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第一村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橘猫囡囡

    宿国公府,后院的凉亭。

    席云飞第一次面见‘丈母娘’的地方。

    程咬金平时很少到后院叨唠程崔氏,毕竟两人都是二婚,而且又新婚不久,所以多少还是有点隔阂的。

    不成想程咬金第一次来找自己,竟然是要拜托自己家宝贝女儿去替他做事儿。

    程崔氏表示不能忍。

    然而程钰琪却是心中一喜,她也很久没去下沟村了,想起席云飞做的美食,这心里还有点小激动,急忙点头:“这事儿我是能办,不过您要泡菜的方子做甚”

    程咬金腆着脸朝程崔氏打了个哈哈,对程钰琪解释道:“你们几个孩子都小看了这泡菜的价值,如今有外邦商贾愿意花重金采购大量泡菜,而且还扬言拿马匹来换,你说这算不算大事儿”

    程钰琪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随手从袖子里拿出一本小册子,道:“虽然不知道您要这方子有何用,但是下沟村能做的泡菜,我这里都有方子,当初二郎教了我很多,能记下的都在这里了。”

    “哈”程咬金闻言一怔,急忙伸手接过小册子:“你说二郎把泡菜的方




第一百零六章:田大川入伙
    呵呵,这句话要是让席云飞听到,他会说您老想太多了。

    当初席云飞想要合作的第一个对象其实是魏征魏人镜,只是没想到魏征那么胆小,直接给拒了。

    后来才因缘巧合的碰上了程处默和程钰琪,要不是心里存了找靠山的心思,当初席云飞也不会才第一次见面,就那么殷勤的把醉蟹送给程钰琪品尝。

    发展是需要团队支撑的,席云飞虽然只想打造一个快乐家园,但是要想带着家人过上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却离不开可持续的金钱收入,而开工坊,做买卖,就是他的选择。

    今日长安发生的事情,席云飞一概不知,下沟村的事情就已经够他忙得晕头转向。

    吃过午饭后,席云飞见到了赵斧的大哥赵锤,相比于弟弟的瘦弱,这个在工部登记过的石匠就魁梧了许多,而且人也长得异常粗狂。

    与弟弟一样,看到席云飞那些设计图后,赵锤直接与席云飞敲定了合作关系,并保证会找来上百名能工巧匠加入施工团队。

    席云飞最喜欢的就是当甩手掌柜,见赵锤如此好说话,自然没有什么好拒绝的,当下就将整栋楼的石刻部分都外包给了他,而价格直接按照市价,席云飞连砍价都懒得砍。

    自此,天下第一楼终于开工建设,席云飞估计工期最少三个月,不知道过年前自己来不来得及入住新家,反正就是赶,死命的赶。

    东丘上,席云飞特地让大哥去叫来了崔班头。

    盖楼需要人手,不仅仅是有手艺的工匠,一些苦力活儿更是需要有大量人手去做,比如搬运材料,这样的工作基本只要有把子力气的人都能干。

    崔班头今日是第一次听说席云飞的盖楼计划,当听到他还要再扩招五百名帮工去盖楼时,下巴都险些掉了下来。

    “再招五百,那不是接近一千人了你到底盖什么楼要这么多人啊”崔班头表示很不能理解,什么大工程需要近千人同时开工修城墙吗

    席云飞不想解释太多,只是笑着摇了摇头,道:“您要是好奇,就自己来看看不就知道了,反正我赶着过年前入住,您就辛苦一下,帮我再找些老实本分的帮工来就行。”

    崔班头表示这种壕无人性的决定很不好,不过席云飞有钱,这事儿他知道:“好吧,再要五百人是吧,男女不限,能干活就行”

    “没错,男女不限,只要有力气,品行端正,您就尽管介绍过来,要是用不习惯,我自己会把他们赶走的。”

    “那行,要是真有偷奸耍滑的,你也不用赶,你崔叔我自个儿来收拾,哈哈哈哈”

    “”

    敲定招人的章程,两人又聊了一些面点和泡菜的供货问题,见天色不早,崔班头才起身告辞离去。

    崔班头走后,席云飞本想回家睡个午觉,最近事情有点多,脑子总是嗡嗡的,是该把睡午觉的好习惯重新培养起来了。

    不过。

    刚刚走下东丘,就看到田大爷一个人站在坡底下等他,这条小路直通席云飞家,平时除了他们一家四口基本没人走,而且席云飞感觉田大爷也是时候来找自己了。

    “二郎”

    席云飞伸手摆了摆,道:“去我家吧,咱们爷俩边喝边聊。”

    “额,行。”

    席家院子里,冰凉的青石板上,一老一少直接盘膝而坐,面前放着两叠鱼干和糖蒜,还有一罐换成竹筒包装的二锅头。

    酒过三巡。

    田大川迫不及待的扯开了嗓子,满脸尴尬的朝席云飞道:“当初我就不该听你的安排,什么狗屁的合作模式,我直接跟你干不就得了。”

    席云飞闻言莞尔一笑,道:“合作有合作的好处,替我打工的话,您就不会那么自由了,您看看二爷、三叔,还有六叔,这些日子都忙得昏天黑地的,他们才羡慕您呢。”

    “切,你小子就是话唬烂,他们不知道有多乐呢,天天穿着新裁的绢衣,顿顿还有肉吃,他们的日子可比我好太多了。”

    田大川心里酸溜溜的,当初他一时鬼迷了心窍,以为直接供货给席云飞能够赚得多一点。

    后来他地里的菜都挖光了,回家自己算了算,扣去请人种菜摘菜的成本,实际上忙活了一个月才赚了一千六百多文,而且因为自己不是席云飞的员工,吃个饭还要花钱,苦逼得不行。

    一千多文钱,如果是之前,那确实很多,已经足够他们一家在村子里过上很不错的生活。

    可是如今不一样啊,席云飞这个怪胎大方得不行,直接给几个管事开了长安城



第一百零七章:酵母专卖
    田大川入伙的消息被席云飞刻意的传扬了出去。

    自此,整个下沟村比较有威望的几人,都完完全全归属席云飞产业的一员,说句难听的,如今的下沟村,已经妥妥的是席云飞的一言堂。

    是夜,席云飞为田大川开了一个欢迎仪式,叫来了产业里的‘老人’,其实就是二爷他们几个管事儿一同来庆祝。

    而且为了团队和谐,席云飞还将负责宿舍区建设的陈锯,负责新家建设的赵斧和赵锤兄弟俩一起叫了过来。

    后来的这三个人将来有大用,席云飞喜欢带手艺的人,喜欢程度不亚于识文断字的三叔。

    酒足饭饱之后,席云飞单独留下了大山、大宝、丑娘三人。

    一个月的工作磨合下来,如今这三人已经足以担当大任。

    大山不仅要负责去拉货,还要在制陶坊负责烧陶和制陶,因为性子沉闷,一直都是老老实实干活,脚踏实地的将席云飞交给他的事情办好,一刻也不曾松懈,只是没那么显眼。

    大宝虽然一开始拒绝当这个账房,但是一个月下来,在席云飞的教导下,已经学会了阿拉伯数字和珠算等一些后世小学生才会学的知识,倒也把自己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条,再加上有席云飞有事没事核算几遍,财务倒是没出过纰漏。

    至于丑娘,实在是三人当中最累的一个,食堂如今分为第一食堂和第二食堂,食堂的工作她要负责统筹,而面点坊那边,新上任的周婶因为是个文盲,许多事情更是离不开丑娘的帮衬。

    而且丑娘至始至终都有一股子责任心,就是关于制作面点的独门秘方,席云飞提供的那一袋子黄色粉末,如果没有那一袋子粉末,馒头不会那么松软,更不会那么美味。

    所以为了保密黄色粉末的存在,丑娘也算是煞费了苦心,日子过得跟着特务一样。

    然后。

    “我打算关掉面点坊,以后改为直接出售酵母粉。”

    席云飞话音刚落,反应最大的果然是丑娘。

    “为什么那可是咱们最大的秘密,要是被人偷学了去,那可怎么办”

    丑娘知道酵母粉的重要性,生怕谁得了酵母粉反向研究出来,那不是得不偿失,还不如直接卖面点好些,起码没人知道酵母的存在。

    席云飞莞尔一笑:“真有人能够研究出来,我不仅要出巨资招揽他,没准还会把他当大爷一样供着。”

    席云飞采购的酵母是后世的工业产品,别说这个时代的人,就是他自己都做不出来,什么元素周期表,什么钾钙钠镁铝,要是真的有人反向研究出酵母,那自己无话可说。

    丑娘不甘心的咬了咬牙,还想说些什么,但是席云飞没有给她机会。

    为了怕丑娘多想,席云飞还是开口解释,道:“面点坊涉及的问题太多了,面粉的来源,食材的进项,这些都要耗费我们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可是,我也不怕你们知道,一个馒头我才赚三成,一个包子才赚一文,说真的,与其这样吃力不讨好开面点坊,我还不如买酵母粉来得轻松一些。”

    三个小伙伴面面相觑,面点坊一天要做两万个馒头和包子,如果真的按席云飞这样算,那席云飞一天最少都是十三贯钱的收入,这还嫌少

    席云飞知道他们在想什么,继续道:“而且面点是有保质期的,一般放不过三天就馊了,所以我们只敢卖给驿站和周边的村民。”

    丑娘闻言点了点头,她也知道面点坊的局限性,如今估计已经是最高的产值了,再多做,也没人买,因为市场需求就这么多。

    席云飞笑了笑,拿起酒杯喝了一口,道:“要是卖酵母粉,那情况就不一样了,酵母粉容易保存,我就算卖遍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没关系,虽然单笔赚的钱可能少点,但是架不住量大啊。”

    大宝闻言双眼一亮,似乎是想通了其中的关节,急忙问道:“那咱们一袋酵母粉卖多少钱”

    席云飞摇了摇头,朝大山看去。

    大山会意,从怀里拿出几个小小的陶瓶子,只有手腕粗,比家里装盐的盐罐子还



唐朝盖楼是否逾越,是否犯法?
    (喷我的人请耐心看完。)

    首先,唐朝确实是明令禁止盖楼。

    有旨为证。

    大历十四年六月,唐代宗颁下严令:“诸坊市邸店,楼屋皆不得起,凡楼阁临视人家,限百日内毁拆。”

    大和六年六月,唐文宗也颁下严令:“士庶公私第宅,皆不得造楼阁临视人家。……于令有违者,杖一百,虽会赦令,皆令改正。其物可卖者听卖,若经赦百日不改去及不卖者,论如律。”

    什么意思呢?

    唐代宗是说,市民和商人不许盖楼,对于那些已经建成的楼房,只要站在上面可以俯视到其他住户的,都必须在百日之内拆掉。

    唐文宗的话更狠,不但严禁市民和商人盖楼,连政府和官员盖楼也在限制之列,谁敢盖楼,就揍谁一百大板,即使刚好碰上大赦,也不赦免他,对于那些已经建好的楼房,能卖掉的卖掉,不能卖掉的拆掉,如果百日之内既不卖又不拆,那就等着坐牢吧。

    纵观整个唐朝,禁止盖楼的决非只有唐代宗和唐文宗这俩皇帝,早在唐朝初年,中央制定的《营缮令》里就有一条是禁止盖楼的。

    原文:“士庶公私第宅,皆不得造楼阁临视人家。”

    看了这条禁令就知道,唐代宗和唐文宗不过是重申和细化已有的规定而已。

    建国初年就有了禁令,后来的皇帝又一再重申和强调,看来唐朝人想要盖楼是很难的啦

    未必!

    咱们翻翻正史,再翻翻唐诗,会发现在唐朝盖楼并不困难。

    因为,皇帝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唐高宗乾封年间,四川有个高官叫李晦,此人顶风作案,盖了一楼。

    楼旁边是一酒店,酒店是四合院,院子里盖了一厕所,厕所没顶,露天,每当有客人上厕所,李晦家的孩子就大呼小叫——他们住楼上,一低头就能瞧见客人的光屁股,弄得客人很尴尬。

    酒店老板不干了,找到李晦说:“李高官,我们酒店虽小,地位虽低,也有个脸面不是?天天上厕所都被你家孩子偷窥,这日子还有法过没有?您盖楼我管不着,但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从今往后,这酒店我也不干了,这四合院我也不住了,我们搬走总行了吧?”

    酒店老板原话:“微贱之人,虽则礼所不及,然家有长幼,不欲外人窥之。家迫明公之楼,出入非便,请从此辞。”(参见《旧唐书》卷60,李晦传)

    李晦倒挺容易说话,丝毫不打官腔,很爽快地说:“哪能叫你搬呢,毕竟盖楼是我的错,既违反了朝廷的规定,又侵犯了你们的人身权,你别生气,我现在就拆了它!”

    说到做到,李高官“即日毁其楼”。

    这个事例似乎可以证明盖楼禁令是有效的,譬如李晦这样的高干都不敢顶牛,盖了之后,自己又给拆了。

    但是仔细一想,假如没有酒店老板的那一番话,李晦未必会去拆楼。

    换言之,李晦拆楼恐怕不是因为皇帝的规定,而是因为民间的抗议。

    &n



第一百零八章:长安鸡贵
    又是一个休沐日,上次休沐,《知音》上刊登了一则【招聘启事】。

    结果因为某人过于马虎,没有放上联系方式和地址,导致整个长安城有想法的掌柜和账房先生集体失眠。

    这一次,席云飞很干脆,直接标明了地址,而且还费心的将面试地点设置在五里外的泾阳驿站。

    一大早,就有驿站的邮驿到下沟村找柳三将《知音》收走,并分别前往泾阳县和长安城去派送。

    而与此同时,那些眼红席云飞那份高薪工作的人,已经在两大书坊门口排起了长龙。

    早上辰时正,书坊准时开门营业。

    拥挤的人潮已经成为书坊的常态,也只有《知音》发行的这一天,这些读书人才会这么积极的来书坊挤上半日,就是为了购得一本刚出炉的《知音》。

    西市,怀远书坊。

    说书人方醒木和茶肆的周掌柜一起出钱买了一本《知音》,两个人的目的很明确,地址,地址,还是地址。

    方醒木已经五天没有说书了,这些天他都跟着周掌柜学习如何管理账本,如何理清入库和出库的财支平衡。

    当然,这都是需要学费的,而学费就是方醒木的所有积蓄,他为了席云飞的这份工作,已经算是破釜沉舟了,不成功便成仁。
1...3031323334...3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