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村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橘猫囡囡
席云飞缓缓点了点头,嘴角轻扬,笑道“三个月前,我的人跑了一趟突厥。”
崔干眉心微蹙,崔护却是一脸的惊羡,忙道“这事儿我知道,唐公众横有度,与阿史那突利里应外合,借助小郎君的护廷队大破突厥王庭,这事儿早已传到河北道,我们几个世家亦是早已得知此事。”
席云飞愣了愣,朝一脸尴尬的崔干看去,见他眼神躲闪,便知道这个崔氏的郡公大人封锁了真正的消息。
席云飞呵呵一笑,也懒得解释特战队在突厥施展的威风,只是促狭的看向崔护,不紧不慢的说道“你只知道我的人在突厥易主之战中立功不小,但你却不知道这次北上,我收拢了多少突厥精壮为己用。”
“哦”崔护脸上神情一滞,扭头朝大哥崔干看去。
崔干知道掩盖不下去了,拿起茶杯颇为无奈的喝了一口后,叹息道“这事儿我没告诉你,也是怕你嘴大,到处胡乱吹嘘其实,阿史那突利能够拿下突厥汗庭,都是小郎君的手段奇诡,至于从突厥骗了收服的那七八万俘虏”
“七八万俘虏”崔干话还没说完,崔护便不淡定的站了起来,满是不可思议的看向席云飞。
良久,忽然一脸奉承的朝席云飞说道“咳咳,小,呃,不是,郎君,不知道你下次出兵北上是什么时候,让我崔某人也跟着去捞点好处呗”
“”
席云飞对这两兄弟又有了一番新的认识,不过,相比于心思缜密的崔干,倒是这个崔护很好沟通,起码可以拿出利益进行有效的捆绑利用。
“我的天爷爷啊,七八万突厥俘虏,这是多少钱郎君可知道河北道一个突厥壮年的售价是多少不说咱们大唐,便是卖到高句丽,卖到新罗和百济,那可是几百贯的铜钱啊。”
席云飞正端着茶杯慢慢品味茶香,闻言险些被茶水噎了喉嗓。
“你说什么一个青壮几百贯”
不怪席云飞惊讶,而是几百贯买一个人的事情太离谱了一些,要知道当初他让王大锤去各地购买奴隶的时候,大唐一个普通青壮的价格也才两贯铜钱。
看到席云飞如此失态,崔干和崔护兄弟俩相视一眼,接着哈哈大笑起来。
崔干难得开怀笑道“郎君怕是有所不知道,这半岛三国与我大唐一样,这许多年来,没少受突厥人的气,我大唐还能以兄弟国相称,但那高句丽人可不敢,欺负得最厉害的时候,高句丽王室的那些公主妃子们一度沦为突厥王公贵族们的玩物,你说他们对突厥人是不是气得咬牙切齿”
崔护听完大哥的解释,连连点头,对席云飞说道“所以啊,但凡市面上有突厥奴隶出售,高句丽或者新罗、百济的商贾和贵族们,就会不计代价的高价买下来,至于买回去干什么呵呵,据我所知,挫骨扬灰只是小道,更有甚者直接杀了喝血吃肉,反正被伤得越深,反弹起来就越可怕。”
咕噜席云飞忍不住咽了口唾沫,他倒是没想到还有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但仔细想想,倒也都是人之常情,既然打不过,那就买个小人诅咒你。
高句丽人自知打不过欺负自己的突厥人,便背地里买几个突厥人来实行所谓的报复,虽然看起来有点懦夫行径,可不得不说,他们至少能心安理得的告诉那些被突厥人侮辱的高句丽人看看,我替你们报仇了
一念及此,席云飞对这些人便更加的不屑起来,思忖半响,心中慢慢有了一个计较。
抬头看向崔干和崔护,席云飞开口说道“二位特意来找,应该不只是跟我说这些吧”
崔干见席云飞神情淡然,一副智珠在握的表情,笑着应道“不错,郎君既然说起此间来意,老夫也不扭捏了,老夫听闻郎君在朔方打造了一个巨大的图书馆,其中不仅有传承千年的史书经义,更是博纳天下,涵盖天文地理、人物志异,甚至还有遥远欧罗巴人的书籍老夫厚颜,想向郎君讨要一百个入馆名额,只要让弟子们入馆三个月即可,老夫保证他们只看书,不抄书,郎君有什么条件可以提出来,只是老夫能够办到,一定尽力而为”
“”
席云飞嘴巴半张,呆呆的看着崔干,好半天才缓过劲儿来,眼里有些莫名的情绪涌动。
第六三三章:书圣真迹
说起图书馆,席云飞是有点痛心的,这个时代读书人终归是太少了,让他们跟着先生学习已经是千难万难,至于让他们去图书馆自学,说真的,堪比登天。
席云飞在朔方的时候,不时的催促程处默等人去图书馆多看书,但是,那帮杀才竟然不理解自己的苦衷,实在让席云飞哭笑不得,又感到深深的无力。
至于像马周和诸葛青等这样的大才,他们偶尔会去图书馆解惑,但大部分时间都会在实践中寻求真知,毕竟,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都是学习,他们更喜欢在实际操作中验证所学。
因此,让席云飞很是无奈的事情便发生了。
图书馆里,无人啊
抬头怔怔的看着崔干,席云飞就像千里马遇到了伯乐,心中涌起些许温暖的感动。
果然大唐还是有识货之人的,难怪人家能够成为这天下士族的魁首,就这见识和气度就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
为什么说气度
因为,席云飞知道,崔尚、王寿、裴寂之流,虽然也知道朔方图书馆的存在,但他们并不认为席云飞在藏书的体量上,能够与他们这些传承千百年的世家比拟。
一直觉得席云飞的图书馆只不过是面积大,藏书多,可是,藏书品类和内容深度肯定不及他们各大世家,所以,也谈不上去求知了,之所以有那么多书,也是赖于席云飞独特的印刷技术而已,并不值得他们上心。
这就是为什么席云飞将上百万本不同类型的书籍,花了上亿元从光幕上采购下来,最后却几乎无人问津的主要原因。
究其一点,大家都知道席云飞能打,但所有人都认为,席家终究底蕴不足。
席云飞心中有苦说不出,没想到竟然在遥远的博陵找到了知音。
“崔郡公是怎么知道图书馆的存在的,好像我并没有对朔方以外的人开放图书馆权限吧”
席云飞虽然挺高兴有人对图书馆感兴趣,但也要问清楚消息是如何走漏出去的。
倒是崔干,莞尔笑过之后,从怀里掏出一本册子。
“呵呵,不瞒郎君,这是我一位子侄从朔方送来的手抄本,因为只是凭借记忆抄录,所以有些参差不齐的地方,但尽管如此,老夫也是被上面的内容惊得三天三夜食寝难安啊。”
席云飞愣了愣,接过册子翻看了起来,半响,蹙眉道“这内容好像是兰亭集序,怎么封面却是临河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嗯,郎君果然大才,这临河序失传两百余年,许多人都没见过,郎君称之为兰亭序也是应当。”
说着,崔干双手相合,轻轻拍了下手后,席云飞便见到院门口两个丫鬟打扮的俏丫头端着托盘走了进来。
“郎君请看。”
崔干激动万分的站了起来,将其中一副卷轴展开,慢慢放到桌子上。
“这是我崔氏珍藏的临河序原本,但因为百年前一场大火,此贴的后半部分已经被烧毁,王右军先生的千年第一行书就这样毁在我崔氏,如何叫我等面对天下学士。”
席云飞低头看去,果然是一张帖子小心拆了下来的帛书,然后镶嵌在卷轴上,但是帛书的后半部分漆黑还带着焚烧过后的痕迹,着实触目惊心。
但更让席云飞惊诧的是,这副帖子,竟然是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原本
“咳咳”席云飞突然觉得自己喉咙发干,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崔干并没有注意到席云飞的窘态,拿过另一个卷轴摊开,笑容满面的说道“郎君请看,这是老夫根据郎君所藏的临河序,临摹右军行草写出来的新序”
席云飞闻言,扭头朝崔干手中的卷轴看去,当看到那副后世流传为无价之宝的帖子就在自己面前是,席云飞已经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真迹被烧毁,流传下去的却是临摹本,而这临摹本又是从自己手中抄过去的。
那这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席云飞心跳慢慢加速,这种改变时空的荒唐感觉,让他几乎窒息,但想想又觉得不对,或许真正的兰亭集序已经有手抄本流传,就算自己没有出现,它的内容也会为世人所知才对。
自我安慰了一番,席云飞呵呵笑道“崔郡公的书法果然了得,不仔细分辨的话,这两幅帖子的字迹几乎一模一样,哈哈不知道这焚毁的帖子能不能送给在下”
特娘的,这可是王羲之兰亭集序的真本啊,就算烧毁了也值老鼻子钱了,自己无论如何也要为子孙后代谋点福利不是
崔干见席云飞对残缺的帖子感兴趣,想了想,也没拒绝,只是试探道“那图书馆的入馆名额”
席云飞大手一挥“我给你五百个名额,时间不限,不过,相比于我的付出,这半毁的王右军真迹可就有点不够看了,不知道崔郡公手上还有没有其他大家的手稿或者真迹”
“呃”见席云飞突然两眼放光的看着自己,崔干忽然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博陵最繁华的地方虽然只是一个县,但这深州古县却传承非凡。
春秋为鲜虞地,后属晋,战国初属魏,后并于赵,秦并天下后,为上谷、钜鹿二郡地。
深州汉初设县,隋初置州,历史悠久,是形意拳的发源地,武术之乡,大业二年606年州废,以其地分入博陵,河间二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于安平置深州,在博陵崔氏的带领下,这个传承千年的古城平和富饶,文昌武盛,让第一次踏足此地的外邦之人见识到了什么叫做上国的威仪。
相比于长安的博纳,朔方的繁华,深州城就像是一个垂暮的老者,略显沧桑,但却底蕴深厚。
黄土夯成的城墙厚重而踏实,让往来的旅客商人仿佛一瞬间走进了传承千年的史书中一般。
城市的主干道虽然没有朔方的整洁,也没有长安的宽广,但每一块青砖,每一颗古树,都仿佛在书写着千百年的轨迹,让人流连忘返。
对于半岛三国的人,还有倭国的商人来说,长安和朔方还是太远了,能够走到深州城就已经让他们管中窥豹,见识到了天朝上国的根基底蕴。
再加上这一年来,博陵崔氏不断与朔方进行往来贸易,垂暮的深州城在新事物的不断刺激下,又焕发出了新生的契机。
不少外邦的商人都会定期到深州城采购一些来自朔方的物资回去,转手便是几倍几十倍的利润,因此,原本商道不怎么昌盛的深州城,渐渐取代了长安城,成为半岛和倭国人的最佳贸易集合地。
而就在半个月前,一队来自倭国的使者扑扑而来,为首之人自称大臣,其名为苏我虾夷。
第六三四章:人贩子们
大唐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文化发展的巅峰。
唐文化传播远至西域波斯萨珊皇朝,而更可怕的是,几乎整个亚洲文化都经过唐文化的熏陶,以至于后世还有深深的烙印。
说起来也可以理解,盛唐时期的外国人可没少往中国跑,在大唐做官的外国人多达三千,波斯人甚至官拜宰相。
中唐时期的长安是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都市,来自十多个不同国家的人在长安定居,盛况空前。
历史上,大唐是一个宽容的国度,对敌人宽容,对女性宽容,对外邦异族也十分宽容。
但宽容的前提是,帝国的强盛和稳固,而此时的大唐正值贞观元年,大唐的盛世还没有真正展开,社会各界对待外邦异族的态度还是以防人之心不可无为主。
朝中曾颁布诏令,规定回纥诸胡在京师者,各服其服,不得效唐,在诏令中还严厉禁止胡人“诱娶”唐人妇女为妻妾,或者以任何方式冒充唐人。
所以,不管是与唐人肤色相近的高句丽人,还是新罗、百济、倭国等周边国家,即便能够顺利抵达大唐,他们也不敢在外观上整挫自己,不是没条件,而是真的不敢那么做。
走到深州城的街道上,不时能够看到一些来自这几个国家的商贾和旅人。
本地人哪怕生活条件不如这些外邦异族,但见了他们,也是一副趾高气昂的模样。
而这些人中,有一群人特别容易辨认,见了谁都要尊称一声贵人,哪怕是对街边的乞儿也是如此。
身高不过五尺,常年受海风侵袭造成的独特肤色和粗糙发色,尽管穿着整齐的黛色青衫,但走在街道上也让人对他提不起半点重视。
“兀那小儿,没看到老子推车来了吗,不知道让路”
“细细细”
与那身高七尺的高壮汉子比起来,连一米五都不到的苏我虾夷确实像个没发育完全的少年。
但苏我虾夷今年已经四十有一,在倭国也是位极人臣,其身份地位跟大唐的房玄龄一般无二啊,遇到这种情况,心中不知道有多么憋屈。
但他却不敢发作,而是操着还不是特别流利的大唐官话,在那汉子不屑的注视下,恭敬的点头哈腰,陪着不是。
“大臣,这唐人太可恶了,我们走在人行道上,根本没有拦到他,他这是故意滋事”
苏我虾夷身旁,一个挽着朝天髻的青年,愤愤不平的说道。
哪成想,他话音刚落,就迎来苏我虾夷的怒视“阿倍麻吕,你是要害死我们吗”
“我属下不敢。”名为阿倍麻吕的青年无奈的摇了摇头。
苏我虾夷见他神情落寞,亦不好过多斥责,只是紧了紧双拳,默默注视着那个远去的力工。
“大臣,时辰差不多了,我们还要去拜访崔主事。”
“嗯,这就走吧。”
收回目光的瞬间,苏我虾夷眼里有一丝带着不甘的狠厉之色闪烁,但不过一刹那,便又恢复成淡然神情,嘴角微微含笑,带着几个属下朝不远处的一座酒楼赶去。
只是,他并不知道,自己刚刚一霎的表情变化,被旁边经过的一架马车里的人,看了个正着。
“呵呵,有趣的倭人。”
席云飞收回视线,对这个倭国老头的伪装嗤之以鼻,不过,第一次在这个时代碰到倭国人,席云飞不由得轻笑一声,转头朝陪同的王大锤嘀咕了几句。
王大锤原本正在闭目养神,闻言,眉眼一亮,与席云飞四目相对片刻,二人脸上颇有几分狼狈为奸的意味流转
崔氏酒楼。
崔护做东邀请了不少生意上的伙伴,其中赫然便有匆匆赶来的苏我虾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