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第一村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橘猫囡囡

    “呃”

    这关子卖的,王淮无语的白了马周一眼,被他这么一说,搞得自己越发的心痒难耐了。

    “钓到了,大鱼上钩了”

    身后小玉欢快的声音响起,接着便见她从水里提出一个空荡荡的竹笼,小跑到席云飞旁边。

    噗通,一条两斤多的草鱼活蹦乱跳的在草地上扑腾着,求生欲极强。

    小玉好几次伸手去抓都抓不到,急的她面红耳赤。

    席云飞哈哈大笑,朝王淮和马周炫耀道“看到了没,跟你们说了钓鱼技术哪家强,朔方席家找二郎,晚上有烤鱼吃咯”

    “这家伙”

    王淮和马周相视苦笑,王淮转头看向马周“郎君平日里都是这副德行”

    马周瞥了一眼小孩子一般没个正经的席云飞,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看着王淮,语重心长的说道“平日里倒是难得一见,不过在,家,人,面前,他都是这样的”

    马周故意在家人两个字上用了重音。

    王淮先是一怔,接着若有所悟的抿着嘴,扭头看向提着鱼,叉腰大笑的席云飞,笑着说道“多谢马兄提点,王某知道这条路该怎么走的”

    马周笑着微微颔首,放下鱼竿,拍了拍衣摆上的杂草,苦笑道“去搭把手吧,小玉姑娘都快被这小子吓哭了”

    傍晚时分,一行人慢悠悠返回城内。

    王淮看着面前恢复正经模样的席云飞,心中满是感激之情。

    这些日子家里对他基本是不闻不问的状态。

    除了父亲王寿偶尔上门问一些关于建设冶炼坊的事情以外,对他打断裴容手脚的事情亦是只字不提。

    王淮知道,王寿在家里肯定没少受王裴氏的气,要知道自己的父亲王寿跟当朝左仆射房玄龄一样,都是大唐有名的妻管严,能够顶住压力不对自己问责,其中有大半是父亲对席云飞的忌惮

    “王兄,发什么呆呢,走快点,有件事儿跟你商量。”

    席云飞双手背负,一副老成模样让王淮和小玉都是惊叹连连,这角色转变来的有点突然。

    “郎君有什么吩咐尽管说。”

    王淮疾走两步,坠在席云飞身后半步,很好的摆正自己的位置。

    席云飞扭头看了他一眼,愣了愣,接着笑呵呵的伸手一把揽住王淮的肩膀,笑道“别跟我来这套,咱们这没那么多规矩对了,说正事儿啊。”

    王淮比席云飞高了半个头,闻言急忙矮了下身子,让席云飞揽得舒服点。

    席云飞拍了拍他肩膀,接着说道“回头给几个大世家发请帖,就说我请他们去挖土豆。”

    “挖土豆”

    王淮露出不解的神情,土豆这玩意儿他虽然听过也吃过,但请人去挖土豆这是什么操作

    席云飞点点头,继续说道“朔方的气候还算暖和,咱们早春种的土豆差不多可以挖了,我打算邀请世家来看看土豆的惊人产量,让他们坚定跟着咱们走的步伐。”

    王淮若有所思的嗯了一声,接着蹙眉道“那都是一些老顽固,区区几颗土豆能打动他们”

    席云飞和马周相视一笑,后者双手环抱胸前,骄傲的说道“平均亩产五千斤够不够”

    “五,五千”

    “呵呵,别这么一惊一乍的,土豆亩产三千到八千都是正常范围,因为是第一次种植,田主事那边也是在试验阶段,往后应该能保持亩产五千斤以上。”

    席云飞看向惊愕不已的王淮,继续说道“这事儿就交给你去办了,想要土豆幼苗的人估计不少,给谁不给谁,你自己看着办,不用来问我。”

    王淮听到这里才知道席云飞的打算,这是要为自己壮声势啊。

    而且还给了自己这么大的权利,那些个世家的家主还不上杆子巴结自己

    或许家主之位

    王淮胸膛一阵火热,再看席云飞时,眼里已经满是崇敬之色。

    或许可以争一争啊




第五百七十六章:一挖一麻袋
    隔天一大早,一封封请帖从王淮手里放了出去。

    不管是在朔方,还是不在朔方的,只要他能想到的世家都给送了一封,来不来就不管了。

    虽说席云飞把土豆苗的授予权交给自己,但王淮知道,这是恩赐,也是考验。

    怎么尽可能的拉拢这些世家,怎么让他们成为席云飞忠诚的拥趸,这才是他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而不是趁机为自己造势,如果真的这么干了,那自己就把路走窄了。

    当然,身为太原王氏的嫡子长孙,王淮没有忘记通知自己的父亲,同时也没有忘记通知母亲娘家的人来分一杯羹。

    民以食为天,世家想要做大做强,如何笼络更多的人心十分的关键,而在这个饥一顿饱一顿的年代,没有什么比吃的来得更加实用。

    不要看朔方这里个个丰衣足食的,这只不过是席云飞个人打造的桃源乡而已。

    如今整个大唐八成以上的人口都还处在饥寒交迫之中,要知道当初下沟村有魏征照顾都还缺衣少食的,更何况是那些被压迫的可怜民众了

    王淮没有卖关子,同时也不敢太过于夸大。

    但当这些世家的家主和族老看到土豆平均亩产的时候,不出所料的都是露出震撼神情。

    这一段时间在朔方看到了太多奇迹,但是钢铁的质量和产量可以提升他们理解,食盐的质量和产量得到跃进,他们也能咬着牙表示你席云飞真牛批。

    可这土里生土里长的玩意儿,哪是你说能增产就能增产的

    要知道目前大唐产量最高的作物是江南的水稻,据朝廷记录的最高产量是每亩一千一百二十斤,换算成石,也就是十石出头。

    北方的小麦稍微差一点,亩产基本在六七百斤,实际上最多也就是七八石。

    可是你倒好,直接来一个亩产五十石,平均亩产五千斤的土豆

    整整翻了几倍啊

    这要是真的,就相当于以前能养活一万人的土地,现在一次播种就能养活五万人呦

    太原王氏,朔方别苑。

    王寿坐在上首,眉头皱得很深。

    “大郎这一手打得我这个当爹的毫无招架之力啊。”

    王寿重重叹了一口气,下首几个家族的主事和管事都在为土豆的事情议论纷纷。

    其中几个亲近王裴氏的,或者干脆是王裴氏扶持起来的管事更是面露忧色。

    左下首一个鹤发鸡皮的老翁用拐杖轻轻敲了敲地面,以此吸引众人的注意。

    “咳咳,这事儿本不该老夫瞎操心,不过你们如此畏畏缩缩的做甚,亩产五千斤的粮食啊那是,到底还有什么值得你们犹豫不决的”

    王寿见老人发怒,急忙起身道“二叔,这事儿还没个准呢,您老别生气啊。”

    “我能不气吗”老人用拐杖重重敲了敲地板“不是我老头子爱掺和,可这明摆着是淮儿为家族争取的利益,怎么到了你们这里反倒一个个跟犯了疑心病一样,你们别忘了,再怎么样淮儿也是我王氏的嫡子嫡孙,就你们那些小心思,别以为老夫不知道,劝你们该收收了。”

    在场除了少数几个人,大部分管事都是露出轻蔑的神情,老人对面坐着的王裴氏本来一直在闭目养神,但此时也不由得睁开了双眼。

    “呵呵,二叔这生的是哪门子气,大郎有好事儿第一个想到自己家,这本就是他身为王家人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再者说了,这土豆的产量到底有没有那么高还是悬念,您老这么急着为他开脱怕是有失偏颇吧”

    老人闻言眉心紧蹙,看向王裴氏,想要为王淮辩解几句,首座上的王寿急忙打断。

    “好了好了,都别说了,让你们来是商议族中要事的,土豆的事情稍后再议,还有什么事儿先报出来。”

    老人愤愤的瞪了一眼对面的王裴氏,却不成想她扭头直接对王寿催促道“既然要说正事儿,那就说说裴容被打的处理结果,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王淮目无尊长已是事实,老爷难道不该给个说法”

    “这”王寿对自己这个二夫人真的是气不打一处来,总喜欢揪着一件事儿不放。

    正在王寿无言以对的时候,老翁突然爆发出爽朗的笑声,接着一脸不屑的说道“当真是天大的笑话,我王氏子弟何时连个下人都教训不了了,别说是打断手脚,就凭她对淮儿几番不敬,直接打杀了又能如何”

    “你”王裴氏愤而站起。

    老人扭头看着天花板,冷笑连连。

    首座上的王寿单手捂脸,看来今天又得这么耗下去了

    六月初二,大唐长安,皇城北郊的玄武门外。

    这里是后来长安三大内的大明宫所在地,不过现在还是一片广阔的原野,大明宫要等到贞观八年李世民有钱了才会开建。

    天气晴朗,晴空万里,天上的暖阳驮着微风洒满大地,吹红了果实,送来了丰收。

    相比于朔方一眼望不到头的土豆园,李世民面前仅仅两亩的田垄就显得单薄了一些。

    “傅卿,你确定这土豆已经成熟了”

    李世民身旁站着一个年近古稀的耄耋老汉,发鬓如皑皑白雪垂落,老人只用一根葡萄藤随意扎了个丸子头,挽起的衣袖下是一段长满青筋的粗壮手臂,手里拿着一把锄头,如此形象与他的绯色官袍格格不入。

    听到李世民的问话,掌管司农监的傅奕,传说中的反佛第一人笑容满面的点点头“陛下放心,按照程将军的交代,老夫在家里种了三个大缸,这十五日内每旬挖一次,昨日最后一口缸挖出来的土豆已经与描述的成品相符。”

    李世民闻言脸色大喜,感激的看了眼傅奕,扭头朝身后从民间选来的二十名农家代表喊道“历时四个月,我大唐祥瑞已经成熟,朕今日要与民同乐,尔等都是大唐一等一的庄稼人,也是第一批接触祥瑞的代表”

    李世民罗里吧嗦了半个多时辰,总的来说就是要为自己造势,民间关于他的传闻都很不友善,李世民心里苦,但是表面上还得装作很无辜的样子。

    这次收获土豆是个好机会,要是他在位期间能够为大唐寻来奇物,填饱大唐万万黎民百姓的肚子,那此等功绩不用自己刻意渲染,分分钟也能收割一波民心。

    而且通读史书的李世民知道,天下大乱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要是自己能够解决这个根本问题那朕的大唐就稳了啊

    “来人啊,开挖,给朕一个袋子,朕要与众爱卿一起,一挖一麻袋”



第五百七十七章:悔不当初啊
    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

    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可是当结果超出预期,甚至远超预期的时候。

    收获的惊喜和满足也是难以言喻的

    区区两亩地,李世民亲手带着一帮大臣挖了一亩,那二十位民间代表挖了一亩。

    前后一炷香不到,田埂上一摞摞的土豆让所有人惊得合不拢嘴。

    哪怕傅奕已经在家中试种过三个大缸,但看到远超他预期的亩产量后,也是惊得说不出话来。

    皇家最肥沃的黑土地,加上他精心沤肥滋养,这个产量

    傅奕挠了挠短路的脑门。

    怎么想都还是太高了一些啊

    李世民呢。

    ▄给跪了

    “傅卿,朕不是做梦吧”

    傅奕急忙伸手把李世民扶了起来,老泪纵横的哽咽道“陛下,事实摆在眼前,这是陛下得天庇佑,是大唐之福,黎民百姓之福啊”

    旁边那二十个民间代表已经哭得稀里哗啦,他们可是全程参与挖掘的,要是以前还可以认为是朝廷吹牛皮,故意夸大产能,可是现在不同,这一万多斤土豆有一半是他们亲手挖出来的。

    房玄龄笑呵呵的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本账册“陛下,统计结果出来了,两亩土豆一共一万三千二百五十一斤,产量惊人,产量惊人啊。”

    “平均下来,每亩六千五百多斤了,啧啧啧,老夫还以为顶天了五千斤就不得了。”

    傅奕抹了一把眼泪,看到那群庄稼汉个个喜极而泣,他这心里也跟着高兴。

    李世民伸手接过房玄龄手里的账册,虽然只是几个简单的数字,但今天看起来,这简单几笔却显得尤为亲切可人,特别是最后的一万三千二百五十一斤。

    李世民恨不得让房玄龄用最好的黄花梨雕刻出来,直接挂到立政殿每日瞻仰。

    “对了,傅卿,这一万多斤土豆要是育种成功,还能种多少亩出来”

    “这个”傅奕掐指一算,蹙眉道“育苗的土豆一亩最少要两百斤,这么算下来,一万千斤土豆也只够种六十六亩啊。”

    李世民闻言一怔“这么少”

    傅奕无奈的点了点头“是啊,当初程将军就送了一千斤土豆回来,除去试种和吃了一部分,剩余的四百多斤都在这了。”

    说到吃,李世民老脸一红,当时第一次吃土豆,觉得这玩意儿烤着吃挺香的,所以没止住口腹之欲,愣是扣了五百斤送到宫里,现在想想还挺后悔。

    不过就算如此,一千斤土豆最多也才够五亩地而已,差别其实不大。

    傅奕与房玄龄相视一眼,然后支支吾吾的问道“陛下,老夫前些日子在茶楼听书的时候,意外听到一些朔方的消息”

    卢国公府。

    程咬金耍了半个时辰长槊后,整个人神清气爽了几分。

    刚刚从浴池里出来,衣服还没穿上,门口就传来管家的声音。

    “老爷,秦将军和李将军来访,已经在前厅等候。”

    程咬金闻言一怔,接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知道了,送茶,我这就过去。”
1...249250251252253...3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