。你说我糙汉”
“吹牛吧你,你韩啸能打那是大家伙都知道的,但是要说你那文章做的怎么样,兄弟们谁看见了啊”
“就是,就那首《白鹿诗》,到底是谁做的还是两说。”
“你别等娶亲的时候,催妆诗都做不出来啊!”
……
嬉笑间,众人又是浑身充满了力量。
“韩大哥,太子要见你。”
七十四、烧窑
长安城里,这几日又传来消息,鉴于前几日太子举办的文会中有不少佳作流传出来。特别是范阳卢家后起之秀卢照龄的一首《鸳鸯诗》拔得头筹,名噪一时,现在城里准备再办一次文会。
虽然具体时间和名头没有定下来,但是这几日才来到长安城的那些读书人都是欣喜不已。
没有人会觉得自己的能力不行,只有感叹自己没有机会的。
而这再次举办文会的消息就是韩啸放出去的。
以他马首是瞻的那些长安城书生将各种小道消息送出去,但具体内容却不说出来,让那一众文人猜想。
“韩兄,你所说的佐料我都带来了,不知这炒菜怎么个炒法”
对韩啸所说的烹饪方法念念不忘的卢照龄昨天便来拜访了韩啸,然后花了一天的时间,将韩啸所说的那些佐料备齐。
韩啸看了一下,什么生姜大蒜之类的,还有些花椒、胡椒,连肉桂、香草都准备了,还真是齐全了。
遗憾的是没有辣椒,不然真的能烧不少好菜了。
“韩统领,我这堂弟别的不爱,就是这口腹之欲,实在汗颜。”
卢承庆抱拳道:“知道韩统领事物繁忙,此时耽误,实在是——”
听到卢承庆的话,一旁书生装扮的许诗琪很是好奇的看看卢照龄,再看看韩啸。这家伙在自己面前没有少说那些美味佳肴,也不知这世上是不是真的有。
韩啸摆摆手,面色郑重道:“民以食为天,照龄贤弟这是关心百姓疾苦,不是玩闹,也不是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此时几人都是坐在马上,往西山去。
西山的那些高窑已是晾干,正等着韩啸去点火呢。
几人驾着马,从城中出去,不少认识韩啸和卢照龄的书生都是远远的拱手。
半路上,一队青袍道士和韩啸他们擦肩而过,领头的老道对着韩啸微笑着一颔首,在韩啸莫名其妙的眼神中往皇城去了。
“公子,你看,那边领头之人,就是韩啸。”
一个十几岁的书童指着远去的韩啸高声喊。
他身旁是一位二十来岁的年轻书生,满面风霜,背着大书箱。
那青年书生看着韩啸等人的背影道:“没想到刻出《道德经》的韩啸竟是这般年轻,也不知他那手书法是怎么练的。”
“公子,不是都说那石刻乃是道祖所刻,韩啸只是将其找寻出来吗”
那书童看看四周,低声说道。
虽然市井也有自家公子所说的传言,但官府口径,都是说那是道祖留字。公子这边乱说,万别被人听见。
“哼,若说别的,我褚遂良还能看走眼,但这书法一道,便是将我这眼挖去,我也能闻出味来。那字就是韩啸所书。”
这青年竟是名传后世的大书家,褚遂良。
“等有机会,我一定要当面与他交流一番书法之道。”
————————
此时的西山人声鼎沸,不只是那些做工的百姓,左右威卫的高阶将领和秦王都来了。
原本他们是不会来的,可是昨日韩啸在与那些将官交流时夸下海口,说可以造出每天一炉便炼出数千斤铁水的高炉。
这是什么概念整个天下,每日炼铁也不过万斤吧
经过韩啸这样一说,那还了得,于是昨晚秦王决定,今天带着府中文武前来观看开炉。
辰时未到,秦王他们便到了,却是被这西山的热闹景象吓一跳。
他们也想不到这里是这样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
这里的工地比城里大得多,数十个高高低低的烟囱竖起来。那烟囱有大有小,小的底部不过半丈方圆,高不过三丈。
而大的烟囱光底部就有三丈方圆,高耸入云。
除了这些烟囱,到处满满当当的都是灰黄砖胚和黑乎乎的石煤。
西山现在除了轮休过来做工的军士,还有近十万百姓过来做工。
光早饭就要十几辆牛车拉来馒头。还别说,百姓们来这做工,起码也能混个饱肚子。
秦王他们便围在一处高炉下面,一边啃着馒头,
七十五、炼钢(感谢支持)
“封炉!”
一声令下,无数大汉抬来砖石,将所有的窑门封住。
那些砖窑和石灰、水泥窑要起码烧三天才有结果,而那三座高炉,无数的石煤被抛进去,炽烈的火焰,让拿着长木棍的工人都不能近前。
韩啸看着高炉,高声道:“鼓风!”
“呼——”
“呼——”
一股股热浪袭来,那些原本围观的百姓已是退开多远,秦王他们也是面色凝重的看着红彤彤的炉火。
“这石煤竟是有如此大用!”
“还有这炉,似乎都有点不同”
“那边筛土干什么”
……
韩啸此时已是没有时间管别人,他双眼紧盯着三座炉中的被烧得火红的矿石。
这三座炉,一大两小。
韩啸也是有野心的,光能炼出铁来算什么要炼就炼钢!
“再加煤!”
“鼓风!”
那些赤着上身的军汉一批一批的换,韩啸只觉得额前的头发都有了焦糊味。
“化了!”
不知是谁高喊一声,所有人都看向炉中的火红处。
果然,那些通红的矿石,慢慢变软,肉眼可见的,化为了铁水。
“成了!”
便是沉稳如韩啸,此时也是握紧拳头。
“不得了啊——”
三座高炉里的矿石缓缓融化,这起码有两万斤铁的产量!
这三座炉子,便顶的上全天下的铁匠烧炉打铁。
铁汁慢慢的融在炉中,变成咕咕冒泡的铁水。
“殿下,天佑我大唐,成了!”
几位年岁大点的老臣此时已是满面浊泪。
没有人比他们更重视铁了,有铁才能打制兵器盔甲,有铁才能锻造农具。
现如今,一个庄子上,几户共用一把菜刀的事情都是常有,谁家有把好菜刀,那都是能传家的。
“殿下,臣建议,速速召集全国铁匠入京,来锻造钢铁。”
钢!
所谓的好钢用在刀刃上,有了铁,要想得到一柄好兵刃,还要慢慢锻造出钢来。
但是不管怎么说,有了铁,一切都好办了。
李世民没有说话,此时他的心中也是激动无比。【…#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有了这样的炉子,那么大唐就再也不会缺钢铁。
有了足够的钢铁,便能打造出一支浑身包裹在铁甲中的军队来。
他想起韩啸说的那支无敌战队——陌刀队!
如墙而进,劈刀如浪,人马皆碎!
李世民只觉得胸中有一口气涌上,让他想要仰天长啸。
“开炉——”
“轰!”
厚重的闸门在数十人的拖拽下,缓缓打开。
一股耀眼的洪流倾泻而下,铁水带着滚滚热浪冲入中间的坑窖。
“快,撒土!”
韩啸一声令下,细如扬尘的干土被撒到铁水之中。
“他,他是在干什么”
那些大臣都是目瞪口呆,这好不容易炼制出的铁水,为何要撒土
韩啸却不管那些,高声喝道:“快搅拌!”
数位手握长柳木的大汉赶紧过来,怀抱大木,使劲搅拌起来。
不过片刻,铁水慢慢变的黯淡起来,搅拌的大木被烧掉一大截。
“开炉!”
韩啸面露疯狂之色,高声呼喊。
“最大的那个高炉被打开,一大股铁水奔流而下。
“轰!”
冷热两种铁水相融,大坑之中又是一片火红。
“快,装模!”
无数泥范被搬过来,拿着长柄石舀的军汉将铁水舀起来,倒到一个个方形的泥范里。
“哧——”
无数的凉水浇过来,一片热气弥漫。
“快,试试这铁怎么样!”
有人高喊。
一块刚刚成形的铁块被夹到铁毡上。
“让我来!”
程咬金一把夺过铁匠手中的大锤,双手吐两把唾沫。
“嘿!”
“啪!”
火花四溅。
“咦”
程咬金看看自己的锤头,再看看铁锭,有些不敢相信。
“这铁,不对!”
忽然,他好像发了疯一样,挥舞着铁锤,一锤锤砸在铁锭上。
&nbs
七十六、一碗红烧肉
一大块猪皮往烧热的大锅里一放。
“滋——”
一股油烟冒了起来。
韩啸先拿大铲子将锅底一铲,然后压着猪皮慢慢抹。
那帮文武官员,这时候都是有意无意的将眼神偷瞄过来。
虽说一个大老爷们摆弄锅碗瓢盆有点失了身份,但韩啸这小子总能给人惊喜,所有人都是期待他能作出点什么来。
韩啸将大锅抹好之后,回身看看案板上切好的大块猪肉。
人太多,也没有其他办法了,只能将就着做个红烧肉。
大块的猪肉往热锅里一倒,“刺啦”一声,几下翻炒,那爆炒过的味道便飘了起来。
这种与蒸煮完全不同的味道,立时便吸引了身边众人。
“咦,这烧法闻着味道还可以啊!”
“哼哼,那又如何没有小火慢炖,这肉能入味了”
“没想到陈兄对厨艺也有研究”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