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贤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别予安
而且,就算真的有人想征召百姓,也得看一下他们的才能。
或许在东方的宋明,统治者无法垄断知识,他们国家的底层百姓还能够找机会读书认字。
但是在秦汉,底层百姓哪有地方学习啊
“然而,对于国家和统治者来说有利的事情,对于文明来说却毫无利益。如果真的只是追求统治稳固,人民幸福,那直接学印度,用种姓制度固化阶级,然后用宗教麻醉百姓多好啊!在东西方,自古以来就有林登万将军的各种起义。但是在印度,农
第256章 礼物
第256章 礼物
宴会,其实过得很快。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场上的贵族开始炫耀起自己的礼物。
低阶贵族自然拿不出什么体面的礼物,所以他们只能闭口不谈。
于是,介绍的仪式就从一个董卓带来的中更开始。
中更是二十等爵制中的第十三等,比萧文前些日子的少上造要低两级,也比他如今的大良造要低三级。
不过毕竟中更等级的贵族,也逐渐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因此,这个贵族自觉自己还是能送出一些体面礼物的。
只是,当这个满脸横肉的贵族走当台前,介绍起自己的礼物后,一阵尴尬的气氛却弥漫开来。
只见那满脸横肉的贵族说道:“张大人,俺今天给你送来了一份寿礼,是一个五斤重的黄金寿桃,希望您喜欢啊!”
说着,他身后的仆人便拿着一个纯金制作的大寿桃到张沧面前,让他观看。
五斤的黄金,如果放到现代,价值也接近一百万了。
不过在古代,一个贵族能拿出价值一百万的寿礼,倒也没什么奇怪的地方。
然而,张沧看着这金灿灿的寿桃,眼睛里并没有什么惊讶。
他甚至对着这个人十分客气地拱了拱手,说道:“有劳费心了。”
然而,萧文通过察言观色,却从他眼睛里看到一闪而过的不屑。
显然,作为一个大学者,虽然他并不讨厌钱,但是在送礼的时候直接送这玩意,多多少少还是让人感觉庸俗。
这种庸俗,是一种暴发户的庸俗。
因此,哪怕没有太多贵族自觉,只是觉得贵族身份能让自己方便一些的萧文,也十分厌恶。
毕竟,暴发户,不仅贵族讨厌他们,普通老百姓,也一样不喜欢这些人。
好在接下来,上台介绍礼品的贵族,都是一些东部的贵族。
他们送的礼品,大多是一些名师字画,又或者古籍残卷,大体都十分讲究。
因此,也没有闹出什么笑话。
然而接着,一个东部贵族却拿出了一张画卷,对张沧道:“张大人,这是晚辈从宋国得到了一张画,乃是吴道子所画,希望你能喜欢。”
听到这话,张沧眼睛一亮。
他说道:“可否让老夫一观”
“自然,这毕竟是晚辈的一些心意。”那个贵族点点头,和颜悦色地将画卷拿到张沧的桌案边上。
于是,张沧便心无旁骛地看了起来。
与此同时,萧文的眼里也闪烁着一丝好奇。
毕竟,在华夏历史上,吴道子也是一个十分有名的画师。
历史上的吴道子,大概是公元680年出生,唐代人。
年少的时候,家里很穷,而且还是个孤儿,然而从那时起就已经画出了画名。
他曾担任过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只是不久即辞职。
后来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
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召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
并且,他还曾经跟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
其擅长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素材,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
只不过,因为技术的原因,宋代以前的画作实际上很难有能够保存下来的。
所以,吴道子能够传承到二十一世纪的作品大多都是一些壁画。
如果有图画的话,基本上只有两个结果,一是进入故宫博物院当镇馆之宝。而另一种可能,则是在拍卖行拍出至少二十亿的价格。
不过,就在萧文对张沧观察许久后,却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了一丝失望。
萧文好奇,问道:“可否让晚辈瞧一瞧”
这是在问张沧,也是在问那个贵族。
那个贵族刚刚看到萧文羞辱董卓,因此他对萧文是又敬又怕,也不敢拒绝。
&
第257章 爆发户?不存在的
第257章 爆发户不存在的
淮阴侯书
当听到这个名字,萧文也是愣了一下。他可不记得,历史上有这么一本书。
不过,他在查了下资料后,却也弄明白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来,在古代,很多武将都喜欢将自己带兵打仗的经验写成书籍,以此让自己完成从将军到军事家之间的转变。
在历史上,名声最显赫的兵书,自然就是孙子兵法。其中的三十六计,萧文到现在也是印象深刻。
而淮阴侯书,却是兵书里名声不显的类型。原因很简单——这本书在历史上根本没有流传的痕迹。
所谓淮阴侯书,其实就是淮阴侯写的书。
至于淮阴侯是谁
毫无疑问,能够有资格写兵书的淮阴侯只有一位,那就是汉初大将军淮阴侯韩信了。
历史上的韩信,生于公元前231年,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
韩信早年家贫,经常只能寄人篱下,靠着救济过日子。
在秦朝末年,他投奔项羽参加了推翻秦朝统治的战争。
因为被夏侯婴推荐,得了个治粟都尉——负责管理农业生产,其军事才华并未得到体现与重用。
后来,萧何向刘邦保举韩信。
于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
韩信对刘邦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形势,举兵东向,三秦可以夺取。
刘邦采纳了这一建议,立即作了部署,很快占取了关中。
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
平定了魏国,又背水一战击败代、赵。
之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国。汉四年,韩信被拜为相国,率兵击齐,攻下临淄,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
于是,刘邦立韩信为齐王,次年十月,又命韩信会师垓下,围歼楚军,迫使项羽自刎。
汉朝建立后解除兵权,徙为楚王。被人告发谋反,贬为淮阴侯。
后吕后与相国萧何合谋,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
韩信是中**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刘邦评价曰:“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韩信是中**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
“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
他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
而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兵书,并著有兵法三篇。
这,就是所谓的淮阴侯书。
只是这本淮阴侯书,因为吕雉打压的关系,被当做**。因此,并没有流传于世。
不过那都是另外一个世界线的事情。
在这个世界线里,韩信同样存在于这个世界,同样帮助刘邦打败了包括项羽在内的众多敌人,也同样被吕雉给坑杀。
但是,这个世界的淮阴侯韩信,却是早年大汉西部军事贵族们的统领。
因此,他在西部贵族们的心中,却是十分重要。
哪怕这个世界线的吕雉想要将韩信的功劳抹杀,奈何西部的贵族不同意,因此她也只能不了了之。
毕竟,杀死韩信,削弱他对西部贵族联合作用,让西边那些原本拧成一股绳的西部军事贵族变成一团散沙,好方便统治,已经达成了吕雉的目的。
对于更进一步的削弱行为,吕雉虽然也很乐意去做,却不愿意为此付出代价。
毕竟,进一步抹杀韩信这件事实在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当董卓亲自把《淮阴侯书》拿到张沧的面前,张沧露出了一些缅怀的神情。
他翻开书,仔细地阅读起来。
“对!没错!这是真的。”他声音有些颤抖地说道。
“
第258章 吕氏春秋
第258章 吕氏春秋
“哦大良造今天要送个五十斤的黄金寿桃吗那可真是大礼啊!看来老夫今天真的输了。”董卓看着这个箱子,带着嘲讽的笑容说道。
然而萧文并没有理会董卓的嘲讽。
他走到那两个侍从面前,打开了箱子。
只见里面竟然放置着一本本书籍,看上去,大概有十几二十本之多。
萧文没有立刻解释什么,而是先对着这些书,神情恭敬地行了一个大礼,然后才转过身面对张沧。
“大良造这是做什么”对于萧文的行为,张沧有些不解。
他只是好奇地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直觉告诉他,这些书,的确十分宝贵。
然而董卓却说道:“这有什么不过是书多而已。年轻人,不要太得意忘形了。书籍的价值,不在意其书籍数量,字数。而是在于是谁写的,写的是什么。哪怕你这里的书再多,也不可能比得过淮阴侯书一本三卷的。”
听到董卓的话,萧文露出了一丝自信的笑容。
他没有理会董卓的讽刺,而是淡然地说道:“今天我给张大人准备了一份大礼。这份大礼,是一个和淮阴侯一样被流放,坑死的大人物写成,也同样被皇帝禁止。同样,这上面的文字也如同淮阴侯书那样,一字千金!另外,我和董卓大人也一样,希望这书在张大人手里,能够发扬光大。”
听到这话,张沧心中已经隐隐有了答案。
他迟疑了一下,开口道:“这难道是……”
只不过没等张沧说完,萧文便抢先回答道:“张大人想的不错。《吕氏春秋》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六卷,二十余万字,一字千金,字字千金,全部在此。请张大人笑纳。”
萧文的话一出口,全场鸦雀无声。
《吕氏春秋》是什么
历史上的《吕氏春秋》,是先秦时期黄老道家重要的巨著。
同时,也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组织按计划编写的文集,上应天时,中察人情,下观地利,以道家思想为基调,坚持无为而治的行为准则。
用儒家伦理定位价值尺度,吸收墨家的公正观念、名家的思辨逻辑、法家的治国技巧,加上兵家的权谋变化和农家的地利追求,形成一套完整的国家治理学说。
在管理思想史上,这部书也有着特殊的价值。
从学术角度观察,它具有浓厚的自然主义色彩。
从管理角度观察,它充满了功利主义色彩。《吕氏春秋》通过对先秦诸子的修正,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管理思想的全局性、整体性和深刻性上,都有自己的建树。
从阴阳五行的理论架构,到经验主义的具体论证;从养生和贵己的“内圣”,到君臣之道和善治天下的“外王”。
从个人和国家、社会和政权之间的关系调适,到自然之道支配下的生理、物理、事理和心理的互相配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吕氏春秋》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组织按计划编写的文集,规模宏大,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
十二纪每纪五篇共六十篇,八览每览八篇(《有始览》少一篇)共六十三篇,六论每论六篇共三十六篇,另有《序意》一篇,共一百六十篇。
十二纪按照月令编写,文章内容按照春生、夏长、秋杀、冬藏的自然变化逻辑排列,属于应和天时的人世安排,体现了道家天道自然与社会治理的吻合。
可以说,《吕氏春秋》总括先秦诸子,开启秦汉先声,在管理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但萧
第259章 鲁元姐姐与阿香妹妹
第259章 鲁元姐姐与阿香妹妹
因为在场的人并非个个都是张沧那样的学者。因此除了一些和他一样同为博士官的朋友外,很多人其实都不知道《吕氏春秋》的价值。
因此,当张沧突然对萧文行大礼的时候,许多人都陷入了懵逼。
事实上,除了少数几个刚通过军功上位,当上贵族的宾客外。在场的人也多多少少听说过吕不韦的名头。
那是几十年前,辅助秦国先皇和当今皇上的宰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