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至尊妖孽狂兵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半月书生

    祖英的话说的黎玥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只是老人已经推开林阳的手,步履蹒跚往屋子里去了。

    黎玥想要跟上前去,被林阳一把拉住了。

    “叫祖奶奶自己呆一会。”

    黎玥满脸疑惑回头看向林阳,只是林阳没有开口解释。

    下一刻,黎玥一把甩来了林阳拉住她的手。

    “吆,这不是林副总裁吗,林副总裁的黄四小姐呢”

    女人的脸,四月的天,说变就变。

    林阳当下很是无奈啊。

    黄老太爷那边,黄景玉被李坦带着进了庭院,支支吾吾说不清楚林阳去了哪里。

    黄婉瑜倒是还好,黄老太爷又生气了。

    “你说说你能干点什么!客人愣是叫你给弄丢了,老子哪辈子造的孽,生了你这么个玩意,看看你那脑袋,你是要打鸣啊!”

    被黄老太爷当着黄婉瑜和李坦的面破口大骂的黄景玉吭吭唧唧回了一句:“我也不是您生的啊。”

    黄景玉没成想已经望九的老太爷听了个一清二楚:“放屁,你爹都是老子生的

    。”

    “完蛋玩意!”




第119章 林动的日记本
    吃过晚饭,祖英再次回到前院老槐树下坐着去了。

    饭前一番问话,祖英除了借林阳之手送了黎玥神医手环,还拿出一只与林阳兜里装着的铁质腰牌一般样式的腰牌,只是比起林阳这里的腰牌,祖英拿出来的腰牌多了一层金边和正中刀剑相交图案中一个“令”字。

    护卫令牌,号令护卫腰牌持有着的令牌。

    黎玥推着一辆永久自行车与林阳一路离开小帽儿胡同,二人出了胡同,黎玥骑着自行车,林阳抬腿一跨坐在了后座上。

    骑车的黎玥背对林阳,腰板笔直。林阳看不到的她那张俏脸上,眉眼弯弯,笑意满满。

    跨在自行车后座上的林阳,在自行车晃晃荡荡兜兜转转,骑出几条街道后,抬手把住了黎玥的蜂腰。

    黎玥身子一紧,没有出声也没有抬手打掉林阳的手。

    仍是把住自行车把手,向着既定方向而去。

    路途尚远,兰桂坊还在四九城外,后座上的林阳缓缓开口说起话来。

    “你怎么认识祖奶奶的。”

    黎玥身子一顿,脚下不停:“我很小的时候就寄住在祖奶奶这里了。”

    林阳点了点头,扶住黎玥蜂腰的双手力度大了点:“五十多年前,祖奶奶离开了林家村。”

    黎玥骑车速度慢了一些,静等林阳说下去。

    “我很小的时候就跟在太爷爷身边了,是三叔和太爷爷一手把我拉扯大的。”

    “小时候的记忆已经有些模糊了,但是有些事情注定我会一辈子记得清清楚楚。太爷爷最喜欢午后坐在祖宗祠堂的院子里看书,志怪小说、传奇故事、偶尔传入村子里的小簿书册,还有那时候洛阳纸贵的新闻报纸。这些太爷爷看的东西,我有时候自己也偷偷拿去看,但有一样东西,太爷爷从来都不肯叫我碰,碰一下就是太爷爷和三叔的一顿组合混打。”

    说到这里林阳笑了起来:“小时候我和林鹊二哥想法设法想要偷出太爷爷的那本大部头,二哥没少替我挨打,但一次也没成功过。”

    “那本大部头太爷爷每逢初一十五就会拿出来翻阅,而且看过大部头后,平日里对我和二哥最是温和的太爷爷都会有半天很是严厉,我俩一点错误不能犯,包括吃饭弄掉米粒饭菜之类的错误,犯了错就是一顿打。”

    “后来我考上高中去了市里上学,放假回到村子里的时候,太爷爷总会拉着我一起去祖宗祠堂看书,但是那本大部头仍旧不许我碰触。”

    “再后来,三叔出了车祸,我成了嫌疑犯,被村民押解进了派出所,那个晚上我真的吓坏了。”

    林阳依旧语气轻淡,已经对他的往事有所了解的黎玥听到这里却是一阵揪心。

    林阳扫了一眼黎玥突然绷紧的后背,笑了笑接着说道:“但是那天晚上,我终于看到了那本大部头,是太爷爷亲自带给我看的,就在派出所

    的监禁室里。”

    林阳好似再说别人的故事,一路娓娓道来。

    原来那本叫他和林鹊心心念念了十多年的大部头,只不过是太爷爷林动自己的日记本罢了。

    只是彼时已在古稀之年的林动,过往经历着实太过丰富,日记本也就厚厚一大本了。

    心中的谜团终于打开,林阳当时便要把大部头还给太爷爷林动,只是太爷爷却说送给他了。

    之后,林阳便随太爷爷离开了派出所,离开了青川镇,离开了华夏。

    带走的只有那本大部头。

    林动的日记本。

    日记本除了记载了林动的过往经历,还详细记载了林动习练的武技功法。

    后者正是林阳在远走海外后能成功消化神医传承和在西方黑暗世界艰难行走进而步步登高的根基所在。

    而林动的过往经历中,又有一个人名被一再提及。早已将林动的日记本翻的滚瓜烂熟的林阳,清晰记得,那个名字是祖英。

    而祖英在林动的日记本中,一共被提及六千三百二十一次。

    林动的前半生,从幼年到中年,都有祖英相伴。

    而林动的武技功法,更有绝大多数都是与祖英一并习练的。

    习练林动武技功法已满十年的林阳,对此太过熟悉了,所以才会在只看到祖英起身后的一个背影后,便认出了祖英。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太爷爷林动,也是年轻过的。

    彼时尚年少的少男少女,自是有不足为外人道的新鲜故事,也都被年轻的林动一一记录在日记本中。

    以此,林阳知晓了林动与祖英,二人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在暗无天日的那个年代里同样的悲惨遭遇,和同样的热血沸腾。

    各自老去的二人,在他们的年代里,自有属于他们的风华绝代。

    只是一场变故后,已经站在某个至高位置的林动,突然一跃而下,远离了巅峰,远离了尘嚣。

    二人的感情没能承受突兀而来的变故,祖英将身受重伤的林动送回林家村后,离开了。

    自此之后,林动再没得到过一丝与祖英有关的消息,他直以为祖英早已死了。

    是为他报仇而死。

    而他,更有重担在身,数十年来日夜思念祖英,更恨不得将仇人挫骨扬灰,却只能蹲守在林家村那小小村寨之中。

    人生总是有太多无奈,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负担也就更多更重。

    每个负重而行的人,总有力有所及却无能为力的事。

    这,并不矛盾。

    因为正是这些脊梁的存在,才撑起了小小村寨,撑起了乡镇街道,撑起了大城小市,撑起了泱泱华夏。

    当然,随着年岁日益见长,很多事情林动不会再像年轻时候那样付诸笔端,更多的还是默默烂在了肚子里。

    林阳也只是知道祖英的存在,知道林动对祖英无与伦比的爱恋。

    仅此而已。

    林阳更没想到,祖英仍旧在世,而他,见到了

    祖英。

    当祖英瘫倒在他怀中的时候,当祖英听到他说起太爷爷林动的时候,当祖英抿嘴而笑眼眶含泪的时候。

    林阳知道,这,曾经被无数英杰爱慕年



第120章 兰桂坊蔡全友
    首都所在,并非华夏中心。

    向东,向北,向大海。

    国际化、地球村,包罗万象,有容乃大。

    大都市的飞速发展,有着大千支撑。

    位处京城闹市区中心地带的兰桂坊,背后同样有着数之不尽的支撑。

    来这家“华夏第一”会所消费的各色人群,都是兰桂坊的支撑,当然这些支撑只是从商者放在明面上的,暗地里能将一个小小会所成功上市,其底蕴更叫人闻而惊怖。

    兰桂坊头上的红色是少不了的,红色之余,海外白、地下黑,与之成就三足鼎立之态,以此将兰桂坊一步步推到今天。

    兰桂坊的实际经营者,在京城的大名丝毫不弱于一方牧守。

    曾经黑,后来白,如今又沾惹了一丝红的蔡金友。

    蔡全友其人,三十年前背井离乡来到京城。彼时京城刚刚盛情接待了来访的北美总统,正是春满大地万物复苏的大好时节。

    高楼大厦从无到有,经济腾飞指日可待。

    数之不尽的外来务工人员来到京城,烟尘漫天的各处工地挥洒汗水。

    蔡全友便是其中之一。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初始,势力弱小的外来人员在京城本地人的帮助下,找活、揽活、干活。

    一心给本地人打下手的外来人,开始的时候与本地人自然相安无事,甚至有时候还要受本地人的欺辱。

    地大物博的华夏,从来不缺人杰。

    高手自在民间。

    外来人越来越多,自成群体。

    本地人些许的打压,点点积攒。

    终是爆发。

    与无声处,外地帮已经存在。

    本地人急忙应对,成立本地帮。

    结果却是自诩承载了华夏千年底蕴的本地帮,不堪一击。

    外地帮就此做大。

    蔡全友背井离乡远来京城的时候,正是外地帮开始抬头的时候。

    年轻气盛的蔡全友初到贵地,既不忿本地人的跋扈,也不肯被与他这泥腿子一般出身的外地帮收编。

    结果夹缝求存,步步艰难。

    时势造雄才,蔡全友这类外地年轻一代,在外地帮与本地人的共同打击下,只能低到尘埃之中,去做便是外地帮最底层的存在也懒得沾惹的苦劳力。

    然而这一类人从来都不少。

    华夏最不缺的就是人。

    是人便会有人才。

    心向远大的蔡全友,三年扛大包大苦工出卖青春劳力,身边聚拢了不下五十人的队伍。

    都是远来京城打工的年轻人。

    同样年轻,同样气盛。

    同样心向远大。

    被外地帮调转头来打压了三年的本地人,终于想起他们真正的底蕴,不是自身。

    而是根深蒂固的本土本色。

    一直坐看双方打闹的真正上层人物兴致所起,伸了伸手。

    自始至终跟脚都没有实实在在落在京城地面之上的外地帮,瞬间崩塌。

    树倒猢狲散,不可一世的外地帮就此成为过眼云烟。

    本地人眼看外地帮完蛋,跳将

    起来就要痛打落水狗。

    此时的本地人,远比彼时的外地帮,更加嚣张。

    天老大,我老二。

    这就是当时本地人的真实写照。

    看兴趣的上层人物再次出手,于泥泞中将外地而来却还算空白也就更好控制的一拨人拉了起来。

    掣肘本地人。

    趁势而起,蔡全友成了这类人的领头者。

    步步登高。

    由蔡全友担任法人代表的兰桂坊会所拔地而起。

    兰桂坊出现之前,蔡全友于灰暗中行走。

    兰桂坊出现之后,蔡全友以成功商人之姿终于在京城地面找到了自己的落脚点。

    兰桂坊上市前夕,蔡全友入赘京城大家族,成为了京城的权贵之人,真正触摸到了上层人物的门槛。

    到的今天,蔡全友的大名不知已被多少远来京城的年轻人传唱,他的经历更是俨然已经成为更年轻一代外来人心中的传奇。

    甚而大天白日里就常有“怀抱梦想”的年轻人前来兰桂坊,期望可以远远的见蔡全友一面。

    蔡全友的故事,在某个圈子里,似乎已经成为神话,他便是那个圈子里存在着的神。

    当然,这位神话人物,也是一些圈子里,至今只是一个不入流的小人物,甚至是个笑话。

    这位既是神话也是笑话的传奇人物,其实还不到四十。

    这些年里蔡全友苦过、累过、恸哭过,笑过、乐过、快活过。

    几年养尊处优的日子,把曾经的精壮小伙,打磨成了微胖的中年男人。

    只是眼中锐利,这十几年来不曾从蔡全友的脸上消失过。
1...4950515253...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