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村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橘猫囡囡
大婶刚刚说完,移动老总“扑通“一声晕倒在小便池里
移动老总迷迷糊糊的说:“你,你还有没有王法了”
大婶嘴角轻扬,点了一支烟,淡然说:“我的地盘,我做主”
第三百五十章:捡到宝了
叩叩叩
“嗯”
正与崔贤讨论对讲机收费标准的席云飞回头一看,马周带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小丫头正在门口朝他招手。
席云飞朝马周点头示意他稍等片刻,转头对崔贤道“崔主事的建议,我会考虑的,这边还有一点事儿等着我去处理,我们容后再谈。”
崔贤也看到了马周和他身后的那个小丫头,崔贤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那个丫头,因为他手里的镜子就是从她手中购得的。
怕席云飞为难小丫头,崔贤急忙拉住反身要离去的席云飞,道“郎君”
“郎君,那镜子是我逼着晓晓妹妹卖给我们的,还请您勿要责罚于她才好。”
崔贤还没开口,一旁见到那小丫头的崔莺儿便迎了上来,一脸歉意的朝席云飞恳求道。
席云飞闻言一怔,朝马周身后的小丫头看去,道“莺儿姑娘放心,我只是找她来了解一下手下那些雇员的情况,作为他们的雇佣者,我总不能对他们的家庭状况一无所知吧。”
崔莺儿微微颔首,抬头看向席云飞,二人只是短暂的四目相接,还不等席云飞告辞,崔莺儿羞得直接反身跑到了哥哥崔一叶背后躲起来。
席云飞莫名的看了她一眼,总觉得这个崔莺儿怪怪的。
一盏茶后。
城卫所,议事厅内。
席云飞端坐上首,马周侧立一旁,下首那名为晓晓的小姑娘低眉垂眼,战战兢兢的将卖镜子的前因后果如实汇报。
席云飞听罢,双手环胸,一副好气又好笑的神情。
马周也是颇为无奈。
本来以为护廷队的那些队员是因为生活所迫,才会将席云飞赐给他们的镜子卖掉。
可是不然,队员们卖镜子的原因有很多。
可最主要的一个因素,竟然是为了置业,俗称改善性住房需求。
有盖新房的,如这晓晓家里,就是想要盖一座大一点的院子,家中兄长在席云飞手下供职,薪俸待遇不低,如今也算是衣锦还乡了,家里若还住着破败的黄土茅屋,实是不雅。
也有想要买房的,毕竟如今席云飞给他们的待遇不错,之前赏赐的布匹和冬衣其实都是钱,有些队员穿不完,就卖给了需要的人,卖布的钱也不知道干什么,就想到朔方东城买房。
可买房需要的钱可不是乡下盖个土房子能够比的。
刚好,席云飞这一面镜子的赏赐,对他们来说便是一场及时雨。
虽然是一面巴掌大的小镜子,但依照市面上的行情,也能卖个几贯钱。
为此,就出现了中午的那一幕,城中不少商贾都买到了队员们抛售的镜子。
闻着钱腥味的商贾又找到了城卫所,将暂代队长的谢映登堵在门口。
“晓晓姑娘。”席云飞一手托着下巴,一手撑着桌子,朝面前的丫头好奇问道“你们家里共有几口人”
那名为晓晓的姑娘本来以为席云飞和马周是抓她来兴师问罪的,此时见席云飞和颜悦色的对她问话,急忙道“回郎君的话,民女家中一共七口人,爹娘,阿爷,还有兄长与两个年幼的弟妹。”
“嗯。”席云飞点了点头,又问道“一家七口人不算少了,平时伙食怎么样能吃上肉吗”
晓晓闻言一怔,偷偷瞄了一眼席云飞,见他正目不转睛的盯着自己看,小脸瞬间涨红,怯生生的点了点头“以前个把月能吃一次,如今托郎君的福,兄长隔三差五就会买点鸡鸭或者猪肉,哦,对了,这些时日还带回了不少羊肉,说是郎君犒劳大家的福利。”
席云飞闻言嗯了一声,对于这样的答案,他还是很满意的。
关于护廷队的待遇,席云飞自认没有亏待他们,就拿普通队员来说。
月俸五百文只是基本收入,平时过年过节还有各种福利,最典型的就是这次过冬的冬衣,要知道这个年代的布匹都是白花花的银子,许多穷苦人家都还在用绢布当货币呢。
再有就是节日费,所谓的节日费,其实就是一些赏赐,比如之前从杨锴手里买了几十万头羊,所以腊八节还有小年,队员的过节费就是几斤新鲜的羊肉。
这小丫头说兄长带羊肉回去,席云飞估计就是这两次过节分发的福利,毕竟羊肉相对来说还是贵了一些,寻常百姓基本舍不得吃,平时吃肉大多是买些鸡鸭或者猪肉。
了解过这晓晓家里的情况后,席云飞心中松了一口气,本来还怕护廷队的队员们生活窘迫,如今得知并非如此,相反他们还在争取越过越好,席云飞这心中便是老怀安慰。
顿了顿。
席云飞突然问道“晓晓姑娘,我见你兄长如此放心将镜子交给你售卖,想来平日里在家中,你也定是操持家务的顶梁柱吧”
晓晓听见席云飞恭维自己,急忙摆手“不敢当的,民女只是学过一些基本的算学,所以兄长也放心将这镜子交给我来售卖。”
“哦你还懂得一些算学”席云飞与马周相视一眼,二人都是露出惊诧神情。
要知道这个年代读书人少,懂算学的人就更少了,一个小丫头敢自称懂得一点算学,肯定是有一点东西才是,要知道古人可是非常自谦的。
席云飞与马周同时颔首点头,后者从桌上拿过笔墨纸砚,书写了片刻后。
“来,晓晓姑娘试试能不能将这道题解出来”马周自己就是一个算学高手,当初席云飞的数独题就是差点被他破解了的。
晓晓愣了愣,疑惑抬头,却看到席云飞正一脸期待的看着她,而面前的桌案上赫然是一张写着算题的名贵宣纸。
晓晓羞涩的点了点头,走到近前匆匆阅题。
还不等马周再次开问,便见她竟然连纸笔都不要,直接掐指核算了起来,樱桃小嘴还念念有词。
“”
这下子,席云飞和马周就更加期待了。
约莫盏茶功夫。
只见晓晓眼中有亮光闪过,伸出双手,比了八个手指头,道“这老伯要用八年才能还清盖房的一应债务还有郎君的利钱。”
席云飞闻言一怔,赶忙转头朝马周求证。
没想到后者已然神色大骇,一副如获至宝的惊艳神情让席云飞知道,这小丫头竟然算对了。
席云飞低头看了一眼那道分期付款的小学算题,自己如果不用草稿纸,只是心算的话
好像还不如这丫头啊
这回儿是真的捡到宝了
席云飞嘴角轻扬,之前碍于没有女管事,让他许多赚钱的买卖都不敢拿出来。
如今有这晓晓出现,别的不说,女人的钱必须赚起来。
第三百四十九章:小年(一更)
翌日。
腊月廿四,小年迎春。
腊日才过又小年,煌煌银烛照良宵,全新的朔方,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小年时节。
席云飞一大早就从朔方西城赶回了朔方东城,今日除了要祭天,还要祭灶王爷。
小年,并非专指一个日子,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
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扫尘、祭灶等。
传统的祭灶日是腊月二十四,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古老传统。
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就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多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中国人讲究民以食为天,祭灶这个事情是真有史以来。
“灶。造也,创食物也。”传说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备受尊崇的大神。
而论语八佾中有“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的说法,也就是与其讨好西南角的家神、不如去讨好灶神。
不过,祭灶一开始是在夏天举行的,因为最初的祭灶和拜火情结有关。
原始社会,农业还没有那么发达,对火的敬畏是从原始社会流传下来的。
根据礼记月令记载“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祀灶,祭先师。”
而炎帝和祝融一般被认为是火神,也就是说,上古时期祭灶更多的是祭火。
再到后来,农业发展起来了,人们对火也习以为常。
对于中国人来说,虽然还是排第一,但“灶”已经逐渐变为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的一员。
由于每家都有炉灶,所以由此产生一个传说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驻一位监督员,以监督考察这一家一年的所作所为。
而到了腊月二十四日这一天,灶神将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功德,而祭灶就是各家欢送灶神上天的节日。
席云飞一行人匆匆赶回朔方东城,才刚刚进城,城门道两侧就响起了欢天喜地的呼喊声。
前来夹道欢迎的基本都是受梁国压迫的百姓,而其中自然少不了何晟带领的一众本地豪绅。
席云飞无奈,只能停下马车,站在车板上与大家拱手致谢,寒暄半响。
待得入了内城,才稍微安静了一些,虽然也有人高喊郎君威武,但席云飞也只是颔首笑笑。
不过,今日的内城倒是人潮汹涌。
马车在北桥停下,护廷七队的小队长告知,今日内城无法通车。
席云飞眺望一眼,只见中山北路密密麻麻的都是人头,大家欢声笑语喜连天,邻里相伴忙采办。
马周将席云飞扶下马车,笑呵呵的指着不远处的一处剪纸摊子,道“郎君快看,那不是老夫人吗”
席云飞闻言,好奇望去。
呦,不止是母亲刘氏,下沟村一众村妇基本都在。
花婶还站在一座木架子上,手里拿着一副剪好的到福卖力吆喝着。
席云飞这才想起来,之前为了让她们不至于太无聊,除了教她们织毛衣外,还拿了一些剪纸的教程给她们自学。
至于那些普通人看起来珍贵无比的红纸席云飞记得仓库里还有几百捆,本来是打算过年拿来写春联的,估计被她们拿出来折腾没了。
“来来来,都来瞧一瞧,都来看一看,刚刚剪好的金猪拱福图,一副只要十文钱,买回去贴大院门口,喜气又气派了喂”
“还有这副亥猪贺岁图,只要八文钱,最后十副了,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咧”
席云飞莞尔一笑,这花婶吆喝起来还真是有模有样,只见那小小的一处摊子被人围得水泄不通,如果不是有护廷队的汉子们维持现场,怕是要被挤爆。
几个负责剪纸的婶婶还有阿婆亦是忙得红光满面,相比于席云飞免费的锦衣玉食,她们显然更喜欢如今这样自给自足的生活。
马周还要开口,席云飞伸手制止了他。
笑着走到近前,佯装客人,朗声道“刚刚那副贺岁图还有多少,小爷我都包了。”
被人簇拥在中间的刘氏眉心一蹙,抬头朝人群中环视而来,可惜买剪纸的人太多,她直觉听到席云飞的声音,但就是看不到人。
倒是站在木架子上的花婶高兴坏了,十副亥猪贺岁图可是八十文啊。
“哪位贵客要贺岁图,来来来,这就给您包好,免费送您一罐浆糊,回家就能贴上。”
席云飞身后,马周好笑的看了他一眼,从怀里掏出一个钱袋子,拿出一吊铜钱给席云飞。
席云飞笑呵呵的接过铜钱,朝前面伸手过去,与花婶面都不见,隔着几个人就完成了这笔交易。
就在席云飞要收手回来的时候。
“二哥,二哥,你不要如慧了嘛”
席云飞没想到三妹竟然也在摊子里,刚刚小丫头蹲在刘氏脚边练习剪纸,跟刘氏一样也听到了席云飞的声音,小丫头可是想席云飞想疯了,二话不说直接爬到花婶站着的架子上往外望。
席云飞没想到谁都没认出自己,倒是自己家的宝贝妹妹眼尖。
众村妇此时才发现席云飞竟然混在买剪纸的人群中,花婶几乎惊呼出声。
席云飞急忙朝她比了一个嘘声的手势。
绕过人群,走到木架子旁,将三妹拥抱入怀,便见母亲没好气的走了过来。
“知道回来啦大郎呢”刘氏对着不远处的马车翘首以盼。
席云飞亲昵的在三妹脸上啃了一口,道“送未来嫂子回城卫所了,一会儿就回家。”
“噢”说起李云裳,刘氏双眼一亮,刚要开口嘘寒问暖。
“二郎,你可算是回来了,赶紧的,让老张再匀我们一点红纸呗。”花婶手里惦量着席云飞递给她的那吊铜钱,美滋滋的朝他喊道。
席云飞朝刘氏点了点头,抬头应道“行啊,要多少都可以,不过你们可以再卖便宜点,最好是让家家户户都能贴上这喜庆的剪纸,若是亏了,缺多少,我来补。”
说着,席云飞朝马周示意了一眼,马周会意,本来那些红纸就是要用来写春联的。
走到席云飞身侧,马周附耳道“郎君,莫不就举办一场春联书法大赛怎么样”
席云飞闻言,双眼大亮,这眼看就要过年了,就是该有点热热闹闹的事情发生才喜庆。
“书法大赛不错,还有哪些好玩的事情你再想想,像是捏面人之类的手艺也挺好,举办一些相关的擂台赛事,所有奖金咱们一力承当。”席云飞大气的说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