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村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橘猫囡囡
本来以为是唐人弄虚作假,但从不断延绵的营帐和熙熙囔囔的人影来看,此时大唐营中已经有不少于三十万大军,足以将突厥军马留下中原,而且大唐援军还正不断赶来。
别人不知道,但执失思力却心知肚明,如今二十万突厥军士已经出现水土不服,缺粮少盐的情况,虽说是一路劫掠,但为了赶路,颉利可汗根本没给大家多少时间,若非占领了武功城获得一些补给,如今怕是不用大唐人反扑,二十万人都要饿死在唐土。
执失思力忐忑的看了眼李世民,悻悻低下头来:“多谢大唐皇帝恩赦,我回去一定会将情况如实禀报大可汗,告辞。”
说完,直接在众将士揶揄的注视下,失魂落魄的朝对岸跑去。
便桥之上,颉利可汗早已经等候多时,再次见到执失思力,这位爱将已经没有了往日的风采。
执失思力羞愧的看了眼颉利可汗,最后鬼使神差的回头朝对岸扫了一眼,那一眼望不到头的营帐和炊烟让他眼角直抽抽。
“尊敬的大可汗,我执失思力对狼神起誓,这仗不能打,否则二十万突厥勇士必将永葬异土。”
无忧无虑的下沟村,村民们忙得已经忘记了二十里外,还有几十万突厥人正虎视眈眈。
席云飞将那本快要翻烂了的《大唐编年史》藏回床底,想想不行,拿着书,穿上拖鞋走出房门,直接将书丢进院子的火炉里烧毁。
“也不知道白马斩了没,你说这好好的签个合同,为什么非要砍一个马头立誓呢这古人真的是事儿妈。”
玩味的调侃了一句,抬头刚好看到三妹抱着一个大瓦罐奶萌奶萌的朝院子跑来,小怪兽套装上的大尾巴左右摇摆。
席云飞生怕小丫头绊倒,急忙上前几步,一把抄过瓦罐:“这是什么”
三妹粉嘟嘟的小脸因为一路抱着瓦罐跑动,此时红彤彤的,十分可爱,听到席云飞问话,喜滋滋的应道:“二哥快看看,我抓了好多八脚怪,快点煮给偶吃。”
席云飞闻言一怔,低头朝瓦罐里面看去,乖乖:“这毛蟹怎么这么肥”
三妹嘻嘻傻笑,席云飞摸了摸小丫头的羊角辫,才想起了如今已经是秋高气爽的八月最后一天,只是因为这几日依旧炎热,自己倒是忘了秋天还有这么好的食材。
“原生态野生大毛蟹啊!”席云飞抓起一只毛蟹,在它的肚子上看了看。
“呦,圆肚脐,还是母蟹啊,好好好。”
有句话叫‘秋风起,蟹脚痒,九月圆脐,十月尖’。
可见秋天是一个非常适合吃螃蟹的季节,秋天螃蟹非常的肥美,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九月吃母螃蟹,十月要吃公螃蟹。
这是由于雌雄蟹的成熟时间不一导致的,其中母蟹在农历**月里性腺成熟,而公蟹的性腺成熟则在十月,所以秋天吃蟹也要注意时间,只有抓准时机才能吃到滋味营养最佳的螃蟹。
席云飞将瓦罐里的毛蟹倒进一个大盆子里,这毛蟹的两只前绒螯上多有细绒,但是与自己以前吃过的不同,这原生态的就是干净,绒毛就像水草一定随水流飘荡,看来洗都不用洗。
“这些都是你抓的”席云飞抓住小丫头的大尾巴,不让她继续蹦跶,指着盆里的毛
第四十八章:讲个故事
武德九年,九月一日,长安城周边一派锣鼓喧天。
毕竟才二十几里地(一里三百米左右),突厥退兵的消息连夜被有心人传递出来。
席云飞一觉醒来,发现整个世界都不一样了,原本虽然忙碌,但多少有点沉闷的下沟村,仿佛再次焕发生机。
母亲刘氏更是拿出不知道藏了多久的红头绳,给三妹绑了一个冲天辫,那模样,再搭配一身小怪兽套装,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新型哥斯拉呢。
三妹本来矮小,那辫子少说半米高,原本一米不到的小丫头,瞬间长高了五十公分,要多奇怪有多奇怪。走起路来大辫子还左右幌哒,看得席云飞心惊胆战,生怕它什么时候晃断了去。
兴许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走到东丘就听到六叔带着大家哼唱着不知道名的山歌。
众人见席云飞来了,都是笑哈哈的打着招呼,丑娘连忙焯了一碗鱼汤面,外加两个菜包子送了上来:“二郎,听说了嘛,突厥退兵了,好像县里已经开市了,我们要不要”
席云飞接过面碗,美美的喝了一口汤,道:“先不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本来想指望魏管事给我们遮风挡雨,如今看来还是要自己想办法。”
这边话音刚落,旁边田大爷和二爷一同围了上来。
“二郎担心得有道理,这馒头有学问,泡菜也有学问,但凡是有学问的,就不好太张扬。”
二爷没读过什么说,但是也知道秘方的重要性。
学堂里,正在教授孩子们练字的柳三叔朝这边看了一眼。
刚好席云飞也抬头朝他看去,两人对视了顷刻,席云飞突然眉心一扬,朝柳三叔招手示意他过来。
柳三不明所以,但还是急忙跑了出来。
众人见柳三到来,主动让出了一条通道,丑娘急忙站起来让座。
“二郎有事”柳三叔如今一副文士打扮,倒是让人如沐春风。
席云飞点了点头,问道:“三叔知道什么是报纸吗”
“报纸”一看就不知道。
席云飞一乐,又问道:“那小话本呢”
“话本”
“连话本也没有”这回儿轮到席云飞一脸惊诧。
柳三叔好像明白了席云飞说的是什么,挥了挥手上手上的《礼记》,二郎说的该不会都是书册吧
席云飞点头应道:“差不多,都是传播文字的印刷品。”
“呃”柳三奇怪的打量了一眼周边众人,最后定格在席云飞脸上,道:“二郎怕不是魔怔了,莫说是书册,就是纸张一般人都不好买到,至于你说的印刷,我倒是知道,听说要先在木板上刻字,工序也简单,是个木匠都能做到。”
席云飞一听工序就知道他说的是什么。
印书的时候,先用一把刷子蘸了墨,在雕好的板上刷一下,接着,用白纸覆在板上,另外拿一把干净的刷子在纸背上轻轻刷一下,把纸拿下来,一页书就印好了。
一页一页印好以后,装订成册,一本书也就印刷成功了。这种印刷方法,因为是在木板上雕好字再印的,所以大家称它为。
席云飞只知道是雕版印刷,却不知道,这雕版印刷术就是初唐时候发明的,大唐中后期才得到广泛使用,要说为什么,这其中刚好对应了世家的兴替。
柳三继续说道:“二郎可能不知道,如今整个大唐九成以上的宣纸都是世家生产的,朝廷也想造纸,但是不透笔墨,易于保存的宣纸却工艺繁琐,听闻工部都是贴钱造纸的。”
“贴钱造纸”席云飞惊得目瞪口呆,造纸有这么难吗
叮咚
户主:席云飞
余额:251590元
“呵呵,这不是挺简单的嘛!”席云飞没有马上购买,而是关掉光幕,朝柳三叔看去:“三叔,我讲个
个故事,您能帮忙用文字记录下来吗您也知道,我就是识字,文采肯定没您好。”
柳三闻言一怔,说起文采,不无骄傲的点了点头:“小事一桩,不瞒二郎,这县里许多人考学都是找你三叔我代笔的,呵呵呵。”
“德行!”花婶实力吐槽自家男人。
“哈哈哈。”东丘之上笑开了花。
席云飞飒然一笑,这对活宝夫妇倒是难能可贵:“这样,我先讲一段,三叔听完整理一番,等我看过没问题后,咱们再继续。当然,工钱少不了三叔的,嗯就按千字十文钱吧,笔墨纸砚我免费提供。”
“千字十文”柳三点了点头,这个价格还算合理,自己帮人创作一篇策论也差不多这个价格,何况如今笔墨纸砚还不用花钱。“哦,对了,二郎这个故事大概要写多少字”
席云飞抬眼望天,仿佛看到两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想起那段凄美的爱情故事,随口说道:“怎么也得十几万字吧。”
&n
第四十八章:讲个故事
武德九年,九月一日,长安城周边一派锣鼓喧天。
毕竟才二十几里地(一里三百米左右),突厥退兵的消息连夜被有心人传递出来。
席云飞一觉醒来,发现整个世界都不一样了,原本虽然忙碌,但多少有点沉闷的下沟村,仿佛再次焕发生机。
母亲刘氏更是拿出不知道藏了多久的红头绳,给三妹绑了一个冲天辫,那模样,再搭配一身小怪兽套装,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新型哥斯拉呢。
三妹本来矮小,那辫子少说半米高,原本一米不到的小丫头,瞬间长高了五十公分,要多奇怪有多奇怪。走起路来大辫子还左右幌哒,看得席云飞心惊胆战,生怕它什么时候晃断了去。
兴许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走到东丘就听到六叔带着大家哼唱着不知道名的山歌。
众人见席云飞来了,都是笑哈哈的打着招呼,丑娘连忙焯了一碗鱼汤面,外加两个菜包子送了上来:“二郎,听说了嘛,突厥退兵了,好像县里已经开市了,我们要不要”
席云飞接过面碗,美美的喝了一口汤,道:“先不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本来想指望魏管事给我们遮风挡雨,如今看来还是要自己想办法。”
这边话音刚落,旁边田大爷和二爷一同围了上来。
“二郎担心得有道理,这馒头有学问,泡菜也有学问,但凡是有学问的,就不好太张扬。”
二爷没读过什么说,但是也知道秘方的重要性。
学堂里,正在教授孩子们练字的柳三叔朝这边看了一眼。
刚好席云飞也抬头朝他看去,两人对视了顷刻,席云飞突然眉心一扬,朝柳三叔招手示意他过来。
柳三不明所以,但还是急忙跑了出来。
众人见柳三到来,主动让出了一条通道,丑娘急忙站起来让座。
“二郎有事”柳三叔如今一副文士打扮,倒是让人如沐春风。
席云飞点了点头,问道:“三叔知道什么是报纸吗”
“报纸”一看就不知道。
席云飞一乐,又问道:“那小话本呢”
“话本”
“连话本也没有”这回儿轮到席云飞一脸惊诧。
柳三叔好像明白了席云飞说的是什么,挥了挥手上手上的《礼记》,二郎说的该不会都是书册吧
席云飞点头应道:“差不多,都是传播文字的印刷品。”
“呃”柳三奇怪的打量了一眼周边众人,最后定格在席云飞脸上,道:“二郎怕不是魔怔了,莫说是书册,就是纸张一般人都不好买到,至于你说的印刷,我倒是知道,听说要先在木板上刻字,工序也简单,是个木匠都能做到。”
席云飞一听工序就知道他说的是什么。
印书的时候,先用一把刷子蘸了墨,在雕好的板上刷一下,接着,用白纸覆在板上,另外拿一把干净的刷子在纸背上轻轻刷一下,把纸拿下来,一页书就印好了。
一页一页印好以后,装订成册,一本书也就印刷成功了。这种印刷方法,因为是在木板上雕好字再印的,所以大家称它为。
席云飞只知道是雕版印刷,却不知道,这雕版印刷术就是初唐时候发明的,大唐中后期才得到广泛使用,要说为什么,这其中刚好对应了世家的兴替。
柳三继续说道:“二郎可能不知道,如今整个大唐九成以上的宣纸都是世家生产的,朝廷也想造纸,但是不透笔墨,易于保存的宣纸却工艺繁琐,听闻工部都是贴钱造纸的。”
“贴钱造纸”席云飞惊得目瞪口呆,造纸有这么难吗
叮咚
户主:席云飞
余额:251590元
“呵呵,这不是挺简单的嘛!”席云飞没有马上购买,而是关掉光幕,朝柳三叔看去:“三叔,我讲个
个故事,您能帮忙用文字记录下来吗您也知道,我就是识字,文采肯定没您好。”
柳三闻言一怔,说起文采,不无骄傲的点了点头:“小事一桩,不瞒二郎,这县里许多人考学都是找你三叔我代笔的,呵呵呵。”
“德行!”花婶实力吐槽自家男人。
“哈哈哈。”东丘之上笑开了花。
席云飞飒然一笑,这对活宝夫妇倒是难能可贵:“这样,我先讲一段,三叔听完整理一番,等我看过没问题后,咱们再继续。当然,工钱少不了三叔的,嗯就按千字十文钱吧,笔墨纸砚我免费提供。”
“千字十文”柳三点了点头,这个价格还算合理,自己帮人创作一篇策论也差不多这个价格,何况如今笔墨纸砚还不用花钱。“哦,对了,二郎这个故事大概要写多少字”
席云飞抬眼望天,仿佛看到两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想起那段凄美的爱情故事,随口说道:“怎么也得十几万字吧。”
&n
第四十八章:魏征的决定(二更)
长安城,又叫大兴城,长安城由外郭城、皇城和宫城、禁苑、坊市组成,面积约八十七平方公里(包括后来新建的大明宫、西内苑、东内苑),是同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都城。
在长安百姓之间有句口口相传的坊间话:当官的不一定能住得上崇仁坊,但住在崇仁坊的,一定是个当官的。
就好像后世魔都人们都在说,有钱人不一定买得起汤臣一品,但买得起汤臣一品的一定是有钱人。道理相仿。
魏府,就坐落在崇仁坊一角,面积不算最大,但是在这寸土寸金崇仁坊却是一座豪宅,是当初家主任职太子冼马时东宫赐下的府邸。
此时,魏府东院书房中。
呯
桌子上的茶杯颤了颤,落回桌上溅出几滴浓稠的茶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