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元末新世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月下清泉

    为了保持士气,于世昌严令士卒不得回头,以免看到后面伤亡的惨状而影响军心!

    石块、箭矢如雨,纷纷落下,于世昌指挥士卒前后列靠近,后列双手举盾,护住上部,只听的咚咚咚声音不绝,无数箭矢定在了盾牌上。好在抛石器运输不易,这次也先只是带来了十具小型设备,况且临朐城是小城,城墙较矮,墙体较薄,也先使用抛石器主要还是威慑为主。随着前队的逼近,更多的石块落在了后队中。

    元军箭矢现在是抛射,一旦队列出现缝隙,箭矢恰巧落入,后列的士卒多是胸腹中箭,箭矢入肉至少一掌,甚至直接穿透身体。惨叫声中,地上连续倒下数十人!

    一百步后,只见元军前队两列火铳开始发威。随着其百户号令,士卒在火铳的药室塞进弹丸,药包,压紧,各个火绳纷纷引燃,呲呲的青烟燃烧着,瞄准了前方。

    应该说元军的远中近程防御打击还是布置的不错的,这数百步给顺天军造成的损失极其明显,特别是石砲和箭矢起到的战果最大。火铳因为火药量和性能有限,只能在近距离有杀伤力,而且还是多以伤为主。

    不过火铳齐放的场面相当吓人,嗵嗵声不绝,处处白烟缭绕,弹子飞向前方,盾牌薄的直接被其击穿!

    坐在马上,轻轻地点点头,也先对目前的状况非常满意。斜眼看向后方,临朐县城的达鲁花赤乞蔑儿正坐在马上,静静的注视着战局变化。此次官军剿贼,乞蔑儿在益王买奴的命令下,随军而来。乞蔑儿丢失治所,几乎是孤身逃回益都城,按照益王买奴的意思,直接绑了推到大门外,砍头了事,最轻的也要削去官职,赶回他的草原老家去!

    但是顾恺上前劝道:乞蔑儿失城,罪有应得,只是反贼奸猾,利用了城内的内应,并且汉军有一部反叛,才使得守军措手不及。不妨让乞蔑儿随军作战,以便戴罪立功。况且乞蔑儿在此城数年,对城内防御和情况比较熟悉,或许战场上还有用得着的地方。

    买奴听后,思考了好一阵儿,采纳了顾恺之言,也不再吩咐,直接将一直跪在地上战战兢兢的乞蔑儿赶了出去。

    一头冷汗的乞蔑儿出了益王府,至夜色深沉后亲自到顾恺的临时府邸处,给顾恺奉上一匣钱钞和几十个金元宝,再三对顾恺拜谢不已。原来乞蔑儿携带金银等家资连夜逃回益都城后,暗思自己失城之罪颇大,益王一向性格暴躁,万一降罪要动刀,可是大事不妙,想来想去,京师来的顾凯与自己有旧,顾凯是为督导益都路剿匪由枢密院专门派遣至益都的,他的话,益王买奴肯定给面子!

    果然,有了




第一百一十七章 古来征战几人回5
    马如龙率领的是竹枪兵,本来编练了三百士卒,配上铁质枪头,但是知道竟然有上千的元骑加入战场后,于志龙与赵石等一商议,决定再组织三百余人的士卒,取硬木,一端削尖,制成简易的木枪,枪长在八步开外。全部配属给马如龙所部,专门抵御元骑之用。

    如此行事,原因是临朐城里再也找不到合适的铁坯了!

    明雄暂兼领竹枪兵的主将,紧急率领两部士卒赶至元骑的冲锋方向,这块地域可就没有万金海那里的泥泞区域了,毕竟这里根本没有什么沟渠和小溪,无法引水过来。

    紧随其后的还有两百多弓手,携带者大量自制的箭矢,长弓。

    与明雄部一起来的还有几辆大板车,车上装着一个个满满的大箩筐,用油布遮盖的严严实实的。

    随着对面元骑的不断加速,大地开始战栗,一排排的元骑逐渐在眼前清晰,骑阵后渐渐扬起半天高的的灰尘。

    最前的元骑百户一声令下,前排的元骑都将高举的长矛平平放低,枪尖雪亮,直指前方。后面几排的元骑也随之动作。

    “准备,抛斧!”元军百户高声大叫,自己自身后的行囊里摸出一柄锋利的手斧,他一手平举长枪,一手紧握手斧,开始蓄力,准备抛掷。

    元骑好使弓弩和手斧,临阵时或射击或抛掷,往往在两军相遇前就给对手以沉重打击。因为手斧使用便捷,且沉重锋利,破甲,破盾的效果非常不错,很多元骑都愿意使用。

    此时元骑在快速冲锋,只要再有五十步就可以充分发挥手斧的恐怖杀伤作用了!

    五十步,几乎就是几次呼吸的时间,元骑百户已经在憧憬敌手伤亡惨重的混乱了。

    “稳住,不要慌!不要慌!”马如龙高声叫喊,和几个百户、总旗一起鼓励着部下。此时早有一些步卒将车上的箩筐一个个抬下,列于阵后,同时十几个火盆已经间隔着准备停当,里面的炭火早已点燃。

    当元骑进入到八十步时,明雄大手一挥,下令:“点火,抛!”

    近百名臂力最为出众的士卒纷纷自箩筐里面取出一包包的丝绸包裹,上面的引线早已经被捻成一股。将引线在火盆里点燃引线后,士卒们将其奋力抛向前方。

    同时无数的木蒺藜也被抛洒至前方!

    知道有大量元骑加入战场后,于志龙反复琢磨,单凭竹枪兵难以有效抵御元骑的冲锋,他突然回忆起在街道商铺里有几家卖花炮之物,估摸着若是在元骑冲上来时突然引爆,或许有奇效。

    与赵石、明雄等商量后,大家觉得不妨一试。于是在昨夜,派人至城里的商铺,将所有的鞭炮、火药等购来,主要以丝绸包裹,连夜赶制了数枚炮仗,找来十余匹战马试了几次,经过数次调整火药的药量和引线长度使用后,发现战马受其惊扰,多惊慌失措,失了方向不说,还乱蹦乱跳,连骑手都可能摔下来。

    钱正心眼多,见于志龙将这些火药包扎成一个包裹,插嘴道:“既然是扰乱鞑子,何不在里面多添芥末辛辣之物”

    吴四德接着道:“索性再填上石灰更妙!”

    明雄拍手称赞:“两位奇思妙不可言,《武经总要》里就有火球,蒺藜火球、霹雳火球、烟球、毒药烟球、铁嘴火鹞、竹火鹞等制造之法,可惜我等没有充裕时间,既然是扰敌,索性在药包里再添加些小木蒺藜,效果更佳,有了这些家伙应该是够鞑子吃一壶的了!”

    使用木蒺藜也是无奈之举,现在临朐缺铁,就连枪矛尖头和箭矢的箭头都缺少材料。

    马如龙喜道:“那我部多做些毒烟弹,都投过去,熏死那些龟儿子!”

    明雄却是叹息着摇摇头。

    “怎么难道这个法子不妙”马如龙眨巴眨巴眼,不解。

    明雄惋惜道:“因为我等不知明日的风向如何,具体两军的方位又会有何变化。万一我部站在下风向——”

    于志龙、钱正等终于明白。毒烟攻击必须是风向有利方可。例如攻城,敌我位置已经确定,只待风向合适,自然可以使用此计。

    吴四德砸吧砸吧嘴,嘟囔道:“可惜了,要是能够整些毒烟熏死鞑子就好了!”大家对如何迎战元骑想了不少办法,根本原因还是对自己的战力弱的无奈。

    赵石拿着一个制好的药包,朗声到:“今日我军不得不多出妙法,尽可能挫其锋锐,他日我靖安军必要练就一直强军,将鞑子骑军杀得落花流水!”

    钱正、常智、侯英等赶紧追问:“若是四德这次无用,是否这今后的骑将就可另选赵哥可务必想着小弟啊!”

    “胡说!你等就死了这条心吧!俺老吴出马,何时吃过亏,就算这鞑子是块铁疙瘩,俺也要把它砸成饼!”

    说完,吴四德眉开眼笑的捧着几个成品道:“乖乖,这些炮仗可是够鞑子吃一壶的!”他身为骑将,自然是希望元骑损失越大越好,这样自己与之作战获胜的希望就会大增。

    刚才测试时,他的几匹战马摔倒受伤,心痛的吴四德差点掉眼泪,一个劲的抱怨做的炮仗威力太大,现在他又唯恐炮仗的威力太小。

    “没法再大了,否则过于沉重,士卒们无法投掷的远!”于志龙惋惜道。

    可惜军内没有投石器之类,否贼一口气投过去数百枚,定会给元骑好看!

    时间宝贵,于志龙安排人手彻夜制作了近千枚。

    与万金海部的侧翼战场区域不同,那里的地形地貌是特意加以改造,在正面和侧翼布置了无数陷马坑和大片泥泞区,在于志龙的侧翼因为基本无沟渠,无法引水,同时地形开阔,难以预知元骑的冲锋或迂回道路,为了增加防御,只是在侧翼附近布置了少许陷马坑等。

    同时为了尽量吸引元骑



第一百一十八章 古来征战几人回6
    明雄等见到计策奏效,喜不自胜,大手一挥,道:“各军听令,前进十步!投手前进八步,继续投掷!”

    这些投手都是特地选的臂力出众之人。

    马如龙同样乐得合不拢嘴,接令后,督促各部士卒向前缓进了十步。

    接着,明雄再次下令前进十步,投手将所有的炮仗包裹一口气都投了出去。这招就是一招鲜,一旦元骑以后注意就再也有机会施展了。

    李振雄本来是战意高昂,信心百倍地冲过来,突然见前列变成了滚地葫芦,一时惊骇莫名,大声疾呼:“停,停,快停!全军转向!快转向!”此时元骑的速度已经加速到最高,不可能在敌阵前迅速停止冲锋的势头,李振雄初时惊得呆了,喊完停后,才意识到不对,赶紧改口下令全军转向。

    无奈此时元骑各个排面的间距太少,为了增大突击力度,李振雄采取了紧凑阵列,前后列的间距不过十几步,这点距离转眼即逝。前面的数列元骑多数被绊倒,被撞飞,后面的几列元骑仍然收势不及,还是遭到了前面的结果。

    趁他病要他命,于志龙见到炮仗效果显著,立即连连下令,令吹起号角,敲响战鼓,马如龙部继续前移。

    李振雄的元骑无法全部转向,顺利离开战场,主力终于一头装进了马如龙的前列。

    前面六七列的元骑几乎多数倒在了地上,完全失去了冲击的力量,马如龙急令部曲快速向前三十步,将这些还在地上摔得七荤八素的元兵一一宰杀,至于前几列中少数幸运无恙而冲刺的元骑已经无法形成强大的冲击,在无数长矛的捅刺下,根本没有存活的可能。

    后续元骑因为放缓了马速,终于侥幸尚存,不过暂时无法全部转向,只能继续冲锋,在两军碰撞前,原先举着木盾的前列士卒已经被撤到后面,吴四德一声令下:“举枪!刺!刺!,刺!”

    话音刚落,数列士卒约三百人,同时举枪,顿时形成一个刺猬阵。收势不及的元骑一下子扎在了上面。顿时血液四溅,惨叫声,竹枪折断声,马匹倒地的轰然巨响声杂乱的交织在一起。

    有的元骑马速快,直接撞进了步阵中。马匹沉重,撞进来后,十几根竹枪根本就抵挡不住马匹的的巨大冲击力量,竹枪接二连三的被撞得折了好几根,还将数个士卒撞飞,后列的步卒在军官的紧急调派下,迅速补位,竹枪或木枪继续朝向前方乱刺。

    这时原先的步骑对练的效果体现了出来,有了类似的体验,在马如龙、明雄等军官和老兵的不断鼓励下,士卒们虽然惧怕元骑的巨大冲击和不断地死伤,但是心理上还能坚持住,没有因为同袍的伤亡而溃散,特别是先前的炮仗奇策效果极大地杀伤了元骑,也大大增强了士卒们与元骑的作战勇气。

    折损的士卒被后续的三百士卒不断顶替,靖安军前锋面始终保持着数列长枪兵。

    “靖安军,万胜,靖安军,万胜!靖安军,万胜!”马如龙从一个敌军的小腹里抽出钢刀,用衣襟擦拭干净刀柄上的鲜血,然后高举手中刀,不顾刀身上流淌下的热乎乎的鲜血溅在身上、脸上,大声呐喊。

    马如龙喜用刀,连盾牌都不用,他直接站在最前面,毫不顾忌元骑飞撞而来的危险,每当元骑冲锋而来,必是大吼一声,迎上去死战。

    在前移的作战中,他已经手刃了五六名元骑,也救下了身边几名士卒的性命。掌旗手紧握将旗,紧随在马如龙身后,同样战斗在最前沿。

    “靖安军万胜!”马如龙终于丢下手中钢刀,这一次他捅进去太深,竟然被骨肉卡住,一时抽不出来。马如龙大力提了对方一脚,那元兵在马上噗通后仰倒地,腹部还插着那柄钢刀。

    马如龙从身后抢过一杆木枪,对着前方一个正冲击而来的元骑呐喊着冲上去,几个亲兵怕他有失,赶紧随着前出,跟着又激励带动了周围的士卒继续前进。

    明雄在远处见了,急得大声呐喊,马如龙孤身一人脱离长枪阵列去迎击元骑,真不知他是勇敢还是愚蠢!

    “靖安军万胜!”马如龙的几个亲兵跟着主将一起嚎叫,明雄怕他有失,不得不全力抢上前,催动众军逐步前行,与马如龙形成犄角之势,护住他的侧翼。

    两人的亲卫紧紧跟随,尽力保护明雄和马如龙不受元骑的伤害,虽然作战时间不过一柱香的时间,已经有几个亲兵阵亡。

    元骑中也有悍不畏死的锐卒,眼见无法实现转向逃离,干脆继续催促战马加速,不惜身死,直接撞向前方的长枪阵。即便自己被无数长枪捅成窟窿,也要在临死前将手中的战刀砍进敌手的身体,让战马生生撞飞前面数个敌卒,为后面的战友尽可能杀出一条路!

    短短一炷香的时间,就在两军前沿陆续倒下了至少四百具尸体,元骑因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在阵前至少损失了三百骑。

    不过后续的元骑冲过来,已经不再受影响,除了马速有所放慢外,对靖安军的威胁明显大增!

    李振雄的心里在滴血,因为自己的大意,本来满编的近千骑队,至少已经损失了三百骑。他怎么也没



第一百一十九章 古来征战几人回7
    此消彼长,穆春的压力是愈来愈大,孟氏军的进攻是一浪高似一浪,为了升官发财和女子,同样是农户出身的义兵们如打了鸡血般开始奋不顾身的纠缠上来。穆春部的数个总旗和百户已经伤亡,更多的牌子头死在了两军阵前,至于士卒自然更多了。

    作为靖安军的校尉,穆春知道于志龙的总体战役思路,主要就是正面抵住敌军冲击,诱使元骑来己方侧翼或后方进行突击,到时马如龙部就可以随机调整到对方的冲击方向,同时,吴四德会寻机反抄元骑的侧翼,力争一战定乾坤。

    至于顺天军和靖安军的骑军是最后的机动力量。

    只是没有想到田氏义军进攻如此之猛,而唐兀卫居然在前期就分兵两翼。原以为元军很有可能会中央步骑协同,突破的,所以在中军处挖了极多的陷马坑,现在看来是没有机会发挥作用了。甚至逼得刘正风不得不来个反冲击。

    好在于志龙和万金海等人在两翼也提前做了布置。

    “大人,向将军请援吧,我们实在是难以挡的住了!”一个百户顾不得肩膀和腰部还涔涔流着的血,退过来向穆春请求道,情势紧急,急得他话音都有些颤抖。

    这短短一段时间,他的部下就被近似疯狂的孟氏义军打退了十几步,死伤了近三分之一。若是再退,前阵必将动摇,于志龙虽然对属下不拘礼,宽厚待人,但是他当初在庄内行军法一事早就传遍靖安军,将士们最怕的是听到于志龙要行军法。自己阵前若不能成功拒敌,那飞将军于志龙可就是在后面看着这边呢

    他本是采石场驱口一人,因为在山中伏击战中有大功才被擢为百户,他也是要强的人,只是如今感到实在困难,才鼓起勇气向穆春建言。

    在于志龙手下的各个校尉等人中,穆春算是纯厚方正之人的了,对待部曲犹如兄弟,当初为了照顾方学不惜以身犯险,才被于志龙等在村中擒获。

    彼待我如兄弟,我推之于赤诚。穆春的手下多感其恩,而效死力。

    “孟贼再疯狂,也得把他打回去!”穆春喘着气,紧紧盯着对面的孟河,那员将领现在一个劲儿的鼓动义兵发起如潮般的冲击,看得出义军的攻势之猛烈有至少一半是其调度的。
1...3637383940...1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