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第一村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橘猫囡囡

    席云飞瞥了一眼崔贤,见对方眉梢抽动,眼里有精光闪过,笑着问道“崔主事好像也认识此人”

    崔贤不曾隐瞒,拱手应道“之前倒是有些往来,高句丽王李氏一族在河北道与我崔氏也有一些往来,兄长早年曾带我见过几面,这李光洙也是那个时候认识的,后来到了朔方准确的说,还是我带着他来朔方做买卖的。”

    “哦”席云飞故作惊叹,笑着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就一起见见吧。”

    何晟离去后,膀大腰圆,五短身材的李光洙便走了进来,一段时日没见,这家伙好像又胖了许多,看来上次的泡菜带回去之后,让他赚了不少,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大概说的就是他。

    “小人见过郎君,见过崔主事。”李光洙没想到崔贤也在,神色之间有些尴尬。

    席云飞促狭的看了他一眼,走到桌子旁坐下,邀道“快两个月没见了吧,先坐。”

    李光洙朝席云飞恭敬的点了点头“郎君说的是,差三天就两个月整了。”

    崔贤不坐,李光洙竟也不敢坐下,席云飞见状心中微微有些诧异,但也没有表现出来。

    “这次过来,可是要加大泡菜的订单”席云飞拿过烫温了的黄酒给自己倒了一杯。

    李光洙闻言,先是瞥了崔贤一眼,见对方走到席云飞身侧坐下,才点头道“郎君英明,小人这次确实是想加大订单量,若是可以,希望能够换些煤炉和火柴回去。”

    “好说,这些东西你到商会,自然会有人接待你,若是交易额度够大,我做主给你打个九八折,这样,你去找商会的马主事,我会派人知会于他的,如何”

    李光洙闻言一怔,席云飞这话听着和善,却有点变相赶自己离开的意思难道是因为李光洙微微蹙眉,不无所指的朝崔贤看了一眼。

    崔贤亦是意外,先是看了一眼席云飞,接着瞥了一眼同样在看他的李光洙,轻轻哼了一声,并不做辩解。

    李光洙心道一声果然,恭敬的朝席云飞躬身一礼,并献上一份礼单后,才施施然退去。

    待他走后,崔贤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几次想要开口问席云飞为什么借他赶走李光洙,但想想又觉得区区小事儿还是算了。

    席云飞好笑的拿起礼单看了起来,上面琳琅满目的各类珍奇草药价值不菲,嘴角不自觉的翘起,放下礼单后,朝崔贤开口说道“高句丽人应该也需要水泥吧。”

    “”崔贤愣了愣。

    席云飞举起酒杯朝他敬道“河北道离得最近,这事儿可能还要劳烦崔主事多多费心才好”




第三百八十八章:新年伊始(三)
    席云飞这一声提醒确实让崔贤感到惊喜,不止是高句丽,其下还有新罗和百济,再往东一点还有倭国,这些小国虽然没有突厥和大唐富裕,但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博陵崔氏所在的河北道便与这几个小国家隔海相望,若说谁能够将生意做到这些个地方,那非他博陵崔氏莫属,因此,席云飞只是一提,崔贤便心中欢喜。

    “郎君不介意将水泥外售”崔贤还是问了一句,主要是摄于席云飞那些莫名的手段。

    “嗯,卖便卖吧,只要你们别在账目上做文章就可以,属于我的那一份一个铜板都不能少。”

    席云飞不在意的摆了摆手,他与这些世家合作开设水泥坊,自然不是无条件的,除了水泥坊五成的份子,产出的水泥席云飞也拥有优先采购权,这一点主要考虑到修路这件事儿上。

    这些其实一早就与崔贤等人定下了协议,此时崔贤自是拱手称是。

    两人又在水泥坊的问题上做了一些探讨,不多时,河东裴庆,李靖与谢映登也相约而来。

    水泥坊的建设说起来简单,但要生产出合格的水泥,一些金属粉末必不可少,今日与他们商议更多的,还是关于冶炼坊的事情,煤炭、铁矿、运输、铁匠等等

    话说两边。

    约莫半个时辰前。

    南城门,一支商队缓缓驶入城门道,在前的一辆马车上,有个身型略矮,皮肤黝黑,戴着一顶皮草毡帽,吊着一双三角眼的中年人,正好奇的观察着街道两侧的行人与商贩。

    “我记得去年来的时候,还要入城费的不是”中年人身边赶车的车夫小声嘀咕道。

    中年人闻言也是点头,接着有些疑惑的收回目光,皱着眉头说道“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怎么觉着这地方跟以前变化甚大你看这些人笑得多开心”

    车夫看向那些从马车旁走过的路人,还有街道两侧高声吆喝商品热情洋溢的小商贩,有些不太确定的说道“首领,我们,是不是走错也不对啊,城门口明明写着朔方东城的”

    那中年人心中也在纳闷呢,心想虽然一年没来了,这地方有点变化也是正常,记得去年来此地交易的时候,街道两侧可是死气沉沉的,而且随处还能遇到形容枯槁的乞儿,更有甚者,饿死路边没有收尸的都有一大堆。

    如此回忆了片刻,心想一会儿找到将军府后,记得问问那位大将军府的管家,之后,心里倒是盘算着今年一定要多换点茶叶香料之类的回去,对于城中的变化,却也不怎么在意。

    商队一路行至内城望江河南桥,却是被拦了下来。

    中年人恍然,暗道不是不收费,而是换了地儿啊,这么想着,急忙转身从车厢里拿过一个钱袋子,三步并作两步走到拦住他们的护廷队跟前。

    “吃茶,吃茶”

    见这中年人一个劲儿的往自己怀里塞钱袋子,李正宝无奈的叹了口气,已经不知道是今日第几波了,往年这些人都是赶着元旦过来找梁洛仁交易。

    主要交易的货物大多是梁洛仁从突厥人手里换来的战利品,那些东西大多是突厥人打草谷获得的,当然也有一些是各邦岁贡之物,用不上的东西突厥人都会拿来换些实在的东西。

    可是如今梁洛仁已经挂了,这朔方也已经易主,就连梁国也已经不在,这些外邦来的商人还傻乎乎的来贸易,真不知道该说他们心大还是直肠子。

    没奈何,李正宝只能不厌其烦的与他们解释了如今朔方的情况。要怪的话,也只能怪这个时代的信息太过于闭塞,莫说他邦之事,便是自己国家的,离得远了怕也要抓瞎。

    中年人听得半响,才知道以前与他交易的那个将军府如今已经没有了,现在当家的人姓席。当然,要想交易的话依旧是可以的,甚至交易量足够大,还能得到一些实惠。

    李正宝看了一眼他们身后的马车,忽然双眼一亮“你们是吐谷浑的慕容部”

    那中年人本在思考交易的事情,闻言一怔,接着有些警惕的蹙了蹙眉“阁下”

    李正宝见他神情变化,知道自己问得冒昧,急忙拱手解释道“不要误会,我只是觉得眼熟,你们身后的车子上装的应该是青稞饲料吧”

    中年人眉头皱得更深了,要不是李正宝态度还算平和,他都怕对方是不是盯上了他们的货物。

    李正宝见他如此,倒也不恼,耐心解释道“我本在梁洛仁麾下伺候,对于你们送来的青稞饲料并不陌生,往年要不是你们的饲料供给及时,军中许多马匹都要饿死或者病死”

    耐着性子解释了接近一炷香时辰,那中年人才稍微放松警惕,而后歉然道“将军见谅,我刚刚不是有意的,只是身后的饲料乃是部族所有人一年的努力,万万不敢有负族人期望。”

    李正宝自是没有将他的猜疑放在心上,何况如今城中可用的饲料越来越少,距离开春还有不少时日,正是对这些青稞饲料最需求的时候,前几日他还曾向席云飞提过这件事儿,那时席云飞曾言过几日会解决饲料问题,如今看来,他已经预料到今日之事

    半个时辰后,中山北路,贸易大厅。

    中年人名为慕容吉胜,乃是吐谷浑慕容王氏的一位小王爷,虽说是王爷,但因为母亲出身低微,与当今的吐谷浑步萨钵可汗慕容伏允基本只是同姓而已,手上有一块不小的领地自生自灭,与大唐的王爷们相比,过着同名不同命的凄惨生活。

    外表看着像是中年人,其实他的年岁并不大,实际年龄只有二十九岁,只因为长处高原户外,风吹日晒久了便显得苍老,得知李正宝比他大了一轮,态度更加恭敬了起来。

    李正宝将他引荐给马周后不久,便回去执勤了,离去前,还暗示马周给点好处,最好是能够将对方的青稞饲料全部吃下,不要便宜了那些虎视眈眈的世家之人。

    对此,马周倒是认同的,如今不仅是护廷队养着的几万匹战马还有往来东西两城的公交马车需要饲料,便是之前席云飞从杨锴手中骗来的牛羊也快没了伙食。

    “你来的可真是时候啊。”茶室内,马周对慕容吉胜由衷的说



第三百八十九章:新年伊始(四)
    马周对于这些远来的外邦商贾自然是举双手欢迎的,席云飞手上有太多好东西,但东西虽好,若是传扬不出去,最终也只能是在朔方自娱自乐而已,成不了气候。

    而这些外邦来的商贾便是不错的纽带,有他们相助,必定会有越来越多的需求产生。大唐、突厥、百济、新罗、倭国、高句丽、吐谷浑……还有更远一些的吐蕃、安南等等。

    马周是个追求极致的男人,凡是不做则矣,便是决定做了,那就要一往无前,尽心尽力去做好,做大,最起码不敢辜负自己得到的馈赠,更不能辜负席云飞对自己的信任。

    茶室内,按照惯例与慕容吉胜聊了半响后,马周便安排人带慕容吉胜去集市上逛逛,若是遇到心仪的商品,记录下来即可,回头自然会有人将货物准备妥当。

    如今的商会还没有自己的产品展示区,左右席家庄在售的东西都能够在中山路上找到,如此,这中山路便成了商会最好的展示区。

    送走慕容吉胜后,马周可没有闲情休息,而是马不停蹄的朝另一间茶室走去,那里还有几个突厥小部落的酋长等着他,聊的,大抵是些羊毛和羊奶的买卖,关于这些,他们也是从阿史那祢尔哪里打听到的,如今找上门来想要的无非就是绕过中间商,买一些在突厥十分畅销的煤炉或者泡菜……

    又说这边,慕容吉胜先是被带着去安排了住宿,之后便是一顿丰盛的午宴招待。

    席间这帮吐谷浑来的汉子们,先是有感于商会提供的全方位服务,接着便被满桌的美食吸引了注意力。添加了各种香料的食物,最重要的是辣椒带来的味蕾刺激,让这些高原来的吐谷浑人意犹未尽,衣服都脱了几件。

    “这辣椒我们也想要换得一些……”这便是第一笔订单。

    离开客栈后,一行人直接在街道上闲逛了起来。原本就摩肩擦踵的街道两侧,不时能见到一些身着异域服饰的外邦人在店门口,对着连他们也没见过的商品指指点点。

    “这位管事,请问……那是何物”

    “哦,那玩意儿是暖手暖身用的,叫袖炉,客人要是有兴趣,我们可以过去试用一番。”

    袖炉的话,这些日子在朔方还是非常畅销的,是仅次于煤炉、火柴的日用畅销品,路上随处可见一些宽大袖袍的行人将双手套在袖子里,其实他们手里都攥着一个袖炉取暖,这玩意儿实用,几乎让人离不开。

    试用过袖炉,慕容吉胜当场便预定了一千个,价格不高,相比于煤炉一贯的高价,一个袖炉才十几二十文,精致一点带图案花纹的也才五六十文,再贵的也有玉石楠木的几百文起步,但十几文的袖炉就可以,对他们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

    离开袖炉铺子,一行人笑容满面,各自攥着一个袖炉,继续往下一个店铺走去。

    即是大量采办,便什么都要去看看,一路走下来总有更多让他们感到新奇的物件儿,对于这点,带路的小管事还是有信心的,而且客人买的越多了,他的抽成也就相应的提高,所以讲解推销起来便也更加卖力。

    他们离开后,袖炉铺子里负责招待他们的小厮急忙跑到内堂,将单据恭恭敬敬交给账房并说明交易的具体数量和交货时间。待账房确认后,便现场给小厮签下一张提成记录单,小厮看到上面的金额无误后,就会拿过印泥盖下手印,月底发薪俸的时候,最少也要多上百来文。

    小厮乐呵呵的转身继续出去迎客,账房则是抿嘴轻笑,转头将单据递给身后的助手,让他一会儿将这个时辰收录的所有单据统一送到商会备案,如此这一笔生意便与他们没有关系了,商会那边自然有人接手并与客商专门对接。

    当然,这是席云飞旗下自有产业的交易运作模式,这中山路有近三成的铺子都是如此经营,马周管这样的体系叫批发,而他们在店里一个两个卖出去的,就统称为零售。

    对此,这些新进招募的员工很是喜欢,省时省力,抽成照拿,以往在别家还要打杂搬货,现在耍耍嘴皮子就可以,工作轻松,待遇又高,算是朔方东城最美的差事儿之一。

    忙碌的中山路就这么有条不紊的运作着,偶尔当然也有一些抢客的腌臜事情发生,但只要护廷队出面,都能够很快镇压下来,不看僧面看佛面,大家都在席云飞余荫底下讨饭吃,能让就让一点,反正客人是络绎不绝的。

    何氏酒楼门口,席云飞告别崔贤与裴庆,领着李靖与谢映登朝冶炼坊走去。

    路上,李靖几度欲言又止,刚刚几方代表谈了一些关于水泥的问题,主要是第一批生产出来的水泥要怎么用。对此,李靖的意思是修筑城墙,巩固城防。

    这一点,得到了谢映登和崔贤的认可,虽然不知道崔贤为什么也站在他这边,但李靖席间对他的态度却是好上了三分,言谈举止之间已然没有新老贵族之间的隔阂。

    持反对意见的自然是席云飞,还有刚开始默不作声,最后力挺席云飞的裴庆。席云飞不建议修城墙,而是主张修路搭桥,先将朔方的道路修得通达了,然后修一条从朔方直达沧州的水泥路,或许叫高速路好一点。

    而裴庆之所以挺席云飞,主要是朔方往东抵达沧州,必须经过河东道,对此裴氏乃是最大的受益人,届时这条路一通,朔方到河东道的时间将会大大缩短,而时间就是金钱,裴庆哪里有反对的道理。

    话说这沧州在后世约莫就是天津湾一带,所以席云飞一直坚持也是有原因的。这条路一旦通达,席云飞就能在十天内从朔方抵达环渤海湾,别问他为什么能这么快,反正只要有水泥路,那一片对他来说就是后花园。

    然后,席云飞见李靖一脸苦瓜相,好笑的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轻声道:“李叔,沧州对面就是新罗吧”

    李靖闻言,先是一怔:“不对,若说起来,离高句丽更近一些……等等,你”似乎是突然想到了什么,后面一个反问表情十分错愕。

    席云飞朝他微微一笑,又看了一眼同样朝他看来的谢映登:“不好说,不可说,呵呵呵……”



第三百九十章:新年伊始(五)
    李靖与谢映登面面相觑,席云飞露出这种表情的时候,往往都代表着某些人要倒霉。

    而从他刚刚的话来看,怕是倒霉的人,便是

    唦唦二郎,大郎他们回来了。

    两人刚刚起了探询的念头,席云飞怀里的对讲机就响了起来,对面说话的是薛万彻,只不过语气之间好像有些不对。

    席云飞朝二老看了一眼,示意他们稍等,而后急忙拿出对讲机“薛兄,我哥没事儿吧”

    不多时,对讲机再次响起,只不过说话的人换成了席君买“我没事。”回答很简练,但有心人一听就知道是欲盖弥彰。
1...156157158159160...3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