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村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橘猫囡囡
李渊老脸微红,暗道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过分节俭,竟让堂堂大唐长公主为了些许吃食放下身段。
可这边李丽质刚刚行完礼,屋子里的小丫头不乐意了。
“哇,不行,我不让,不让”
众人回头看去,却见席如慧一把抱住桌上的零食,大眼睛里泪花闪烁,委屈巴巴的哭道“这些都是二哥给我买的,呜呜呜呜”
“呃”席云飞这才想起来,最难对付的人还在这里。
是夜,山珍海味整起来。
毕竟是李渊到来,李靖和谢映登自然列席陪伴,席云飞还邀请了朔方本地的一些豪绅,以及大唐各个世家在朔方的管事或者主事。
宾客满堂,推杯换盏,气氛也算融洽。
不过,在场有两个人却没有多少笑颜。
其中一个是朔方郡守长孙枳,因为李渊来朔方,竟然不去郡守府半步,而是先到的城卫所安顿后,直接来见了席云飞。要不是席云飞广发邀请函,他甚至不知道李渊已经到了朔方。
第二个,便是河东司马氏的司马空。
原先只是猜测席云飞的身份,如今李渊都亲自到了朔方,司马空觉得自己不用再瞎猜了,席云飞对付他司马氏,肯定是得了李世民的授意。
至于席云飞的辉煌战绩,不用问,肯定也是李世民在背后推波助澜,否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卒,凭什么在半年内快速崛起
“也就是说,陛下碍于去年签下的渭水盟约,不好直接对突厥动手,只能假手于人”
司马空旁边,同为河东五大世家出身的裴庆恍然大悟的低声说道。
司马空瞥了一眼正与李渊有说有笑的席云飞,微微颔首,声音蛊惑的说道“这事儿仈jiu不离十了,河东离长安最近,而且我司马氏与你们裴氏,还有解郡的柳氏传承久远,我们三家又世代联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裴庆闻言,眼神古怪的看了一眼司马空,暗道,你也知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那还对付柳氏却是意欲何为我看你司马氏就是居心否则,活该被朝廷盯上,此时竟然还想怂恿我裴氏插一脚真真是想得太美
不过,心中虽然这么想,裴庆却没有表达出来,一来他只是一个外门的主事,在家族里根本插不上什么嘴,二来当代裴氏家主裴寂,在朝廷中地位不凡,去年刚刚从左仆射之位退下,如今虽然已经告老还乡,但凭他与李渊之间几十年的交情,就是李世民要动他们裴氏也要掂量一二。
司马空见裴庆一直默不作声,眉心微蹙,探道“裴主事以为如何这朔方席家你认识得最早,与那商会接触也是最久,难道你就没有看出一点端倪”
裴庆闻言,笑着摇了摇头“司马家主太看得起在下了,裴某不过家族在外的一个小小主事,那等层次的问题实在看之不透,况且,几番接触下来,我裴氏也得了朔方不少好处,呵呵,倒是看不出您说的那些手段。至于太上皇突然来访,我想,或许只是意外而已。”
司马空皱着眉头,深深看了一眼裴庆,眼珠子微转,沉声问道“那柳奭等人被囚禁又该怎么说”
“这”
裴庆拿着筷子的手顿了顿,接着夹起一块腌黄瓜放进嘴里,不在意的说道“郎君连突厥小王子阿史那奧射设都敢抓来关在地牢里,柳家主犯了朔方的忌讳,纵容手下之人伤了商会马主事的爱徒,因而被抓如此而已”
第四百九十七章:朔方真好
“仅此而已”司马空闻言,眉心大蹙,一个几个月前还声名不显的小人物竟然敢公然囚禁大世家家主,为什么你还能说得如此理所当然
而且更让司马空无语的是,不仅仅是裴庆的态度,还包括此时坐在上首,与席云飞交头接耳,相谈甚欢的李渊
堂堂大唐开国皇帝,为什么会委身与一个小少年几乎平辈论交
难道还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原委
司马空怔怔的看着席云飞,一时间心中踹踹不安起来。
或许这个小家伙没有自己认为的那么简单
在他旁边端坐着的裴庆则是缄口不言。
乌乐集市一行回来后,裴庆就知道席云飞在大唐必将是一个另类的存在。
席云飞不争的心性让他惊诧不已。
说真的,裴庆自以为,若是拥有与席云飞同样神鬼莫测的手段,这天下他也争得,就算做不到陇西李氏这一步,最少也要像梁师都一样,当个小皇帝过过瘾。
可是,裴庆不理解的是,明明有绝对的实力,但席云飞却选择造福百姓。
没错,在裴庆看来,席云飞尽干一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修路是,开学堂也是,将各种秘方公开与他们几大世家合作亦是。
最终受益的都是那些平民百姓,因为席云飞与多个世家合作,就不存在垄断经营这么一说。
裴庆曾经扼腕叹息过,觉得席云飞傻,败家。
可是,当他在朔方待得越久,他就对席云飞越是钦佩。
不管是朔方的百姓,还是突厥的牧民,如今对席云飞都抱着感恩的态度。
包括那三万多突厥狼骑,虽然被逼着帮商会修路。
但席云飞特许他们写信回家报平安,同时每日三餐,衣食住行也安排得妥妥当当。
在朔方说他们是奴隶,是俘虏,可是真的去乌乐见过他们的生活之后。
才知道,他们根本上只是跟席云飞签了雇佣合同的劳动力。
只不过,这一签就是一年,等路修好了,席云飞还答应还他们自由。
裴庆想到这里,嘴角莫名的微微扬起。
喃喃自语道“等到那个时候,所有人都过惯了席云飞给予你们的悠闲日子,过惯了不用为衣食发愁的安稳生活,怕是真的想要返回突厥的人已经是寥寥无几,倒是拖家带口定居朔方或者乌乐的人,应该不少嗯,看来从商会换来的五间铺子还是太少了些”
宴会上,各人有各人的心思,有人开怀,必然有人惆怅,有人呼朋引伴,自然就有人形单影孤
唯有坐在上首的席云飞和李渊,将众生相看在眼里。
席云飞心中如何思忖不得而知。
但李渊却对席云飞的实力,又有了一番新的认识。
庄子后院,女宾区。
席如慧拉着李丽质的小手,欢快的跑着离开了宴席。
“如慧妹妹,你这是要带我去哪里啊”李丽质有些跟不上席如慧的跳脱,提着裙摆气喘吁吁的开口问道。
席如慧咯咯咯的嬉笑着,完全忘记了前不久还为了零食的事情差点与李丽质绝交。
“去了你就知道啦,快跟我来。”小丫头心情好像很好,说完又加快了一些速度,惹得身后的李丽质惊叫连连。
两个丫头七拐八绕,路上席家庄的丫鬟们见了都是忍不住掩嘴轻笑,接着交头接耳的说着一些什么,最后竟然露出一脸莫名羡慕的表情。
李丽质将丫鬟们的神情看在眼底,心中却是对此行的目的地越发的好奇了起来。
不多时,两人跑进一座小院落,已经远离了中心区域的喧嚣。
院门口有两个手持长棍的女卫守护,见到席如慧带着一个精致的小姑娘跑来,都是露出好笑的神情,接着便继续闭目养神起来。
“到了,这里就是我的房间咯。”
席如慧朝两个女卫行了一礼,换来二女点头致意,才拉着李丽质走进院子。
就在二女踏进院门的一瞬间,原本乌漆嘛黑的院子突然亮堂了起来。
“啊”李丽质被突如其来的灯光吓了一跳,险些绊倒前面走着的席如慧。
“怎么样,好看吗”席如慧仿佛已经预知到了她的反应,笑嘻嘻的指着院子说道。
李丽质顺着她的视线朝院子里看去,原本惊慌的眼睛里,慢慢被星光取代。
因为面前这个约莫她房间大小的院子,竟然闪烁着无数的小星星。
而在那些一闪一闪的星光下,是许多她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有趣物件儿。
席如慧拉着李丽质的手,走到近前,洋洋得意的一一介绍道
“这是跷跷板,要两个人一起玩”
“这是滑滑梯,从那边的梯子爬到上面去,然后从这里坐着滑下来,可刺激了。”
“这是独木桥”
“这个是蹦蹦床”
“旁边这个是秋千,没什么稀奇的。”
“那边那台是打地鼠的哦,不过我都打不到。”
“还有这个,里面养了好多小金鱼,可以用纸网捞,也可以用小鱼竿钓”
席如慧如数家珍的介绍着席云飞为她打造的私人乐园,相比于玩这些玩具,她更喜欢跟小伙伴们分享它们,李丽质已经不知道是被她拉到这里显摆的第几个人了,看到小伙伴们一脸羡慕的表情,简直让她不要太满足
而此时的李丽质也十分配合席如慧,不惊羡是不可能的,这处院子里的物件儿,只有一个秋千她认识,不过皇宫里的秋千可不是飞鸟造型的。
两个小丫头绕着院子走了一圈,最后在一座大型设备前停下。
“这是什么”李丽质眼中异彩连连。
席如慧见状,不由得挺起小胸脯,骄傲的说道“这个叫旋转木马哦,二哥让工匠们花了半个多月才做好的,你要玩吗”
“玩”李丽质看着闪着灯光的木棚子里面,那五只五颜六色的可爱木马,对其中一只粉色,头上还长着犄角的木马两眼放光“可以吗”
她的反应让席如慧笑弯了眼,心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感,大方的点点头“当然可以啦,走走走,我让长乐姐姐先选我再选”
院门口,见到两个小丫头要坐旋转木马,其中一个女卫急忙走了进来,分别将她们抱到选好的木马上面,才走到旁边的操作台后面,接通了连接太阳能蓄电池的电源。
“小娘子,电量只够玩半个时辰,还要开音乐吗”女卫看了一眼操作台的显示屏,朝席如慧问道。
小丫头此时正坐在一只长着翅膀的纯白色飞马上抱着柱子翘首以盼,闻言,急忙点头喊道“开开,当然要开,嗯我要听黄鹂鸟哦,风儿姐姐快帮我开啦”
在她后面,李丽质坐在那只粉色头上长着螺旋犄角的独角兽上,望着满院子闪烁的霓虹灯和圣诞彩灯,还有那些她都很想玩玩看的游乐设施,忍不住升起一个心思“朔方真好呀,比宫里好,有好吃的,还有好玩的,要是能一直呆在这里该多好啊”
第四百九十八章:真正的盛世
三月十二日,古称踏青节,即后世的清明节。
初唐时候的清明节还没有列入礼典,因而只有部分地区,或者一些世家贵族才有过节的习惯。
清明节正式成为法定节假日是在贞观之后的开元盛世。
大唐经过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和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后,国富民强,百姓生活水平相对比较高,才有闲情逸致与家人朋友外出消遣。
唐玄宗做皇帝时,清明节扫墓正式编入礼典,属当时的“五礼”之一,清明节的地位因此得到提升和重视,又因清明节与寒食节连在一起,因而成为继元宵假期之后另一个年初较为喜庆的“小长假”。
没错,就是喜庆,因为这个时候的清明节,习俗与后世完全不同,文娱活动异常丰富,除祭奠亲人、扫墓之外,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习俗。
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锻炼身体。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和朋友家人踏青游玩的欢笑语,是一个富有民族特色的节日,与后世形式化的祭奠活动相去甚远。
朔方当地自周朝伊始,便有清明踏青的传统。
而作为穿越者的席云飞自不必说,对于这样的日子亦是记忆深刻,因为在孤儿院的时候,每年他们都要组织去为烈士们扫墓,也只有这个时候,孤儿院的孩子们才能吃到许多好吃的点心和水果
席家庄,门口十几辆马车排成两排。
下沟村的村民们三三两两站在一起闲聊着,说着一些身边发生的趣事儿,又或者聊一些工作上的见闻和感慨。
几个孩子在马车之间相互追逐,手里提着的纸鸢、风车等小玩具迎风而动,几个男孩子嘴里还塞着糖果或者点心,腮帮子鼓鼓的,嘟囔着叫喊同伴的小名。
田大川和乔二爷坐在一架马车的车板上,聊着一些家长里短。
两人的视线不时朝大开的正门望去,眼里有一些期盼,还有一些担忧。
眼看时辰已经过了卯时,几个村民也等得焦急了起来。
“来了。”
一直望着正门的田大川一脸惊喜的朝乔二爷说道。
二老同时起身迎了上去,其余的村民也笑着围了上来。
“老三,花娘,你们可让我们大家好等啊,哈哈哈。”
乔二爷发自内心的高兴,浑浑噩噩了快一个月的柳三夫妇终于走出了阴影。
走出门口的柳三,见到这么多人都在等着他们夫妇,不好意思的朝众人躬身一礼“让大家担心了”
“哈哈,你个老三还是这么酸,好了好了,时辰也差不多了,咱们先出发吧,路上再慢慢说,等会儿可一定要陪我们多喝两杯才行”田大川笑呵呵的大手一挥,众村民也是嬉笑连连,各自登上马车后,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朝城郊行去。
与此同时,城北三里外,一座名为紫茂山的半山腰上。
席云飞与李渊、李靖、谢映登等一行人坐在一座竹亭子里暂时歇息。
竹亭是常见的八角亭,篷顶用高粱杆铺了厚厚的一层草垛,应该是专门给进山打猎或者砍柴的人遮风挡雨之用
竹亭旁边还有一块黑石,上面长满了苔藓和地衣,而石头上隐约还能见到三个用小篆刻成的大字,李渊说是自来亭,左右其他人也不认识这小篆,他老人家倒也借机显摆了起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