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贤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别予安
反击了
萧文呆呆地看着杨修,当年诸葛亮对王朗的绝杀,竟然被杨修反弹了回去。这...三国第一键盘侠杨修果然可怕。
“我倒要看看,你到底是断脊之犬,还是铁骨铮铮。”诸葛亮再也忍不住愤怒,毕竟他不是北伐时候身患疾病,时日无多的诸葛巨婴,而是年轻力盛的小诸葛亮。
没有丝毫犹豫,诸葛亮直接挥舞着拳头,扑向杨修。
“我就算是死,从云中城墙跳下去,也不会认输的!”杨镜泽...呸!杨修也不甘示弱。他握着拳头,也对着诸葛亮发起冲锋。
于是,两人扭打成了一团。
第90章 杀人是学术辩论的一部分
第90章 杀人是学术辩论的一部分
“小修怕不是长大后要叫大修。”听到来人对杨修的称呼,萧文心中偷挪着想道。
不过,从那个声音中三分气恼,三分焦急,三分无奈下隐藏的一分得意来看,这个人应该是一个熟悉杨修,和他关系虽然处于正面,却还是有些不喜欢杨修毒舌的人。
只是,根据萧文一路上使用超级图书馆对杨修的了解,杨家在他这个时候,几乎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虽然历史评价中,他们杨家和袁绍的家族是属于同一个级别的世家大族,但他们人丁单薄,杨修应该没有什么亲戚才是。
这也许是杨修父亲的朋友或者母族那边的人
“在下桓严,乃杨修的叔叔。想必又是杨修胡闹,口出狂言,才惹恼先生了。”来人对着萧文拱了拱手,说道。
萧文打量起这个桓严,看着他身穿儒袍,白面青须,一副仪表堂堂的样子,便开始在超级图书馆里检索起桓严的信息。
很快,萧文就查到了对方的信息。
原来,从华夏的宗法制度严格划分来说,桓严并非杨修的叔叔。毕竟叔叔这个称呼,只能用在其父亲的兄弟身上。
不过如果宽松点的话,桓严倒还称得上杨修的叔叔。
实际上,桓严的身份,是杨修的爷爷杨赐之妻桓氏的侄子,桓严见了杨修的爷爷杨赐,并不是叫他爹,而是称呼他为姑父。(那个时候,其实有很多家庭并没有给家里的女儿起名字的习惯,所以只能以桓氏或者杨桓氏称呼)
而杨修和桓严的血缘关系,其实还是比较单薄的。
不过历史上的桓严,也是一个名士。如果放到这个世界里,也是能够和萧文这种低级贵族相提并论的存在。
所以,萧文没有怠慢对方,而是拱手回应道:“杨修小子,并非得罪我的学生。他不过是觉得我们汉骑,并没有能力打败满清鞑子的骑兵,于是和我的学生诸葛亮开始辩论。而这辩论着辩论着,就很自然地动手了。”
虽然古代的读书人通常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感觉。可实际上,从孔子要求君子所学习的六艺当中,就有射御两项来看,其实古时候的读书人在辩论时一旦上头,完全可能挥舞拳头打起来。
不仅是挥舞拳打架,一些头铁的家伙,甚至可能在教室当中,直接拔剑砍人。
而这,也是当初萧文在和蔡京辩论时,愤怒之下把这家伙打成猪头却屁事都没有的原因。
如果学术之中没有任何暴力,那还叫学术吗
如果学术争论时不能把和自己辩论的人砍死,那学术还存在自由吗
这就是这个时代,或者说这个国家的名士们独特的脑回路。他们并不觉得在进行学术辩论的时候打人,杀人是一件奇怪或者犹如斯文的事情。
甚至,他们会觉得这么做,十分风雅。
以至于像宋国文人那种吵架都十分优雅的生物,来到汉国进行“学术交流”后都十分不适应。
而汉国的文人名士,也将宋国的文人当作一种娘炮生物。
这大概就像后世的华夏男儿看待高丽娘炮或者霓虹废宅的感觉吧!
毕竟,哪怕是华夏的宅男,也是连女装大佬都敢肛的真男人。
所以,在听到萧文的解释后,桓严的表情没有一丝愤怒,只是了然的点点头。
眼尖的萧文从他额头上看到了一丝伤疤,显然,这个叫做桓严的名士,其实也没少在学术辩论上头时和人打起来。
 
第91章 军门村的困境
第91章 军门村的困境
在萧文的要求下,桓严没有任何拒绝,直接将众人带到了一个存放武器铠甲的仓库。
这个仓库,原本是放置村民们口粮的。不过因为铠甲这种东西,比起粮食来说不知道贵多少,所以昨天村民们连夜将里面的粮食清空,然后将武器铠甲存放在里面。
此时,仓库门口处,两个手持长矛的村民正守卫在此,表情严肃,看起来,他们也知道这些武器铠甲的重要性。
“桓严大人,您来了”其中一个村民看到桓严带着萧文过来,他问道。
“嗯。”桓严点了点头,说道:“快开门,今天军队的老爷们要来取走武器铠甲了。”
“是。”那村民点点头,从怀中抽出一把钥匙,打开了仓库的门锁。
萧文和几个看起来身强力壮的军士一起,在桓严的带领下,走入了仓库中。
“说起来,这些村民怎么叫你大人我记得你不在郡守府当差吧”萧文问桓严。
桓严作为一个正儿八经的汉朝人,萧文自然不会怀疑他和满清鞑子有所接触。但是他依旧很好奇,那些村民为什么会叫桓严大人。
桓严听到萧文这么问,笑道:“萧先生有所不知,这个军门村虽然是隶属于云中郡管理,但却和我姑父的杨家有一些生意往来。所以我经常代替姑父,来这个村子收取东西。”
萧文点点头。虽然古时候,士农工商阶层分明,作为读书人的桓严是不会下海做生意的。但如果只是收取一些东西,没有明面的金钱交易,那其实还可以接受。
毕竟,就算是孔夫子,也会在教学的时候收一些腊肉当作学费。
明白一切后,萧文将目光重新放到仓库内的东西上。
只见仓库之中,摆满了各种奇怪的武器铠甲,有秦国的制式双手剑,有汉国的弓弩,有唐国的玄甲,有明国的三眼神統。类别各异,杂乱不堪。。
“满清铁骑虽然在武力上很强悍,可满清的生产能力却很差。他们甚至无法像其他国家那样,大量生产铠甲。所以,昨天那些骑兵大多都穿着与明国战斗时缴获的铠甲。当然,也有一些是通过交易,从各国商人那买来的。”桓严不愧是读书人,见识很广,对于满清武器杂乱的原因,也有着一定的认知。
萧文点了点头,发现其中最多的,还是一些破旧的皮甲。他悠悠地说道:“满清也不过如此,哪怕是最精锐的骑兵也有如此多的人身穿皮甲。从这就能看出鞑子们有多穷了。”
毕竟原本的历史上,如果不是大明的官僚和军队都已经彻底烂掉了,估计满清也不会迅速膨胀。虽然为了给明国添麻烦,这个世界的很多国家偶尔会支援一下满清。但这个世界的明国毕竟是由朱元璋主宰着,以他的能力,还是将满清死死压制住。
“的确,如果是寻常军队就算了,精锐也是如此,那就真的说不过去了。”桓严在一旁附和了一声。
虽然是读书人,但大汉的读书人可不像宋明两国那种货色。
至少,这个国家的读书人,都知道一些军事常识。
包括萧文,众人都知道,虽然在正常情况下,很多军队的士兵,能够身穿铠甲的人,占据总人数的百分之五十就已经不错了。而这个比例,还包含着纸甲这种东西。
但是作为精锐,除非特殊军种使然,否则一般都应该有百分百的着甲率。
只有这样,精锐才可称之为精锐。
不过萧文也就感慨一下。
他所生活的地方名叫汉国,这个国家最麻烦的对手,始终只有西边的秦国和北边的匈奴。
至于满清,不过是躲在一个角落里瑟瑟发抖的二流国家。虽然现在比较跳,但距离大汉始终还是太远了。
这么想着,萧文也就懒得吐槽了。
“唉,说起来这满清的人也是混帐,这次战争
第92章 萧文取名,杨家取利
第92章 萧文取名,杨家取利
虽然在边境上的百姓,已经过惯了在水深火热之中艰难求生的日子。但这不代表他们会被生活折磨得麻木不仁。
事实上,这些百姓在面对危机的时候,通常都会十分机智顽强。他们善于把握任何能够使自己活下去的机会。
毕竟,麻木不仁只是会让你在自杀的时候轻松一点。真正能让人活下去的,只有把握一切机会的机敏。
当萧文提出自己有办法,只是希望村民配合自己的时候,桓严爽快地点了点头。
“只要不是让村民去做一些作奸犯科的事情,你可以做任何事。”桓严说道。
在大汉,国家政府的执法力度是十分强的。哪怕是贵族,在杀了小老百姓,也很有可能掉脑袋。关于这点,历史上有好几位大汉的列侯对此深有体会。
但另一方面,只要你不违反法律规定的事情,哪怕你的行为有擦边球的嫌疑,国家也不会管你。并且,在一些小问题上,执法机构也秉承着民不举则官不究的原则。
而且,如果你违法的动机正好符合人们的道德观念,例如血亲复仇,负责审判的官员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轻判甚至不判。
而萧文如今做的事情,是在帮助一个村子的人摆脱困境。萧文自信,哪怕做了一些违反法律的事情,审判官知道原委后,也有很大的概率不去追究萧文的责任。
不过接着,桓严补充道:“虽然在大汉,如果你带着村民到北方的草原部落烧杀抢掠的话,不仅不违反法律,而且还有军功。但我不建议你这么做。毕竟这种行为和送死无疑。”
虽然通常来讲,北方草原由于气候环境的原因,抵抗天灾的能力要比南方农民差很多。
所以,如果遇到恶劣的气候,草原上的情况要比南方糟糕许多。
也正因为如此,在大灾年间,通常都是由草原民族进攻南方的农民,而不是反过来。
可今年却不一样。
今年军门村虽然因为战争陷入困境,但战争的入侵一方,却并非大汉北方的匈奴蒙古。
也就是说,其实那些牧民今年的日子还算不错。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过得比军门村的农民还要好。
而这,也让牧民罕见地成为了农民值得抢劫的对象。
但是,虽然今年的牧民值得抢劫,可他们毕竟才刚刚遭受过秦国的进攻。
如今的牧民,哪怕已经结束了战争,也会提心吊胆,打起十二分精神。
在战争状态中的牧民,实在不是什么好的被打劫对象。
不过萧文也并没有打算对北方进行劫掠。他说道:“如今要解决军门村以及其他两个村子的事情,其根本,就是要解决金钱和燃料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只要解决一个,那困难,自然会迎刃而解。”
“即将安出”桓严问道。
“然也。”萧文回答道:“虽然对于燃料,我没有太多办法。但只要抓紧时间,村子还是能够赚到足以购买过冬燃料的钱。”
至于具体怎么做,萧文其实在很久之前就已经想好了。
作为一个带有汉民族主义情绪的年轻人,萧文在穿越之后,一直把自己看作一个汉民族的人。
他在这个时代,并没有很强的国家观念。汉也好,唐也罢,甚至残暴的秦,懦弱的宋以及体制僵化的明,在他眼里都是自己人。
而诸如匈奴,蒙古,契丹,金以及通古斯野猪皮这些北方草原蛮族,则是萧文所敌视的家伙。
因此,哪怕萧文刚穿越,还只是普通老百姓的时候,他就有抽时间查资料,了解应该如何解决汉民族对草原的问题。
在历史上,中国真正能够解决草原民族问题的,其实只有满清而已。而满清的政策,就是将草原民族的人口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天朝时代的中国,如果你超生,顶多罚款。但如果在满清统治的中国,如果你敢蒙古人敢超生,那可是生多少杀多少的死罪。
可是那毕竟是残暴野蛮的满清做的事情,汉人可学不了。
毕竟,汉人的封建国家,除了秦汉之外,全部都信奉儒家。而就算是汉,也会讲仁义道德(当然,在讲仁义道德的时候,也会讲莽莽莽,讲十世之仇犹可复。)。而秦国,虽然凭借始皇帝那龙傲天的性格,让他砍死一群北方蛮族并不是问题。但要单
第93章 落网的鞑子
第93章 落网的鞑子
听到萧文的要求,桓严有些纠结。毕竟羊毛纺织业给大汉带来的功劳,的确也很大。如果操作得当,那靠着这份功劳,完全可以让一个小老百姓晋升成为列侯。
不过桓严此时还不知道,萧文已经有了左庶长的爵位。想要晋升到列侯,比小老百姓要更加容易。
看着桓严思索的模样,萧文说道:“事实上,羊毛纺织业带来的功劳和历史成就,绝非我萧文一人所能独吞。我做的只是打开羊毛纺织业的大门,这份功劳足够让我封侯拜相,名流青史。可多出来的功劳,你们完全可以通过在推广羊毛纺织业的过程中,制造出一些困难,并让你们的人去克服的方式,吸收干净。这样子,你们杨家也能获得巨大的利益。”
“还有这操作”听到萧文如此熟练地说出这么骚的操作,原本正在权衡利弊的桓严露出了震惊的表情。他嘴巴大张,几乎可以塞下一个鹅蛋。那样子,丝毫没有掩饰心中的震惊。
他不知道,萧文原本只是一个小老百姓,怎么会有如此高超的政治谋略。
仅凭这一手,就算是萧何张良这些朝堂大佬,恐怕也很难在同等地位下,和萧文玩政治斗争。
而看着桓严一脸震惊的模样,萧文心中却是不屑。
“图样图森破。我身上可是带着古今中外无数政治斗争高手的骚操作手段。从不列颠尼亚的格拉摩根伯爵**,到拜占庭帝国的禁卫军继承制。从秦桧的陷害忠良,到和珅的贪赃枉法。什么骚套路我不会用唯一能够制止我的,不过是我的良心而已。”
心中如此想着,萧文却还是表露出一副温和的样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