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新世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月下清泉
当左翼的唐兀卫终于得到回撤命令时,虽然自身损失了不少,但筋骨尚存,再次击溃了阻挡的几个步卒阵列,直接杀了回去,在于志龙快要杀到也先大旗之下时,终于赶了回来。
&nb
第一百二十八章 纵横6
也先的亲兵校尉见情势紧急,大叫:“大帅快走,小人留下拒敌!”他大手一挥,带着上百元兵簇拥着,形成一个半圆阵,迎向于志龙。
也先无奈,不得不驱动坐骑,带着顾恺等向元军左翼躲去。顾振华和唐兀卫等或尾随于志龙,或斜向穿插,欲再次阻挡。
于世昌等已经杀到距离也先不过百步的地方,见元军将旗晃动,开始向右翼移动,他越过厮杀的战阵向后望去,只见元军后方烟尘大起,渐渐的竟然看见于志龙的将旗突然出现在元军中军原先的位置处,不由地又惊又喜,大叫:“元将逃了!元将逃了!”
于世昌一叫,附近敌我双方正在厮杀的士卒和各级军官都听到了,大家不由自主地看向也先的大旗,果然,那旗帜正在后方靖安军追击下急速远去。
刘正风部顿时军心大振。
于世昌早已浴血满身,也不知身上有多少伤口,这种冷兵器厮杀极耗体力,于世昌已经觉得两腿开始抖颤,手中的钢刀也重了数倍,心内焦急时突然发现元军异动,敌帅不得不转移,一时又有无穷的力量涌出到身体各处。
刘正风也观察到元军后方的变化和于志龙的将旗突兀出现,见元军开始骚动,知道战机转瞬即逝,连连下令,催促各部奋勇向前,自己也身先士卒,冲到最前列,与于世昌携手杀敌。
元军见主将撤走,军心大挫,各处的防线渐渐后退,越退越快,渐有阵线雪崩之势。
一军主将所在乃全军中枢,轻易不得移动,如果有变,要么为鼓励全军奋战,追歼敌军,要么因形势危急,不得不暂避敌锋锐。如今的形势,无论怎么看都似是后一种。
阵前移动极易撼动军心,也先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于志龙等锋锐太盛,他一连派出数拨人马皆不成事,眼见得靖安军距离自己不过数十步了,再不走,万一有失,此战胜负则再无悬念!
吴四德马快,他一枪闪电般刺出,正中那亲兵校尉的胸膛,吴四德再借马速,大喝一声,双臂较力,竟硬生生的将人自地面挑起,然后大枪一抖,将其尸首抛掷于侧!附近的元兵见之胆裂,莫敢抵挡,纷纷退缩至两边。
亲兵校尉身死,元兵胆丧,靖安军如恶狼入羊群,一路刀劈枪刺,破开敌阵,继续冲向远去的也先。
见那也先渐渐远去,其身边聚拢的元军步卒越来越多,于志龙急忙摘下劲弓,取了一支箭,瞄准其后心,屏住呼吸,嗖的一声射过去。
也先福大,他身后的掌旗手策马在奔跑中忽然插过来,挡住了其背影,那箭若流星,偏偏正中在掌旗手的后心!
掌旗手哎呀一声惨叫,落于马下。帅旗自然也落在地上。众元兵慌忙逃跑,竟无人理会。
吴四德飞马过去,大枪连刺,杀了数个挡路的元卒,冲过去,矮下身,探手拾起旗帜,再看也先已经在元军的簇拥下远去,一时无法追赶上了!
吴四德喘着粗气返回来,将也先的帅旗展开,给于志龙粗粗观看了一眼。“将军,鞑子的帅旗在此!”吴四德禁不住哈哈大笑,笑声旋而又止,干咳出几丝血沫。他把旗帜高举,来回摇晃,仰天大叫:“元军败了!元军败了!”
于志龙回头看身后有数百元骑正衔尾追来,不宜再继续停留于此,再看于世昌等已有突破之势,遂约束众人,弃了前方元将,回马向正与于世昌等激烈厮杀的元军侧后掩杀而去。
这些元军见也先逃离,已是士气大泄,于志龙等自背后掩杀过来,更是觉得招架不住,元军千户董飚急得大声呵斥不已,仍然无法稳定军心浮动。
初时他先后组织部下阻拒于世昌等强攻,打得有声有色,虽然于世昌、刘正风等全力发起一冲锋,皆被其有效阻挡,后来弓手,火铳手,顾振华部先后被调往后阵,才使得他独力难支。个别地段已经被突破。现在于志龙自后面捅了他一刀,虽然不深,却令士卒大受干扰,尤其是也先的帅旗被靖安军俘获,吴四德挥舞旗帜,再连连高声喊叫,使得不明战况的中军汉军将士皆将信将疑。
心疑不定,导致中军所部将士战力大减,于世昌、刘正风趁机鼓噪而进,终于再次突破数个地段。从而加剧了汉军在此的崩溃。
等到靖安军一路烟尘过后,地上留下了上百具汉军尸体。
于世昌等完全杀透了元军阵列,顺天军与汉军几乎纠缠在一起,陷入了乱战当中。汉军千户董飚已经无力回天,大批的元军士卒直接四散而去。
李振雄终于赶过来,见此处已经事不可为,于志龙已经绝尘而去,只得集合残余的唐兀卫元骑,往也先处汇合。
顾振华则收拢部下,逡巡在外,不敢轻易支援本阵。另有汉军千户贾道真集合部众稳扎稳打,不仅护住了也先的退路,还抵住了于世昌的数次猛烈进攻。
此时整个中军阵线胜负逐渐变得明朗,顺天军气势大涨,在于世昌等的狂野呐喊中,气势如虹,汉军挡者多披靡。
于志龙、吴四德一路急驰奔往自己的主阵,吴四德还一路不断高叫:“元军败了!缴获鞑子帅旗在此!”此时跟随于志龙出击能够返回的士卒已经不足半了!
孟庆部本来就是在苦苦相持,当李振雄部被于志龙吸引走后,孟氏义军在总兵力上本身就少于靖安军,赵石见战机宝贵,立刻令马如龙部、明雄部于侧翼迂回进攻。
这些长枪兵先期给唐兀卫造成了巨大的伤亡,自身虽有不小损失,但是能够以新建的步卒战胜骑军,所部
第一百二十九章 纵横7
众将士受其激励也都冲在了第一线,一时战鼓声声,各个传令兵受赵石感染,流水一般飞驰到各部,将军令传达完后,均对该部将领抱拳施礼道:“靖安军万胜!”
“万胜!”将领接令,亦神色庄重地施礼。
没有多久时间,战场各处传来阵阵靖安军万胜的呐喊声。
“杀!有我无敌,绝不后退!”马如龙杀起了性,他身上的铁甲被几个元军劈砍散了架,内脏受创,吐了几口血,干脆扯脱了盔甲,继续在前与敌厮杀。这番阵势倒是像极了黄二。
其部受其激励,多有不顾生死的,时有士卒奋不顾身扑近敌阵,以长矛戳中敌手,因收枪不及,干脆弃枪,舍身扑上,与义兵厮打在一起。
两军混战中,马如龙部的伤亡不小,但孟氏义军的死亡更大!
明雄部最讲究军纪,彼此间攻防配合有度,相对而言,给义军的杀伤更大,自己的损失更小!
就在孟氏义军开始连连后退,明雄、马如龙部正在迂回时,于志龙、吴四德等约二百骑如旋风一般自元军的中军又杀了回来。
吴四德当先挥舞手中的也先帅旗,一路大喊:“鞑子败了,缴获鞑子主将帅旗在此!”于志龙身后的掌旗手则高高举起于志龙的将旗,不住的迎风抖动。
先有孟庆等义军高级军官发现了于志龙一行,继而发现也先的大旗居然被靖安军缴获,孟庆等俱是大惊,也先帅旗被贼缴获,至少说明中军被击溃。中军被击溃,自己所部必难以支持!而且前方已经开始回撤,自己还需要也先的支援,这求援的信使才刚刚派出不久,想不到也先已先败!
“快,再派人去中军问询也先元帅的下落,如元帅安然无恙,告知将军,我部已经不能再坚持与敌对峙,我将尽量收拢所部向来路撤去,还请大帅训下!”一个信使答应着,快马加鞭驰往中军。
“你部立即上前,驱赶贼骑,务必护住我军侧翼,掩护前部撤下来!”孟庆对一员侍立多时的牙将道。这已是孟庆最后一只待用的兵马了。
那牙将未料到自己等候多时,今日第一次上战场竟是掩护友军撤退的任务,而且任务艰险,生死难料。
不过军令如山,牙将只得咬牙接令赶紧指挥所部前往侧翼,应对于志龙可能发起的进攻。
于志龙一路急切的观察正与孟庆义军激烈厮杀的靖安军,隔着数里远就能听得传来阵阵“靖安军万胜”的呐喊。离得近了,可以看的出赵石、马如龙的将旗飘扬,出现在两军交锋的第一线!
“靖安军万胜”的呐喊越来越清晰,已经可以看清在前锋线上靖安军气势如宏,杀得义军连连后退。
“杀过去!”于志龙勒了下缰绳,调整方向,直接迎向一部正在快速整理队形,面对自己做出防御动作的步卒。这批义军正是孟庆调过来的牙将所部。
从孟庆大旗下又有数十骑士卒绕过前面的步卒,斜着冲向于志龙等,这是孟庆将自己的骑卒全部派了出来,以策应牙将步卒的防御。
孟氏义军多是步卒,因为处于益都路的直接管辖之下,弓箭手和骑兵受元廷的严密监管不能成建制的组建,所以只能勉强编练了数十人的骑兵。此时形势危急,不得不派出来希望能阻一阻。
两方骑兵首先交锋,一轮刀枪砍刺后,孟军只余下一半,这些骑兵都是孟庆的精锐,士卒也多是孟氏亲族子弟,作战悍勇,平常根本舍不得投入战场,这次虽是第一次正面与靖安军交锋,虽然自己折了一半,但是也基本造成了靖安军同样大的伤亡!
孟骑冲出后,回转聚拢,看到于志龙一溜烟的继续杀向前方,也不犹豫,迅速拨转回来,追在后面。
于志龙指挥全体继续向前,冲向孟军的步卒。因为其仓促移动过来,队形不整,那牙将无奈之下,只得咬牙喝令下属打起精神,强力支持。
这些士卒虽然也算精锐,但是他们一直在后面观阵,早已发现义军颓势,此时拒敌不过是为前方的同袍争取撤下来的时间,如今再听到吴四德挥舞元军大旗,心知今日之战已无胜利可能,看架势一场大败是免不了的了。
士气一落,任孟庆如何深谋远虑,严明军令也难再有作为。
牙将等在后面见到号称孟氏义军精锐的骑兵只是一番交锋就折了一半更是胆寒,孟庆练兵也算是殚心竭虑,其战力战意之强绝不亚于精锐汉军,其部将士亦常自矜。但是今日在靖安军面前损兵折将,完全没有讨上好,很多将士已经心生怯意。
至于牙将等人现在见到于志龙等一往无前地继续冲过来,不由嘴中苦涩,脚下的步伐也凝滞了许多。
于志龙部虽然损失不小,看起来还是有近两百骑,阻拒的步卒不过三百,众人明知必败,战意自然不高。
于志龙冲在最前,举刀前指,连连用马刺击打马腹,催促战马加速。此时几番冲杀,他早已是浑身浴血,似个血葫芦,胯下黑色战马也是鲜血尽染。
吴四德、孙兴紧紧伴随在于志龙两侧,为其左右翼。今日一轮轮与敌血战,这二人亦是疲惫,不过这一路上破阵杀敌无数,缴获也先的帅旗,又大大激励了二人战意。
“痛快!今日杀敌方称我意!”吴四德放声大叫,他一人持枪急刺,一手高举也先帅旗四下挥舞。
“于大头领之仇今日必百倍报还!”于志龙连连磕马腹,催促战马加速。他们来回跑了一大圈,靖安军的战马多疲惫的口吐白沫,许多马匹已经慢了下来,这些马有很多毕竟不是久经训练的战马,如今在众人的一再督促下,今日几乎是跑脱了力气。
连续与骑步之敌冲杀,破阵斩敌无数,靖安军幸存的骑军将士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如今主将在前,部众们齐声呐喊狂叫,不住的挥舞刀枪,歇斯底里般犹若疯癫。
第一百三十章 纵横8
原来,赵石等见到于志龙等如飞矢一般赶到,靖安军上下军心大振。
“靖安军万胜!”口号声喊得更加响亮。
马如龙的长矛兵至今尚存多半,因为竹竿和木棍远远超过普通长枪的长度,在两军对刺时非常占便宜。自侧翼迂回至孟氏余军后,锋线上的成果有一半是长矛兵取得的。
马如龙等立功心切,亲自手持长矛,不断下令调整队形,数列士卒手持长矛,轮番突刺。
“收!刺!收!刺!”各队军官则在前不断喊着号令,当初在训练时,于志龙等就发现这种统一动作的号令既能协调士卒的动作,也能给敌军带来更大的伤亡,更能大大鼓舞士卒的士气!
在血战中,能时时听到长官的号令,对正在厮杀的士卒们心中有极大的激励。明雄则指挥步卒趁机紧紧压上,特别是明雄旧部士卒此时起到了对阵的骨干作用,不仅顽强阻挡了义军的攻势浪潮,而且在其带动下,逐渐开始反攻。
“报,辎重营已经出发,即可赶至!”赵石回头望,高尚的数百精壮士卒在童奎的带领下正出营而来。
“全军出击,务必击溃孟老贼!”赵石终于放下心。他把身边所有人马全部压上,单论士卒人数,已经完全超出义军多多,更何况于志龙又在后面狠狠地插了一刀!
侧翼的孟氏义军已经再难以抵挡,自己的兵器够不着对方,盾牌也少,在长矛的乱戳下,一层一层的士卒被捅倒在地。即使是奋力砍断了一些竹竿和木棍,收效也不大。
当面的纪献诚等部则气势如虹,将士们高喊“万胜”在锋线上掀起一浪高似一浪的攻势。
孟庆和下属悔得肠子都青了,早知如此,就组建弓箭手和骑队了,什么朝廷对弓弩和骑军的限制都他妈的见鬼去吧!要是有了自己成规模的的骑兵和射手哪能会是这个局面
至于随队出营的孟琪、孟柳等人此时脸色铁青,完全没有辎重营其他将士的喜悦之色。他们一直关注着这边的战事,眼睁睁的看着孟氏义军本来还是汹涌如巨浪的攻势最后转为颓势,如今已是独木难支,即便是孟琪等也意识到义军若如后援恐怕是在劫难逃了!
孟柳不甘心的小声问道:“琪哥,不如我等悄悄过去,然后——”他用嘴呶呶前面的赵石,示意孟琪早下决心。
暗算于志龙是没有机会了,这个赵石是靖安军的二号人物,也许在此做了他能对战局起到作用。
孟琪的拳头攥的出汗,他不明白为何孟武没有将消息报至益都。早知如此就联络大家一起离营去益都了!那样益都城里或许会更加重视靖安军所部的威胁。要不是哥几个立誓亲自报仇,坚持留在这里,也许这眼前的一切就不会发生。
看看身边的同伴,孟琪下定决心,小声示意道:“大家看我行事,我们悄悄过去,杀不了首恶,宰了这个贼酋也可告慰家中的英灵。”
现在辎重营是奉令出营,至赵石处听调,正好给了孟琪等人一个机会。
但是形势变化之快,远远超出敌我双方诸人的意料。
前锋的孟氏军突然开始崩溃了,由点及面,最终全线溃散!
这一个多时辰的激战,孟氏军也是苦战不已,特别是唐兀卫撤走后,马如龙的长枪兵加入了侧翼战场。孟氏军的伤亡迅速增加,短短几柱香的时间,成百成百的士卒倒在了锋线上,十几个百户队伤亡惨重已经不成建制,若不是孟庆练兵有方,大家又多是同乡,彼此能够努力扶持,救护,再加上孟家齐等在后面血腥督战,这些人早就失了斗志。
现在孟家齐一脸汗水的返回至孟庆身边,劝父赶紧回撤,这一转眼的功夫,孟氏军终于再也支持不住,阵脚大乱,被钱正趁机突破数处。
“败了!”孟庆等人在后面见到前方的形势,尽皆失色。
“将军,不能犹豫了。将军快走,我等断后!”刚才那个脸上被抽打的小校急道。
“不可,我军若退,岂非置诸军于险地!孟将军,无令擅自后撤,可是军中重罪,孰轻孰重,当慎之!”乞蔑儿虽然也害怕,但他被也先派来,就有监军之责,他已是失城在先,若孟庆首先后撤,这连坐之罪必无法逃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