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贤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别予安
但随着萧文如此有亲和力的回复,原本学生那种接近敌意的警惕顿时烟消云散。他们对萧文纷纷产生了好感。
而这,正是萧文想要做的。
&nbs
第358章 什么是君子
第358章 什么是君子
大唐是一个在文化上十分二元化的地方。这或许是因为历史上的大唐,是华夏画风转变得最剧烈的时代的原因。
历史上的唐初,九品中正制的影响依旧存在,世家大族对于国家的控制依旧没有消退。但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这个国家却渐渐摆脱了那些世家的控制,建立了由皇帝和科举读书人共同治理国家的格局。
虽然唐后期因为藩镇割据的原因,变得重武轻文。但科举所带来的影响——即底层百姓上升的渠道被扩大,而权力也被更多人分享的格局依旧没变。
因此,在这个世界的大唐,古老的家族依旧有着庞大的能量。但是寒门的士子却能够抱成一团,组成底层百姓在之后的宋明时代,将门阀世家按在地上摩擦的学阀组织。
当萧文走入嵩阳书院的讲堂,坐在属于山长的位置上时,他就看到了这样的一幕——底层的学生和一部分讲师坐在了一边。从他们的穿着可以看出,他们并不富裕。但是那浓厚的黑眼圈,却是他们努力读书的证明。
而坐在另一边的,却是一群穿金戴银,全身散发着珠光宝气的少年。他们一个个满面红光,有些脸上甚至还有许多赘肉,看起来以前营养就很好,甚至吃饭顿顿有肉。
显然,这些都是一群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世家子弟。
“原本几百年的和平演变,逐渐觉得的读书人取代那些世家大族的过程,在这个世界里显然被缩短到几十年。看起来,读书人和世家子之间的矛盾,还是十分剧烈啊!”萧文想道。
这看起来似乎和萧文并无关系。但真的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
今天的萧文虽然名义上是以个人名义来参观嵩阳书院,并且他最根本的目的也的确是来这里化解昨天发生的误会。
但哪怕是萧文自己,也不相信他今天来嵩阳书院的影响会仅仅这么简单。
毕竟作为大汉派遣到大唐的使臣,萧文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大汉的国家形象。
李世民在看着萧文,希望从萧文身上看到刘邦想要传达给他的信息。
房玄龄和杜如晦看着萧文,希望从萧文身上看到和大汉合作的可能性。
尉迟恭,程咬金,秦琼,李靖这些人也在看着萧文,这些人警惕着萧文,谨慎地对待着萧文,担心却又期待萧文向大唐传达开战的消息——他们害怕开战,却又期待着开战。
因此,萧文之前面对行刺的游侠,面对突如其来的高阳公主,他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毕竟李世民那些人还不至于蠢到想在这种地方解读出大唐对大汉的态度——要真有这种神经质的统治者,那只能说活该他的国家灭亡!
但是现在的萧文,每一句话显然都是有能力经过深思熟虑才说出口的。或许大部分人都会相信萧文在之前的突发事件中做的一切,都是出于个人目的。
但在这种有充足时间深思熟虑后再做出行动的场合,可没有人会相信萧文在这里做的一切,依旧只是个人行为。
哪怕是萧文,也明白,自己如今是代表着大汉的名义来这里发话。
但是不用于普通的使臣,萧文虽然的确有也是以官方的名义过来,但刘邦在给他一个几乎无限的自由的同时,也给了他一个限制——那就是他必须在大唐做出足够的成绩,给大汉足够的利益。
而想要在大唐处给大汉获取利益,就必须撬动大唐的利益。
而在大唐,什么地方的利益最好撬动那自然是阶级矛盾之所在。
历史上的唐国,正处于世家和寒门的权利交替时代,可谓是千年难得一遇。
而这种局面,原本是在几百
第359章 君子是什么
第359章 君子是什么
听到这话,众多学子和讲师纷纷点头。
《周易》,《诗经》都是儒家的必读书目。因此对于萧文说的这些,他们都不陌生。
接着,萧文突然问道:“那么各位,你们觉得如今的君子又是什么呢”
“这...”听到这话,众多弟子又互相看了起来。让他们在萧文和李纲面前说君子是什么,无异于班门弄斧。
他们都害怕说不好,会被嘲笑,因此一时之间竟然没有人回答。
“哎!就连这点也和小学生一样啊!”萧文想道。
或许在他大学的时候,班上的同学可以各抒己见。萧文大学时的一个同学,甚至还曾经通过嘴炮,硬生生把讲师的三观扭曲了过来,完成了反向教学的成就。
但是在小学的时候,孩子们就像现在的莘莘学子,还没有独立思考的本事。他们面对萧文的问题,就像一只只鸵鸟,只会把头埋在沙子里,害怕萧文提问。
然而萧文却无奈。不过他也知道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毕竟他曾经也是台下众多装鸵鸟的学子中的一个。
不过萧文也有准备。他对着身旁的杨修和诸葛亮说了几句话。听到萧文的命令,两人露出了一丝惊讶和不解。不过萧文却冷冷道:“你们照做就是了。反正这件事本来就要做的。”
听到这话,虽然还是有些不甘心,但这两只小家伙还是站起身来,离开学堂。
“萧夫子,这是”看着离开的两只小家伙,李纲有些困惑。正好两人并排坐着,于是他便问萧文。
萧文摆摆手,说道:“无妨。还请稍等片刻。”
这片刻的时间,装鸵鸟的人还在装鸵鸟。他们看着萧文,萧文也看着他们,双方就这么大眼瞪小眼,一直等到诸葛亮和杨修抬着一个箱子从外面走进来。
看着他们,萧文从箱子里拿出了一本略微陈旧的书。这是他从汉国带过来的东西,不过汉国的纸张昂贵,这本书的价格也不便宜,可以说十分贵重。
不过台下的学生却不解。毕竟唐国的纸并没有汉国那么贵。哪怕是普通学生,也能够人手一本书籍——这还是只是贫穷的学生,他们需要用自己手中的书换同学的书看,这样子才能够看完四书五经。
而那些富贵的学生,却可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四书五经。
就在这时,萧文说道:“这是我汉国公羊学派的董仲舒董子亲手批注的公羊春秋,在长安不说价值连城,也算是货币千金。如果你们有谁能回答我的问题,我就把这本书送给他!放心,哪怕回答错误,我也会送。”
毕竟这个问题,压根没有正确答案,就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
听到萧文竟然拿出了董仲舒亲手注解的春秋公羊传,众多学生瞬间炸开了锅。
董仲舒是谁,当世的大儒啊
虽然这个时代,华夏之内并不却大儒,但是董仲舒在所有大儒当中,也是能够排前排的。公羊传内,“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可以说,让很多热血上头的儒生信奉起复仇主义。至于什么以和为贵那东西能吃
可以说,董仲舒虽然在大儒之中并不算特别受到待见。特别是宋明的一些犬儒,更是恨透的董仲舒,只是他们五谷不勤,要真用读书人的方式解决问题,可能还砍不过董仲舒。
 
第360章 好奇?
第360章 好奇
下午,萧文在讲座上和学生们对什么是君子的问题争论了很久。虽然表面上看这并没有什么意义,但萧文知道,这场争论会在几天内被全洛阳的人知道。
而这,也会间接导致这个国家内部的阶级矛盾加剧。
面对内部矛盾加剧的问题,李世民显然也不可能是傻子。萧文知道,他肯定会针对这个问题作出最简单的解决办法——解决内部矛盾最方便的办法是什么
德国和日本的优秀经验显然告诉了全世界的人,解决内部矛盾最方便的办法就是把矛盾转移到国外。
或许,发动战争这件事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但至少萧文的行为的确提高了大唐帝国对外战争的需求。
而萧文,就可以趁这个机会牟取利益。
......
“萧大人今天讲得实在精彩。没想到您还懂得我儒家经典。哎!如果你是我书院的夫子就好了...”
“哦这是为什么”走在通往书院会客室的园林小径上,萧文露出了好奇的表情。
事实上,他本来的确是一个教书先生,一个大汉颍川书院的教书先生。
只不过被颍川书院开出以后,他被逼无奈,只能另谋生路。
当然,就算萧文没有被颍川书院开除,他也会找机会辞去工作。毕竟他有着超级图书馆在手,却是万万不可能呆在书院这种小地方。
此时,只听见李纲轻叹一声,说道:“如果那些学生过去能有今天一半积极,恐怕书院的成才率都能够翻上几翻。”
成材率...
听到这话,萧文不由得感慨。大唐的读书人还不像后世那些读书人一样只知道读死书。数学知识,也是他们的必修课。
不过随即,萧文就反应过来,忍不住在心里吐槽:“如果旧式书院对学生的课堂调动能力有现代应试教育高,那后世恐怕公立学校就会少很多,而那些被取缔的私塾就会遍地了。更何况,我可是把教育心理学给学完的人,哪怕让我去大学当讲师都没问题,就更不用说当义务教育的教师了。”
不过看着表情有些沮丧,似乎对自己产生怀疑的李纲,他还是安慰道:“李大人的教导方式和我的教导方式各有千秋。我这种方法,每上一个时辰课,就要花费十个时辰去准备。根本不可能长久普及。这也就我之前刚好有准备,不然的话,肯定会闹出笑话。”
开玩笑,今天萧文在课堂上引据经典,出口成章,哪怕是资深的大儒,有时候想要get到萧文提起的儒家典故,都很困难。这种讲课质量,如果没有超级图书馆来预备,就肯定需要在上课之前花很长的时间准备了。
李纲想要做到像萧文这种水平,那他至少要把这个书院大概一比一百的师生比例提升到一比十以上。
至少要保证一个教书先生在讲课的时候,有九个教书先生在备课。
这就像是在现代的学校一样,一个老师在上课,一堆老师在办公室备课。
听到萧文讲述自己的方法后,李纲苦笑着摇摇头。
这种水平的教书先生,基本都是大儒级别了。虽然他们书院作为儒门圣地,经常有大儒级别的存在过来讲经。但他们只是偶尔来一下,讲什么也是完全看心情——事实上萧文今天也是如此。
而他们书院里的确也有几个大儒级别的教书先生,但大多数却还是一些只知道吊书袋的前书院学生。
让他们带着其他学生念书还可以,但想让他们给其他学生上一门别开生面,有趣动听的课,那无异于天方夜谭。
至于找到足够多的大儒来当教书先生
讲道理,如果李纲真的有这个本事
第361章 无意间的麻烦
第361章 无意间的麻烦
嵩阳书院的学生林飒已经在这个书院里呆了三年。不过对比他那些寒门出身,每天甚至只能吃一顿饭,穿的也只有一件满是补丁的书院制服的同学,他却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官二代。
只不过对比那些诸如程怀默,房遗爱,上官庭芝等官二代,他这个官二代还是比较低级。
简单来说,就是他老子,并不是程咬金,房玄龄,上官仪那种高官。对比那些真正的“神仙”,林飒的老子不过是一个城防部队的小军官而已。
当然,正所谓阎王好处,小鬼难缠。如果你得罪了那些大人物,或许没什么不良后果。毕竟那些大佬为了自己的名声,也不敢轻易去报复得罪自己的人,免得被人说三道四。甚至乎他还要约束自己的手下——毕竟这世界上总有一些脑子不好使的人会在没有接受过同意的情况下,去教训得罪自己的人。
那些傻子还会认为,这是一种讨好自己的行为。
说真的,那种傻子也不读读书。历史上出现过几个得罪人以后,当事人没有去报复,结果那些急于巴结的人帮忙怼过去的
几乎没有好吧
毕竟这么做根本没有意义。
只不过大人物有大人物的逻辑方式,可小人物因为所处环境不同,却和大人物有着截然相反的为人处世方法。
例如林飒的老子,作为城防部队的军官,先别说睚眦必报这种性格会不会出现在他老子身上。但至少,林飒偶尔也会听说过自己的手下被人打了,林飒直接带着一群手下过去把人打回——打了小的,跑来老的,这或许不会出现在所有的圈子里。但至少在军队里,这是一条一成不变的规矩。
无论是古代还是二十一世纪,如果一个军官连欺负自己手下的人都不去报复,那肯定会被人看不起。
不过不管林飒的老子是什么人,但至少林飒却是一个纨绔子弟。
虽然因为几年前在一次贵族赛马比赛后,带着长孙无忌的儿子长孙冲到青楼里玩耍,惹上了麻烦,被他老子一气之下丢到了书院学习姿势。
事实上,那件事情完全就是林飒自作聪明。
他本以为这种伎俩,能够让他和长孙冲快速成为朋友——毕竟男人三铁里面,就有一个是一起去青楼喝花酒。
但是长孙冲是谁在他长孙无忌儿子的家庭身份和宗正少卿的官职之后,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身份——大唐的长公主长乐公主的丈夫,当朝驸马。
当今圣上对于自己这个嫡长女的宠爱是众所周知的,而长乐公主醋坛子的身份也是众所周知的。带着长孙冲去青楼喝花酒,完全就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啊!
一个没有文化的人很容易在拍别人马屁的时候拍到马腿上,然后被野马直接一脚踹成重伤。
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状况再次发生,林飒也被他老子丢到了书院学习。
然而没文化的人不仅不懂得正确地拍马屁,同样,很多没文化却自我意识膨胀的人,也很难理解知识的重要性。
因此,虽然林飒知道读书人很牛逼,但他却并不觉得读书人牛逼是因为他们读过书,而单纯地认为这是因为他们读书人自己有高逼格的关系网——只要以学习的名义,进入这层关系网,他也同样可以像其他读书人一样牛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