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贤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别予安
沈书情也只有这个时候才觉得林录渊是她的丈夫。
其实以前的林录渊对她的态度还没有那么冰冷,她以前只是林氏公司
第69章 真弱啊
第69章 真弱啊
此时的台上,关羽和华雄正互相警惕地看着对方,却并没有立刻出手。
不是因为他们谨慎,而是因为...
下注的人还没有买定离手。
为了防止萧文和华雄的父亲出现买自己学生(儿子)输,而台上的关羽和华雄心领神会,直接认输,坑了买他们赢得人的情况,萧文和华雄的父亲都必须下暗注。
所以,关羽和华雄并不清楚自己先生(父亲)到底是买了自己输还是买自己赢。
也是因为如此,他们除了全力以赴,就别无选择了。
宾客们下注的时候,也有一些宾客离开自己席位稍微走动一下。
而一个男人的声音,也在萧文背后突然响起。
“看起来,关羽也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料子。”这个声音十分熟悉,萧文回头一看,竟然就是华雄的父亲。
“你的儿子也不弱。年纪轻轻地就能打败俞涉和潘凤两个将门子弟,以后前途无可限量。”虽然知道华雄之后大概率会被萧文打败,但是萧文还是不卑不亢地回答道。
听到萧文的话,华父哈哈一笑,说道:“在前些日子,我大早上的都看见你和关羽在城里街道上进行锻炼。那个时候我的儿子还在睡觉呢!后来虽然不见你们了,但你们家的邻居还是和我说,你们每天太阳还没出来,关羽就开始锻炼。再看看我那个不争气的儿子,每一天都要等晨鼓敲完才起来锻炼。”
“我们在北方,夏天的太阳往往会升得很早。虽然是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说法,但也不能强迫孩子真的这么做。劳逸结合,才是最好的选择。”萧文淡淡地说道。
因为萧文有让关羽睡午觉的习惯,所以关羽每天早上才能很早起床。
但事实上,关羽每天都睡眠时间,应该和华雄差不多。
毕竟云中郡在这个世界的纬度,也有四十多,在这种中维度地区保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状态,恐怕会很累人。
而如果跑到有极昼极夜的北极圈生活,那保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恐怕会死人...
听到萧文对自己不温不火的回答,华雄父亲只能尴尬地笑了一声。
他说道:“我能够看出,关羽是一个很好的苗子。如果有足够的练武资源,超过我儿华雄也不奇怪。如果可以,我希望能在关羽身上投资一把,让他以后和董卓董大人做事。”
和董卓混
萧文的嘴角抽搐了一下,瞬间脑补出来他和吕布共事时候那精彩的场面。
“还是算了。董大人是河东太守,让他去西边混的话,强龙不压地头蛇,对关羽的未来不好。”萧文说道。
“难道在这里混,就能够让关羽出人头地萧兄弟,我奉劝你一句,能够得到太守的赏识,那是莫大的机会,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一时愚蠢,和这个机会失之交臂了。”华雄的父亲,一脸循循善诱地说道。
听到华雄的父亲说这些话,萧文却摇了摇头。
他正色说道:“你的这些话,都是基于关羽只有依靠董卓...大人的资源,才能够超过华雄小子的情况出发。如果关羽这个年纪,就能够打败华雄,那他根本不需要董卓的帮助,也能够出人头地,封侯拜相也不在话下。”
萧文的话,让华雄的父亲愕然。他冷声说道:“我家儿子怎么说也是打败过俞涉和潘凤的。你家关羽再怎么厉害,难道还能打败我儿不成”
话音刚落,擂台上的裁判瞬间大喊:“开始。”
只见华雄立刻抬起拳头,对着关羽的面门就是刚猛一拳。
没有任何技巧,纯粹的力量就让旁人看到华雄身上那股势不可挡的气势,仿佛猛虎下山,席卷而来。
然而,看着华雄攻来,关羽却面无表情。
只见他双手伸出,绕开了华雄的势头,往他的手臂一缠,就让将华雄的胳膊紧紧纠缠住,让他手臂无法动弹。
&
第70章 鳌拜
第70章 鳌拜
此时,云中郡城城墙内,李将军的重步兵和远程投射部队,已经准备就绪,时刻提防着即将到来的满清鞑子。
而在军门等三个村寨外,三支鞑子军队,也和萧文所训练出来的近代骑兵即将短兵相接。
但是这些都已经是萧文无法干涉的东西。
军队训练这种能够照本宣科进行的事情,萧文能够靠书上的资料执行...只要他有足够的威望,就能够应付训练时候发生的异常情况。
但是行军打仗这种东西,却并非靠着几本兵书就能解决的。
除非萧文有一支完完全全的近代化部队,那靠着拿皇留下来的战术,那倒的确可以解决这个世界的封建军队。
但是靠着一部分近代化骑兵和大多数仍然处于封建时代水平的步兵,萧文却无法对抗那些满清鞑子。
更何况,汉朝的军队还保留着一些上个时代,也就是夏商周时期古典士兵的色彩。
虽然汉国的才官和北地骑士,在质量上的确能够吊打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士兵。但是他们的数量,却远远不敌已经处于封建时代的宋明两国。
后者在历史上,尽管军队士兵的质量不怎么样。但是哪怕在财政紧张的时候,都能够动员起数以十万的军队。
有着古典,封建和近代三重色彩的复杂军队,萧文知道自己没有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掌握战机的应变能力。
所以,他没有在战斗正式开始后,还去影响李伯考的指挥。
他相信,李伯考能做出比他更好的选择。
此时的萧文,因为关羽的胜利,至少不用去喝下那些可能存在蒙汗药的宋国美酒。
只是萧文不用喝,却不代表其他人不用喝。
毕竟华雄在云中,也算是小有名气的明日之星。在和关羽的擂台上,有七成的人都将赌注压在了华雄身上。
所以,包括和珅和纳兰性德在内,一种输掉的宾客,都开始疯狂喝酒。
“没想到你家关羽还是深藏不露。我开始有点好奇你,你是怎么训练他的了。”华雄的父亲,在对萧文说了一句后,也拿起酒壶狂饮起来。
萧文没有来得及说话,因为下一刻,只听到“砰”的一声,华雄的父亲直接栽倒在桌案上。
看起来,他也“不胜酒力”了。
“明明他的酒量还是不错的,竟然也倒了。”萧文看着被家丁托着,走向客房休息的华雄父亲,嘟囔了一句,愈发地怀疑起和珅。
之后,关羽又和云中的几个年轻才俊进行了友好的切磋。
这些人,萧文有些依稀听过他们的名字。在查询过超级图书馆后,发现这些人有些是历史上汉朝的小将领,虽然名声不显,但也在情史上留下只言片语。
不过还有一些,却是其他朝代的人...
不用说,按照这个世界的恶趣味,这些应该都是其他国家渗透到云中的间谍。
只不过,随着关羽,以及后来加入战斗的李自成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已经很少有人再把赌注压在他们身上。
似乎,赌局开始变得无趣起来。
“如果大家都买关羽赢得话,那就没意思了。我觉得,还是让他出来打一场吧!”擂台边上的萧文心不在焉地吃着桌案上的美味佳肴,而更远之处,纳兰性德却对着和珅说道。
“让他出来,真的好吗”和珅有些担忧地说道。
作为爬上大汉云中郡太守的满清间谍,和珅十分谨慎。
但是纳兰性德却只是一个在宋国文坛中,和士大夫文人们整天吟诗作对,风花雪月的家伙,哪里有和珅这个在一群充斥着军事贵族的政坛中摸爬滚打的老油条那么谨慎。
他满不在乎地喝了一杯酒,说道:“如果可以的话,还是让他
第71章 不同时代的人
第71章 不同时代的人
看着被打得躺在地上,倒地不起的李自成,萧文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
看着眼前那留着鞑子特有猪尾巴辫子的少年,露出了愕然的神色。
“竟然是鳌拜他为什么会在这里”萧文惊愕地喃喃道。
“鳌拜”一旁的关羽听到萧文的喃喃,露出了茫然的神色。
他疑惑地问道:“这个鳌拜很强吗”
他的神色如常,并没有对突然出现的满清鞑子感到惊讶。
毕竟,此时的云中,虽然已经有很多人知道了皇帝将北方的大部分将士抽调到了东边的战场,他们在今后的日子里很可能会遭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袭击。
但在他们的印象当中,攻击云中郡的游牧民族,可能来自他们的宿敌匈奴,可能来自蒙古,也可能是辽国的皇帝兵行险招,听从孙一峰的军事建议,和刘邦玩起换家**--此时的辽国,就像拥有四个首都的宋国,拥有三个首都的明国一样,他们拥有整整五个首都。
哪怕刘邦打下一两个,估计这群契丹人也不会太过心疼。
但是很少人会料到,真正来攻击云中郡的,会是正遭受着明国皇帝朱元璋亲自率兵攻击的清国。
毕竟,比起前三个国家,清国和汉国接壤的面积并不多。攻打汉国,对于清国来说可谓是劳师远征。
就连萧文也不清楚,这个努尔哈赤为什么放着陈兵边境的朱元璋不管,竟然大老远地过来攻击云中。
也只有和珅等少数人清楚,满清鞑子大老远地跑来,不过是想要把萧文抓回去,用他的技术来发家致富。
其动机,和秦国的始皇帝为什么会命令长城军团远征草原,汉皇刘邦为什么会率兵攻打辽国类似。
前者是因为萧文能够让清国经济上去,而后者,则是因为宋皇所给的好处实在过于诱人。
本质上,都是为了经济上的利益。
毕竟,就像《战争论》所说的,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经济,决定了政治的方向。
不过被蒙在鼓里的萧文,并不清楚那咆哮而至的满清铁骑是为了自己。而关羽,也不清楚兵临城下的敌人,是满清鞑子。
城外有满清鞑子进攻,而城里面,却又满清鞑子参加宴会,甚至玩起擂台赛,这对并不清楚情况的关羽来说或许没什么,但对于知道一些信息的萧文来说,却是很奇怪的事情。
看了一眼鳌拜后,萧文将眼睛闭上,随即开始查询起和他有关的资料。
鳌拜此人,出生时间不详。在历史上,因为被康熙皇帝囚禁,于1669年老死于囚笼之中。
其出身满洲镶黄旗,瓜尔佳氏,苏完部落族长索尔果之孙,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之侄,清朝三代元勋,康熙皇帝早年辅政大臣之一。
其崛起的战役,是满清对皮道之战。当时的鳌拜,亲自率领士兵,攻克了当年让满清头疼不已的皮岛。因为作战勇猛,被皇太极封为“巴图鲁”。号称满洲第一勇士。
虽然萧文对李自成这种明朝赫赫有名的起义军领袖的个人武力值并不看好。毕竟当时的明朝,怎么说也是一个火器持有量十分之高的国家。
尽管还处于封建时期,但和近代国家相比,也差不了多少。
但满清虽然建立的也是封建王朝,但他们毕竟是渔猎出身的东北蛮子。让他们提拔的将领和大明一个画风,却是实在难为他们了。
当时的满清,又或者说是后金,其文明程度,顶破天也就封建时代初期,甚至有很多地方还处于奴隶制的古典时代。
在这种环境下,军队将领并不需要太强大战术指挥能力。
相反,个人勇武才是将领所需要的品质。
也就是说,
第72章 战斗初响
第72章 战斗初响
军门村外,四千名萧文亲手调教的近代骑兵,正排成阵列,面色凝重地看着不远处的满清铁骑。
满洲的骑兵,在这个世界上也是小有名气的。在清国周边,甚至还流传着辫子军不满万,满万则无敌的话
虽然这种屁话,很多强国的军队都不屑一顾。但除了和清国经常交手的明国外,其他强大的国家,距离清国都有一段距离。
距离太长,注定了不会有任何统治者,愿意因为一些不必要的虚名劳师远征。
事实上,在此时的汉军骑兵将领张未央,也并不认为那句“辫子军不满万,满万则无敌”的屁话当真。
他相信,这些鞑子的骑兵,如果敢冲击汉军的重步兵与弩兵混合方针,那只有死路一条。
毕竟,就连擅长骑射的匈奴和蒙古,也不敢在汉军面前比拼火力,只能依靠骑兵的灵活,在大纵深的战场上,和汉军进行游斗。
不过,张未央看着自己身边的部队,却还是十分紧张。
毕竟,如今他所带领的军队,数量上虽然接近敌人的三倍,但都是汉国所不擅长的骑兵。
如果张未央所率领的,是三倍于满清鞑子的重步兵,弩兵混合方阵,或许他敢于在野外与对方进行交锋。
但在骑兵战斗中,汉军的骑兵能不能战胜数量仅有自己三分之一的八旗铁骑,张未央的心里实在没谱。
“可是,我总不能下马作战吧!”张未央苦笑一声,将心中命令军队下马,结成步兵阵列面对敌人的想法打消。
原因很简单,此时的汉军骑兵,都是清一色的布甲。而他们的武器,也只是一些马刀。
没有反骑兵长矛,没有抵挡骑兵攻击的重型铠甲,没有打击远方骑兵的弓弩,想要在野外抵挡这群满清鞑子,无疑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