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回到古代当贤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别予安

    左贤王是匈奴贵族封号,魏晋南北朝氐族贵族也使用。在匈奴诸王侯中,地位最高,常以太子为之。

    也就是说,左贤王基本上可以确定为匈奴的下一任领袖了。

    乌珠留单于时,因为任左贤王者相继死亡,认为此号不祥,曾改称“护于”。

    左贤王,与左谷蠡王、右贤王、右谷蠡王合称“四角”,贵于匈奴的其他贵族。

    “不知道如今匈奴左贤王是”萧文问道。

    “他是挛鞮氏,名稽鬻(ji yu),是如今匈奴冒顿单于之子,头曼单于之孙。”

    听到这话,萧文点了点头。

    通过超级图书馆,萧文得知,这个挛鞮氏稽鬻,其实就是历史上的老上单于,的确是匈奴里说得上话的人。

    虽然历史上并没有记载老上单于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生,不过在公元前174年,冒顿单于病死后,他就十分顺利地登上匈奴单于的宝座。

    在位时曾攻打月氏,彻底击败夙敌月氏,斩杀月氏王,并且将月氏王的颅骨作为酒杯,占据全部河西地区,威震西域。

    而后,老上单于稽粥凭借塞外的地理优势,看准了汉军无法远追匈奴,故而对汉朝采取“敌休我袭,敌进我遁”的游击政策,发起一些十分突然性的骚扰、入侵、掠夺,使汉朝防守上疲于奔命,每次整顿好兵力求战匈奴,匈奴就带着既得的掠夺品逃回塞外,使汉军求战不得。

    最大规模的一次是汉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冬,老上单于挥兵十四万直抵彭阳,其先锋人马火焚大汉回中宫,远哨铁骑逼近长安。

    汉文帝大怒,当即部署反击。

    他以以中尉周舍、郎中令张武为将军,发车千乘,骑十万,驻军长安旁以备应战匈奴。

    而拜昌侯卢卿为上郡将军,甯侯魏遬为北地将军,隆虑侯周灶为陇西将军,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成侯董赤为前将军




第115章 孺子可教也
    第115章 孺子可教也

    和何三又聊了一会后,确定了和老上单于——站在应该叫稽粥的谈判时间地点后,萧文便带着卓王孙离开客栈。

    离开了客栈后,卓王孙问道:“少上造接下来打算去哪里是去负责燕云那边的商队”

    萧文沉吟了一下,却摇了摇头。

    燕云的商队,他还有别的用处。只不过这个商队和酿酒作坊一样,在他的牌组里属于不和其他牌组配合的存在。

    而且,这张牌其实也是一步闲棋,在未来或许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但是现在,萧文只是想通过它来拥有一个通往燕云的人脉关系。

    毕竟这和珠宝工匠不一样。

    如果他日萧文飞黄腾达,他想要雇佣几个珠宝工匠为自己进行精密仪器加工,不过是举手之劳。

    但即便是到了封侯拜相的程度,他也可能没有一支能够熟练地前往燕云十六州,并且拥有足够人脉的商队。

    所以,萧文当初在舍弃了多余的珠宝工匠的时候,也没有舍弃在他看来必须得到了燕云商队。

    看着萧文摇头,卓王孙又问:“既然如此,那少上造打算做什么”

    货栈萧文是没有兴趣去的。毕竟战争时期,基本上没有外来商人。萧文在那里也看不到什么东西。

    而工匠作坊,他昨天去了木匠那,又给了一些图纸给卓王孙,让他交给铁匠工坊,让他们打造适合的零件,因此那边也没有必要过去。

    “对了,我们先去找桓严,然后一起去泥瓦匠那里吧!”萧文说道。

    泥瓦匠在萧文的规划里,是负责建设厂房的。虽然在“牌组”之中作用并不是很明显,比起负责生产机器的木工,铁匠和珠宝匠人,或者负责扩建商队的马车工匠,泥瓦匠看起来十分普通。

    然而萧文今后的厂房,可基本都要由泥瓦匠生产。可以说,这群人是萧文一切事业的基石。

    听到萧文的话,卓王孙点了点头,便和萧文一起走到杨家。

    到了杨家,将桓严拉了出来后,桓严却一脸困惑。

    “萧先生,您这是要带我去哪”桓严问道。

    “带你去看一下我的泥瓦匠工坊。”萧文说道。

    “泥瓦匠工坊”听到这话,桓严顿时露出了困惑和嫌弃的表情。他说道:“这泥瓦匠的工坊,有什么好看的不过是一群摆弄泥沙砖瓦的家伙而已。”

    在他的印象里,泥瓦匠就是一群浑身泥沙的肮脏货罢了。事实上,不仅是他,就连很多读书人,乃至于后世的很多人,都不太看得起这群建筑工人。

    所以,萧文没有动怒,而是晓之以理地说道:“桓兄,你要知道皇上现在还在国外,很可能今年都不会回国。也就是说,云中外面的鞑子也可能一直呆在那里。所以我们要做两手准备。一方面,我们要让三个村子的百姓在冬天也能通过自己双手赚钱过冬。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帮助这些村民,帮他们建设房屋居住。”

    建设房屋

    桓严一愣,不过随即脸上露出了笑容。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仁慈,并非只是杜甫一人所有。其实在历朝历代,都有这种忧国忧民,关心百姓的人。

    如果有人能够做这样的慈善,很多读书人还是会发自内心的高兴的——哪怕慈善的对象并非自己。

    听到萧文的承诺,桓严拱了拱手,说道:“如此,桓严就在这里谢过先生了。”

    听到这话,萧文偷笑道:“怎么,不觉得泥瓦匠肮脏了”

    “先生…”桓严老脸一红,尴尬了片刻后只能认错道:“刚才是我不对,我不应该歧视纳新泥瓦匠。他们能帮村民建房子,也是在行善,积累功德,我应该尊重他们。”

    “孺子可教也。”萧文笑着点了点头。

    &



第116章 点错科技树的大汉
    第116章 点错科技树的大汉

    桓严看着萧文仅仅几句话,就和这些原本与读书人两个世界的工匠拉进关系,心中也是佩服。

    如果是他的话,肯定无法让这些工人做到这样。

    在他的印象当中,工人不过是一群整天只会麻木工作的人罢了。

    他们不懂知识,没有情感,除了琢磨一些奇淫巧技外,最有用的地方不过是生产一些日常器具,拱其他人使用。

    能够让这种无趣的人笑中带泪地狂呼,这在桓严眼里简直是不可思议。

    如果萧文知道他心中所想,肯定会撇撇嘴。

    毕竟,他作为一个经受过九年义务教育,还上了高中大学的人,对于什么是阶级矛盾,什么是革命友情,都十分清楚。

    这些工人因为被和珅压迫剥削,过去一直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日子。

    而萧文作为读书人,在身份上和他们这些工人有所区别。

    但人的身份是复杂的,一个人能够拥有的身份永远不止一个。

    这些工人可以是工人,萧文可以读书人。但是他们同样被和珅压迫的人,有着一层相同的身份。

    所以,他们完全能够交流到一起。

    这时候,卓王孙突然说道:“少上造虽然是读书人,但并不是其他国家那些书呆子腐儒,也不是像萧相曹相(萧何曹参)那种虽然能够给你们带来不错的环境,但是却无法指导你们工作的道家士人。”

    “实际上,少上造所学的知识,不乏巫医乐师百工的东西。你们能想到的,你们想不到的,他都会。”

    听到这话,一众工匠面面相觑。

    熟悉他们这些技术工人的技术,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过。

    不过萧文并没有因为卓王孙的一句话而急于炫耀自己的知识。

    他说道:“我们先看看这里的情况,我很好奇你们平时都做什么工作的。”

    听到这话,众人点点头。看着萧文率先走入作坊深处,便跟了上去。

    走到作坊深处,萧文发现了一个建着一个大概三四米高炉子的庭院。

    而在庭院四周,则放满了青色的砖头和一些还没来得及烧成砖头的泥胚。

    看着这些砖头,萧文有些疑惑,“怎么只有青砖”

    然而听到萧文的话,一众工匠反而疑惑。其中一个问道:“少上造,这砖不是青色的,难道还有别的颜色”

    “难道没有红砖吗”

    虽然以前回老家的时候,他也曾经看过青砖建筑。但是他知道,青砖这种玩意虽然比较美观,而且质地平整,比起红砖要好上许多。

    但是青砖的烧制成本,却要比红砖贵很多。

    因此,除非客人有特别需要,否则大家一般都用红砖砌墙,以压缩成本。

    毕竟,在往墙面抹上一层石灰后,不管青砖还是红砖,都没有太大区别。

    然而看着这群家伙,似乎不懂得什么是红砖的样子,困惑的萧文也只能闭上眼睛,查询起图书馆来。

    很快,萧文就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红砖作为一种不错的建筑材料,古罗马人和巴比伦人都发明过。

    然而在中国,却似乎点错了科技树一般,并没有发明这种神奇的砖头,而是自古以来,一直在使用成本较高的青砖。

    直到后来,中国发明了红砖,才渐渐取代了青砖的地位。

    对于这种情况,萧文并不奇怪。毕竟在古代这种识字率低下,而且识字人口基本上不参与技术研究的时代,你很难指望这些人不搞出什么点错科技树的事情发生。

    就像美洲的印第安人,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几千年历史上愣是没有



第117章 萧文的野望
    第117章 萧文的野望

    “事实上,青砖和红砖的硬度是差不多的,只不过是烧制完后冷却方法不同。红砖是自然冷却,简单一些,所以生产红砖多。青砖是水冷却(实际上这是一种无氧冷却。只要是保持无氧状态,用水还是用氮气其实没有区别),操作起来比较麻烦,所以生产的比较少。”

    “虽然强度、硬度差不多,但青砖在抗水化,大气侵蚀等方面性能明显优于红砖。 ”

    在准备阶段,萧文一边指挥着工人处理原材料,一边和他们介绍青砖和红砖的区别。

    “那这青砖,其实还是有很多优点的嘛。”尽管听着萧文最后的总结,什么抗水化,抗大气侵蚀的,让工匠们感觉云里雾里。不过萧文的大致意思,青砖在某些方面还是有它的优点这个问题,这些工匠却还是明白的。

    然而萧文却摇了摇头,说道:“你们没有明白我说的话。我的意思是,红砖如果长时间经受雨水侵蚀,墙面很容易出现问题。如果是在南方,用红砖的建筑需要经常保养。所以,青砖在南方是一种很有用的建筑材料。”

    说着,萧文顿了顿,看着这些老实巴交的工匠正一脸好奇地看着自己,让他不禁有些飘飘然。

    萧文继续说道:“可是你们想想,你们在云中这么多年,可曾遇到过像南方那种大雨这地方,一年也就能下几场雨而已。”

    在云中,人们并不靠雨水过日子。一般来说,人们都是通过水井,河流来过去日常生活用水。

    只要翻开中国等降水量图就能发现,云中郡所在地区,降水量并不算多。

    “因此,在云中考虑建筑的抗水性能,就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哈哈哈哈!”听到萧文生动的必须,略带粗俗的话语,虽然桓严这个读书人觉得有辱斯文,暗自皱了眉头,但是工人们却似乎找到了知音,纷纷开怀大笑起来。

    说着说着,工匠们也已经准备好了萧文所需要的材料,准备开始备制。

    红砖的材料,其实和青砖没有太大的区别。比较明显的一点区别,也就是多加了一点铁矿。

    正因为四氧化三铁的成分,才导致砖块整体呈现出红色。

    当工匠们把满满一地的黏土,页岩,铁矿等材料摆放好后,在萧文的指挥下,他们开始齐声用力,将之捣碎。

    “捣碎之后,再加水做成陶胚。这样子就能够拿进窑子里烧了。”萧文对着桓严介绍道。

    “那要多久才能做好”桓严问。

    “青砖的烧制温度,大概在一千两百度左右,而红砖只需要九百度……嗯,你只要理解为红砖比青砖好烧就好。”

    “加上红砖的冷却方法简单,不需要放水里冷却,所以烧一块青砖的时间,大概能烧两三块红砖。”

    “两三倍吗”桓严眼睛一亮。

    他刚才也听到,红砖对比青砖虽然有些缺点,但是这些缺点在南方的一些国家比较容易暴露。

    对于大汉这种北方国家来说,却是可以忽略的小问题。

    所以他觉得,这种砖应该也可以作为一门发财致富的生意。

    看着桓严那表情,萧文也知道他在想什么。

    他说道:“红砖比起青砖,表面要粗糙很多。如果是达官贵人的话,恐怕会不喜欢。考虑他们不差钱的性格,应该不会在意成本吧!”

    听到萧文说出自己的担忧,桓严却摇头道:“虽然富人不喜欢用红砖,而实在太穷的人却喜欢用土胚建房子。但是对于那些不上不下的商贾,或许他们会喜欢。”

    “而且我透露一个秘密给你。”突然,桓严的表情变得神秘起来。

    “什么秘密”萧文从桓严的表情中,似乎能够看出对方想说一些不得了的事情。于是他不禁竖起耳朵,仔细倾听。

    只见桓严说道:“我大汉国五德属火,尚红。所以虽然青砖对于喜欢美观的达官贵人来说,是比青砖好。但是皇室却觉得红砖才是他们的象征。所以每年皇家都会从国外进口一批红砖,以进行皇家建筑的建设。”

    听到桓严的话,萧文眉头一挑,瞬间明白了一切。
1...3334353637...1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