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妆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姚颖怡
她原想自己审问平婆子,许安不放心,也跟着进来,只是站在门口,没有靠近,一旦平婆子对沈彤不利,他就能立刻出手。
像平婆子这种人,即使用牛皮绳捆了,也要防备她还有后招。
沈彤坐在平婆子对面,打量着面前的妇人。昨晚光线太暗,她看得并不清楚,现在仔细打量,只见平婆子梳着圆髻,露出额头,两边太阳穴高高鼓起,这不仅是高手,还是个有内家功夫的高手,许安说得没错,如果不是二人联手,他和路友未必是这婆子的对手。
“说吧,你主子是谁”沈彤开门见山。
平婆子不说话,看着沈彤呵呵冷笑。
沈彤叹了口气,走到平婆子面前,伸手入怀,一阵摸索。
平婆子有些奇怪,昨天晚上她看到沈彤时,就察觉到这个小女娃有些古怪,那两个汉子似乎全都听她的。
是啊,沈家后人,那两个汉子或许都是和沈家有关系的,肯定是把这小女娃当成大小姐、小主子,自是会听她的。
可那是他们的小主子而已。
想要审问她把毛长全再说吧。
平婆子看着沈彤掏东西,依然在冷笑,她的笑容很是诡异,看着吓人。
沈彤摸了一阵,然后慢吞吞地掏出一样东西,那是一把匕首,装在牛皮套子里的匕首,只是那套子看上去并不合适,应该是后配的。
“小丫头,你娘没教你不要玩刀子吗小心......”平婆子的话还没有说完,她的眼前一花,她看到那孩子从牛皮套子里拔出匕首,接着小手一扬,向她而来!
平婆子没有想到,眼前的小孩竟然连一句话的时间都不给她,就对她出手了。
她的四肢被牛皮绳捆得结结实实,只有脖子和头还能动,她感觉到有什么不对时,眼睛的余光扫到有什么东西从身体一侧掉了下来。
平婆子低头去看,眼睛登时睁得老大,惊恐得让她说不出话来,嘴角的冷笑还在,只是这冷笑看上去却像是在嘲笑,嘲笑她自己。
那掉到地上的白生生的东西,是她的耳朵。
沈彤毫不犹豫地割下了她的耳朵,平婆子甚至还没有感觉到疼痛,她的耳朵就没有了。
“你......”平婆子终于能说出话来,她惊愕地瞪着沈彤。
她杀过人,也见过杀人,即使是比这更残忍的杀戳也不会让她皱一皱眉头。
可是眼前这个人只是一个尚未留头的孩子!
这太诡异了。
“你不是沈彤,你是妖怪,你是妖怪!”平婆子尖叫。
守在门外的路友配合地点头,对啊,没错啊,那就是妖怪啊,终于有人和他有同样的想法了,太难得了。
“你的主子是谁”沈彤继续问道。
还是刚才的问题,还是刚才的那句话,就好像刚刚的一切没有发生,平婆子的耳朵也没有割下来。
平婆子毕竟是见过世面的,她心狠手辣,很快便从适才的惊恐中缓合下来。
“有种你就杀了我,小娼(妇)!”平婆子恨恨地骂道。
沈彤在心里问候了她十八代祖宗,小娼(妇)
“我为何要杀你一刀一刀把你剐了,不是更好玩吗”沈彤说着,把染血的匕首在鞋底上蹭了蹭
第一一五章 后晋有天子
原来如此啊!
想当初陶颂之曾经说过陶世遗在京城时,投靠在黄家,黄家虽然表面上对陶世遗很好,举荐他进了有名的书院,实则看他不起,让陶世遗忌恨至今。
那时沈彤还觉得不合情理。黄家为官已三代,是名门望族,黄晚秋和黄敬如果真是心里看不上陶家这门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以他们的身份地位,随便让人把陶世遗打发了就是,根本不会帮他在京城住下来,还写了荐书推荐他进书院。
莫欺少年穷,黄家不会不懂。
因此,沈彤一直没想明白,陶世遗非但没有对黄家感恩,为何会忌恨黄家。
现在她懂了,那是因为黄氏!
陶世遗很可能是看上了表姐黄氏,更有可能曾向黄家求娶黄氏,黄家非但拒绝,还把黄氏嫁进了沈家。
此事被陶世遗当成奇耻大辱,后来沈家蒙难,他巧遇逃亡的黄氏,便起了歪心思。
难怪陶世遗这般恨她,因为她是黄氏给沈家生的孩子。
所以陶世遗不但想要利用她得到遗诏,还想趁着这个机会让黄氏不得不委身于他。
沈彤长长地松了口气,好在陶世遗死得早啊。
所以说,对待那些图谋不轨的人绝不能手软。
“不打落水狗”,这句话留给圣人吧,她沈彤不是圣人。
“哦,这样啊,那陶世遗死了还真是对了。”沈彤淡淡地说道。
沈彤的口气让平婆子有些吃惊,在她看来,沈彤虽然凶狠,可是也不过就是个小孩子,而且还是女孩子,她说出那番羞辱的话,沈彤说不定会一气之下把她杀了,那她就不用再受皮肉之苦,一死了之。
可是她把这番话说出来,却像是一拳打在棉花上,沈彤反应也太平淡了。
“沈彤,如果沈家还在,你就是名门贵女,而你娘是被人宵想的贱人,你不觉得丢人吗”
沈彤差点笑出来,这个平婆子是有多想死啊。
“也是,所以我很生气,又想割耳朵了。”说着,沈彤又一次慢吞吞地摸她的匕首。
上次她这样摸的时候,平婆子还不知道她想掏什么,可是这一次平婆子知道了,这个小妖怪在拿匕首,割耳朵要千刀万剐的匕首!
“你杀了我吧,你为什么还不杀了我”平婆子质问。
“你还没说是谁雇你来的啊,所以我先不杀你,等你招供了,我再杀,我不急。”
接着,沈彤就掏出了她的匕首。
她打量着平婆子,目光挑剔,像是在犹豫先割耳朵还是先割鼻子。
“最早雇我的就是陶世遗,他雇我在这里看守黄氏。”平婆子尖声说道。
沈彤就像是没有听到,继续打量着平婆子,就这两句话啊,她又不是没有想到,不够,当然不够。
平婆子闭了闭眼睛,对沈彤道:“如果我全都说出来,你就能一刀杀了我”
沈彤不是第一次见到一心求死的人了,对于此时此刻的平婆子而言,活着比死了更需要勇气。
“嗯,杀你比养着你更容易。”沈彤语气淡得就像是煮了几泡的茶水。
平婆子咬咬牙,恨恨地说道:“好,我说!你猜得不对,我虽然不是死士,可也不是寻常的江湖中人。我有主家,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有主家了。这些年我给大户人家的女眷做保镖,也做杀手,呵呵,那些名门贵妇,看上去温婉和顺,实际上私下里做的龌龊事十根手指也数不过来。”
这个沈彤相信,对于很多人而言,与其用自己手下的人,还不如花钱买凶。
&
第一一六章 行路难
魏大人
魏
好像有点耳熟。
沈彤看着平婆子,平婆子被她看得有些发毛,这个小妖怪不会又想割她耳朵吧。
“死丫头,你答应我的,如果我说出来你就给个痛快的。”平婆子喊道。
“哦,我想起来了,我是答应过你,你都说完了”沈彤像是刚刚睡醒,一脸懵懂。
平婆子生气,可是生气也没用,她无论如何也没想到,有朝一日她会如此卑微只为求死。
这是什么事啊,想死都是这么难。
“沈彤,你说话要算数!”平婆子又喊。
“好,我说话算数。”沈彤转身向外走,走到门口时冲着许安点点头。
许安会意,向平婆子走去。
就在沈彤关上屋门的一刹那,她听到平婆子的一声闷哼。
她一抬头,就看到黄氏站在廊下,看到沈彤出来,欣妩吓得躲在黄氏背后,显然是平婆子的尖叫声惊动了她们。
黄氏快走几步,问道:“彤彤,平婆子没有伤到你吧”
她的眼中都是关心,这是真真正正的关心,沈彤心头一暖,眼睛看到躲在黄氏身后的欣妩,她的眼神黯淡下来。
“阿娘,平婆子被捆上了,她伤不到我”,沈彤嘴角露出一抹笑容,笑着说道,“姐姐是怕我吗”
黄氏这时才发觉欣妩躲在她的背后,她皱皱眉,转身把欣妩从背后拉过来,嗔道:“你这孩子,平时也不是这么胆小的啊。”
“姐姐你是怕我吗”沈彤又问。
欣妩没有回答,纤细的身体簌簌发抖。
沈彤深深地看她一眼:“姐姐既然怕我,那就一直这样怕着吧。”
说完,她对黄氏道:“阿娘,您快收拾收拾,我们离开这里。”
“离开去哪儿”黄氏问道,在她看来,平婆子已经被制住,从此以后她就能和两个女儿隐居在这里了。
“阿娘,平婆子还有同党,就在这附近,平婆子每隔十天就会和他联系,如果他等不到平婆子,就会知道这里出了差错,到那时我们都有危险,所以要立刻离开这里。”沈彤说道。
黄氏点点头,她转身进屋,片刻后就带着两个小包袱出来,一个包袱交给欣妩,另一个自己背着,她对沈彤道:“没有什么可收拾的,这半年来,我在家里带出来的东西早就被平婆子拿完了,带几件换洗衣裳就行了。”
就在黄氏进屋收拾东西的时候,许安和路友已经在院子里挖了一个坑,把平婆子埋了进去,欣妩全程都捂着眼睛,太可怕了,这个妹妹太可怕了,妹妹的朋友也太可怕了。
沈彤直到这时才想起来,昨晚他们是借宿在牛儿家里,一大早没有看到他们,牛儿家里还不知会怎么想。
她对许安道:“许安叔,劳烦你到牛儿家里去一趟,看看能不能借个车。”
许安长相稳重,办起这种事比路友更适合。
很快,许安就推着一辆小推车回来了,车上有他们三人简单的行李,还有在牛儿家里买的干粮。
小推车是在牛儿家里买的。
黄氏和欣妩坐在小推车上,黄氏头上戴了幂离,这还是当日来的时候戴着的。路友推着车在村子里走过,村子里的人起得早,他们只见过以前的黄寡妇,并不认识黄氏,何况黄氏还戴着幂离。
但是有孩子认识欣妩:“彤姐儿,你去哪儿,进城走亲戚吗”
上次欣妩从城里回来是穿着绸子衣裳的,小孩子们记得清楚着呢。
欣妩没有说话,她紧闭着嘴,脸蛋也是紧绷绷的。
孩子们见她不理人,嘴里嘟哝了几句,就结伴儿去别处玩了。
好在黄氏只
第一一七章 皇帝的心事
京城,朔朝,百官云集。
崇文帝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
一个文官打扮的官员声嘶力竭:“如今朝野上下,无不称颂吾皇贤德,天佑大齐,得此贤君,臣请求顺呈天意,吾皇亲政,请吾皇亲政啊!”
崇文帝认识他,这是以前詹士府的官员,是父亲的旧人。詹士府的人是东宫辅臣,对太子有辅佐教导之责。
崇文帝登基后,宫中暂无太子,詹士府也解散了。前年的时候,崇文帝曾经让京泽去打听过这些人的下落,得知他们先是分到各个衙门,后来有的死了,有的致仕,即使还在朝中的,最多也就是四五品的官职,难堪大用。
那位文官涕泪交加,大殿之上有七八人附和,更多的人则是低头不语,此时殿外也有哀呼声传来,那些都是没有资格进殿的低品级官员,今天是每半月一次的朔朝,在京七品以上官员无论有无实职都要上朝,只不过能进入大殿的也只有不足百人而已。
崇文帝木然地坐着,他忽然想起寺庙里的佛像,他应该也像那些佛像一样,用悲悯的神情注视下面的官员。
他正在想要如何调整表情,珠帘后的太皇太后说话了:“说起亲政,哀家倒是想起一件更重要的事儿。皇帝已经大婚,如今当务之急就是开枝散叶,早立太子,这样才能告慰先帝,也让黎民百姓安心。哀家和皇后商量过,即日要为皇帝充盈后宫,唉,自从先帝殡天,这后宫里就冷清下来了,户部、礼部、太常寺,你们待会儿都留下。”
谁也没有想到,那么一番血泪奏请,太皇太后做出的回应居然是这个。
满朝静默,落针可闻。
但是很快,随着户部、礼部和太常寺官员站出来应诺之后,满朝便想起太皇太后圣明贤德,吾皇早立太子,大齐之幸万民之幸。
先前的官员还在大殿之中站着,没人去看他,而跟着他站出来的七八名官员如是,他们的声音被此起彼伏的恭维赞叹淹没。
终于,那名官员像是下了狠心,忽然向着一侧的柱子撞了上去!
龙椅上的崇文帝及时地闭上了眼睛,蠢货,都是蠢货,你以为撞死在朝上就能流芳千古了吗你这不是为了朕,你是为了你自己。
闭着眼睛的崇文帝听到了惊呼声、斥责声,惊呼声尖利,这大概是站在柱子旁边的太监,而斥责声是来自老护国公杨锋。
刚刚那位官员呜呼哀哉地喊了半晌,老护国公杨锋也是一言不发,直到此时他方开口。
那人说让自己养精蓄锐,多学多看,不但要向圣人学向太祖学,还要向自己的敌人学。
那人说得对,就今日之事而言,太皇太后和老护国公做出的所有反应,都是值得他学习的。
他要学,他也要忍。
“万岁,可是睁眼了。”京泽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