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心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凉小柒

    反正日子就这样过,三点一线,虽然整天背书写作业有些枯燥,却也很充实,比起步入社会摸爬滚打,还是要舒服很多。

    很多人身在福中不知福,等到失去以后,才恍然珍惜起来,原来自己一直都在幸福之中而不自觉。

    十一月呼啸而来,十月的尾巴不留一丁点痕迹。

    那些秋蝉的声音似乎在一夜之间就全部寂灭了,连田里的蛙鸣也消失了。

    十八一中大全会如期召开,第一个就是将食品安全隐患作为条例摆到了民生问题,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出六十条有关食品安全法规法案,健全公共安全体系,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十八大一中全会结束后,顿时掀起波涛骇浪。

    而且这次不再是小打小闹,而是真的的严打,面的法规法令贯彻落实下来,无数黑作坊以及不合格的餐饮业纷纷停业整顿,有很多整顿都过不了关的,那也只能无限停期了。

    而这段时间夏家父子的速冻虾事件在这风口浪尖又被提起,毕竟事件过的也不长远,大家的记忆还算深刻,于是夏家父子顿时又成为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在这轰轰烈烈的食品安全整顿风暴中,国土局等部门也开始行动起来,之前打着转让的牌子让许多自作聪明的人了一回当,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征收了一批土地。

    不过也有人发现了不同寻常的地方,有一户人家居然在这种刀口收了一大批土地,等那些政府干部们回过头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了,有些人傻眼了,没想到还真有人去买这些荒废的土地,一开始还以为消息走漏了,可查来查去,还是没有丝毫痕迹,只能归根于那户人家是撞大运了,好在他们虽然抓了些土地在手,却也不是那种钉子户,只要价格适当,还是能够退步的。

    然后在某个没有阳光的下午,一纸拆迁法令新鲜出炉,由于新闻媒体的推广,在加东兴大道那边确实有人手有土地,可是看到政府都在转牌卖土地,他们也跟着卖,结果征收的消息一出来,顿时傻眼了,这可是相当于错过了靠拆迁发家致富的好机会啊!

    一时间闹得人尽皆知。

    方宁家闷着脑袋发大财,既不声张,也不招摇,依然关紧房门过自己的小日子。

    方宁家几个亲戚早之前就用大道理苦口婆心的劝了好久,说不要把钱都丢到水里,要用到刀刃,可谁知道眨眼间,十八大一中全会召开,风向顿时就变了。

    尤其是那些之前在他们看来荒废毫无用处的土地,现在已经变成了金山银山,颇为让他们眼红,只能捶胸顿足,恨自己当时怎么没有勇气跟着姐夫家冒险一次。

    那些亲戚们长唉短叹,自哀自怨,都不肯放弃最后的机会,纷纷登门去方宁家看看还能不能抱大腿。

    所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话并不假,势利眼人人都有,可像方宁家亲戚那样眼巴巴的过来,那还是少见。

    方宁家在这个节骨眼大门紧闭,谁也不见客,让他们吃了些闭门羹,颇为不愉,可想到以后,方宁家就要富贵起来,心里那点怨恨又消散了,毕竟不好多计较和碎嘴,以后总得依靠方宁家的地方。

    方微从安定七中回来的时候,还有些晕乎乎的,如坠梦中。

    她之前虽然知道家里在东兴那边盘下了的荒废土地,不过也没放在心




第二百五十三章 文恬武嬉
    自从平海县入了冬季以后,日子就越来越冷了,内陆地区,靠近洞庭湖,水蒸气大,温度也比较低,如果不穿多一点,就很容易患上关节炎之类的风湿骨病,这也是为什么越往内陆走就越喜欢吃辣的缘故。

    小城里的梧桐树的叶子基本上已经掉光,光秃秃的树杈非常难看,道行路旁的白桦树已经围上了稻草过冬,可尽管是这样冷的天气,依然没有下雪的消息。

    爷爷说今天不一定会下雪了,他是找人算的,这多少有些迷信的成分在里面,而科学的说话则是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全球变暖。

    爷爷他们是不懂什么叫臭氧层以及氟利昂,只知道今年不下雪,来年的害虫一定会多。

    城里面的女孩们也纷纷穿上了厚点的毛衣,以及加绒打底裤,大半的花枝招展,走在街上都是靓丽的风景线,随处可见被打底裤包裹的细长大腿。

    至于男生则多半穿的是臃肿的羽绒服,他们穿着很随便的,如果是上学期间,则在羽绒服外面再套一层校服,这个时候校服的作用就很明显了,既可以当抹布用,又可以放在腿上保暖,反正功能齐全,耐用又结实。

    入冬没几天之前,方宁他们就在准备期末考试,也就是说还有半个多月,他们这一学期也要结束了。

    很多人还没反应过来,前段时间还是期中考试,文恬武嬉,一片繁花似锦的光景,可一眨眼间,期末考试忽然而至,如达摩克利斯之剑,迫在眉睫。

    于是,又开始一番你追我赶的较量,大家暗暗较劲,互相憋气,都想过一个好年,连那些吊车尾的差生们在这段时间内都上进了许多,互相问同学问题,去办公室里请教题目,连夜赶作业,整个二中校园一番火热的景象。

    毕竟谁也不想在期末考试过后,大家来二中领完通知书回到家里,父辈们翻开通知书一看那羞愧的让人钻地的成绩以及老师严厉的评语,让人上火,谁也不想屁股挨板子,都想过一个好年。

    至于来年是怎么样的,人仰马翻还是继续文恬武嬉,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周五的周考刚考完,阳光微醺,方宁他们都背着书包放学回家。

    休息两天后,就是长达半个月的期末备战了。

    周六的下午。

    程曦突然打电话给他,说姐姐在家里弄热饮,叫他也一起过来喝下午茶顺便聊天。

    “嗯嗯!”方宁还真是受宠若惊,又顺道问了一句,“你姐这么快就放寒假了”

    程曦淡淡的说,“各个地方的大学放假时间应该是不一样的,沿海城市和内蒙新疆那边都放的非常早,当然,那些考研党们还在学校图书馆备战,一时半会不会回来。”

    “那行,我等下就过来。”他微微踌躇,回头和家里打个招呼准备出门一趟。

    方宁去程曦家的时候,她父母都不在,就程莹和程曦两人在家,而程曦又不爱说话,程莹也忙着事情,所以客厅里静悄悄的。

    程曦坐在沙发上,靠着电火炉一边看电视一变吃苹果,目不转睛,她穿着也很简单,就是白色的厚毛衣和牛仔裤,头发披散在背后,带着湿漉漉的质感,看样子是刚洗完澡。

    只不过,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她还穿着牛仔裤,可想而知对牛仔裤究竟有多深的信仰。

    程



第二百五十四章 只寻来路
    方宁在她们家里随意地转了几下,想要偷偷摸摸进程曦的闺房,结果在看电视的她第一时间内把目光扫过来,让他讪讪的咳嗽两声,乖乖的回到沙发上坐着了。

    程莹要弄的抹茶拿铁在奶茶店都有卖,只不过那种都是速溶冲泡型的,这人有了追求,也就很挑剔了。

    于是就买好了需要的材料在家里做起来,既实惠又能够显得有才艺。

    之所以选抹茶拿铁,还是因为低脂热量低,吃了还有瘦身减肥的功效,周末的时间泡上几杯,然后弄些下午茶点心和水果切片的,晒晒太阳,聊聊天,看看书,就可以悠闲一下午。

    她买的是烘焙款,抹茶粉会稍微粗点,直接用开水冲有些困难,最好的工艺是拿筛子过筛,重复筛上几遍,结块的抹茶粉用勺子多压几下就成细细的粉末了。

    程莹做拿铁的时候比较细腻,一定要讲究工艺程序,比如说在冲的开水上,只能烧到八十度左右,而不能是完全滚透的开水,很多人不注意这个小细节,因为过于滚烫的水,容易破坏抹茶的香味,没有那么醇厚,放进微波炉里热半分钟就可以拿出来。

    抹茶被她用搅拌刷搅拌几下,放在一遍就不管了。

    她又去做奶沫,把牛奶倒入奶泡机里过一遍,等牛奶加热至边缘出现密集小泡时,再重复上面的动作,也同样是半分钟,基本上就可以看到厚厚的奶泡,剩下的就是先倒入打好的抹茶,冲入牛奶,最后用勺子舀出锅底余下的奶泡,筛一点抹茶粉,抹茶拿铁基本上就出炉了。

    “我去做个拼盘。”程曦起身切了很多水果,放在一起拼盘,看起来非常养眼。

    方宁伸了下懒腰,笑嘻嘻的说,“莹姐,你这抹茶花了半个小时才做好啊,不愧是优质生活,精挑细磨。”

    “走吧,我们去阳台喝下午茶。”

    程莹没跟这小子耍贫嘴,端着奶茶直奔楼顶的天台去了,方宁和程曦二人亦上楼去。

    前阵子下了一场雨水,天台的地面被冲刷的很干净,没有想象中四散的灰尘。

    天台靠近阳台边沿,摆了几张白色的躺椅还有玻璃圆桌。

    程莹抹茶拿铁摆在桌上,返身去找太阳伞了,毕竟这个时候还是出了点太阳。

    程曦站在天台边缘远眺,方宁也一起并肩站着,从这个角度看下去,刚好可以俯瞰大半个老城区,不远处是晾晒的衣服,在层层叠叠的老旧窗户里飘来飘去。以前老城的规模仅限于民建路和五条主街,可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老汽车站为中心区域,呈辐射状扩散出去,像蜘蛛网一样四通八达,到处是红绿灯岔路口以及高楼林立的写字楼,再往远处看则是沿河风格带,民宅错落有致。

    虽说平海县目前还是贫困县,可是他们相信,在以后的日子,不会一直贫穷下去,毕竟制约这里发展是道路,而并非这里的百姓。

    可以预见,在高速发展的今后,好日子好时代,不会太久远。

    这天下午他们三人在天台上吹吹风,聊一些以后的理想。

    程莹环抱着双膝,望着远方,微风吹起发丝。

    她想的很好,等大学毕业以后,就决定考研,不想太早步入社会,第一个是在这普遍的高学历



第二百五十五章 错过的风景,终不能回望
    相对于高三的兵荒马乱和狼心狗肺,高一高二就显得文恬武嬉了。

    早上二中校园里的雾气尚未散尽,站在四楼的走廊上向外眺望可以看到东方渐白的鱼肚,晨光微曦,阳光透过香樟树那稀疏的叶子点点光斑的洒在水泥地上。

    “铃铃”

    二中的铃声已经响了两遍,广场以及更远处的台阶上可以看到陆续有学生背着书包赶紧来,甚至走得比较急的学生就直接抓着书包一路小跑起来,而此时也才不过六点半。

    这还是好的,校门口聚集了大量的学生,被拦在外面检查校牌佩戴情况,没有佩戴的都要被学生会干部们记小本子,等待全校通报。

    饶是如此,还是有很多人没有佩戴校牌,苦着脸,被一干学生会男生们带到了围墙角落里等待被记名字。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高中的生活确实苦逼。

    没有办法,他们还要在这里熬三年,渡过三年艰苦的时光,等待被时光的修饰。

    方宁还在眺望下方那群蚂蚁般忙碌的学生,就被人在后面拍了一下。转过头来,却看到苏小小露着小虎牙朝他笑了笑,于是便会意道,“早啊!小小。”

    “嗯,早!”苏小小点点头,手背在背后,笑容阳光明媚。

    “你今天不去训练”方宁随口说道,毕竟按照这个时间点,苏小小她们也应该前往操场去热身锻炼了,体育生就是这样,往往要牺牲大量的学习时间来进行体育方面的锻炼,对她们而言,高考的体育成绩要放在第一位,文化成绩反而是其次的,只有体育成绩上录取线了,才会看文化成绩。

    不过也有一些学生体育成绩上了重本的录取线,可是最后高考的时候,哪怕文化成绩录取降低了档次,也还是达不到录取要求,最后三年辛苦付诸东水,欲哭无泪。

    苏小,“今天有事就不去了,我等下先去办公室找老班有点事情,而办公室现在没开门,就在这里等着,没想到看到你在走廊上发呆。”

    “教室里空气太沉闷了,还是外面的空气质量好。”方宁说完后顿了顿,有些诧然,犹豫一下,问道,“你去办公室干嘛”

    “长沙市里面有一项比较重要的省级比赛,对高考有加分作用,其他班的体育生都通过班主任报名了,我也想去参加比赛,就准备让老班给我报名,看到时候,能不能弄个名次回来。”苏小小微微沉吟,这不是什么保密的事情,和方宁说一说也是没关系的。

    方宁笑道,“那好啊,这也是为咱们班争光的好事,加油!争取拿个第一名回来!”

    “第一名有些夸张……我自己都有些没信心,不过,还是承你吉言了!”苏小小笑的很灿烂,虎牙微露。

    之所以这么说,完全是因为省级比赛这样的重点项目,不仅仅只是一两个县参与的,要知道湖南这边还是有很多所高中,山高林深,卧虎藏龙的高手不在少数,只能说尽量做到最好,全力以赴,不留下遗憾。

    “办公室的门开了。”方宁指了指对面走廊,已经有老师出来,往走廊外面倒茶叶。

    苏小小回头看了一眼,点头,明快的挥了挥手,“那我先去了!”

    “嗯嗯,你先去忙吧。”方宁点头。

    苏小小走后,方宁还非常感慨摇头,你说这么好的妹子,苏灿当时是怎么舍得放弃她的

    这个穿越了花海,在水一方的女孩看起来非常骄傲,其实非常平凡,也很贴近普通学生的生活,让人觉得她和别人是息息相关的,她有她的喜怒哀乐忧思,这些都让她更加真实到有血有肉



第二百五十六章 时光再难回首
    最近班上同学们都处在相同的状态,有人翻出英语或语文开始读起来,想着今天能够多记几个单词和诗句,多背一点是一点。

    有人一来就到前桌后或后桌那借作业抄,抄遍整个教室,抄一改三,甚至还有人调侃着不问答案对错,是对抄作业的基本信任,等到任课老师们过来,把作业由课代表或者各组长分发下去,才愕然的发现自己比抄作业的对象还要多作对几个题目。

    有人起早贪黑背着书包一到教室就困得不行,盯着黑眼圈无精打采,东张西望,总想找个机会趴在桌子上睡会,补补睡眠,等到班主任进来巡视教室才浑浑噩噩的起来背书,要是有胆大的家伙干脆在角落里一觉睡到天昏地暗,谁也叫不醒,当然这些学生每个班上都有几个,但是不会太多,反正他们也不影响班上的秩序,又没存在感,不去管他们就可以了。

    还有人一来教室就往高三楼层的各个班级跑,这些人书包里面基本上带了十几个一次性快餐盒装的凉面。高二的学生基本是跑通的,下午放学可以回家。而高三的就不一样了,基本上都是宿舍生,除了周末可以放学离家外,其他时间能够吃到校外的早餐都是非常奢侈而幸福的事情。

    方宁他们以前读高三的时候,就是住宿生,住宿生比跑通的学生在冬天能够多睡一个钟头,还可以上晚自习,但是要想吃到学校外面的早餐或者快餐那就是非常奢侈的事情,有些人忍不住就翻围墙出校外,但大多数人都是老老实实遵循学校的纪律。

    于是就有些人就专门帮别人带早餐或者奶茶之类的东西,有时候一个学期下来,学习成绩没见涨多少,反倒是赚了不少的零花钱。
1...6970717273...1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