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霸开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敢为
提起兰州,很多人就想到了兰州拉面,这也是一个开到全球的生意,不过在本地当然不会这么叫,本地就叫牛肉面,或者牛大碗。
而且全国各地卖兰州拉面的,基本也不是兰州人,是青海人。当年兰州拉面口碑已经打起来了,到各地卖青海拉面显然不会有卖兰州拉面赚钱,所以就冒了名。
在兰州的面馆提兰州拉面,老板可能会生气,因为这是被外地人强行注册的品牌
初期在外卖兰州拉面是在厦门卖,沙县小吃当年也是在厦门开始卖的,这有点玄学。
中国三大快餐黄焖鸡米饭兰州拉面沙县小吃,都是按照各地人口味来调整的,也就是说外地的兰州拉面很不兰州。
这会儿唐觉晓带着盛唐系做新能源和汽车的人来到了兰州,什么领导也没见,找了家当地比较著名的牛肉面馆,大伙吃得欢快。
唐觉晓捧着个碗,吃得一嘴的油,感叹道: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这才是真正的好拉面,我在外地吃的比这差多了
刘欢抱着比脑袋大的碗喝汤,把碗一放,表情相当享受。
老大你怕是不知道吧,咱们投资的《舌尖上的中国其实对兰州牛肉面有很大的误会,至少10的兰州牛肉面是汉民族的人开的,它不能算是清真食物。而且正宗的牛肉面面馆竞争激烈归激烈,但那都是技术上的竞争,面店是一家连着一家的。
唐觉晓叹道:果然,要吃真的兰州拉面,得到兰州来才行不过外地卖拉面的青海人咋用别人的牌子?
终于和唐觉晓汇合的冯娇说:这边的人均耕地1亩,种粮食收成好一年才300斤,当年还搞了退耕还林,人们连饭都快吃不饱了,谁会去管冒用别人的牌子这个问题在饭都吃不饱的人眼里,能赚到钱才是关键。
唐觉晓一时间想到了立日小米新品
归根结蒂,都是同样的原因。
山寨问题,是一定要解决的。
【1/2】
第890章 盛唐盒马生鲜
盛唐系人马在兰州吃喝玩乐了三天,才到和甘酥官府的约见时间。
小米雷君马不停蹄,万达王首富也是日程安排得满满的,大概能算得上巨头的人里,最闲的就是盛唐系这一批了吧,毕竟唐觉晓太有远见。
盛唐不仅和高校保持着良好的联系,和各地官府关系也很好。
唐觉晓虽然一直在搞新浪模式,始终给自己留着一条后路,但人品这是对比出来的。
别人一个个巨头们都在想怎么转移资产,盛唐系没人这么干,别人一个个想着卖股份套现,盛唐系别说卖股份,抵押的都没几个。
甘酥作为一个老派工业省份,这几十年慢慢的落后了,在这个金融大水漫灌的时代,gdp能这么样的,全国也没几个地方
盛唐释放出合作意向的时候,不仅仅是惊动到了省级干部,连国务院都在思考盛唐要做什么。
不,应该说唐觉晓想要做什么。
初步接触时,盛唐说的是就能源污染沙漠农业四大问题和甘酥进行合作,最近一次接触盛唐增加了教育。
这就不得了了,甘酥几乎是拿出了除了接待zhongyāng最高几个官员强国首领之外,又符合规矩的,以及对应盛唐准备进行项目的,最高规格来接待盛唐。
进入了官方指定的酒店,然后是双方技术人员进行初步的讨论,之前纸面上没太详细
双方协商的核心成员都只有几人,唐觉晓看到了某人,微微一愣,但一想到这的确是中国治沙能力最顶尖的研究员,又释然了。
中国一直是理工治国,这是核心。
不管对方居于什么位置,只要是在技术上进行讨论,唐觉晓就当对方技术员看。
开场双方只简单的交流了一会儿,官府一方的人就大为震惊,无论是唐觉晓冯娇刘欢,甚至是那个叫做叶欣的采购员,居然对几十年前钱老先生的沙草经济一清二楚,甚至详细到每个环节的成本
唐先生,这太让人震惊了,你们居然对这些内容下了这么多苦功夫
唐觉晓笑道:盛唐毕竟不能印钱,我们做投资是要考虑回本的,所以必须对项目十分了解。哪怕是九分,我们都可能被算计。不管谁来找我们拉投资,我门都先假设对方有问题,然后一个一个环节的试图击败对方的逻辑。当对方的所有内容暴露,我们就了解了整个环节,包括世界情况运营成本可以解决的问题隐藏着的可以解决的问题风险。现在这些东西不是我和人谈的时候了解的,而是蜜蜂金服的风投研究者归纳总结给我的。
对面搞治沙的都是啧啧称奇,同时开始明白为什么盛唐短时间内爆发得这么强大,新经济新科技互联网新思维
盛唐的目标是联通一切,那说明盛唐慢慢开始接触一切。
治沙研究者说:就我国现在的荒漠化沙漠化这些问题,其实根本原因还是那几样,过去的过度砍伐,以及牛羊的过度饲养,特别是羊,羊吃草是吃根的。一开始出现了问题,然后问题又扩大,这关乎到gdp,关乎到人们民生,不好管理。我们已经很努力的在做了,但依然困难重重。
过度砍伐,官府意识到了问题,只要禁止伐木,同时植树造林,慢慢就可以恢复
过度放牧就麻烦了,特别是不能忽视一些人因为一些因素,不吃猪肉,牛长得慢,很多人就选择养羊。
草根里的营养成分是远远大于草的,在进化的过程中羊进化成吃草根的习性,草原最怕的就是羊,一吃就秃一大片,总不能不给牧民放牧吧?
唐觉晓笑着说:盛唐准备做一个农业养殖的研究项目,就是科学高效的养殖,能够随便让羊不用跑就能乖乖长大长肥,我想牧民们一定非常喜欢。过一阵盛唐会启动一个‘盒马生鲜’项目,它既是超市,又是菜市场,也是餐饮店,我们甚至可以收羊屠宰,用户网上下单,我们送货上门。
要不是久居高位,对面差点跳起来!
绝了!
唐觉晓一直琢磨着怎么对付阿里电商体系,最后发现斗不过他们的部分,可以学习他们的
民以食为天,吃不饱就会,非洲内战为什么会打起来,难道因为要ziyou吗?
盛唐这部分环节已经准备得很好了,但对面得陇望蜀,试探的说:但养羊模式的转变估计比较缓慢,能不能在养鸡的方面有什么特殊的方式
官府一方有几人不满的看向他,这么不知足?
就说吃鸡壮阳。唐觉晓说。
卧槽,这么简单直白吗?
羊肉的消耗量一直很猛,还真的和吃羊壮阳有点关系,甚至很多中医都给推荐
真壮阳的,补锌的海产品可以提升蝌蚪数量质量,枸杞可以提升**,但摄入量一般人肯定吃不到那个程度,也有吃多了出问题的。
比较靠谱的还得是深蹲,增大肌肉,增粗血管,供血能力就上去了。
对面一本正经的讨论:吃鸡不壮阳,甚至吃羊本身也不壮阳。
唐觉晓说:我可以考虑弄个鸡肉和海产品结合的低配版佛跳墙,这绝对壮阳。
对面差点给唐觉晓点32个赞!
虽然谈论这话题有点话槽,甚至还不那么的科学,但要真成了,那真的大大助攻环境治理。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不能走欧美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书里肯定只能这么写啊!
每当看到摸石子过河走了一些弯路之类的话,唐觉晓都能感觉到里边有很多沉重的故事。
既要打得猛烈,又要节省子弹这么多年的思考下来,唐觉晓认为这是在说好钢要用到刀刃上,现在的刀刃被他理解为电商。
对面的治沙技术员比起一开始的怀疑,到现在是一脸喜色,果然还得看年轻人啊,互联网+他就不懂,但现在哪怕不懂也感觉有搞头。
有唐先生你这两步,我们治沙难度起码下降两成。
唐觉晓说:其实盖光伏发电板是一个治沙的好思路。说完,他认真看对面的表情。
众人先是不解,然后震惊!
这看着是个刮胡刀,实际上是个吹风机?
唐觉晓知道,有人看中自己胆子大了
【2/2】
第891章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
光伏发电做电站这是个看着很扑街的项目。
做一块1米乘以15米的发电板需要40公斤煤,它烧了这么多煤,根本就不环保。
太阳能的转换率只有17,转换率还不如植物光合作用,这么一思考,也没什么经济价值。
要是想着怎么研究能源,最厉害的核聚变盛唐现在这一批年轻人要是能活到一百岁,估计有可能在哪个实验室看到核聚变供能的灯泡。
光伏发电不但不环保,也没太大经济价值,哪怕官府出钱可以让它违背经济学,它也没办法违背物理学
到底怎么样让这个一看就扑街无比的项目,变成一个让人心动的东西,唐觉晓口中所说,这看着像是在搞能源,实际上盖了光伏发电板,地表温度下降,水蒸发量下降,自然而然沙漠化就会逆转。人再种点草方格,事半功倍。
官府研究光伏发电的思路,目前大概来源于澳洲?
澳洲地广人稀,有充足的阳光照射,很多地方种不了东西,盖发电板是很好的选择,但要知道澳洲人开私人飞机一小时去找人喝酒,他们把这些酒友称呼为邻居
哪怕是美国那种苔藓式铺开的矮房子组合,搞家庭光伏发电的优势都大于中国。
现在个人搞家庭发电厂,主要就是吃补贴,补贴好的地方七八年回本,不好的就难说了。一旦官府取消补贴政策,对个人和家庭来说就是灾难性投资。再加上中间商赚差价,特别是有些人专门把项目往农村做的,基本都是骗子。利用农民对官府的信任,以及自身知识的不足来骗人,骗了人之后还能让仇恨转移到官府身上。
唐觉晓现在的思路是官府搞,所有污染的锅其实全都可以甩给官府,哪怕不是官府企业搞的,官府肯定也知道内情,那就有责任。谁污染谁治理,盖光伏发电板可以治沙。
治沙的本质在控制地下水水位,那就算治水。等到环境变好了,可以种树了,还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等到可以密集的种大树,就可以对空气进行碳搜集,以及进一步治水。
人类是可以逆转被破坏的环境的,只要研究得够深入,投入的时间和人力够多。
就算一时的亏本
对于一些事,百年太长,我只争朝夕。但对环保来说,我觉得考虑起码得50年起步吧。唐觉晓说。
听完唐觉晓一套思路,对面官员全都心中巨震!
当初阳光午餐计划那时候的唐觉晓还很年轻,所以那时候的他只有那个层次,但在那个时候,阳光午餐确实是有益数千万人的好事。哪怕有各种贪污现象,利也是远远大于弊的。
现在成长起来的唐觉晓找到了新的更深刻的问题,并且有解决思路,这是惠及后代的项目。
环境问题谁污染谁治理,对于环保,国家电力部门的确有很大的锅,如果做光伏发电,兜底的就是电力部门,这也合逻辑。
官府砸钱做光伏治沙,只要是有利于民的项目,负债只是个数字,比如交通部这有点神奇,但认真解释还真是
官府可以出钱出力盖发电板治沙。盛唐再发展李德教授那套到养羊上,互联网+把生产成本压下去,盛唐盒马生鲜甚至可以包销,牧民肯定干,那新的因养羊产生的环境问题,就会逐渐消失。这过程中盛唐甚至可以吹吃鸡壮阳,养羊的就去养鸡了。
这看着是治沙问题,其实惠及了所有人,甚至子孙后代。
神奇的是盛唐是各个环节的数字化助手,也就是说依然是轻资产,风险很低。
唐先生高明!对面想通了的一名官府技术员忍不住赞叹。
唐觉晓笑了笑,说:目前来说,只要在种地,就在消耗土地,所以可以做水培
唐觉晓又把水培那套1亩地其实可以等于300亩看甩出来,这看着又是一个扑街项目,但如果只做豆芽,目前就可以让菜农换装备。
而且豆芽不仅仅是补维生素的菜,它能补蛋白,以及补水通便利尿,好处多多。
要是甘酥愿意进行试点扩大,盛唐盒马生鲜不但帮卖羊肉鸡肉,也能帮卖菜。
当资本达到了一定级别后,唐觉晓的目标就是千古留名,而且是美名。
很多人提甘酥,各行各业都能贬得一文不值,实际上放眼到全国,乃至于全世界,都是可以贬低的,这没有意义。找到问题的根源,再解决问题才有意义。
甘酥属于西北,从东南起,越往西北降水越少,甘酥有水的地方是山,没山的地方也没水,这就蛋疼了
按照老一套的农业思路,在这搞农业就跪定了。但水培农业哪怕在山上,家庭里,都可以发豆芽。
平坦的地方没水,不能种东西这是不是和澳大利亚一些地方很像?搞光伏有优势,单搞光伏来看是亏的,加入治沙思考可能就赚了。
所以中国很多问题,可以从全世界情况相似的地方,寻求解决之道。
认真的讨论了很久,最后还是落实到了人才教育。
搞教育的官府成员说:要说好的大学我们也不是没有,兰州大学是985+211,但是吧,本地人都不愿意来,如果有选择肯定往外跑。哪怕是兰州大学的学生,学成之后也在往北上广深跑。越穷就越需要发展,越发展越需要人才,人才不愿意留在赚不到钱的地方,这才是甘酥不,全国欠发达地区的根本问题。很多比较落后的地方,老师教学生都说,你们得认真学习,只有认真学习才能离开这里唉。
这话说到点子上了。
甘酥作为一个民族文化复杂的省份,教育就尤其重要,越多的人接受教育,国家越稳定。因为教育的体系里,是包含了爱国教育的。
很多人对中国教育担忧,分级太严重了,小城市金牌教师一出,立刻被大城市挖走。小地方没好老师,还能教出厉害的学生?到严重的时候,一个县里可能一个一本都没有。
但在教育工作者眼里,他们不一定觉得有问题。对于边远落后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兜底才是他们的工作。指望他们把边远山区,父母本身就不见得特别厉害的人,把这些人培育成世界顶尖高手不现实。
一线城市竞争激烈的高中,学生可以自主5点起来看书,落后一些的地方没太多竞争风气,6点起床可能骂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