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霸开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敢为
唐爸唐妈和傅爸都在琢磨事情,小堂妹也在琢磨怎么让弟弟放下玩具,小堂弟忽然一指电视机:大哥!
傅爸往电视机一看,顿时眼睛凸出
唐爸唐妈也懵了。
老唐,你这就不厚道了,这么大的事不通知我一声?傅爸震惊之后,就瞪向自己亲家。
不是我不说,儿子没和我说啊!唐爸一脸震惊加冤枉。
唐妈说:可能他觉得这是小事,平平无奇?
唐觉晓还真是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想到以后会和各国领导交流,盛唐系打入各个国家,可能还有非洲攻略宇宙计划
盛唐在走向伟大,接受个采访或是见某个领导人,这都是很快会过去的事,比如上批领导班子几人记得?
这会儿唐觉晓谈中国新经济移动互联网+,真正的对话是非常长的,但新闻联播里他出现的时间很短。
唐觉晓一句自行车厂家接到我们这么大的订单,都吓到了引起了领导的强烈兴趣。
唐觉晓说: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变成了一个热词,并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的新引擎。随着互联网,甚至是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作为一个工具,正在改造实体经济。中国这个制造大国梦寐以求的产业转型升级,首次有了加速现象。事实证明光靠互联网的虚拟经济是发展不大的,必须结合实业一起发展,虚实结合才行。
领导听了认真思考了一会儿,笑着说:你这话说得有意思,人们总不能在网上骑自行车吧?
唐觉晓的镜头没了
其实他对这种下江南式的观察并不感冒,央视记者明着说自己要吹了,自行车行的人敢拿出不好的一面吗?就像盛唐为今天也做了很多准备工作。
如果是微服私访拍到的估计就不能上一般的新闻联播了,能上315的。
但和大人物见面,帮助会非常大。原时空黄渤入海,被要求别背稿子,问他最想要什么,黄渤答需要空间,舆论的空间,所以后来的电影更尖锐了。
唐觉晓确实需要官府的庇护,能够和级别越强的人直接对话,能够在越大的地方发言,盛唐系就可以获得越强的力量。
共享单车暂时只属于文青的玩具,什么是文青呢?月收入七八千,甚至一两万,还不够用,觉得自己整天累死累活的那种。他们天天都在念叨着什么诗和远方,眼前的苟且什么的。
真正过得苟且并且累死累活的不是他们。
真正过得累死累活的人,估计自行车都不舍得买,让他们交几百押金不可能。包括江小白,甚至是红酒香槟,都是这批文青在消费。
但也不能说这个文青经济体系就不对,甚至不能说共享经济不对,后来纽约有citibike旧金山有jupbike,在巴黎有velib,在柏林有obike等等,早期是中国互联网抄欧美,后期可能反过来。
本来唐觉晓就是超流量网红,这会儿上了新闻联播,热度一直狂暴,有些人网上讨论他有多少钱,有些人热议他有多少妞,还有想从他身上挑刺的,比如程序员们都有的秃如其来
电话里唐爸傅爸一群人轮流骂了唐觉晓一通,这么大个事不说一声。
等挂了傅爸的电话,唐觉晓有些委屈:我要是说了,他们说我装逼。我没说,他们说我无形装逼他们就是想骂我吧?
对面的人笑道:你可能猜对了。
唐觉晓看着电脑里的资料,其实共享单车并没有吹的那么好,甚至一开始立刻就暴露了问题。
一些销量本来不错的自行车品牌遭受打击,自行车店主网上说自己可能扛不住多久,还有一个唐觉晓以前忽视的群体,三轮司机摩的司机。
拍到的视频,有摩的司机故意损毁共享单车
唐觉晓打了个电话:刘欢,把你给的这视频里的人找到,准备告他!
好的老大!
任谁的东西被人砸了,肯定都会发火,但唐觉晓是个极度冷静的人,发火后很快会冷静,问:共享单车对摩的的影响很大吗?
冯娇笑道:你别看摩托车电瓶车两三千就能买到,就以为摩的司机不赚钱。要是有个勤快的摩的司机和我说他一天能赚三五百块,我一定相信。有了共享单车后,他们可能一天就三五十吧。
唐觉晓对摩的本身是讨厌的,开得太快,以前坐过几次,可以说坐云霄飞车他都没慌,坐摩的吓到了。
但他并不是一个砸人饭碗的人,他的目的永远都不会是这个,他甚至可能违背机械化,向官府提议保住下一代孩子们的饭碗
冯娇看到他犹豫,就笑着说:早在做盛唐地图的时候,你就开始砸这些人的饭碗了,现在只是再来一次。不过不要紧的,这些熟路的摩的司机,不就是饿了吗骑士和盛唐物流送货员?
唐觉晓笑了:说的也是。
时代在变,盛唐累积到了足够资本了,出了集成电路汽车工业我觉得该布局社会价值投资了。
【2/2】
第863章 大萧条示警
社会价值投资我不是一直在做吗?
现在需要一个领军人物,带头让大家一起做,除了你,在中国我想不到第二个人选,杰克马都不行。
唐觉晓手握着保温杯,轻轻晃了一下,里边的枸杞色泽明亮
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讨论,他自己却是没有反应,不管是谈有多少钱还是有多少妞,他平日里想的绝对不是这些,而是做多少事。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网络上议论他的都是不知他的,知道他怎么想的人只在眼前。
眼下是夏天,唐觉晓穿着格子衣,因为没人监督,胡子有三天没刮了,倒是头发会每天洗,打着发蜡做了发型。
冯娇穿着女士西装,身形锻炼得极好,在窗边看外边。
领军做这个,可不容易啊。
所以才得你上阵,别看现在大家热火朝天的要来了冯娇停顿了一下,转头看向唐觉晓,大萧条。
社会是一部精密的仪器,各行各业的配合就是各个部件的配合,还有人也是。社科研究者或是金融高手心里会有一些公式,当某些社会情况接连出现的时候,就是某个特定的时期要来了。
冯娇说大萧条,让唐觉晓心里一突,果然,高手是看得出来问题的。
冯娇在他面前来回走路,说:1924年到1930年,美国人民的分期付款数额从20亿增加到35亿,这个变化让人心惊。当时美国工业飞腾,建筑机床钢铁工业雇佣了很多的工人。美国生产出了大量的产品,甚至是过量的产品。人们的工资跟不上消费水准,为了让东西卖出去,银行鼓励分期付款。这样一来就有一个问题,当人们失业的时候,将会大面积无法偿还贷款,大萧条来临。我现在感觉,快了。
唐觉晓问:你为什么会有这感觉?哪里让你不安了?
从一些农民宁愿把果子倒地里做肥料,也不愿意以超低价格卖出,这让我想起了当年美国农民宁愿把牛奶倒河里,也不愿意便宜卖给穷人。
这嗅觉见微知著!
中国最危险的问题在农不在工,人活着可以什么工业品都不买,但不能不吃东西。包括人走投无路的时候,只吃老干妈拌饭,吃点2块钱的维生素c片来补维c,但大米和老干妈用料还是来源于大地。包括国外怀疑中国是否会是世界混乱的根源,也是怕中国耕地养不活国人。
而且现在风气很不好,职业歧视,很多人看不起农民,以及从事农业不赚钱,导致种地种菜的人都减少了。种菜的人少了,菜就贵,这是很简单直白的逻辑。
唐觉晓就不会用有色眼光去看待任何人,他甚至会在细节上维护别人,包括他不会说出农民工这个词,他会说建筑工。人都是吃粮食长大的,天底下任何职业都可以消失,种地的必须存在。
唐觉晓说:只看有人把果子倒地里太武断了吧?
当然不仅仅如此。我特地去查了美国大萧条时期的资料,最危险的东西是房子,对当年的美国也是。1925年美国住房建造100万套,到1929年就只剩下50万套简单说,资本撤出或是产能过剩,工业工人就可能失业。能买房的人减少,建筑工人就可能失业。这些人失业了买不起东西,卖那东西的就可能失业。层层骨牌倒下,就可能引起连锁反应,小康之家一下可能跌到温饱线,而刚好在温饱线的,可能饿死。当年美国建筑业先倒下,然后是汽车,接着方方面面我现在感觉我国房地产很不乐观,各地开始少盖楼了。
大萧条不仅仅是美国的,它波及了全世界,很可怕。
1920年是美国的新时代,财富和机会对一战获胜国家美国敞开了大门。美国人对于资本和技术趋之若鹜,炫耀性消费成了主流,也就是类似卖肾买苹果贷款购物。当时胡佛自吹我们正在取得对贫困战争决定性的前夜,贫民窟将从美国消失。
一直到1929年10月24日,美国都是一片向好的,甚至有很多人觉得会越来越好,然后忽视经济学家示警,甚至辱骂经济学家
那一天起,连续两周,股市全面跌停,共有300亿美元的财富消失,相当于又打了一次一战,而且是打输了。
股市跌停之后,疯狂挤兑银行倒闭工厂关门工人失业贫困来临有组织的抵抗内战边缘
美国有三四百万学生失学,七八百万人失业,最后饿死七八百万人,《光荣与梦想记载千百万人得像牲畜一样才能活命。
不仅仅美国,欧洲国家也都差不多。
当时三成的人吃不饱穿不暖,有些人被苏联的繁荣吸引,成为了马克思主义者。有些人则是惧怕多数派,毕竟饿死的肯定是少数,这些人投向了。
这次大萧条让许多人产生了畏惧,四年后大萧条基本结束,各国开始了行业自我保护主义,这是引发二战的根本原因之一。
冯娇竟提到了大萧条
唐觉晓沉默了良久,才说:我们现在的情况比当时的欧美差很远。虽然看着高压但当时欧美资本主义倒下,苏联马克思主义不是崛起了吗?我国同时拥有民企和官企,官企就算经营不善,印钱也可以渡过难关。只要人们能吃饱饭,又有这互联网监督,我是真看好中国未来。等到了危急时刻,我就做个纯粹的五毛。
当年大萧条真的很可怕,中国三年饥荒下岗潮远远不能比。
很多人抱怨中国经济,这其实是一道无解的题。不管是工厂打工的,还是一些厉害的企业高管,只要贷款了,那真的很危险。金融危机一来,大面积失业,没钱还贷又去借各种网贷真的是非常可怕的循环,一步步走向死神。
人到中年,危机都是从借钱开始的。
但中国整体经济是没问题的,一带一路可以去产能,精准扶贫可以救许多家庭,甚至粮食不够,担心有人特地炒高食品价格,那就进口。
到时候唐觉晓维护官府形象甚至可以抓典型,比如80后看着像60后,都是做精准扶贫的缘故
唐觉晓这是打算看着官府扛事,他在一旁喊666混日子。
冯娇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你是个布道者卫道士清道夫,甚至是殉道者,我不信你没有想法。
‘果然她真的了解我如果只有我一个人,很多事未尝不可’
唐觉晓说:盛唐家大业大,很多人靠盛唐吃饭,说实话,为了大家,我不敢。玻璃大王曹先生我很佩服,我最多就学他那样吧。
如果做好事能赚钱呢?
第864章 社会发展究竟是为了什么?
如果能赚钱!
唐觉晓被挠到了痒痒处
冯娇说:义利可以结合,你做在线教育网站的肯定知道,公益既然是公益,当然可以益投资人。很多人的观点很奇怪,当官的一定要穷,不穷就不是好官。做好事一定要亏,不亏就不是做好事。长此以往,有点能耐的谁还去当官,谁去做好事?
唐觉晓笑道:你真是巧舌如簧,不过确实很多人的观念得改改了。
冯娇笑道:现在欧美富豪流行把自己的钱投入公益基金里,就有人把这事解释成避税,这看着似乎很合理,符合欧美都是坏人的逻辑,但为什么不管是中国官府,或是富豪,都认同这是在做慈善呢?因为一来这真的是慈善,这样能够救很多人,而法律之所以允许,也是希望人们能去帮助人救人,获得的利益是行善有赏。如果行善受罚,天底下还有做好事的人吗?反倒是中国的法律保护了太多恶人,不少人行善受罚了,让道德滑坡。
义利结合,有偿行善,这是很多人认为的可持续善行的激励方式。当然,这利有多大,这个得商量。
冯娇说:现在的很多人黑欧美,几乎是各行各业从头黑到尾,我国的言论就是过于自由。就拿比尔盖茨来说,我希望国内多出现几个他,他是真在救人,不能想太多阴谋论,要实事求是。二来也只有能发财,才能吸引人去做事。
唐觉晓说:如果我私人去做,比起官府去做,好处在哪?
人为财死,私人肯定比官府用心。官府做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责任心是不用怀疑的,但官员未必有担当的勇气,还有私心重的违法操作。换私人来做,亏几亿你不会被骂,甚至不会心疼,你肯定更大胆。两马一李都在盯着你,你也肯定更干净。
社会价值投资,就是个人和官府联手,在社会价值方面进行投资,就是一些人说的ppp。当然,细节上不用这么一板一眼。
冯娇说:国外其实已经有了很好的例子,当年巴菲特出生在大萧条年代,他自我调侃过那些年父母没事干,所以才有他出现所以他进行社会价值投资,第一个大事件就是解决民生问题,阿富汗农业。
巴菲特因没事干而出生,这
中国上一代父辈兄弟姐妹那么多,本质原因也是没事干,有电视后出生率就下来了,有智能手机后,男人就不把妹了。
当时阿富汗农业水准底下,农民整体很穷,直接给钱是不行的,给钱只会培养出巨婴。巴菲特团队琢磨了一阵子,投资农业大学农业研究之类的,阿富汗农业果然得到了飞速发展,而投资人也因此赚到了钱。
唐觉晓正在琢磨,冯娇接着说:印国是一个比阿富汗更复杂十倍百倍的国家,他们最初的问题是人口杂乱无章国情复杂,印国官府也是有点能力的,他们有钱和物资,但他们没办法把救助精准的发放到需要救助的人身上。巴菲特的团队思考了一阵,决定把印国人口数字化,给他们做档案,还有类似身份证的东西。这过程很艰难,但后期印国管理人口就方便了许多,救了很多穷人。而人口管理变得容易,价值就产生了,投资人也获得了回报。
唐觉晓笑道:你不说我还真不知道巴菲特做过这些。
我对巴菲特索罗斯非常了解,他们做过的大点的事我都知道。
做社会价值的投资,唐觉晓不是为了钱,所谓的社会价值准确就是在健康养老脱贫安全教育环境能源和金融,这八个领域,这是民生领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