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妆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姚颖怡
不过,沈彤对岳阳倒是比对别人要熟悉,因为岳阳常来来房东大娘这里买面,沈彤每天都会看到他。
众人下了马,阿治自告奋勇在外面看着马匹,连同萧韧他们的马匹也一起照看了,他年纪小,众人也不和他争,赵秀还拍拍他的肩膀:“小兄弟,谢谢你啦!”
沈彤跟着众人向小店里面走去,一瞥之间,她看到岳阳眼中有一抹紧张。
紧张什么
这家小馆子开在路边,迎来送往都是路过的客人,生意很好,从早忙到晚。
看到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小二连忙过来招呼,萧韧和他的人走在前面,沈彤几个在后面,然后,沈彤就看到萧韧忽然停下了脚步。
和小二一起过来的是个花白头发的老者。
“小老儿等了几天,今天终于等到了。”
沈彤拔着脖子看过去,老者满脸堆笑,可是那笑容看上去竟然像是在......讨好
她又看向萧韧,好吧,萧韧的脸色比锅底还黑。
接着,萧韧忽然转身向外走去。
萧韧转身的动作太突然,正好撞到紧随其后的岳阳,萧韧狠狠瞪了岳阳一眼,把他一把推开,岳阳怔了怔,想伸手抓他,手伸到半空又缩了回来,倒是蒋修杰反应过来,勾肩搭背地从后面抱住了萧韧:“大冷的天,大家都是又冷又饿,进去暖暖身子也好啊,你不为我们着想,沈姑娘呢,总不能让个小女娃跟着我们一起冻着吧。”
沈彤张大了嘴,这关她什么事啊
她摇摇头,大步向里面走去,芳菲见自家小姐进去,也跟着跨进门槛,许安等人跟在后面也走了进去。
小二连忙招呼着他们在靠墙的两张桌子前坐下。芳菲站起来看了看,萧韧几人还在门口,岳阳和蒋修杰陪着笑,正在说着什么,萧韧面如寒霜,站得笔直,看那样子,如果不是为了等着沈彤几个,他已经走了。
“这位七少爷可真是说翻脸就翻脸啊。”路友嘟哝。
许安沉声说道:“不要管别人的事。”
说着,他叫来小二,要了包子、馄饨,又让小二准备酱牛肉和馒头,留着在路上当干粮。
虽然客人不少,可是饭菜上得很快,王双喜第一个吃完,抹抹嘴,就出去换阿治。
这时,先前那位花白头发的老者走了过来,手里提着一个大食盒,他陪着笑,冲着许安说道:“这几位爷,小老儿备了点吃食,劳烦你们带着路上吃。”
许安是几人中年纪最长的,老者自然而然地把他当成几个人的头儿了。
许安猜到这人一定是和萧韧有些关系,问道:“请问老丈怎么称呼”
没等老者开口,芳菲就忽闪着大眼睛问道:“我们不认识你,不能吃你给的吃食。”
老者连忙摆手:“小老儿阿马,不是坏人,小大姐只管放心。”
许安正要再问,沈彤道:“好的,多谢老丈。”
“不谢不谢,这一去路途遥远,几位多保重啊,小老儿别过,别过。”阿马连连作揖,没走正门,往后堂去了,显然那里应该有后门。
“小姐,这位老丈为什么要给我们送吃的啊”芳菲不解地问道。
沈彤笑道:“我们芳菲长大了,知道不随便吃陌生人给的吃食了。”
众人都笑了,芳菲做个鬼脸,大家把把馒头和牛肉打了包,起身走了出去。
萧韧七人还在外面,看到他们出来,萧韧翻身上马,头
第九十六章 小事
“是你让我打开的啊,我没有偷吃啊。”芳菲一边唠叨,一边迫不及待地打开了食盒。
“呀,桂花糕啊,还有桂花糯米莲藕呢,北边冬天也能吃到莲藕呀,这个是桂花糖,好多好多呢。”芳菲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她最喜欢吃甜食了。
萧韧吸吸鼻子,把脸别到一边,正好对上缩在角落里的几个流民,可能是看到他和芳菲都是小孩,那几个流民全都伸长脖子看向他们面前的食盒。
萧韧狠狠瞪他们一眼,几个流民吓了一跳,没想到这个半大孩子瞪起人来,眼神这么厉害。
萧韧冷冷地说道:“看你那傻样,都拿走,别让我看到。”
“啊你是和我说吗让我拿走真的吗你真的不吃吗是你不吃,不是我偷吃啊。”
芳菲像得了宝贝一样,拖着食盒走了。
萧韧没有看她,继续瞪着那几个流民,吓得那几个人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谁知道这十几个人是不是土匪,还带着刀呢。
没过一会儿,芳菲又回来了,手里拿着一个馒头,馒头里夹着牛肉。
“小姐让我拿给你的,粥喝完了,烧了热水,我们带了茶叶。”芳菲说完就跑回到沈彤身边,她才不想理这个人呢。
萧韧拿起馒头咬了一口,臭丫头真是有病,出门赶路居然连茶叶都要带着,婆婆妈妈的,烦死人了。
......
累了一天,沈彤和芳菲年幼体弱,吃饱喝足,两人看着众人说说笑笑,没过一会儿,就靠在一起睡着了。
也不知睡了多久,沈彤感觉到有人在捅她,她猛的睁开眼睛,火堆里的火快要灭了,其他人也都睡了,只有萧韧站在她面前。
沈彤疑惑地看着他,不明所已。
萧韧向庙外指了指,示意沈彤跟着他出去。
两人蹑手蹑脚走出去,许安和赵秀正在值夜。
“七少......”
赵秀的话还没有说完,萧韧就冲他摆摆手,带着沈彤走到拴马的地方。
“去哪儿”沈彤问道。
“说好了去抓龙虎卫啊,你忘了吗”萧韧说道。
沈彤想起来了,早上的时候,萧韧曾经说过,有进京送贺礼的官吏住在官驿里,当中有龙虎卫跟随护送。
“这里离官驿很远了吧,再说早上时他们还在官驿里,现在已经走了吧。”沈彤道。
“你爱去不去。”萧韧老大不高兴,翻身上马,就像沈彤欠他钱似的。
沈彤失笑,也上了自己的马,追上了萧韧。
“喂,小孩,脾气不太好啊。”沈彤笑道。
“用你管”,萧韧冷声说道,然后像是想起了什么,又转过头来,恨恨地说道,“不许叫我小孩,你才是小孩!”
“好吧,小孩。”沈彤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重活一次真是好啊,如果没有重活,打死她也想不到,萧韧小时候这么别扭。
她的脑海中又浮现出前世那个不可一世的萧韧来,越想越觉好笑,笑得她差点从马上掉下去。
“你笑什么有什么可笑的,笑得真傻。”萧韧不满。
沈彤好不容易才止住笑,闭着嘴,不去看旁边的萧韧,向着官驿所在的方向疾驰而去。
快到官驿时,有巡夜的打更经过,已是三更了。
“你在这儿等着,我去捉个人来。”萧韧下马,把缰绳扔给沈彤。
“还是我去吧。”沈彤觉得还是有必要客气客气。
“我来过这个客驿,熟悉里面的地形,你去只能添乱。”萧韧说完就走了,头都不回。
沈彤想了想,萧韧是因为她取笑他,所以憋着一口气吧。
不就是去冒险抓人吗谁想和你争啊。
第九十七章 西安
把那人送回官驿后,回来的路上,萧韧默不作声。
沈彤催马追上他,轻声说道:“萧韧,谢谢你。”
她是真心谢谢他,换成前世,她永远也不会想到,有朝一日萧韧会深更半夜会帮她抓个龙虎卫出来。
“你想问那些事,可以问我啊,还用得着去抓龙虎卫”萧韧没好气地说道。
“好,我知道了,下次直接问你。”沈彤觉得萧韧像是在赌气,这孩子像是真的生气了,觉得她辜负了他的一片好意
“那些孩子是因为我才被抓走的,我很想知道她们是否安全,至于关家,他们和陶世遗是一丘之貉,我猜他们会被灭口,今天得到证实,我很解气。”沈彤说道。
萧韧的嘴角动了动,转头看向她:“我以为你会打听你娘的下落。”
原来他已经猜到护国公府里的女子并不是她的母亲。
“你猜到了”她问。
“嗯。”萧韧道。
“你还猜到什么了”沈彤好奇起来,年少的萧韧太有意思了。
“那四名飞鱼卫也参与抓你和你娘了吧。”萧韧说道。
又猜对了。
“他们不是去抓我的人,但是当时他们也在柳家湾,知道一些事。”沈彤没有瞒他。
萧韧不再说话,也没有再来时那样纵马疾驰,两匹马不快不慢地走着。
“萧韧。”沈彤叫他。
萧韧扭头看她,月光下,少年的眼眸清亮如水。
“给我食盒的老丈是你爹吗”
“胡说!”
“我看他对你很好啊,像你爹一样。”
“像你爹!”
“我爹早死了。”
“我爹也早死了。”
“那他是谁”
“他是阿马,是我大伯的随从,我小的时候,他总是让我骑在他的脖子上。”
说到这里,萧韧不说话了,忽然一夹马腹,大黑马疾驰而去。
沈彤怔怔一刻,这小孩有病吧,怎么说翻脸就翻脸啊。
......
次日,一行人出了破庙,向西北而去。不久又下起了雪,沿途休整一天,雪一停便继续前行。
就这样走走停停,十几天后,他们过了娘子关,进入了山西境内。
秦王府护送世子灵柩的队伍还在山西,山西也下了雪,灵柩没有进城,眼下停放在晋安府城外三里。晋安府属下各级官员,纷纷前往吊唁。
萧韧让沈彤和她的人先进城,他则带着六名属下去与灵柩队伍汇合。
此处是山西,距离西安已经不远,萧韧七人换个官服,正大光明地出现在来吊唁的地方官面前。
“本官奉王爷之命前来迎接世子。”萧韧沉声说道,至于他这个来接人的为何会出现在晋安城外,地方官们不知道,也不敢问。
风雪交加,城外不是久留之地,见王府派来的人已经到了,世子灵柩便起程向西安而去。
沈彤几个远远跟在队伍后面,又走了十多日,终于到达西安。
沈彤带着许安他们在城里找了一处清静的客栈住下,第二天,阿治和芳菲就出去找房子。
沈彤留在客栈里没有出去,晚上的时候,阿治和芳菲回来,他们已经找到了一处合适的宅子,只等明天沈彤和许安看过,就能赁下来。
大家都很兴奋,跟着萧韧赶路很辛苦,若不是他们带着锅子和米面,这一路上还不知道要吃多少苦。
第二天一大早,沈彤就和许安去看房子,那套宅子位于城西
第九十八章 腊八(月票250加更)
转眼到了年根底下,京城里却传来太皇太后腊八节时,在宝相寺受伤的消息。
这消息是阿治在茶楼里听来的。
飞鱼卫是肥差,许安和路友都存了不少银子,除去留给家人的,手头还有富余。
既然存了把家里人接到西北的打算,他们便想在西安置办两家铺子。因此这些日子他们没有闲着,除了熟悉西北的风土人情,就是看看能做什么生意。
因此,阿治几乎每天都在茶楼酒肆里,听人说些飞短流长。
每年腊八节,京城的宝相寺里都会煮腊八粥。粥料和干柴皆由宫里运到宝相寺,宝相寺住持高僧念颂经文后,寺里僧人烹煮腊八粥。
宝相寺中有一口宽六尺、深五尺的紫铜大锅,便是用来煮腊八粥的,据说那口大锅已有二百余年。
太祖皇帝在位时,每年腊八节,都会派太子亲自前往宝相寺,拜谢天地,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并将腊八粥分赐给王孙勋贵、文武百官。
自从太祖皇帝殡天后,宝相寺里的那口紫铜大锅,每年都会煮腊八粥,可是也只有今年,是由皇室成员前来主持祭天大典,而且来的还是太皇太后。
为此,宫里和宝相寺早在一个月前就做好了详细准备,为防意外,从宫里到宝相寺一路之上,三步一哨,五步一岗,宝相寺内更是防范得如铁桶一般。
京城里则是提前三日便关闭城门,无论是出城还是进城,都要待到腊八节之后,宝相寺也同样关闭寺门,直到腊八那天的清晨才打开。
无论是杨家还是飞鱼卫、金吾卫,或者是羽林军,都已经做好万全准备,为防刺客,护国公杨敏更是在太皇太后随侍的仪仗里,暗藏了二十余名武艺非凡的高手,就连跟在太皇太后身边一同前往宝相寺的四名尚宫女官,也全部由武艺高强的女子乔装改扮。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日防夜防铜墙铁壁全都没有用,最后是毁在了那口大锅上。
这口大锅要煮六锅粥,第一锅粥供佛;第二锅粥敬给皇帝、太皇太后及宫内嫔妃;第三锅粥给王孙贵胄、勋贵以及高僧;第四锅粥给文武百官和封疆大吏在京官眷;第五锅粥给被请来的长者;第六锅粥给宝相寺众僧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