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村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橘猫囡囡
说是求和,其实就是投降。
按理说,大唐作为礼仪之邦,应该优待俘虏。
但是,让高句丽人没想到的是,他们的命运已经因为席云飞的到来,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五十人一组的脚镣,一共用了四百零八组,收获劳动力两万三百八十三人。
其余死伤接近一万,席云飞心疼之余,统统交给李渊去处理,至于李渊怎么处置
只知道他们离开后不久,山顶即将熄灭的大火又窜高了几分……
第七О一章:又降了
建安城是高句丽一座非常重要的城池,是辽东城和辽东许多重镇的前哨门卫。
所以,建安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想要将整个辽东守住,必需要守住建安城,高句丽正是看到了建安城的重要性,才在城里部署了三万的常规军队。
而作为高句丽最靠近大唐的门户,建安城同时也是开疆拓土的桥头堡。
渊盖苏文领兵两万多次南下,频繁骚扰定襄还能够全身而退,就是因为有建安城提供后勤保障。
就在渊盖苏文深陷险境的同时,崔尚带领三万家丁队,已经从另一条山道连夜赶到建安城郊外五里的一座小型村落。
“家主,收到消息,建安城守军并未放弃城防,也没有任何外出支援的打算。”
“这怎么可能,难道他们没有发现山里的烽火”
崔尚遥望天边,虽然距离遥远,但冲天的火光和浓烟依然看得清清楚楚。
而他们所在的村落距离建安城已经不远,按理说,建安城内的人应该早就发现了才对。
“会不会是他们一早收到命令,必须严守城防,不得轻易出城。”
崔尚微微颔首,眉心紧蹙:“也有这个可能,那个渊盖苏文用兵有度,倒是麻烦。”
话音刚落,旁边又有人跑了过来。
“启禀家主,指挥中心发来急电。”
“说。”崔尚急忙催促。
“刚刚收到消息,大军已经将山上的高句丽残军尽数俘虏,同时准备整军东进。”
“这么快”崔尚愣了愣,随即脸色一喜,“去将通讯员请来,我要亲自问问。”
“是。”
与此同时,建安城。
城头上,两名守城将领神色阴晴不定。
望着西南方向的火烧云,还有那蒸腾不断的黑烟,两人忍不住同时吞了口唾沫。
“金将军,真的不去看看我总觉得那边有大事发生……”
说话的人站位上稍微往后一些,语气也十分的恭敬,显然以面前之人为主。
为首的中年汉子约莫四十左右,面白无须,发色灰黑相间,眼角的鱼尾纹十分明显。
“李副将,你觉得渊盖苏文这个人怎么样”
那李副将见他问得突然,而且还擅自议论王朝大对卢之子,眉心微蹙,摇了摇头,不敢答应。
金将军回头瞥了他一眼,眼里闪过一丝嘲讽之色,嘴角轻扬,道:“王上多次下诏书,要求他回京都复命,你以为真的是要他回去参加丰收祭祀”
李副将眉眼微凝,慢慢低下头来,依旧不敢接话。
金将军嗤笑一声,道:“他胆敢调动安市城守军,就证明他渊氏父子权势不小,你想攀附上他渊氏,本将觉得也并无不妥……可惜啊,错就错在,他还没有搞清楚敌人的虚实,就贸然出兵迎敌。”
李副将眉心微蹙,总觉得这个金将军话中有话。
“你看看这封密报,上个月从大唐送回来的。”金将军从怀里掏出一个竹筒。
李副将愣了愣,伸手接过,这是高句丽在外的细作们,经常用来传递消息的信筒,他并不陌生。
噗的一声拧开盖子,李副将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金将军的后脑勺。
将竹筒里的帛纸展开,几行排列不规则的文字映入眼帘。
李副将逐字逐句解读起来。
片刻之后,原本困惑的双眼渐渐被惊恐的情绪取代。
“金将军,这里面记述的内容,可属实”副官双手微微颤抖。
金将军转身朝他看去,接着点了点头,又从怀里拿出一个竹筒,道:“这是前两日刚刚从定襄送来的情报,你也一并看看吧。”
李副将眉心紧锁,接过竹筒,迅速打开盖子,阅读起来。
金将军转身,继续遥望天边的火烧云,幽幽说道:“如果一日之后来到建安城的人马,是渊盖苏文的安市军,那自然皆大欢喜,本将也不扭捏,直接随你拜入渊氏麾下,任其差遣。
但,若是来人……唉,到时候为了这城中七万多百姓的安危着想,本将会直接打开城门!”
李副将脸上的表情不断变化,听到金将军的声音后,身子微微往后退了一步。
“金将军,这朔方席氏,当真那般可怕”
“呵呵,你认为我建安城比之突厥汗庭如何”
“我……”
李副将艰难的张了张嘴,建安城与突厥汗庭根本没有可比性,高句丽三岁小孩都知道孰强孰弱。
金将军有些颓丧,双手伏在城墙上,自嘲道:“不说突厥汗庭,便是定襄城我们恐怕也比不得,等着吧,不管结果如何,城中的百姓绝对不能出事。”
“那我们何不立刻出兵支援,兴许……情况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
见李副将还不死心,金将军摇了摇头,提醒道:“还记得方才持续不断的轰鸣声吗”
李副将闻言,表情为之一滞。
金将军无力道:“那应该就是情报中反复提及的雷火,也只有如此巨大威力的奇物,才能制造出那么大的声势。
落鹰峡距离建安城近二十里,声音传了这么远依然清溪可闻,面对如此利器,你觉得我们再贸然去支援,有用”
李副将紧了紧手中的帛纸,心中惴惴不安。
眼下他也只能祈祷渊盖苏文千万不要有事儿。
否则,他这几年的经营与付出,怕是都要毁于一旦。
突然,城楼下的传来一阵骚动。
金将军眉心微蹙,头不自觉的朝天空望去……
“下面就是建安城”
席云飞双手背负,与李渊站在玻璃幕墙后面,俯瞰着椭圆形的建安城有说有笑。
李渊身旁,刚刚登上飞艇的崔尚神情激动。
听闻建安城守军没有如期前往支援,李渊和席云飞都是有些意外。
为了不浪费更多时间,席云飞直接乘坐飞艇,提前与崔尚汇合。
“一会儿你让人先将那些俘虏压到阵前示威,如果城内守军不投降的话,再让护廷队的人出手炸开城门,但不可急于进攻,试着再逼他们投降……”李渊与崔尚制定计划。
崔尚也曾领兵打仗,闻言微微颔首,朝李渊抱拳表示感谢后,就要去安排家丁队做事。
可是,就在他转身的瞬间。
席云飞刚好看到建安城的城门缓缓打开:“啊咧,对方主动出击了!!!”
李渊闻言一怔,心道怎么可能,俯身看去,先是一怔,接着神情艳羡的朝崔尚看去。
“搞什么鬼,你崔氏运气也太好了吧!”
“何解”崔尚急忙回身问道。
李渊没好气的撇了撇嘴:“特娘的,又降了。”
第七О二章:纠结
“什么情况”席云飞探头俯瞰。
李渊指着为首走出城门的一个中年人,道:“那人名为金胜茂,应该是驻守建安城的守将。”
崔尚脸上笑开了花,说道:“不错,此人我曾见过几次,在高句丽也算是个人物。”
席云飞恍然大悟,只见那金胜茂一脸悻悻的仰望着他们,身上除了文甲,头盔武器一件没带。
“这也太没出息了吧,我们刚到他就投降”
李渊面露思忖之色,闻言,摇头解释道:“之前我们还在疑惑为什么建安城守军不去支援,现在可以想通了,这个金胜茂应该是察觉到了什么。”
崔尚若有所思的说道:“此人在高句丽名声不小,素来有仁将之称,在百姓中威望不弱。”
“你说,他会不会知道一些什么,比如郎君在朔方的那些事迹”崔尚朝李渊问道。
李渊不置可否的点了下头:“也只有这个解释了,雷火的传说,再加上这艘飞艇带给他的震撼,换做是朕,说不得也要心惊胆战。”
崔尚嗯了一声,道:“看来我崔氏真是捡到一个天大的便宜,这金胜茂为了避免城中百姓死伤惨重,竟然心甘情愿打开城门投降,倒是识趣得紧。”
席云飞闻言,饶有兴致的打量着那个金胜茂,对于这种人,他谈不上好感和恶感,为了保护城中百姓什么的,说好听是仁爱,说难听,不就是奸细
史书里对这种人的风评一向不怎么好。
飞艇慢慢降落,崔氏的三万家丁队也团团围了上来。
金胜茂见到飞艇走下来的人后,先是一怔,接着便是三跪九叩,其他人他不认识,但李渊他可不陌生,只是对于李渊会突然出现在这里,他心中不免惊诧。
“金胜茂,好久不见。”李渊嘴角轻扬,捻须说道。
金胜茂恭敬的躬身抱拳,道:“说起来已经有**年了吧,当年奉命南下,多有得罪,还望大唐皇帝陛下多见谅。”
席云飞与崔尚听闻两人对话,都是一怔,席云飞好奇道:“老爷子,您见过他”
李渊呵呵一笑,有些促狭的看向金胜茂。
金胜茂见状,尴尬的解释道:“当年大唐初立,我王觉得中原动荡有可趁之机,曾经派遣五万大军南下,试图问鼎中原。”
原来如此,崔尚对此也有印象,点了点头,说道:“我记得当时窦建德曾经对高句丽用兵,想来时间上应该差不多。”
金胜茂嘴角抽搐,看了一眼李渊,道:“崔家主说得不错,只是,当时我军也是被迫与窦建德交战,真正的始作俑者,是……”
说着,金胜茂意有所指的朝李渊瞥去,眼神里满是幽怨。
崔尚愣了愣,接着惊呼一声,指着李渊半天说不出话来。
李渊突然哈哈大笑,颇为得意的说道:“都过去这么久了,没想到你还记得这么清楚,不过,被你这么一提,朕也甚是缅怀,说来,还要多谢你们相助啊。”
席云飞在一旁听得迷迷糊糊的,这些事情在《大唐编年史》里都没有记载,显然知情者不多,只在少数高层之间流传。
但不得不说,李渊能在群雄纷争中崛起,确实有他的厉害之处。
简单的寒暄之后,金胜茂便将建安城的守军召唤了出来,统统交给崔尚处理。
没有想象中的剧烈反抗,也没有什么宁死不屈,整个交接过程都显得十分的平静。
席云飞走进建安城的时候,城中的百姓们竟然还在街上摆摊卖货,好似并没有察觉到城池已经易主似的。
“这些人的心还挺大!”
“呵呵,郎君有所不知,对普通人来说,衣食住行才是他们真正关心的问题,而且,你看那边。”
崔尚指着不远处的一个摊位,接着说道:“这建安城本就与大唐接囊,城中居民有不少都是汉人,两国百姓通婚者不知凡几,就如那个金胜茂,他身上也有一半汉人血脉,不然你以为他为什么降得那么干脆。”
席云飞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视线继续在人群中打量……
当晚,一行人入住城中央的一座奢华府邸。
与大唐的高门大院不同,高句丽的建筑普遍低矮,空间也不大,显得有些压抑。
席云飞回想着下午在城中看到的景象,眉头微微蹙起。
李渊与崔尚正在商议城防事宜,见状,相视一眼,崔尚朝席云飞努了努嘴。
李渊会意,站起身来,走到席云飞跟前。
“臭小子,是不是动摇了”
席云飞闻言一怔,看了眼李渊,嘴角苦笑:“您老看出来啦……呵呵,确实有点。”
李渊拉过一张蒲团,盘坐下来,道:“是不是看到城中百姓安居乐业,两国百姓相处融洽,觉得不能破坏这副和谐的画面”
席云飞抿了抿嘴,看向凑过来的崔尚,道:“您二位都是过来人,眼界和心性自然不是我能比拟,不怕你们笑话,我只是在犹豫我们之前的奴役计划,会不会……”
“会不会太绝情”李渊笑着说道。
席云飞微微颔首,确实有这个顾虑,毕竟,不是所有高句丽人都视大唐人如水火。
最起码,这建安城里的高句丽人就挺好的,还能接受异族联姻。
崔尚也找了个蒲团盘坐下来,打量了席云飞半响,露出一丝微笑,说道:“郎君也只有这个时候才让人觉得,像个孩子。”
席云飞双颊微红。
崔尚哈哈一笑,摆了摆手,道:“倒不是说郎君这样不好,不过,郎君方才所说未免有些片面,你只看到在建安城定居的汉人似乎与高句丽人十分融洽,却不曾看到他们为此付出了什么。”
李渊伸手拍了下席云飞肩膀,语气颇为阴冷的说道:“那些汉人之所以能够得到如此优待,全都是因为他们本人的价值足够大,若是他们没有可利用的价值,你认为那些高句丽人会怎么对他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