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世界穿梭门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龙升云霄
行难自己也傻了,看着躺在那咳血的中年人,哭丧着脸说道:我真没用力,就是踹了他一脚,谁知道他那么不禁打。平时跟师兄弟们练武,大家都没事啊!
王旭听得暗暗摇头,少林武僧是什么水平,宗师一抓一大把,一流高手更是比比皆是。
同样的力道打在武者身上,跟打在普通人身上是一回事吗。
叫救护车,我用内力封住他的穴道,又护住了他的心脉,一个小时之内开刀做手术,这个人有九成希望能救回来。王旭在这人身上连点几下,随后通知周围人报警。
赶在警察到来之前,王旭对着行难使了个眼色,低语道:是非之地不可久留,快撤!
师弟,我们就这么跑了,不等警察了?
废话,没听那个中年人说,自己跟这里的警察有关系吗,等他们来你就惨了。
王旭久经战阵,很清楚阎王好过,小鬼难缠的道理。
更何况,有少林寺这块金字招牌在,哪用得着他们出面,当然是通知少林寺来处理了。
喂,这里是少林寺景区服务热线,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我是行痴,帮我转告法权禅师,就说行难在外面行侠仗义伤人了,对方伤得很重,让我们的人过来处理一下。
王旭带着行难二人离开现场,第一时间就给少林寺打电话。
十分钟之后,王旭这边看着中年人被救护车拉走,那边电话就过来了。
行痴,怎么回事,为什么行难会伤人?
事情是这样的
王旭把经过讲了一遍,重点说行难是为了行侠仗义,才错手将人打伤的。
听到他的解释,法权禅师沉默片刻,开口道:鹏城的弘法寺,与我们少林颇有渊源,我会让弘法寺的印顺大师出面,这件事会得到妥善解决的,你们继续任务吧。
这就没事了?
那还能有什么事,我们是行侠仗义,那位受伤的施主一定会醒悟自身,从而原谅我们的。而且人民公仆,都是公正与正义的化身,一定会高度赞扬我们少林弟子不畏艰险,与恶势力做斗争的精神,没准行难还能拿一面锦旗呢!好了,我这边还有事,下次再联络吧。
听着电话中传来的嘟嘟声,王旭不得不说一个服字。
这要是普通人行侠仗义,将坏人打成重伤,恐怕得赔个倾家荡产,弄不好还得进监狱。
这不是开玩笑,因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什么理由,你打人就是不对。
王旭就看到过一个花边新闻,见义勇为者将坏人打成骨折,面临五万医疗索赔。
见义勇为的人没有办法,只能给被打的人下跪求情,跪着打自己的嘴巴子,这才赔了一万块钱了事。
如果行难不是少林武僧,背后没有少林这块招牌。
恐怕别说锦旗了,不被抓起来就算你有门路,因为就连律师都说过,我国在这方面的法律还不完善,不鼓励人们见义勇为。
师弟,怎么样了?看到王旭挂了电话,行难苦着脸问道。
王旭将手机收好,开口道:没事了,你是少林弟子,天塌下来也有少林顶着。不过,这件事是你惹出来的,惹出了麻烦也不能光躲着,下面的任务你不要跟了,去弘法寺找印顺大师,有问题再联络我。
说完这话,王旭又想到了那五颗大还丹,又道:行木师兄,你也跟着去,两个人也好相互有个照应。
师弟,那你这里怎么办?行木没有反对,只是有些担心王旭这边。
王旭摆了摆手,不在意的开口道:行空只是火头僧人,武功只在一流,就算让他吃了大还丹又能怎么样,还能翻出我的手掌心不成?
第330章 凤岗镇
三十年前,凤岗镇只是个小渔村,这样的渔村在沿海地区比比皆是。
伟人南巡之后,鹏城迎来了飞速发展,凤岗镇没有吃到肉,却也跟着喝了口肉汤
凤岗镇
坐着大巴车来到凤岗,王旭的第一印象是繁华。
从港岛走私过来的a货服装,dvd,仿造名表,小型电器,水货手机,让凤岗成了一座超级批发市场。
一些从港岛走私过来的港货,会在这里进行中转,从而销售到全国各地。
王旭一身白灰色的僧衣,手腕上戴着一串念珠,看着写在唐牛照片后面,唐牛上山之前留下的地址。
枫桥街86号!
王旭拿着地址走出车站,对一辆载客的出租车问道:施主,你知道枫桥街在哪吗?
枫桥街?
出租车司机是个年轻人,想了想后微微摇头,回答道:有这个地方吗,我就是凤岗人,怎么没听说过?
没听说?王旭眉头微皱,地址上写的就是凤岗镇,枫桥街,这个消息不可能是假的。
毕竟,唐牛上山的时候只有十岁,这个消息是得到过确认的。
唐牛不可能在十岁的时候,会想到自己三十年后叛出少林,用一个假地址交代上去。
咦,三十年!王旭突然楞了一下,有点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
三十年前是1970年,现在是2000年,这里面差了一代人了。
这么长的时间,中间还经历了改革开放,凤岗镇就是想不变样子都不行。
拿着手中的地址,王旭告别了出租车小伙,找上了一位批发光盘的老大爷询问。
半个小时之后,王旭站在了一栋二十多层,看上去有点旧的公寓面前。
三十年前,这里就是枫桥街,沧海桑田,三十年后的今天,枫桥街是看不到了,只有这栋枫桥公寓。
伴随着一阵鼓声,白马坡上冲出一员猛将。抬眼一看,丹凤眼,卧蚕眉,胯下赤兔宝马,当真是威风凛凛
枫桥公寓比较老旧,看上去应该有十几年了,门口的门卫室中,坐着个听评书的老大爷。
王旭打量老大爷两眼,老人家半眯着眼睛,看着好似是睡着了。
和尚,你瞅啥?疑似睡着的老大爷,突然睁开了眼睛。
王旭一时语塞,老大爷看着也年岁不小了,怎么说话还这么拉仇恨。
阿弥陀佛,老施主,您认识三十年前,住在枫桥街86号的唐友德吗?王旭双手合十,态度有善的问道。
唐友德?
老大爷打量了王旭两眼,问道:认识,你找他做什么?
王旭一听就有谱了,开口道:我是少林弟子,与唐施主的儿子唐牛是师兄弟,唐牛让我给家里面带个口信。
唐牛啊,哎呀,你不说我都把他给忘了,这孩子命苦啊,想当年
老大爷想要说些什么,最后摇摇头没有说,摆手道:算了,还说这些做什么,十二楼1221室,你快上去吧。
老施主,请问唐牛回来过没有?王旭没有离开,而是又问了一句。
老大爷微微摇头,整个动作没有迟疑。
王旭点了点头,唐牛看来还没有回来,或者回来了避开了看门人。
前者的可能性更高一些,毕竟唐牛是逃出少林寺的,走的时候身上可没有度牒与身份证,不可能比坐火车的他更快。
老施主,你看这是什么。
王旭从怀里面掏出记忆消除器,等到老大爷抬头时,飞快按下了消除键,道:你一直在守门,没有人上来过,也没有人找过唐友德。
唰!!!
红光闪过,老大爷回过神的时候,刚才的一切都忘记了。
王旭脚步不停,枫桥公寓有两部老式电梯,能够载着他直上12层。
到了十二层,入眼是个两米宽的走廊,一面对着窗户,一面对着这里的住户。
一家家的走下去,走到中间的位置时,就看到了1221室的门牌号。
这户人家与其他住户没什么不同,门口上贴着门神,两边贴着对联,里面的窗帘是拉着的。
按了按门铃,没反应,看来门铃早就坏了。
下一刻,还没等他敲门,房门就从里面打开,走出了一位六七十岁,拎着菜篮的老太太。
你,你看到一身僧衣的王旭,老太太连说了两个你,一口气没上来就要往后倒。
王旭吓了一跳,赶紧伸手将老太太扶住,问道:大娘,你没事吧?
唐牛,是不是你回来了?
老太太激动的拉着王旭,目光中热泪盈眶,哭道:都是娘不好啊,那时候家里闹粮荒,养不活你,才把你送到少林寺的,你千万别怪娘啊!
大娘,你误会了,我不是唐牛,我是唐牛的师弟行痴。王旭手上有唐牛的情报,唐牛是1970年上山的,家里面有兄弟姐妹七个人,日子过的很辛苦。
由于孩子太多,超出了家庭的抚养能力,身为老三的唐牛就被送到了少林。
你不是唐牛?
听到王旭的话,老太太有点转不过弯,糊涂道:那唐牛呢?
唐牛师兄还没有回来,我是来打前站的,他要过段时间才到。王旭说到这里,有九成把握唐牛没回来,但是为了那一成的几率,还是开口道:大娘,能让我进去看看吗?
好好,老婆子给你沏茶,现在家里面好过了,孩子们都有出息啊!老太太拉着王旭的手进了门,不断询问着唐牛的情况。
王旭有心说实话,告诉老太太唐牛成了叛僧,他是来缉拿唐牛回少林受罚的。
可是看到客厅中摆着的黑白照片,还有写着唐友德三字的灵位,王旭犹豫了片刻还是没有实说。
唐牛师兄挺好的,人比较上进,师傅们也都很喜欢他。您问唐牛为什么下山,这个就说来话长了,唐牛不是表现好么,方丈大师有心让他来鹏城建立分寺,到时候唐牛师兄也是方丈了。
王旭说着善意的谎言,并不忍心告诉这位老妇人,唐牛已经闯了大祸,下半辈子,可能要在少林囚禁一生。
听到这些善意的谎言,老妇人深信不疑,连连说着好。
当爹妈的就是这样,想着自己的儿子,总是喜欢往好处想。
不过这样也好,省得王旭多费口舌,毕竟撒谎也是很累的。
大娘,我要在这里等唐牛师兄,你看方不方便我住下?王旭在房间里转了几圈,老妇人这栋房子规格不小,虽然历史悠久了些,却是正经八本的三室一厅,还有一个带着阳台的厨房。
推开几个卧室的们看了看,一个房间是老妇人自己住的,两个房间都是空的。
空房间内有床有柜,只要再加些被褥就能住人,很符合王旭的要求。
方便,肯定方便,儿女们都大了,十天半个月也不回来一次,你想在这住多久都行。老妇人年纪虽然大,但是眼不聋,耳不花,看着还挺有精神的。
没一会的功夫,老妇人就抱来了被褥,张罗着要给王旭铺床。
王旭连忙拒绝,只是接过被褥自己弄,并想着唐牛会不会回家。
唐牛十岁上少林,对于家庭肯定有记忆。
他这次叛出少林,如果能逃出围困,很可能会回家看看。
因为山上的大多数僧人,尤其是行字辈的年轻弟子,虽然嘴上不说,可心里面还是想着家的。
正因为没有家,失去了家的温暖,家才会变得更重要。
王旭觉得唐牛只要能逃出来,哪怕明知道很危险,也很有可能会来看看父母,哪怕是隔得很远也会看一眼。
毕竟,叛出少林寺之后,除了这个家以外,唐牛已经一无所有。
第331章 唐牛现身
得到了老夫人的首肯,王旭就住在了唐牛家。
这一住就是一个星期,期间唐牛的行踪在南河被人发现过,唐牛打伤了两名武僧再次消失。
这一次得到证实,唐牛的武功已经不是一流,而是达到了宗师级。
很快,唐牛又在北河被人发现,惊鸿一瞥之下,有人在汽车站看到过疑似唐牛的人,当时他正在询问蛇头,去岛国的船票要多少钱。
少林方面打来电话,告诉王旭唐牛往北走了,很可能会渡海去岛国。
但是王旭一直坚信,唐牛不会去岛国,他还会回到鹏城来。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唐老夫人跟他聊家常时,说唐牛十岁上少林,除了家里面条件苦难以外天,也是他自己主动要求的。
要不然,唐老夫人本想将唐牛,过继给他二叔伯一家,而不是上少林寺。
王旭从这里就知道,十岁的唐牛,就是个有主见的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一个宁可去当和尚,也不想过继给别人家的人,怎么会离开少林之后逃亡岛国,连回家看一眼都不敢。
声东击西,这是王旭对唐牛北上,询问去岛国方式的定义。
王旭认为这很可能是烟雾弹,为的就是让少林寺的人,觉得他会去岛国不再回来,从而放松对自己家的监视。
到时候一出海,谁知道他去的是岛国,还是南下鹏城,所以王旭决定以不变应万变。
十天后
行痴,回来吧,行空已经消失三天了,很可能已经到了岛国,你留在鹏城没有意义了。
第十天的一大早,王旭接到了法权禅师的电话。
王旭沉默片刻,直言道:师叔,我怀疑行空是虚晃一枪,到的不是岛国,而是来鹏城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