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五代乱世异闻录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海参公公千岁

    柴叔平站在围栏外面,眼睁睁的看着王仁裕吨吨吨的把一碗烈酒干掉,气的大喊:“我这是给你洗伤口的!不是让你喝的呀!”

    说着,叔平就扒在围栏上,一把把酒碗夺了回来,扭身走了。

    而王仁裕一碗烈酒下肚,有些酒意上头,他忘了自己此时身在何处,更忘了自己应该假装一个小人物。他想起蜀地众人的坐井观天,想起南楚的风云变幻,想起一路上见过的流民与铁蹄,顿觉自己诗意大发,想找纸笔来直抒胸臆。

    然而生活不止有诗与远方,还有眼前的菜刀和母鸡。

    就在王仁裕因为醉酒有些呆滞的时候,他受伤的手指传来一阵一阵的剧痛,低头一看,柴叔平不知道又从哪里又端了一碗酒,轻轻的倒在他的伤口上。

    酒能杀菌解毒,这件事他听说过,但香醇的美酒用来冲洗伤口,还是让他十分心痛。

    “不要浪费!”王仁裕说:“药得吃进肚子里才更管用一些!”

    柴叔平看王仁裕抢过酒碗又是吨吨吨吨吨,气的大喊:“谁给你喝掉啦!赔我的酒!谁说这是药啦,这明明是消毒水!”

    王仁裕将碗放下,起身开始高歌,吟唱他曾写下的诗句,吟唱他心中对天下的期待,对家乡的眷恋,且歌且舞宛如一个疯子。

    小母鸡们被王仁裕吓的纷纷逃回鸡窝,只有叔平站在一旁默默的听他高歌:“立马荒郊满目愁,伊人何罪死林丘。风号古木悲长在,雨湿寒莎泪暗流。莫道文章为众嫉,只应轻薄是身仇。不缘魂寄孤山下,此地堪名鹦鹅洲……”

    王仁裕摇摇晃晃的唱完,很快撑不住酒意,叔平正在发愁如何扶着王仁裕去休息,恰逢此时青萝到处寻找叔平找不到,一路找来了鸡圈旁。

    叔平让她去喊几个年富力强的小厮,将王半仙扶到外院的客房里。青萝不知叔平为何要这般吩咐,但她一向以叔平的意见为转移,见她神情严肃,一个磕绊不打的就去了。

    蒸馏酒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很晚,普通的发酵酒也就20多度顶天了,而蒸馏技术的出现,则大大提高了酒的品质,从浑浊的带着酸甜的酒酿液体,一下变成了澄清透明,酒精度数高,香味浓郁的酒。

    在五代这个时期,所有人能喝到的酒也就是桂花稠酒那个酒精水平的米酒,因此喝烈




第18章 一个套路连着另一个套路
    王仁裕听了柴夫人和柴叔平的对话,皱了皱眉头,起初他怀疑是柴家发现了自己的身份,但仔细一想,如果柴家人早就知道,只怕也没有这位小娘子一而再再而三的试探了,那一句「先生为何离开蜀地来汴梁」只是个猜测,而自己惊慌失措,反而暴露了真实。

    王仁裕摇了摇头,可笑自己一大把年纪了,却被一个小娘子玩弄于鼓掌之上。

    柴夫人思考了一会儿,说:“观音保,我想王相公既然想要隐藏他的身份,他一定是有他自己的原因,我们应该尊重王相公的意思。”

    “我和娘想的一样。”柴叔平说:“连青萝都不知道,只不过突然叫人把王相公扶到客房来休息,只怕会引起众多下人的无端猜测,还请娘为我周圆。”

    “我知道了,你先回房休息,这件事怎么处理,我想等王相公醒来,和他商议商议。”柴夫人点头说:“你今天已经耽误了时间,课业不可以落下。”

    “是!”

    柴叔平乖乖的离开了,柴夫人坐在外室烹茶,一边煮茶,一边思考如何说服王仁裕。昨天女儿说养鸡的老先生是秦州人的时候,她还真没有多想,以为叔平就是新知道了一个地名,没想到这老先生还真是秦州的王仁裕,默默的从蜀地出溜到了汴梁。

    柴夫人这些日子一直在四处打听,试图为女儿寻找一位先生,因为当初教育伯清的时候,她的生活还比较悠闲,现在再想花半天的时间来教女儿读书,已经太奢侈了。

    王仁裕出现的刚好,他此时看起来没有在汴梁入仕的打算,刚好能够当叔平的先生。

    甘甜的茶香,一阵一阵的飘进王仁裕的鼻子。他自从离开了蜀地,队伍被人冲散,可是着实艰苦了很多日子,这下闻到茶香再也忍不住了,从榻上爬起整整自己的衣衫,走到外室坐在柴夫人的对面。

    柴夫人轻轻抬手,将煎好的茶注入对面的杯子,两人无声的品茗,相对无言。

    最终是王仁裕先败下阵来,率先放下杯子,拱手说:“德荤先谢过夫人为我遮掩身份了。”

    柴夫人回礼道:“都是犬子有眼无珠,误把相公当成了一个普通的算命先生,让相公一路辛苦了。”

    “不不不,还是多谢公子,我才能顺利来到汴梁啊……”王仁裕摆了摆手说:“其实我一直都隐藏的挺好的,没想到还是被女公子给识破,惭愧惭愧。”

    柴夫人听了王仁裕的话,强忍自己吐槽的冲动,默默的换了一个话题说:“叔平说先生是心怀天下的人,想必这次出蜀来汴梁也是想要看清大势,才会屈尊滞留在百姓之间。”

    虽然王仁裕确实是这么个想法,但是柴夫人说出来,可比他自己讲要先的冠冕堂皇多了,王仁裕心说这郭威一家果然都是妙人儿,一大一小两位娘子都是善解人意的好人。这样是别人家,只怕巴不得把自己献给皇帝,好在汴梁出出风头,要么攀着自己抬高身份,要么和人换取一些利益好处。

    想到这里,王仁裕不禁又对郭威一家人好感度加了几分,正在沉吟之间,只听柴夫人说:“汴梁最近形势确实不太明朗,本地的世家贵族军阀武装,有的远远躲出去,有的在积聚力量。不知道相公近来有什么打算,我能否帮助到您”

    王仁裕他自己身份已经被柴夫人看破,干脆就欠下这个人情说:“我确实不想让人知道我此时就在汴梁,石敬瑭的作为令人不齿,还请柴夫人为我保守秘密。”

    “王相公



第19章 教书先生心灵有些脆
    王仁裕看柴夫人强忍悲伤的样子,不禁劝慰道:“夫人不要太过担忧,我一路上也略微听说了您家的事情,我看柴荣是个好孩子,郭官人也是好人。”

    “他们确实很好。”柴夫人轻轻的擦掉了眼泪,点了点头说:“可是人对人的好,是需要彼此给予感情来维系的。世上只怕最善变的,就是人心了。权利、金钱、**都在抢夺人和人之间的情感,曾经我的父亲,我的哥哥……也很好……”

    王仁裕张口想要说一些大道理,然而回想自己这一路的见闻,南楚马家兄弟一父同胞,不可谓之不亲,然而相互残杀。石敬瑭至于李唐,明明有兄弟之义,然而翻脸无情,乱世之中,哪有什么礼义廉耻

    再想柴夫人的话,觉得她的担忧只是居安思危,尽管心存疑虑但仍不遗余力的在维系整个家庭。她虽为弱女仍对契丹狗奴不假辞色,其胆色其气魄已经在很多人之上,再想起这位夫人所生的小娘子,从小就那么聪明机灵有胆有识,怎么能忍心看她如娇花陷落沟渠

    踌躇了半日,王仁裕才说:“夫人……这个学生我认下了。只是有些事情我要先说好,第一我从未教过蒙童,若有不足的地方还请夫人见谅。其次,我绝不允许以后我的学生有仗着我的名头蒙混过关的想法,因此我会把她当男孩子一样管教,还请夫人不要心疼小孩子。”

    “这是当然的,相公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战国策赵策四》曾经写「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情愿她年少时能多吃些苦,不要因为溺爱而毁掉她的一生。”

    王仁裕点了点头,对柴夫人的话极为认同,两人宾主尽欢而散。柴夫人马不停蹄的开始改造房屋,购置物品,而王仁裕则开始制作他的教学计划。

    柴叔平一觉睡醒,才发现自己无忧无虑斗鸡骂狗的欢乐时光被母亲宣告结束了,得知王仁裕成为了自己的新任先生以后,叔平不禁有些后悔刨根问底儿揪人家王相公的身份了。这人仙风道骨的养鸡多可爱啊,连鸡也能沾上一丝儿仙气,现在举起戒尺来,再仙风道骨也煞风景呀!

    只可惜没有什么后悔药可以吃,柴叔平同学也算自己挖坑自己跳的杰出人才了。

    王仁裕比起自己的学生来,作死水平自然也是不差的,以前装算命先生,被人称为王半仙或者是王先生,现在被柴夫人连哭带哀求的拐了回来给柴叔平当老师,他迟早会知道被人叫先生的代价。

    王仁裕离开了那群鸡,住进了柴夫人单独从家里辟出去的临街独门小院里,这才发现柴夫人的哭诉真的是所言非虚。她要兼顾家族在汴梁的各种生意;要出门与人拜访或待客,维系在汴梁城里官夫人与官夫人之间的复杂情谊;要接见或看望郭威手下其他将领在汴梁的家眷,为她们提供帮助或为她们解决争端,帮助夫君维系军中与下属之间的情谊;再加上她的小家庭还有一日三餐财米油盐等着她处理,柴夫人整个人都像一只正在旋转的陀螺,永远没有停歇的时刻。

    想到此,王仁裕赶紧给远在蜀地的老妻再写一封信夹在之前写好的信件里,柴夫人辛苦,自己的妻子何尝不幸苦呢

    柴三历仔细将王仁裕的信封在蜡纸包里,贴着肉揣好,然后带着一队货物离开了汴梁,他说是去南方做生意,实际上是亲自为王仁裕给家人送信。

    王仁裕知道柴三历是个细致人,看柴夫人派他去,也十分放心。临行前柴夫人一遍一遍嘱咐柴三历说,货物是次要的,南楚太乱了,如果能绕路就绕,绕不得就花钱买平安,信一定要带到蜀国,人也要平安的归来。

    柴三历知道轻重,并不贪功,一路不急不躁,最终人和货都平安的到达了蜀地。



第20章 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
    王仁裕空有桃李满天下,此刻也只能是被柴叔平连珠炮一样的问题问的是张口结舌,皱眉说到:“我还一个字都没讲,你怎么有这么多问题要问”

    他不是被柴叔平问糊涂的,他是被柴叔平给绕糊涂的。

    只听柴叔平振振有词的说:“子曾经曰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子曾经又曰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我不懂事,您是我先生,我不问您问谁呀”

    听了柴叔平的话,王仁裕的心里话是,啊她怎么又绕回去了啊他的脑子还停留在刚才柴叔平振振有词的抨击今人不思进取,只晓得歪曲解读圣人之言上面,结果话音刚落,她自己就引用了两句论语。

    “你这论语学的不错呀”王仁裕眼看自己有这么一个混不吝的学生,节操随之一去不复返,也学会了什么叫胡搅蛮缠,因此说:“这《论语》现在不就用上了你说学习有用没有”

    王仁裕从一开始就不应该试图和柴叔平讲道理,毕竟王先生的节操就算今天开始往下掉,那离谷底也还远着呢,柴叔平什么人啊,她的节操从一开始就是个负数。

    因此柴叔平歪着脑袋可爱的问:“难道学四书五经就是为了方便和先生您吵架吗如果按照「只要我搬出圣人之言,先生就没有话说」这种逻辑的话,那我干脆上北方去帮我爹打仗好了。只要对着契丹人一手举起一本《论语》,一手放在胸口说「子曾经曰过: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你们和我们大晋打仗是没有没有道义的行为,我劝你们回家洗洗睡吧。您说这些契丹人会听我的话,乖乖退兵回他们的大漠草原,忍受风霜雨雪冻饿而死吗或者我现在举着《论语》进皇宫对石敬瑭说「子曾经曰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石敬瑭就会知错然后不再认契丹人当他的狗爹,将江山还给已经被烧死了的李从珂吗”

    王仁裕从来没听说过这样的歪理邪说,气的说不出话来,只听叔平又说:“您看,搬出圣人之言来,也就欺负欺负读过书的人,对像我这样的文盲,那就是一点用都没有的了。”

    王仁裕第一天的教学,卒。

    柴夫人忙了一天回家,听说王仁裕病了,赶紧叫人唤来拨过去暂时伺候王仁裕的小子墨池,问是怎么回事。

    墨池是柴三历的小儿子,才刚十一岁,还没有学的特别滑溜,因此踌躇了半天,也不知道娘子的问话应该怎么回答,说先生被小娘子给气着了这多不合适……

    他如果能打电话,一定选择求助场外亲友,可惜他爹远在奔向蜀地的路上,无法帮助这个傻儿子了。

    柴夫人一看墨池这个样子,心里就明白了八分,她自己生的孩子,自己能不清楚吗也不难为墨池,转头问王仁裕身体可还行。

    “先生给自己开了方子,让捧砚哥哥去抓了药,煎好服下了,那药闻着就苦,捧砚哥哥说里面至少放了两钱黄连。”这回墨池不为难了,条理分明的回答了起来:“先生吃了药,就开始翻书,让我们把书箱全抬进屋里去了……”

    得,柴夫人心里有数了,王仁裕这还紧着翻书,怕是没啥大事儿,自己也别掺合在中间两面不是人。就让这一老一小



第21章 请神容易送神难
    怎么才能用正确的姿势送走一座大神柴守礼,这让柴夫人和柴荣都绞尽了脑汁,两人知道柴守礼贪财,因此想多多给与他财货,让他回邢州生活。

    但是柴守礼好糊弄,他家里还有个黄氏当智多星,这黄氏一脸笑意的把钱照单全收,结果屁股上仿佛张了钉子,呆在汴梁死也不动窝。

    柴夫人派人来催,她就今天头疼闹热,明天打狗骂鸡,后天哭天喊地,总之用俩字可以总计,那就是“不走!”

    要知道黄氏原来家就是汴梁人,因此黄氏自己嫁人嫁到邢州,感觉自己犹如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在乡野之中埋没了自己的才华。因此她励志回城以后重新融入汴梁的城里人生活环境,在给自己的儿子娶个有首都户口的小媳妇儿,因此即便是柴夫人愿意给柴守礼再多的钱,黄氏也不愿意从汴梁离开。

    请又请不走,饿又饿不死,为了柴家的脸面,柴夫人还得一直对柴守礼夫妻进行爱的供养,这谁受的了啊!

    没有办法,柴夫人只能让柴荣带着重礼赶紧回邢州去搬救兵,除了皇帝亲自发话,对柴守礼最有效的人,只怕就是柴家的组长柴守忠了。

    叔平看了柴夫人这通操作,心说这封建封建糟粕用对了地方,也有管用的时候。

    柴荣接了柴夫人置办的礼物,又从自己商队里挑了一些时鲜的南货,一起带上浩浩荡荡的前去拜访柴家的族长柴守忠。柴守忠早就听说柴守礼在汴梁折腾的不像样子,只不过柴夫人没有求到他头上,他就bi jiao一直隔岸观火的看热闹,因为他觉得还不到自己出手的时候。

    柴荣一进门就先给柴守忠磕头,他们也是好几年没见了,当年柴荣母亲去世,多亏柴守忠柴守孝暗中维护,柴荣才没被继母给搓磨死,因此柴荣对柴守忠还真有几分真情。

    而柴夫人每年都会差人送年礼回柴家虽然不能说面面俱到,但基本人人有份,柴家谁都念着她的好儿,看在钱的份上,柴夫人虽然出嫁,但她并没有与家族疏远。

    柴守忠看柴夫人和柴荣拿柴守礼没有办法,只得带着重礼来求助自己,不禁带着三分得意两分真情一口将事儿揽下来,好声劝慰了柴荣以后,告诉他等自己准备准备,就亲自去往汴梁。

    柴荣听了柴守忠的允诺,当下就放了心,拜见了一圈家族里面的七大姑八大姨以后,快马赶回了汴梁去回复柴夫人。

    眼看天气转凉,柴荣回汴梁以后,只能开始收拾自己的货物,带着商队北上,再不走怕路上会下雪。

    刘琛光流着眼泪,骑马送柴荣送出了二十里,这才转回城里来,她的婚假此时也可以算是结束了,她要调整自己的状态从天天和柴荣黏在一起,变成天天要和婆婆小姑子在一起。

    幸好柴夫人很好相处,她开始一点一点带着刘琛光和伯清两个人慢慢熟悉家务,教他们看账本掌控外面的生意,还带着他们出门交际,熟悉各种圈子。

    而柴叔平,就只能老老实实的蹲在家里和王仁裕大眼瞪小眼了。

    王仁裕虽然是个勤奋好学的读书人,但他的三观一直建立在封建社会的君君臣臣父




第22章 恶心他妈给恶心开门
    随着王仁裕和柴叔平两个人的争执越来越少,逐渐的在传道授业解惑方面达成了共识,人之所以要学什么大学中庸春秋礼记,是因为当代的社会体系就是建立在这些书本规划出的条条框框之上的,只有学会了这些你才能懂得当代社会的游戏规则,方便以后在此地的生活能够融入并利用这套规则。
1...34567...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