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妖魅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洛逍

    唉!

    林遥望着窗外,望着秋风扫落叶暗自叹息。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因人性而纠结,林遥当然也会以人类的哲言来开解,相信人生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儿。

    夜幕降临,林遥默然走出房间,晚餐的时辰到了。

    晚饭后,林遥回到东厢房仍然沉默的不吱声,悄立在幽暗的夜色中歇憩半晌,便坐到床榻上独自的修炼起“顺逆真元诀”来,非常的用功。不知不觉两个时辰后,又是夜深人静了。

    林遥收起功法,就这样盘坐在床榻上稍作休息片刻,旋即又运起功法,这是要给水仙花儿消除魔气。

    彻底清除水仙花儿身上遗留的魔气,又花了大半个时辰。至于水缸里那鲤鱼精的伤势,现今已然康复良好,林遥今夜自然是无需像往日那样再为她消耗真元。

    功德圆满,林遥也难免有些疲乏,便安心的躺倒睡下。

    接下来的日子,林遥白天悠闲的翻阅《诗经》,夜晚独自的修炼“顺逆真元诀”两个时辰,然后安逸的睡到太阳晒屁股。

    这些日子里,《诗经》又被林遥翻阅了一遍又一遍,当然经典是可以反复的欣赏,懂得品味自然不会觉得腻。只是林遥默不作声,就这样陪伴三个鲜活的小妖精呆在房里,时间长了总难免会感觉有些闷。

    已经过去十余天,水仙花儿就一直那么呆着,来到此间还没说过话,内心却平静了,自然是无怨无悔。况且从前在洞天里,老头进入漫长冬眠的时候,都有几个月的说不上话,水仙花儿早就习惯这样寂寞如雪的日子,如今便可以当成是重温曾经的感觉,偷偷享受久违的愉悦。

    上午,林遥随意看了会儿书,忽然间心有所感,便站起身来放松的远望,窗外晚秋格外




178.灵魂深处
    白天就这样过去,又到夜晚了。林遥晚饭后回到房间,歇憩会儿坐到床榻上,却没有准备要修炼“顺逆真元诀”,而是从怀中掏出那兽皮团。

    这是那三怪所谓的记载着“天煞融晶凝丹妙法”的兽皮,林遥当日顺手用来包裹豹怪的“煞丹”,以及豺怪、狼怪的两块“晶核”。林遥将那颗“煞丹”拿在手里,便又将两块“晶核”以兽皮包裹着随手放进怀里。林遥今晚的打算就是要消化这颗煞丹,双掌旋即运起功法。

    这颗煞丹和那两块晶核,林遥不将之消化为自己的能量也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别的作用,放着那可是累赘,只好尽早的处理了。

    溶解淬炼去芜存精,林遥完成对煞丹的消化,已经是次日拂晓时分。

    林遥收起功法眼望蒙蒙亮的天色,到这个时辰是在意料之中,当年用那虎怪的煞丹给水仙花儿祭炼那条绸带耗费了七天工夫,此番消化豹怪的煞丹都不到半天工夫,两者煞丹聚合的能量大小与两者的修为相符,两者修为的差距有多大也很显然。

    至于林遥在几个月前,处理那鲶鱼怪的晶核也就只需半个时辰,可见即使都是残次品,晶核相对于煞丹也有着本质的差别,当然也不能等量齐观。

    窗外雾气弥漫着,树10梢枝头白茫茫的,轻风失去往日的温柔,有些刺骨了。

    水仙花儿亭亭玉立的身姿,在如此习习的晨风里,也不禁微微打了个寒颤。

    霜降,这是秋季最后的节气,标明着天冷了。

    林遥今天夜晚消化狼怪、豺怪的两块晶核,自然要比昨晚消化豹怪的煞丹轻松很多。不到一个时辰的工夫,便将两块晶核消化掉了。

    还没到半夜三更,林遥也准备要休息了,舒服的伸了个懒腰,微眯的双眼忽然间却留意到,此刻书房里有光亮。

    如今夜晚冷了,现在也不早了,没想到父亲还在看书。林遥不禁好奇父亲在看什么书,那么的专心致志,顿时封面上的“周易”二字,映入天眼之帘。

    书房里的书说多不多,林遥每本都翻阅过,这本《周易》当然也不例外。例外的是,别的书林遥都敢肯定的说已经读懂,惟独这本《周易》,诚然并非一点都读不懂,却不敢说真的读懂了。

    恍惚间,林遥发现父亲聚精会神看书的身影里,灵魂的情形很微妙,命魂的微光、天魂的毫光、甚至地魂的阴影都比平时来得强劲。

    林遥静静的观察着,渐渐的发现这微妙中还有微妙。父亲天魂毫光律动的时候密切关联着左脑筋,左脑筋泛起波光便会传达至心灵;而地魂阴影浮动的时候密切关联着右脑筋,右脑筋泛起波光便会影响至心灵;牵连着七魄的命魂微光倒显得沉稳,但只要稍有动静,心灵自然就会随之微微发亮。

    林遥还偶然见到,父亲左脑筋与右脑筋同时的灵光一现,刹那于眉间轮交汇,瞬息直抵心灵深处……

    林毅轻轻合上《周易》,起身到书架放好,继而拿过灯笼来点亮,然后吹熄灯盏。四下环顾,随手理了理笔筒里的笔,笔筒是前些天托封黎新买的白瓷,在红灯笼的映照下泛着彩光。

    林毅提着灯笼,走出了书房,走向卧房,已经深更半夜了。

    黑灯瞎火,林遥仍然呆呆望着书房的那个方向,没有回过神来。

    走神了。

    心思去到很远很远,想到的事情很多很多,很清晰很深刻也很纷乱。林遥需要点时光,静静地捋一捋……

    林遥拥有完整的灵魂,已然八个年头了,还从来没有像此刻这样,那么雪亮的认识到自己。回想这八年以来,林遥无论是看人间百态还是看世间万象,都比从前所见的要清楚要深刻,自然觉得是修为精进的缘故,如今却发现灵魂完整才是最基本的原因。

    追忆曾经的岁月,林遥从混沌状态到获得灵智,逐渐到更清晰的认知,然而即便是拥有近万年修为的那时,所见到的景象也只是左半边脑海里清晰,右半边脑海压根就没有存在感。的确毫无感觉,林遥那时还是先天缺少地魂的虾蟆老妖,浑然注意不到自己的脑海区分为左右两半,一半清澈一半混沌。

    如今回首往昔,林遥对于自己万余年来的种种迹象变化,总算彻底的明白了。从成精后,林遥开始长脑筋,因为灵魂先天的缺失,所以只有天魂密切关联的左半边脑髓长筋,长脑筋了自然就比成精前要聪明些,却不能算是脱离蒙昧状态。

    真正的脱离蒙昧状态,那是在开窍之后。何为“开窍”那就是“心窍的开化”,“心灵”从此萌生,“心灵”的窗户是眼睛,见到的景象自然会变得清晰起来。“心灵”乃命魂衍生,因此万物生灵只有开窍了,才会有主见,才可能把握自己的命运。

    仅凭天魂衍生的半边脑筋,尽管能够改变命运,却还难以主导自己的命运。比如人类饲养的灵兽,在进化到一定程度,即便没有成精也会激发脑髓长筋,因而或多或



179.入骨三分
    林遥丝毫没有睡意,于是掏出那张记载着“天煞融晶凝丹妙法”的兽皮,豹怪的煞丹以及豺怪、狼怪的晶核已经被消化,还留着这张兽皮做什么呀

    研究研究这套“天煞融晶凝丹妙法”,探索探索妖怪的煞丹是如何凝结而成不,林遥就是吃饱了饭没事干,宁愿再多看十遍二十遍三十遍《诗经》,都不想在这上面浪费半点工夫。而兽皮上记载这套“天煞融晶凝丹妙法”的所谓文字,在林遥眼里,确切地说就是些符号,生动而确切地说就是些弯弯曲曲像茅坑里的虫子般难看的符号。

    文字,绝不是什么阿狗阿猫能够创造出来的,穷奇又哪里具备资格

    文字,什么叫文字林遥虽然对于许慎的《说文解字》将文字的创始之功归于仓颉不以为然,但对于许慎所阐述的“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的准确性,理所当然也不会否认。

    许慎的《说文解字》也是难得的辉煌巨著,作为距离伏羲时代近万年后的一介儒生,对远古先辈留下的智慧结晶,理解上有些偏差也在所难免∞,可不能太过于苛刻。

    何谓“文字”,许慎先生已有相当明确的阐述。

    何为“文字”,林遥作为从那个时代还活在世间的妖孽,也有些相当妖孽的见解。

    林遥曾经混迹人间有两千多年,学人类说话并不觉得有多难,但是学人类的文字却感觉非常难,的的确确是缺少悟性。七千年之后,林遥再次来到人间,再次接触到人类的文字,忽然感觉人类的文字学起来很容易,当然并非人类的文字变得很容易,而是林遥拥有悟性了。

    因为林遥在七千年之后,拥有了完整的灵魂,最为关键的是拥有了地魂。由此可见,人类的先辈用灵魂创造出文字,也赋予了文字完整的灵魂。

    天魂的认知偏重声音,每个天魂开化的生灵很自然就开始学语言,包括人类最见天性的小时候也是如此,很自然的牙牙学语。呱呱坠地,人类的天魂便已然开化,所以在婴儿时期,对声音就明显的有感受了。

    地魂的认知偏重象形,每个人的模样不同,在地魂开化的人类眼里都很好区分。但人类的模样在先天缺失地魂的妖兽之类眼里,要区分起来却并非那么容易,若是碰见陌生的一群人,尽管每个人的长相都不一样,然而在它们看来几乎就辨别不了。相形之下,显而易见,拥有地魂的人类感受象形的敏锐度,对于其它万物生灵而言,那是难以想象的。

    命魂的认知注重意义,只要是个开窍的生灵都能心领神会,也就毋庸赘言。

    如此摆明,就能大概了解到人类先辈用灵魂创造出的每个文字,必定是有声、有形、有意义。

    追本溯源,伏羲大神在洪荒时代开人文先河,创造文字记载诸般事物,将宇宙万事万物用一个“易”字来归结,后继的圣贤仓颉在造字上秉承发扬,自然遵循着伏羲大神造字的原理。

    文字契合易理,也就可以解释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易有三义,曰“变易”、曰“简易”、曰“不易”。契合文字的声音、象形、意义,也契合人的三魂。

    三魂自然契合易理的天地人三才,所以“命魂”也就是“人魂”。人魂居中,在天地至变之间,成就不变之势。“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这也正是“文字”的原理,形声相益而万变不离其宗,才能够承载永恒的意义。

    先天缺失地魂的凶兽穷奇,哪里懂得易简之道。拥有天魂、命魂,先天缺失地魂的妖兽之类,对于象形没什么概念,对于声音却很敏感。特别是在天魂已然开化,心窍却未能开化的状态下,对于声音尤其的敏感。

    因此,人类从古至今在应付妖兽之类的许多方式里,都少不了针对声音敏感性的法术,那就是咒语。而各种妖类,也几乎天生便懂得运用声音的诀窍,这就是独门召唤法。人类也有独门召唤法,古时的人类大巫多般都是乘龙出行,纵横天下时都可见到尚未开窍的龙族成群结队。为此,林遥再次混迹人间这八年里没见到龙的身影,还难免有些奇怪。

    林遥在七千年之前,便见识过人类将“咒语”刻在竹片、木片、骨片上制作成“符箓丹



180.雪雅云秀
    天越来越冷,九月、十月转眼过去。

    水仙花儿俏立在窗前,就这样从深秋被晾到了寒冬。

    在这段格外宁静的日子里,水仙花儿没有开口说一句话,倒是将少爷交待的话,深深的记在心上。已经不再回想往昔,甚至都快忘掉那个糟老头子的模样,现在的水仙花儿眼里便只有少爷了。

    这几天,林遥拿在手里翻阅的是《礼记》,仍然那么的用心。

    安安静静看书,林遥感觉特别快乐,也过得相当充实。

    今天更加的冷了。

    清晨,被窝里的林遥听得屋瓦上“嘀嘀呖呖”的声音,从熟睡中醒转过来,发现下雪了。那是宛若米粒般的霰雪,落在屋瓦上发出跟雨滴不同的清脆声响。林遥懒洋洋起床的时候,屋瓦上已经安静,霰雪骤然的落又骤然的停了,落在屋瓦上如米粒般的霰雪也很快就结成冰了。

    傍晚时分,鹅毛般的大雪,忽然间飘落……

    夜里大雪纷飞,整整下了一个晚上。

    次晨,林荫庄已是银装素裹,雁荡山那是分外妖娆。寒风吹进东厢房,窗前的水仙花儿直打冷颤,尽管将那条绸带恢复成皮叶把自己裹得非常严实,却还是感觉有点受不了。

    林遥在暖和的被窝里睁开眼睛,正好瞧见在寒风中簌簌发抖的水仙花儿。真的是楚楚可怜,林遥心下不禁感慨,想到水仙花儿从前一直生活在冬暖夏凉的洞天里,连洞天都没出过几回,也难怪还没适应此时此地的气候。

    即便再冷的天,林遥都是开着窗户,有时林遥见爹娘夜晚睡觉将门窗关得严丝合缝,古灵精怪的林遥就会暗地里使坏,偷偷弄开爹娘房间的窗户让风儿吹进来。

    因为命魂的颐养最需要通风透气,即使是刺骨的寒风,多吹吹也有益身心。林遥望着寒风中的水仙花儿,算算这丫头在窗前的桌上已被晾了两个多月,忽然觉得确实太冷落她了。

    “丫头,我给你取个名字吧!”林遥说着起身坐到床沿。

    “…”水仙花儿仿佛冻僵了般没有丝毫反应。

    “你今天可以说话了。”林遥好整以暇。

    “少爷……”水仙花儿两个多月来那是憋着许多的话,然而这一张口结舌之下,想要说的却全都忘了,“我可以说、我该当说什么呢”

    “你说,我给你取个名字好不好”林遥莞尔道。

    “名字、好不好‘丫头’这名字好吖!”水仙花儿哆嗦着,有点语无伦次。

    “哎!”林遥叹息这丫头被冷糊涂了。

    “丫头不好么”水仙花儿忽然说得十分顺溜。

    “丫头…”林遥一时之间还真难以跟她说清楚这个,便赶紧将那心血来潮的念头抛出来,“我给你取个新名字,叫‘雪雅’,你觉得怎么样”

    “雪雅”水仙花儿随之轻轻念了声。

    “如何”林遥微微一笑。

    “好。”水仙花儿清脆地回答,虽然并不懂得“雪雅”此名怎么个好法,总之是少爷给取的就怎么都好。

    “雪雅。”林遥唤道。

    “嗯!”水仙花儿开心应道。

    “喂!”小河螺精趴在水缸口子上,突然叫了声。

    “小河螺,怎么啦”林遥转身随口而问。

    “你也给我和鲤鱼姐姐都取个名字啊”小河螺精面对林遥的目光顿时怯生生回话,浑然不像方才那样大剌剌。

    “少爷,它们两个是谁”水仙花儿问。

    “两只小妖精。”林遥答得云淡风轻。

    “你又是谁呀”小河螺精旋即望向水仙花儿,又变得大剌剌的口气。

    “你们都是妖精,都是没有名字的小妖精!”林遥望着小河螺精的神情感到好笑。

    “少爷,它们还没有名字,我有名字,叫‘雪雅’。”水仙花儿嫣然说道。林遥望见水仙花儿这副傲娇之色,只能无语了。

    “哼!”小河螺精无言以对,灰溜溜的缩进水缸里去了。

    林遥站立在床榻上,走到床尾,面向水缸,望了望水缸里的两只小妖精,摸了摸自己的下巴颏儿,寻思着。

    霎时,林遥的脑海里浮现画面:绿语湖碧波荡漾,映照着蓝天,鲤鱼精快乐的游弋其间,宛若一抹绚丽的红云……
1...4950515253...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