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雾区域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睡不行
末日!
……
蓝球联合政府没有再做过多的“思想工作”,因为现实已经帮它完成了一切…
在火星已经爆炸,黑液即将到来的情况下,整个蓝球都在组织各种应急方案,而这些成员几乎不约而同的,先后向蓝球联合政府询问意见。
红线计划是否成功,已经再也没人关注……变得毫无意义了。
布兰奇·鲍勃没有建议,整个蓝球联合政府也没有建议…
在不可抗力的球灾难到来时,我能有什么办法?难道现在将你们所有人联合在一起,就能抵御末日的到来吗?就能战胜末日吗?
“我是人,不是神!”布兰奇·鲍勃最终只回复给各个成员国一句话。
但是,没有建议的他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做,他联系五个常任理事国,以及一些具有拦截导弹的成员…据说,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在蓝球环计划无法建设完成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将导弹防御系统联合起来,做最后的抵抗。
其实他自己也清楚,这恐怕只是无力的挣扎…
至于其他没有得到回复的成员,当然很快意识到眼前的情况,他们发现与其抵抗末日的到来,不如先去考虑如何能活下去——既然抵抗已经毫无意义,那就想办法逃命吧。
只是讨论来和讨论去的结果,无非是参照末日电影中描述的那样,为国内一部分人准备“方舟”,也就是用各种大型船只,无论是航空母舰还是别的什么,在伪神流星雨到来的时候,带着这些人出海避难。
当然,上船的名额导致了更为严重的混乱…
谁能上船?谁不能上船?
总不能抽签决定吧?!
所以,政府机构和军事人员以及相应的物资、武器,“理所应当”的成为了出海方案的第一批乘客,政府公开向国内的民众宣布——这不是逃避,而是为了留下希望的火种,在灾难来临之后,我们这些人将肩负起匡扶人类的使命,秉承人类的自由意志,在海外继续斗争…
最终,我们将反攻大陆!
这并没有有效的解决混乱…平息普通民众的质疑和怒火。
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一个关键问题——凭什么你们能做“火种”,得到活下去的机会,我就必须熄灭?
混乱进一步加剧…
成员国政府不得不马上安排相应的对策,开放境内部的地下军事设施,并划出众多安区,同时接收民众,躲避即将到来的灾难…
这从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各地官方的压力,因为堵在各个城市市政厅的民众已经在争先恐后的奔向附近的安点。
而政府高层们,终于腾出手来调集国内的战舰和大型船只,准备“出海逃难计划”…在这个时候,还能接受命令,并被调遣的军队几乎成为了承担了所有的行动,到处搜刮能够带上船的物资…用政府的公告来说,这是为了未来反攻积蓄力量。
当然,对于物资的定义并不是所有人都相同——就在红线防御带旁边的一座城市,据说是某个小国的首都,一支军队突然冲入了国立银行,将储备的黄金部开车拉走…
纷纷收拾行装逃向安点的民众充斥着大街小巷,他们带着家人,带着粮食,带着各种自制的武器从城市,从城镇向外逃难,无论是城市间的公路,还是铁路,到处都是形色匆忙,拖家带口的人群。
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政府开放的安区后,他们才发现这里只是被划定了区域,政府所说的“划定了安区域”,只是可怜的字面意思——并没有一个军人被驻扎在安区负责警戒,这里除了和自己一样逃难过来的普通民众,并没有其他类别的人同时到来…
更悲哀的是,安区没有食物储备,甚至没有水源,只有地上或者地下的光秃秃的建筑。
很多人意识到,自己好像被骗了,所谓的安区,其实不就是一个更换了地点的难民聚集地吗?
在这里,甚至还没有守在城市的家里面安!
一些人选择留下,可能因为人多会给自己带来一些安感;一些人选择离开,他们认为或许还有其他方式逃避末日…
在离开的路上,他们突然发现,原来身后是的公路上,是一眼望不到头的人头攒动——因为通讯中断,后面的人并不知道安区到底是什么样子。
这种混乱的情景,并不只发生在某一个地方,整个非洲,甚至整个蓝球,都在复制着几乎同样的事情。
更多的人,难以计数的人,除了知晓末日即将到来的情况,几乎没在收到任何其他的信息——整个蓝球大部分地区已经处于无政府状态。
所有的正常的人类活动已经部中止,秩序这个积累了人类几千年文明形成的规则,在短短的几天之内彻底瓦解。
蓝球联合政府逐渐变成了孤家寡人…曾经充斥着大量军队的哈科特港已经人去楼空,除了少数还在继续办公的人员和侯文生带来的军队停留在指挥中心大楼,已经再也看不到其他外来者的身影。
当然,指挥中心的大楼以外,还是喧嚣异常的——从内陆逃难出来的平民逐渐到达了这座海岸旁边的城市,铺天盖地。
因为民众们或多或少的知道,陆地即将不再是安的所在,过去无法通过的所谓的“国境线”已经成为一纸空谈,于是带着家人,准备争取最后的一点生机…
只是,在港口停留的各种船只,无论是军用的,还是商用的、民用的,早已在几天前就部离开了,此时的非洲第三大港口,漫长的海岸线上除了黑压压的人群,只有黑压压的人群,而且越来越多…
在已经没有船只的情况下,他们穷形尽相的想出了各种办法,如同蝗虫一般将哈科特这座小城抢掠一空——重点是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的东西,各种千奇百怪的载人水上工具被制作了出来,就连城市远端的雨林,也在几天内被彻底砍光,变成了光秃秃的一片…
在这段时间,哈科特港口外面的水域,漂浮着各种简易的木筏或者其他什么东西,上面的人拼命的远离陆地…并没有过多久,这片水域变成了鲨鱼群的天堂,瓦蓝的海水颜色逐渐发生变化,每当清晨和夕阳的时候,可以看到反射的微弱阳光,带着一抹阴沉的血红。
即使这样,海岸线上仍然留存着大量的人群,他们已经没有任何办法出海,只能退回这座城市的内外。
伤病、饥饿、死亡…开始变成这座港口小城的主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所有的纸质钞票已经一文不值,就连黄金在这个时候也变成了无用的累赘,整个蓝球的通用货币只剩下一种东西,那就是食物。
到处都是流民和孤儿,往日喧嚣的城市变成了灾难和犯罪的集中地,这个时候,无论是来自于秩序的公信力,还是来源于人类文明的道德,完比不上一袋面包,或者一把手枪。
……
准备坚持战斗的人是有的,比如前面提到的蓝球联合政府,比如仍然停留在哈科特港的启明局众人,以及吴江的五个装甲师。
只是此时,就连侯文生和吴江,都已经失去了和家乡的联系…
在火星爆炸的最初,侯局长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了上去,并在末日时间被世界的天文机构计算出后,他和吴江同时接到了命令——继续驻守在非洲,待灾难结束后酌情行动。
只有这一句话,没有更多的安排和描述。
侯文生马上组织了会议,讨论下一步的行动…在得到军队仍然保持着约束力的情况后,所有人同时舒了一口气,并庆幸无产阶级军队果然具有较高军事素养…
根据命令,已经能够得到很多的信息——这条命令本身,是告诉侯文生等人各自为战,具有充分的行动自主权。
如果换一个说法,其实也不难理解,就是…被放弃了。
国内的情况应该与其他地区一样,开始出现了混乱…而高层同样对此束手无策,这很好理解,因为接到的命令并不是返航——如果有什么对付火星黑液的办法,那么在执行的过程中,军事力量的保障必不可少,他们应该是被命令马上返航,而不是各自为战。
不需要军队,那就是不需要抵抗,接下来的事情只剩下避难…只有先避难,活下去,才能再谈以后。
最终,会议确定了这个主题,而活下去的办法也很快得到了方案,因为前面为了协助红线防御,有六艘战舰被调集了过来,受吴总指挥调配。
届时,启明局的众人可以跟随吴江的五个装甲师,登录船只出海。
在谈论方案的尾声,布兰奇·鲍勃带领着十几个蓝球联合政府工作工作人员进入了会场。
秘书长双眼血红的看向侯文生和吴江,沉痛的说道:“毕竟,我们一起携手战斗这么久。”
“现在…我需要你们的收留。”
原来,蓝球联合政府军已经作鸟兽散,他们本身就是各国组成的联军,在灾难已经确定的情况下,所有的军队已经纷纷逃离了哈科特港…不仅如此,就连蓝球联合政府原有的几百名工作人员,也仅剩下目前的十几个人。
设计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战略的布兰奇·鲍勃,此时变成了孤家寡人,在寻求庇护。
(iishu)是,,,,!
第四三七章 运输任务
【】(iishu),
()秘书长的请求自然票通过。
反正只是增加十几个人…哪怕蓝球联合政府没散,有成百人上千人需要援助,侯文生也会答应的,这并不是简单的人数问题,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无论是侯文生,还是其他启明局的人或是吴总指挥都是将蓝球联合政府当做战友的。
虽然侯文生为自己提供援助在意料之中,布兰奇·鲍勃还是投桃报李——将蓝球联合政府的储备资源地点,透漏给了侯文生和吴江。
红线计划开始实施后,几乎调集了整个非洲的军队,而维持大量军队需要天文数字的物资…这些物资不光是非洲本都所有成员国提供,还有蓝球其他成员的支持,部都是由蓝球联合政府调配。
之后,红线计划在钢国盆地形成了密如蛛网一般的资源供应链——蓝球联合政府协同黑雾灾难抵御组织,在整个钢国盆地区域建立了大量储存的物资中转站…武器、油料、食物、装备、弹药…应有尽有。
虽然绝大部分中转站在火星爆炸后被哄抢一空,但是一些隐秘的基地建立在荒芜人烟的雨林和戈壁滩中,想必还安然无恙…
侯文生和吴江同秘书长商议后,选择了其中的四个具有逃难必须物资的基地,分别储存了燃油,武器,食物等等资源,经过简单的筹划之后,启明局紧急派出军队,前往运输…毕竟,即使有军舰在手,末日避难同样需要物资支持,因为谁也不知道将在海上漂泊多久。
为了防止运输过程中出现意外,一个整编的装甲师被打散,分别护送运输队前行。
……
特战组被命令跟随一支运输队同行,目的地是钢国盆地的边缘,钢国布的北部城市韦索。
这座城市同样在钢国河流域,而且在上游,能够通过水路不断向布达柴维尔输送物资,而且贴近红线防御带边缘,利于防御,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而且,这座城市具有一个大型的水电站,当初还是华夏一家公司中标建造的,可以通过现成的线路为布达柴维尔提供电力支持,是当初布达柴维尔主要的电力来源之一。
所以,即使当初整个钢国盆地内已经不再安,这座城市还是在第一时间被收复,改造成为重要的物资中转站——韦索水电站连同城市临河港口被建立起军事基地,在整个布达柴维尔保卫战期间,都是重要的物资枢纽。
至于韦索的居民,早在红线计划一开始的时候就转移到红线之外,而韦索基地维护的兵力,当初有一个整编的步兵师加上一个直升机编队…在蓝球联合政府军撤离布达柴维尔的时候,用于撤离的船只就是这支驻军调集,并跟随船队顺流而下到达布达柴维尔,最终并入蓝球联合政府军后一起撤离到大西洋…
换句话说,韦索基地已经空无一人。
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除了以上的客观因素,主要原因是这个基地一直在为布达柴维尔提供河运支持,储存了大量的优质燃料油——这是一种专供大型船只使用的燃油,在驻军撤走的时候,这些库存不可能一起带走。
启明局的末日撤离主要依靠的就是吴总指挥手下的六艘军舰,无论是出海躲避灾难,还是在灾后重返华夏,燃料油储备必须保证。
更重要的是,可能因为人员疏散的较早,韦索周边区域并没有异物扩散,也并没有产生黑雾区域,可以想象,这座城市可能是钢国盆地内仍然为数不多的安地区。
所以,吴江派出了手头所有的十二辆油罐卡车,并安排了一个整编的装甲营进行护卫,包括十七辆装甲步兵车和四辆坦克,一起赶往七百公里以外的韦索基地。
即使这样,侯文生和布兰奇·鲍勃仍然感觉不放心,所以安排程峰亲自指挥这次运输任务,特战组随同两架运输直升机,六架武装直升机同行,加强保护。
两架武装直升机先行,到达韦索后探明了基地的确有大量存货,运输队马上出发。
……
此时的乔飞,正坐在出发自哈科特港的装甲指挥车上,透过厚实的防弹玻璃窗,看着窗外无数逃难的人们…滚滚的人流正在漆黑的夜色下,如同蚂蚁搬家一般向着海岸的方向挪动。
一直到现在,仍然有无数的人在向海岸线靠近…
乔飞对此不是特别理解,不知道这些人是如何得到这样一个认识——认为灾难来临的时海洋会比陆地安。
虽然海洋上不会出现黑雾,这也仅仅只是不会出现黑雾区域,谁也无法保证黑雾是否会蔓延到水面上…钢国河面上十几公里的黑雾弥漫就很说明问题。
而且…火星陨石碎片有多少?具体会落在哪里?这些都是现在无法判断的情况——当大量流星雨砸在海洋上,会不会引起海啸?
这也完是未知之数…这也是哈科特港的侯文生等人没在末日来临前,就登上战舰出海避难的原因。
海面上相对安的认识,已经在恐慌遍布的情况下让所有人失去了理智…纷纷从内陆向外逃命。
谁都无力改变这种错误认识,改变了也没什么意义,无论是蓝球联合政府还是启明局都拯救不了什么。
在此之前,乔飞联系秦兰,希望她尽快从比奥科岛接回哈科特港回来,但是被秦兰一笑置之,她说那边的一组重要试验进入了关键期,现在撤离等于前功尽弃,她希望能完成这一阶段工作…
而且,比奥科岛距离大陆有一段距离,可能比乔飞所处的哈科特港还要安一些——就连赤道几内亚的元首,都临时撤离到比奥科岛,等着看下一步的情况变化。
的确,这座两千多平方公里的岛屿足够大,就算有海啸都不用太过担心,就算因为很多人逃到岛上,导致人数暴增,但是从目前来看还是相对安的——黑雾灾难抵御组织溃散后的残余力量也撤到了研究中心,那里有一定数量的军队保护,准备做灾难后的最终抵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