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跟着课文学历史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云华阁主

    “这不是有个常年给咱家送菜的老张么,刚才就是在卸车的时候在菜堆里面发现了一个棉被卷,打开一看里面正是夫人无头的尸体!”老徐解释道。

    “你怎么确定是夫人的尸体”一边的迅哥插口问道。

    “因为衣服鞋子都是夫人的啊,而且身材看着也相似,最关键的是没有脑袋啊,所以我们觉得这应该就是夫人的尸体!”但说到最后,老徐终于反应了过来,冲着丁老爷说道:“但还得老爷您亲自去看一下,才能作准。”

    丁老爷早就等不及了:“那还不快点带我去。”

    众人快步来到了院子里,看着被一众家丁死死按住还兀自喊着“这事儿跟我没关系啊!”的菜农老张,还有摆在地上一卷棉被里面的无头女尸。

    丁老爷一看身形衣帽,眼泪就流了下来,但好在还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于是大声喝道:“你们都转过头去,谁要是敢偷看,我打断他的狗腿!”【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众人明白丁老爷这是要检查尸体的隐秘部位,这是人家夫妻的秘密,自然不方便偷看,于是全都立刻转头闭眼。

    没过两分钟就听到丁老爷撕心裂肺的喊道:“秀娟啊,你、你怎么就这么走了!”

    显然这具尸体真的就是丁夫人的,于是老徐和迅哥连忙上前安慰丁老爷。过了一会儿,丁老爷情绪稳定下来之后,一把抓住唐宁的手道:“唐先生您可真是料事如神啊!您说很快就会有线索,没想到这话刚一说完,线索就真的来了!”

    其实不光丁老爷,就连管家老徐和迅哥都十分惊异的看着唐宁,但唐宁却在心里吐槽道,我这哪是料事如神我这纯粹就是运气好,但这会儿总不能自己拆自己台啊,于是装出一副高人样子说道:“既然




第三百零三章 这个女人不简单
    虽然丁老爷没让验尸,但简单的查看了一下,法医和唐宁还是发现丁夫人是被掐死的,只是不知道为何会被分尸,好在还有一个老张,虽然唐宁相信这事儿肯定不是他干的,但这事儿多少都与他有关,于是与警察一起审讯着这个老张。

    可就在他们审讯的时候,丁家再次传来消息,因为就在丁家给丁夫人下葬的时候,意外的发现在丁家墓地(大家族当时都有祖坟,家中成员死后就葬在里面)里面居然又发现了一个无头尸体,当然了、肯定不是丁夫人的尸体,而是一个男人的尸体。

    更奇怪的是,这个男人的身上居然还穿了一件蓝色的道袍,再一仔细的调查,发现在道袍里面绣着一个“单”字,另外就是尸体的脖子上还有一块红色的胎记,但刀口是从胎记中间切开的,也就是说如果找到首级的话,那么胎记应该能对应上。

    由此唐宁猜测这个道袍男子很可能是姓“单”,于是撒开人手进行调查,结果还真就发现了一个姓单的道士失踪了,而经过熟悉单道士的人辨认,死者就是单老道。

    说起来这单老道还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人物,这家伙因为长得白净帅气,所以与城内很多妇人的关系都不清不楚,很多妇人借着去道观上香的时候与他私通,丁夫人就是其中之一。

    而杀死单老道的也是一个妇人,原因是单老道在玩腻了她之后将她抛弃了,但在杀死单老道之前,这名妇人从他嘴里得知丁夫人就是死于他之手,对于这个结果唐宁并不是十分的确信,但相关人等都已经死了,所以也就无可调查,好在主线任务自己早就已经完成,因此心灰意冷的唐宁便选择离开副本,打算回到现实世界。

    但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系统却给出了这样的提示:“恭喜宿主完成了《鲁大师系列任务之故乡》,即将进入下一个世界《祝福》,主线任务为查清祥林嫂的身世。”

    “什么!还得去祝福这怎么跟以前不一样啊”唐宁惊诧的问道。

    “都说了这是系列任务么,怎么可能才做完一个任务就算完成”系统没好气的答道。

    “那、那到底得完成几个任务才算是彻底完成啊”唐宁郁闷的问道。

    “这就得看你的完成程度了,总之不要多想,先去祝福调查祥林嫂吧!”说着,一道金光闪过,唐宁就出现了另一个世界。

    说起来对于祝福里面祥林嫂这个人物唐宁一直都是印象非常深的,而且也非常同情她的遭遇,可是这个人物的身份应该非常简单啊,哪里有什么好调查的

    就在唐宁皱着眉头苦苦思索的时候,忽然一个声音从身边响起“迅哥,你回来了”

    唐宁抬头一看,只见一个头发全白、衣衫褴褛、俨如乞丐的老女人正在对自己说话,调阅了一下记忆,唐宁才惊讶的发现原来这就是祥林嫂,可她现在这个样子,难道已经快要死了

    但祥林嫂并没有注意到唐宁复杂的心理活动,而是自顾自的说道:“那倒好,你是读过书的,你来说说!”她眼睛一亮,急匆匆地凑到我身前来,一股恶臭钻进了我的鼻孔。

    “你来说说,人死后,究竟有没有灵魂的”她眼睛瞪得极大,空洞无神的瞳孔里渗透出的点点寒意让唐宁情不自禁的一哆嗦。

    &n



第三百零四章 遗憾
    “祥林嫂这个女人,绝对不简单!“

    “我初见她时,觉得她是个能干人,事实也果真如此,她干活麻溜的很,交代她的事她总能完成得漂亮,尤其一身力气,简直顶个男人了。请大家搜索(品書網)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

    “干活多说话少,这样的下人总是招人喜欢的,之前我也很欢喜这般能干的人,直到今天。”

    “今天店里倒比往常清闲,我无事做,茶倒也喝得心烦,便出去溜溜,看到祥林嫂在淘米,想随口和她撇几句,一番瞎侃之后,我随口说道:

    “‘嗨呀,说出来你别见怪,我雇了人,连人家家是哪的都不知道,你说奇怪不奇怪’

    “我只是想埋汰她几句,谁知她浑身一激灵,淘米的水都溅出来几点

    “她回头瞟我一眼,眼神里有几分深意,我也看不太懂。

    “她大概是感觉到自己的失态了,立马回我一个笑脸,原本红润的脸上渗出点苍白来,眼角的皱纹凑成几条,把眼睛挤成个三角形,嘴大大地咧着,像我说了什么有趣的事似的——那些为了讨好我而陪笑脸的人多半是这种神态。

    “她嘴角哆嗦了两下,咽下口唾沫,眼睛倒是死死地盯着我,似乎这样就能掩盖一眼就能看出的紧张。她终于开口了:

    “‘都是些伤心事哟,提了倒叫人难过。’她马上镇定了下来,但这样敷衍的结果是没法让我满意的,我又追问了几句,但......”

    很明显,四叔这是并没有写完,但不知道为什么,在看完这些凌乱琐碎的文字之后,唐宁觉得后背有些发凉,难道祥林嫂这个苦人真的没有表面上看起来这么简单但想来也的确应该如此,否则自己这次的主线任务也就没法成立了。

    可惜现在祥林嫂已经走了,所以只能从侧面进行了解,于是唐宁耐着性子等到了晚上,这才去找到了四叔,两人喝了壶小酒之后,唐宁趁着气氛不错试探着问道:“四叔,我今天无意中看到了您记的一个账本。”

    “那你这个喝过洋墨水的觉得你四叔这账记得怎么样”四叔得意的向唐宁问道。

    “四叔记得账肯定没得说。”唐宁先捧了一句,然后才切入正题道:“不过我看到的账本里面记的并不是账,而是写的祥林嫂,只是您没写完,所以我想问问您为什么您会觉得祥林嫂这个女人不简单呢”

    听到唐宁问的是这件事,四叔脸色变得凝重了起来,先是大大的喝了口酒,然后才缓缓的开口反问道:“你也看到了在那个账本里面我并没有写完,那你知道我为什么没写完么”

    唐宁摇摇头道:“不知道,其实这也正是我想问您的。”

    四叔再次喝了一口酒,然后闭着眼睛说道:“因为我看不透,我真的看不透。说起来你四叔这双眼几乎从没看错过人,但唯独在这个祥林嫂身上,我看不透,或者说是我看走眼了,但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这里面不对劲,可就是不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

    说到这里,四叔睁开眼睛、神色严肃的对唐宁说道:“你还记得我写第一次跟她聊天时候的感受吧那绝对是我当时的真实想法,那一笑我直到现在都还忘不掉。

    而且事情怎么可能就那么巧嫁两个男人就死两个男人不仅男人死了,孩子也死了!并且最重要的是,这些事情都是她在跟我们说的,没有任何佐证



第三百零五章 倒霉的探花
    “宿主本次进入的课文世界为《镜花缘》。”

    “主线任务:参加轩辕国王寿宴。”

    听到这次进入的课文世界居然是《镜花缘》,唐宁顿时大吃一惊,忍不住问道:“《镜花缘》什么时候课本里面有《镜花缘》的节选了”

    其实也难怪唐宁吃惊,因为《镜花缘》虽然也是名著,但看过的人非常少,绝大多数人对他的印象可能都是来自于动画片,而不巧的是这部动画片跟《魔方大厦》一起被列为大家的童年阴影,尤其是两面国那一段......

    不过唐宁对于这本书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因为他第一次接触这本书看到的是叶至善先生改写的儿童版《镜花缘》---《海外奇游记》,因为是儿童版,所以里面将那些李汝珍炫学问的描写全部删除或者弱化,而保留了里面周游海外各国的有趣情节,因此当唐宁长大之后接触正版《镜花缘》的时候,即便看到很多不太喜欢的情节,也并没有因此而弃书。

    就在唐宁胡思乱想的时候,忽然他听到耳畔传来一个男人焦急和关切的呼声:“妹夫、妹夫,你怎么了”

    按照郭老师的逻辑推理,“这有妹夫必然得有妹妹”,也就是说自己这次是穿到了一个有媳妇的人身上,而呼唤自己的则应该是妻子的哥哥。

    唐宁一探查记忆,心中低呼一声,有意思啊、我居然穿到了唐敖的身上,而且还是刚刚坐船前往海外的时刻。

    唐敖之所以要去海外,其实是为了散心和避世。因为这次科举考试,唐敖考上了探花。探花是什么那就是全国第三啊!而且还是三年一次全国考试的全国第三,现在一个省的高考状元就牛的不行,那您想想全国第三是个什么概念(由此推断“一门七进士、小李三探花”的李家得显赫到什么程度......)

    可惜因为唐敖有个结拜兄弟叫做骆宾王,没错就是七岁写“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那个骆宾王,可惜这家伙虽然有才华,但偏偏跟人造反,还写了一篇专骂武则天的《为徐敬业讨武瞾檄》,尽管这篇檄文是骂武则天的,但他的文采却为武则天所叹服,甚至感慨道“宰相安得失此人”

    但不论武则天再怎么欣赏骆宾王的文采,但反贼毕竟是反贼,可他这么一反,就把唐敖给连累了。

    于是当时关于如何处置唐敖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既然唐敖与反贼头目骆宾王为结义兄弟那就得把他抓起来;另一派则认为,唐敖虽然与骆宾王是结义兄弟,但并没有参加谋反行动,所以申斥一下,让他主动声明与骆宾王划清界限就行了。

    最后武则天说道,可怜读书人十年寒窗苦,就不抓他了,只除去他这次的探花名头,但还保留他读书人的身份,等到下届再参考吧。

    虽然武则天是觉得这样非常宽宏大量了,但对于唐敖来说这还是无法接受的,因为在得知自己考上探花的时候,他就已经激动不已的将喜讯发给了岭南老家,你现在一下子就给我取消了,让我怎么有脸回老家

    而且这家伙本身就不太喜欢读书,平时就喜欢四处游历、看各种闲书,这次遇到这种打击,就更加没有学习的劲头了,可不回



第三百零六章 蹑空草
    三人上山之后不久,林之洋就指着前面的一片树林问多九公道:“九公,你看前面那片树林,长得又高又大,也不知道结不结果子,不如咱们过去看看,要是有鲜果,吃上几个不也挺好么。”

    听了林之洋的话,多九公连忙摆手劝道:“在海外云游,切忌不可随便服用不明底细的野果,因为很多都含有剧毒。而且这种树是不长果子的,等会儿看清楚之后你就知道了。”

    说话间几人走到了近前,只见迎面的大树高有五丈、几人环抱之粗,而且树上没有任何的树枝树叶,反倒是垂下了无数仿佛稻须之类的枝条,甚至上面还有禾穗。

    因为唐敖之前看过很多闲书杂记,所以唐宁对这种树有些印象,于是向多九公求证道:“九公,这是《山海经--海内西经》里提到的木禾吗”

    多九公点点头答道:“没错,正是木禾。可惜现在还没成熟,否则带上几粒米回去,倒也挺稀罕的。”

    而林之洋则在一边插口说道:“就算现在还没熟,那往年总该有几粒剩下的吧,不行,我得找找,一定要找出一粒来开开眼界。”说着,就趴伏于地、仔细搜寻。

    没想到结果还真就被林之洋给找到了,只见他举着一粒三寸宽、五寸长的大米惊呼道:“天啊!这生米就已经这么大了,那要是煮熟了,岂不是得一尺长!”

    “这算什么想当年我在海外吃了一粒米,然后整整饱了一年!”多九公吹嘘道。

    林之洋则质疑道:“能饱一年的话,那这粒米不得两丈长啊你上哪找那么大的锅去煮的”

    “哪有那么大,那粒米也就宽五寸、长一尺,煮熟之后才不到两丈,但吃完之后满口余香、精神奕奕,整整一年都不想吃东西。其实这事儿别说林兄你不信,就连当年的我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甚至还以为我是得了什么病。

    后来听闻宣帝时候海外背阴国曾经献上一种清肠稻,号称每食一粒、终年不饥。我这才知道原来我吃的是清肠稻。”多九公缓缓解释道。

    听了多九公的解释,林之洋恍然大悟道:“怪不得我看有人射箭的时候,明明距离靶心还有一两尺远,他却偏偏摇头说只差了一粒米。当时我还不解,哪有这么大的米粒,现在才知道,原来他说的是煮熟后的清肠稻啊!”

    “舅兄你这煮熟二字用的实在是太刻薄了,小心那射箭的人听到之后打你啊!”唐宁调笑道。

    “连箭都能射歪的人,我怕他作甚”林之洋不屑的说道,然后话锋一转:“不知为何,一见到这木禾,我就觉得有些饿了,要不咱们现在就回船,将这木禾煮熟,然后尝尝鲜”

    多九公摆手道:“咱们才刚刚上山,现在就回去岂不是太着急了。林兄如果只是饿了的话,这里倒是正好有一个充饥的东西。”

    说着,从旁边拔出根青草,递给林之洋说道:“林兄你把这草吃了,不但可以充饥,而且还会神清气爽。”

    林之洋接了过来,将信将疑的吃了下去,然后惊呼道:“诶,吃完之后真的觉得饱了,而且这草还挺好吃,有一股清香的味道。敢问九公,这草叫什么名字”

    唐宁在一边插口道:“听闻鹊山有草、青花如韭,名为祝余,可以充饥,莫非就



第三百零七章 人面兽心
    “妹夫你刚才还说我不知足,现在这不知足的不就轮到你了么。不行,这么好的东西我也得找找。”说着,林之洋就又要趴在地上寻找。

    多九公连忙阻拦道:“林兄你就不用费心思去找了,这蹑空草比起祝余要罕见的多,而且不吹不生,估计刚才唐兄所吃的那颗是恰好受到在地上啄食的鸟雀的呼吸之气,这才长起来的,这种情况少之又少,哪里能再找到第二颗。不说别人,老夫在海外这么多年,虽然之前听闻过,但今天还是第一次见到蹑空草,甚至要不是唐兄吹他,我都不敢认了,所以这就是一个人的福缘。”

    正说着,多九公忽然皱起眉头:“咦从哪里传来的香味大家快分头找找,估计这是好东西。”

    三人连忙循着味道寻找起来,因为唐宁本就身强力壮还修有内功,所以速度最快,没过多久就在一处峭壁找到了香味的来源,只见在峭壁之上有一株赤若涂朱、约长两尺的红色小草。
1...5960616263...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