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重生兵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冶山有熊

    下面众人一片哗然,原本想着熬过百年,天下承平的话,不是国富民丰吗怎么这位许姑娘却说依然收不上税

    崔元礼没有说话,淡淡的看着许诗琪。

    “崔公子,还有诸位世家公子,小女子下面的话,有些诛心了。”

    许诗琪看向四周,语言之中有着莫名的威慑。

    整个大帐为之一静,落针可闻。

    “若是按崔公子所说之法,百年后,贫者无立锥之地;富者良田千顷。”

    “一派胡言,天下自有公道人心,若真有如此清贫之人,必是有其原因。”

    崔元礼身旁的杨家子弟站起身来,高声道。这位曾对许诗琪还抱有幻想,此时听到她对世家如此责难,已是绝了觊觎之心。

    许诗琪轻轻一笑,如幽昙初绽。

    “最大的原因是——”




九十五、天地有正气(热血沸腾的一章)
    看到韩啸进来,许诗琪微微一笑。

    自己还是有些怯场,好在韩啸来了。

    韩啸大步走到帐中,向着四周一拱手,又向太子和秦王示意一下。然后,向着许诗琪微微一笑,待她羞红着脸,低下头后,才转过身,看向崔元礼。

    “崔兄。”

    “韩校尉。”

    两人相互问礼之后,韩啸率先道:“崔兄的学识,我是一向佩服的。”

    “彼此,彼此。”

    崔元礼又是拱拱手。

    无论是站在世家,还是太子一方,此时都不宜和韩啸太过熟稔。

    “世家,特别是士族高门,是我华夏天下的脊梁!”

    韩啸忽然高声一句,此言一出,全场皆惊。

    从来不管是高官君臣,还是黎民百姓,都不会对世家有如此高的评价。

    而史书记载,也从不会对这些世家有什么好言辞。可是,现在韩啸却突然对这些世家有这般高的评价,直接让场中世家子弟站了起来。

    “韩统领,此言,可是发自肺腑”

    崔元礼虽也是面色潮红,但还是颤声问一句。

    “自然!”

    韩啸正色道:“从古至今,我华夏衣冠得以保存,都是世家大族的功劳。”

    “虽然千百年来,世人多说士族腐朽,但那不过是族中不肖子弟的劣迹罢了。一个能传承千百年的大族,靠的,是真正的诗书礼仪。”

    崔元礼一正衣冠,对着韩啸长身一礼。

    “韩兄,元礼在此叩谢。”

    其他世家子弟个个面色郑重,躬身行礼。

    韩啸的身份在李唐来说,虽不高贵,却能代表不少人。此时对世家的肯定话语,说出口,出了大帐,便会传遍天下。那时,代表的可就是大唐了。

    其他人面上神情却是凝重起来,韩啸如此对世家肯定,是要站在寒门书生的对面了吗

    而此时,大帐之中,还有太子和秦王,韩啸说这些话,是代表了谁的意思

    韩啸扶住崔元礼,然后看向周围,沉声道:“诸位,我韩啸虽文墨一般,但也自称半个读书人。”

    “我辈读书人,立于世间,当看的透彻。”

    “从先圣造字,圣师传文至今,我辈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秉承的,是天地间的至理。”

    “这至理,既可以说是道,也可以说是气。天地运行之气,正气!”

    整个大帐中,没有半点声息,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生怕漏掉一句话。

    他们没有想到,韩啸简单几句,竟是将千百年来,所有人行事的准则梳理个透彻。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大帐之中,那些书生一个个站起身来,此时根本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激动。

    所有人只感觉天地之间,豁然开朗。

    原来我辈追求的,便是这股正气!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时穷节乃见!对!

    整个大帐中,所有人低声自语,这便是气节!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韩啸微微一顿,又朗声道。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此时,不论文武,都已是站起身来,跟着韩啸低声吟诵。

    那些书生已是双拳紧握,满脸泪痕。

    无数年来,大家只知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此时方才有了清晰的画面,什么是任,什么是义!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大帐之中,所有人的回应越来越强烈,便是连李建成此时也忍不住跟着吟诵。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生死安足论”

    所有人默默念着这一句,一时间,都是痴了。

    是啊,生死安足论,生死都能放在一边,还有何事做不成

    此时,所有人看向韩啸,才有一种真实的感觉。

    从前,总觉得这个人太神秘,做事不按章法。可是现在再看,却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为国!

    为



九十六、君自江南来
    长安城往东百里,孝慈县。

    乡野间,此时已是渐渐有了些暑气。骄阳下,四五位身穿儒衫的书生,虽然已经汗湿了衣襟,还是埋头在田地深处细细探查。

    “几位公子,可是看出些什么来”

    一旁的几位老农小心翼翼的开口。

    这几位公子是昨日到村上来的,之前几天在邻村,据说已是将他们村田地中满是飞蝗的问题给解决了。

    他们大柳树村虽然没有飞蝗,但一直缺水,眼看着这麦苗已经要抽穗了,可还是病恹恹的,怕是要减产。

    “土质不够肥,还有就是缺水很厉害。”

    一个年轻书生抬起头来,抹一把额头的汗水,将汗水和泥巴都抹到了脸上。

    “哎,要说挑水,这差着三四里地呢。”

    往年都是如此,到了挂穗的时候,看着看着不出浆,都是心疼。可累死累活挑的那点水,根本不够用。

    其他几人也是直起腰来,满头是汗。

    从那日在大帐中彻悟之后,整个长安城的书生士子都疯魔了,三五成群的,商议着要为百姓做大事。

    这几位书生是读过些农书的,便约了一起,往城外田地里一地地的探查。

    还别说,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几人一边摸索,一边与书上所学验证,再加上当地经验丰富的老农交流,一路走来,真解决了不少难题。

    其实此时的种植业,多是靠天收的。就算是知道用些肥料,平日翻地除草也做,但收成到底如何,都是没底的。

    “牧云兄,这大柳树村的收成,最终还是要看能不能运来水。”

    说话的书生身材颇为高大,也不讲究,将长衫往腰间一束,几个健步跳上田埂。

    “牛车倒是可以,就是有些贵了,独轮车倒是不错。”【!!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这牧云兄盘算着,摇摇头。

    “也不是长久之计。”

    “最好啊,还是开渠引水。”

    旁边的书生开口道。

    另一位瘦小些的,指指不远处的山坡道:“你们看,若是在那里垒起一道堤坝,蓄一些雨水,如何”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是眼睛一亮。

    “还是明知兄高见。”

    “此法虽不能根治水源缺乏的问题,但却也能大大缓解一时之需。”

    那几位老农也是连声称赞,往日怎么就没有想到这样的法子。

    那位明知兄,却是一摇头,低声道:“这件事回去我们写下章程,至于能不能成,还要看朝廷如何安排。”

    的确,这件事看似是大柳树村一地问题,其实却是全天下百姓的大事。

    这修筑蓄水的水库,在哪修,怎么修,都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决定的。

    是算朝廷徭役,还是当地乡里自筹,都要谋划好,不然就是后患无穷。

    “果然是‘治大国如烹小鲜’啊!韩校尉诚不欺我。”

    其他几人都是点头。不真正脚踏实地的去做事,根本感受不到治理一方的艰难。

    “说到韩校尉,我想起骊山脚下据说有十丈高的引水车。”

    “你说的,是韩校尉所建,用以锻造的水车”

    其他人都是看过来,那说话的书生点头道:“此引水车虽有锻造之力,但最大的好处还是引水。据说韩校尉已是令人修建引水渠,要将骊山的山泉水引到长安城,以补充城中用水短缺之困。”

    “你的意思是,在那河边用引水车将水引上来”

    他们早已看过那长河,水位低于田地,引水困难。

    “你们说的引水车真能将水引上来那大河中的水要是能引过来,那可就方便多了。”

    那几个老农惊喜问道。

    “此处与骊山有些不同,水流平缓,怕是要想想法子。”

    “不如,我们再去看看”

    “好,同去。”

    几个老农赶紧引路,往着河边走去。

    刚行不远,大路上有一队车马过来。

    那领头之人骑一匹高头战马,紧赶几步,抱拳道:“诸位,敢问此地离着长安城还有多远”

    这边几人看看这一行风尘仆仆的,但颇有些贵气,那位领头的牧云兄拱手道:“兄台请了,顺着大路走,百里便到了。”

    此时刚过晌午,要是一直赶路,差不多傍晚时分也能到



九十七、长安新风尚
    马车到长安时,已是日头将要偏西了,城门外稀稀疏疏的,不少人归家而去。

    马车上总共下来十几位书生,都是年岁不大,身上穿着长衫。

    “这城,真有些气象。”

    说话之人感叹,其他人也是颔首。的确,此时的长安城,除了洛阳,全天下没有比得过的了。

    雄伟的城墙,高大的城楼,便是那些行人,都是满面的笑意。

    怪不得,这李唐有一统天下的雄心。

    几人心中有些热切,果然这一趟是来对了。江南杜伏威没有人主之相,而看着李唐,怕是真的能鲸吞天下。

    “兄台的今日收获如何”

    “惭愧,才不过教授了三五孩童。”

    “哦,我去长安县整理了一日案牍,收获不错,若是明日兄台有暇,可一同去。”

    “不必,不必,我那边的几个孩童,还算聪慧,我想还是再教些时日,他日说不定有些意外之喜。”

    “原来如此。”

    ……

    刚入城中,这些江南书生就一脸懵状。

    这满城游荡的书生,个个匆匆忙忙的,说的都是他们听不懂的话。

    “钱塘褚遂良上书修《隋史》,已经去大兴宫了。”

    “轰——”

    大街上那些书生疯了一般的往皇城跑。

    这个褚遂良,怎么就想到了修史这件事他怎么有这个胆子去上书

    修《隋史》

    那些江南士子面面相觑。

    这李唐已经这般图穷匕见了,也不怕天下诸侯联合起来抵制他们

    从来为前朝修史,只有后世正统才能做。这褚遂良就认为李唐就是必将一统天下了【 … 最快更新】

    但他们更多好奇的是,这褚遂良是谁此人是不是也太过献媚

    “这位兄台,不知这褚遂良是何许人也”
1...3536373839...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