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八十年代小女当家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暖金

    去市场的时候,林宛路过了市里的一个大的废品站,有人推个三轮车,从里面往外拉东西呢。

    那些年抄家,那些好人家家里的东西除了不能支援国家建设的被打砸烧掉了,其余的不是被上交到国家,就是流入废品站了。因为破四旧的政策,废品收购站有了一段空前繁荣的时代。虽说现在开放了,也会有不少好东西吧。况且还是这么大的城市。林宛灵机一闪。觉得不管还有没有,应该去里面淘淘宝。

    “妈,后天我们来这边看看吧,听说这里面有不少以前收来的好柜子,家具呢。妈妈不是喜欢国民时期的那些样式呢。咱们来看看吧。”

    “以前都是从有钱人家收的吧,这都改革三四年了,还有吗”

    “谁知道呢,咱们看看不就知道了”说不定能捡漏呢

    “那行,等厕所弄好了,咱们来看看”

    厕所里的东西都买齐全,师傅一上午带着徒弟就弄好了。

    林宛想着家里就他们两口,用不了两间厕所,林宛就把其中一间给拆了。

    修厕所的师傅看这活不累,直接十块钱把活接着走了。还多得了一个二手马桶,虽然二手的,但也有七成新,有些为了省钱的人家,也愿意要。

    一下午的时间,一间厕所就被扒了,里面的砖头水泥块磁板也都给清理了出去。

    空出来的这块地,林宛并没有想着用砖头填平,准备有空了把前院的月季移过来几颗。

    &nb




第两百三十四章:淘宝
    估计这里也是经常进人,凌乱不堪堆积如山的废品推,中间有了条走出来的小道。

    里面几个大仓库多半是用木棚子搭起来的,好几个大木棚子。都有分门别类的,铁器的,木头的,废纸张等等

    林宛进去瞅了一圈,直接走到一个木棚子底下和妈妈一起扒拉起来,这边推放的算是旧家具。来之前,林宛提醒过妈妈,让她多留一些看看有没有字画,陶瓷器具什么的。梁红梅去废纸棚子,林宛在家具棚里。两人扒拉半天,就找了些国外的一些英语书籍,甚至还找到了几本军事方面的书籍,林宛觉得这些对韩亦应该有用,就放到了推进来的三轮车上

    除了这些,还找到了几本古董旧的书籍。不管有没有用,年代越久远的书,越有收藏价值。现在不值钱,那就在放个几十年,保准升值,况且这些还是原装的。

    找了半天,她和妈妈也没找到什么古董字画,估计早就被人家摸索干净了

    除了些小人书,别的没什么值钱的。

    倒是旧家具有不少,堆积如山,大部分都是已经散架了的,不怎么管用,尺寸不合适,样式也不好看。若有完整的大多都是平时家里用摸普通料子和款式。好的数量也不多,散架的反而都是好料子,紫檀的、黄花梨的、红酸枝的……

    好木料家具之所以散架,一定是在抄家时被打砸过的,有的甚至有烧过的痕迹。

    这些是大户人家才有的,会被抄家的一般都是大户人家。

    林宛不太懂木料,但是明眼的人一看就知道有些东西就是好。

    林宛带着妈妈把上面的普通的桌椅往一边移了移。越往地下的越是好东西。

     



第二百三十五章:传家宝(一)
    然后再私下里找人卖给她们,从废品站里出去的东西,要比外面便宜多了。

    有不少厂里的人这样搞,收回去的人中间给那领导一些好处费就行了。

    梁红梅觉得不错,找了卷灰色的确梁的放到了车上,林宛把那件白色的拿了一卷

    一卷布能做十几件衣服呢

    林宛又看上了一款白底上面印着树叶印花尾部还带着红叶根的布料,摸着很像雪纺,但却有些棉。准备拿两卷,刚拿了一卷,在拿另一卷的时候,工作人员制止了她

    “唉唉,只能拿一卷,多了没有”这一卷还是他们贿赂自己的那一部分。

    他家里有存货,需要不了这么多,平时他都是卖给过来收购的那人,今天看他们想要,就给了,反正多加了一分钱呢。

    林宛见工作人员制止,就知道有内幕,也没多问,乖乖的给人家放下了。

    过秤前,工作人员仔细地检查了下,给过了称。

    “同志,木头一共五百四十八斤,一分钱一斤,你需要付给我五块四毛八。书本也是一分钱一斤,二十八斤,你付我二毛八。那箱碟瓶罐,你给两块吧,那都是好东西,没用过的。这个暖脚壶重四

    公斤,八毛钱。三批布,四分钱一斤,一共两千六百二十斤,一共一百零四毛八分”工作人员一算账,总共一百一十三块三毛六分钱。林宛爽快地付了钱,笑呵呵的拉着妈妈往新家里拉

    其他都便宜,就是布贵了些,不过这些布她能做成衣服。到时候出去卖卖。卖个十几件钱就挣回来了。

    虽然淘到的家具不多,但都是管用的,而且还是好木材。

    林宛知道市里面有三处废品站。

    把这些东西放好后,母女俩也不感觉累,中午简单的在外面吃了点东西。又去了另外两家

    还别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真被她们找到了两件字画。没有破损。



第两百三十六章:规划(二)
    “小宛,废品站好东西可真多,要不这段时间咱们去别的城市转转吧,专门找废品站转转”梁红梅有些兴奋

    “妈,这些还是要看缘分的,差不多就行了。咱们不靠着这个赚钱,对了,我给你的拿十几版猴票你放好了没有,可别受潮了”

    “几分钱的东西,满大街都是,也就你宝贝的跟啥似的,能有这些值钱”梁红梅宠溺的斜了女儿一眼,虽这样说,但还是听女儿的话用塑料纸包着呢

    “妈,值钱的东西都是藏出来的,藏的时间越长,越值钱。这些个古物不就是藏出来的。你要是不稀罕,到时候给你孙子重孙子留着,他们肯定稀罕”可要藏好呀。以后这东西可值钱了,一版80年的猴票一百多万,够将来一套房子的钱了,她可是给了老太太十几套的房子呀。

    当时想起猴票的时候,她一个一个邮局的跑,买了几十张正版的猴票回家收藏。

    她还知道90年股票发行,无数的人拿着一捆一捆面值10元或5元的钞票去买认购证,当时证券公司的柜台人员都是先点齐了钱才问买什么股票,等你说了股票的名字并提交一张填写好的股票购买委托单据,柜台才帮你去报单,就这点时间可能股价又涨了不少了,所以当时的人为了能买到股票不重新报单都把购买价格报的比当前价要高出一些,所以股价自然是嗖嗖的往上推了,股市真正的爆发是在xp同志南巡讲话:“股市我们一定要搞,不好可以关嘛”以后,庄家的传说也是那时开始的,有这句话庄家也更加明目张胆了,那股市真是涨疯了,有些涨的猛的何止百倍呀。

    当时林宛还在任劳任怨的给人家打工呢,觉得那些人不务正业,把钱拿过去买些虚无的东西,都是败家。

    可后来,她悔的肠子都青了,悔呀。人呀要学着与时俱进。

    上面推出的政策要跟风,第一批总是收益的人。

    她要攒钱等着90年入市,等着92年的牛市,她还要等着多买几套房子升值。

     



第两百三十七章:琐事(三)
    “丫头,你考虑的怎么样”

    说话的是给她打家具的木匠老爹。当初卖给他的原桌子他直接转手卖给了厂里,赚了不少钱。

    这次看中了她的衣柜样式和沙发的样子

    林宛画的沙发样式是新中式免漆实木沙发,样式很简单,扶手和靠背竖着镂空,坐位很深,茶几配套也很简单

    衣柜也是现代很实用的样式。

    老爹想二百块钱买下来。林宛觉得有些低“三百,三百我就给你”

    老爹听后,皱了皱眉,有些肉疼的答应了。最后还帮着她多做了几把凳子。

    厨房花了二十块,厕所十五,粉刷墙十二,打家具花了八十。赚了赚了。

    妈妈那边也花了一百多。不过妈妈不让林宛帮她付钱,说嫁出去了,这样对娘家大手大脚,夫家会拿话柄。

    林宛想想没反驳,想着到时候帮妈妈拉一罐液化气回来。

    忙活了半个月,妈妈那边都开学一个星期了。林宛这边忙完两个院子的事情后,也收到了舅舅寄来的包裹。赶紧带着包裹骑着车去妈妈家

    里面除了给他们寄的家里一些特产外,还有是二十多副的中草药,信上写着药浴。

    信上还说,村里人看着她们家在外面挣了钱,都羡慕不已,叶青的妈妈做粽子在几个村子里卖,也挣到了钱,村里人有些眼红,也都鼓捣着自己的小生意,梁志带着舅妈去了在县里开了一家米线小店,生意还不错。

    梁松也考上了本市的大学,开学就是大学生了。

    看着舅舅的信,林宛打心里为他们高兴。

    “舅舅一家也算熬出头了



第二百三十八章:沈蓉结婚(四)
    林宛赞同的点点头“有这个量,完全可以扩充。厂子里的那个地窖可以存储。这样外面的屋子可以放机器。”

    “是呀,虽说今年厂子里挣到钱了,可花钱的地方也很多。今年也分不了太多钱。”不过一人三千块还是没问题的

    不管厂子大小,总要发展的,流动资金少不得。

    “那边没事儿,咱们现在不指着那边的钱,光饭店里挣的钱咱们也花不完”

    兄妹两人点点头

    林宛吃过饭回去的时候,拐到了木匠老爹那里,让他帮着做个浴桶,老爹让她等个三天过来拿

    回到家后,姥姥才告诉她沈蓉要结婚了。下个星期三。还有也就是还有四天了。

    “姥姥说的是哪儿家的”

    “和她一个厂子的,说是车间主任的儿子。今天两人特地来提着东西看我,说明天要去找你,想在你们店儿办酒席”姥姥说着两人的时候,很是不满的摇摇头“到时你注意点儿,别被他们坑了,你舅妈那人最不会看人,只看家世,今天来的未来孙女婿,一进来就东瞅西瞅的,眼睛不正,猴精猴精的。唉…还真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呢,小宛呀,家门不幸呀,都说女人结婚就像二次投胎,男人也是如此。说起来,你大舅这性子软像你姥爷,也不怕你笑话,你姥爷在的时候,在家里处处都听我的,什么都让着我,家里的事儿也大多都是我说了算。好在我是个通情达理的,这些年从来没和街坊邻居红过脸,没占过人家一点儿的便宜,和亲戚们也算和睦,你姥爷都说了,这辈子做的最对的一件事儿就是娶了我。只是他走的早,没享到什么福。好在你姥爷走的时候没受什么罪。说病就病,没隔一个月人就没了。你姥爷走的时候,你大舅妈刚进门,说起来还是姥姥看走了眼,是姥姥当时没看对人,让张蕙兰进了沈家的大门。”

    “姥姥,我可不是容易被欺负的人,别这么说。姥姥眼光好



第二百三十九章:卖衣服(五)
    和姥姥说了自己从老家托舅舅带来了治腿寒的草药,姥姥拉着她夸的不行。

    林宛有些羞涩,赶紧找了个借口,扶着姥姥去休息。

    自己回到屋里,找出了姥姥的尺寸。准备给她做身新衣服。好在婚礼上穿

    上次从废品站淘来的灰色的的确梁布正好可以做裤子。薄料子的,穿着也凉块。明天拿着布票再去给姥姥扯块合适的上衣料子。

    林宛淘回来的那两匹布,林宛想好了,树叶印花的那款林宛看过,准备做一部分做成宽松娃娃衫衬衫短袖上衣,一部分做成八分的背带裤,很适合小女生穿。白纱的她想好了做成小立领拼接宽松娃娃衫上衣和女衬衫,灰色的做成中老年人的裤子。

    第二天一大早林宛就去了店里等沈蓉和她爱人。

    不得不说,要结婚的姑娘就是美,这么长时间没见沈蓉,漂亮了许多。

    只是那看人的眼神还是没变

    “早就听我妈说,你家开了个大饭店,都没想着请家里人来吃一顿。”沈蓉说着眼睛还羡慕的在厅里瞅了瞅

    林宛最讨厌和大舅妈一家打交道,果然有什么样的妈就有什么样的女儿。看看,刚来就开始了

    “请问这是”林宛不回她的话,笑问着她旁边的一位斯斯文文的男的

    “这是我未婚夫,李畅,李畅,这是我表嫂,林宛”一说到李畅,沈蓉的语气立马软了下来。热情的不得了。连带着看着她的眼神也友善了不少。

    啧啧,恋爱的女人果然不一样。

    两人寒暄了下,李畅把自己的要求说了一遍。林宛秉着都是亲戚的原则,给人家优惠了不少,不管是份量还是菜品都没话说。明面上是林宛吃亏了,人家也觉得赚了便宜,满意的不得了

    只有小谷知道,小宛姐赚了多少钱。跟着林宛这段时间,自己学到了不少。平时小宛姐不在的时候,他也学着样子谈下了两个婚宴的单子。做的都不错。人家客人也高兴。

    许是有未婚夫在,沈蓉想给未婚夫留下个知



第二百四十章:沈晴心里的痛(六)
    林宛见靳姨这么说,也就答应了。新家那边还有三百件多件呢。她一个人确实要好几天。

    第二天,林宛拿家里二十多件裁好的,和靳姨交代了下,自己也背着二十几件衣服,去了妈妈那里。

    一上午的功夫,二十件就完成了。

    为了卖相好,林宛特地去了百货商店里花了十块钱,买了把电熨斗。用来烫衣服。

    沈蓉结婚,也通知了二舅那边,婚礼的前一天,二舅妈一个人回来了。儿子在外地,女儿工作脱不开身,丈夫更不用说,现在社会小青年多,整天的不务正业,干些偷鸡摸狗的行当。大事小事总事离不开人。

    许久没见沈洁,林宛多少有些想念呢,沈洁今年也有十八了,知道她上班,树叶印花的短袖很适合她穿。为了配成一套,林宛用白色的纱质料给她做了条阔腿裤。

    当然,沈蓉更不能少了,不管心里喜不喜欢这个人,但面上也得过的去。所以她给沈蓉的也是树叶印花的上衣,和一条修身的白色七分裤两人的款式略微不同

    胡丽娟今年和才十六,林宛给她准备了意见白色的娃娃衫短袖,一件树叶印花的背带裤

    二舅妈和婆婆的也是很中规中矩的两样,大舅妈的她没有准备。她本就不想给,在加上姥姥拦着说什么也不让她给。所以林宛也顺着姥姥的意思没准备。
1...3536373839...26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