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世界穿梭门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龙升云霄
我?
听到问到自己身上,姜子牙沉默少许,开口道:我这次下山,是想辅助明主的,纣王既然不是,明主便另有其人。我听闻,西岐的诸侯姬昌,施恩义,纳贤良,素有贤名,这些日子我也在考虑,是不是该往西岐走走,只是有些犹豫不决。
按照神话演义,姜子牙应该是四个月后,比干死后才对纣王彻底失望的。
眼下比干尚在,商纣依然是天下正统,姜子牙还对商纣抱有一丝幻想。
丝毫不知,玉清圣人让他下山,告诫他遵从本心时,便已经算到姜子牙不会辅助商纣,终归要去投靠西岐了。
而西岐,正是阐教一脉选择的投资人。
师叔,来,我在敬你一杯。
二人推杯换盏,东拉西扯,聊得还算尽兴。
等酒过三巡之后,姜子牙看到时间差不多了,自己还要去东街卖鸡,便起身开口道:天色不早了,我也要回去了。
王旭本身与姜子牙就不是偶遇,而是来拉关系的,当下便取出一包金银,笑道:师叔,此次相别,不知再见何日,这是师侄的一点心意,还望师叔不要推辞。
这
姜子牙有心拒绝,可他真的很需要钱。
王旭见了将包裹放在姜子牙手中,又道:师叔,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是来下山历练的,如果师叔遇到好事,拉师侄一把就行了。再说了,师叔要去西岐,总不能连盘缠都不准备吧,到时候岂不是平白被人看轻。
姜子牙想了又想,将包裹收下,叹息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师叔眼下是落魄了一些,可人总不能一辈子走霉运,今天的情义师叔记下了。
师叔慢走。
王旭送姜子牙出门,一直目送很远才收回目光。
等到再也看不见人了,他才收敛了几分笑容,低语道: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今日你受我恩情,等你日后执掌封神榜了,总不能不表示一二吧?
一直以来,王旭都认为得跟姜子牙见一面,因为这位看似落魄的师叔,可是未来的代天封神之人。
多了不敢说,封神大劫之内,除了圣人祖师以外,就连十二金仙也要受姜子牙节制。
只要姜子牙玉符一起,不管是广成子还是玉鼎真人,都得乖乖的下山来助。
同样,两军对阵之时,由谁进行对阵,也是姜子牙安排的。
一些凶险的战阵中,十二金仙都有陨落之祸,他却是不想当那个马前卒。
所以,封神之时得罪谁,也不能得罪姜子牙,不然分分钟就会被坑死。
反过来,要是被姜子牙认定为自己人,明里暗里的好处可太多了。
第1032章 鹿台宴仙
第1033章 浮云遮望眼
第1034章 死相
妲己的鹿台仙宴,举办的十分成功,被劫气遮住灵智的纣王,丝毫没有怀疑前来赴宴的仙人身份。
纣王没有怀疑,有个人却怀疑了,那就是亚相比干。
先皇帝乙驾崩之前,曾给纣王留下四位顾命大臣,也就是商纣时期的擎天四柱。
此四柱,分别是太师闻仲,丞相商蓉,亚相比干,武成王黄飞虎。
有这四个人在,不管是朝廷内外,还是文治武功,商朝都有人支撑。
眼下商蓉已死,闻仲在平定北海之乱,武成王在追杀姬昌,比干便是朝堂中的定海神针。
今天一早,听闻纣王昨夜宴请到了众仙,还与众仙在鹿台上大醉一夜,比干便察觉到了不对。
准确的说,比干早就察觉到了不对,自从妲己入宫以来,纣王就跟换了个人一样。
只是比干没有证据,表明这一切都是妲己引起的,所以一直在引而不发。
鹿台众仙的出现,让比干察觉到了一丝契机。
他不认为被妲己怂恿着大王,邀请来赴宴的会是神仙,很想看看这些打着神仙幌子,鱼目混珠的究竟是什么东西,或许这些装神弄鬼的东西,能给他提供些解释。
将军,将军慢走
中午,王旭正准备去禁军大营视察,结果刚出府门,便被一顶停在路边的轿子喊住了。
王旭骑在马上,向着轿子看去。
轿子内走出一位头发花白,一身正气的老者,赫然便是亚相比干。
见过亚相!
王旭翻身下马,对比干抱拳道:亚相今日没在宫中处理政务么,怎么到我府上来了?
现在的纣王连上朝的心思都没有,更别说让他处理奏折了,如今朝堂内外的大小事务,一般都由比干带领着文臣解决。
平日里,比干才是最忙的一个,见比干比见纣王还难。
政务不急于一时,我这次过来有事要问你。比干脸上带着正色,平静的目光中仿佛能看穿人心,盯着王旭问道:昨日,你可曾见到与大王饮宴的众仙?
比干的目光中带着审视,昨日鹿台宴仙上,作为主角的当然是纣王与妲己,身为臣子他不可能去找大王询问,妲己那位后宫娘娘就更不行了。
宫女倒是可以,但是宫女修为很低,就算赴宴的众仙有古怪,这些人也很难看出什么来。
王旭则不同,自从他被纣王册封为奋威将军,比干便查阅过他的资料,很清楚王旭来自玉泉山,乃是圣人门徒,修为在朝中少有人及。
要说有谁看出破绽来,王旭是最有可能的一个。
见到过王旭想了下,如实回答到。
比干神态不变,声音压低问道:那些人,可是仙?
杨戬未入仙班,看不出来什么是仙,什么是凡,还望亚相见谅。王旭知道比干在问什么,回答的模糊两可。
听到这个回答,比干目光微眯,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身为三教核心弟子,比干不相信王旭会看不出仙凡之别,模糊两可的回答,已经足以说明一切。
将军辛苦了,比干还有政务未了,告辞
得到了想要的回答,比干坐上轿子,很快消失在街道上。
王旭目送比干离开,直到再也看不到了,方才低语道:要开始了
东街
比干辞别王旭之后,心事重重的坐上轿子,一路向着府邸而去。
走到东街西角,突然听到前面喧闹不已,将陷入沉思的比干唤回了现实。
前面发生什么了?坐在轿子内,比干对抬轿子的轿夫问道。
轿夫听到老爷的问话,往人群中看了一眼,回答道:好似是个算命先生,与人发生了口角。
比干下令将轿子停下,掀开轿帘向外看去。
入眼,两个孔武有力的大汉,正在对一位算卦老头拳打脚踢,连挂摊都给拆了。
住手!
比干一声低喝,从轿子中走下来,冷声道:光天化日之下,居然殴打白发苍苍的长者,莫非世间没了王法么?
呀,是比干大人!
真的是啊,快别打了,比干大人来了!
比干经常上街考察民情,住在朝歌的百姓大多认识他,一看便知道是谁来了。
打人的两个大汉,听到人群呼喊也赶紧停下,看着走来的比干弱弱的说道:比干大人。
为什么打他?
比干扫了壮汉一眼,走上前去,将被打的老头扶了起来。
壮汉吓得跟孙子一样,听到问话赶紧回答道:大人,是这个算卦的老头咒我爹,我们兄弟二人才出手打他的。
壮汉的弟弟一听,也急忙补充道:是啊大人,我们兄弟二人是附近的猎户,进城来卖皮毛的。谁成想走到路口,这个老头就把我们叫住了,非说我们的爹死了,让我们抓紧回去,他这不是找揍吗?我们中午出来的时候,老爷子还好好的,怎么可能会死?
他们说的可是真的?
比干皱着眉头,对老头问道:你为什么要诅咒他们?
比干大人,我并未诅咒他们,只是实话实说而已。他们的父亲真的已经死了,我看他们二人的面色,正是面丧父兄之相,他们二人没有兄弟,当然死的便是父亲。我劝他们两个舍了猎物,抓进回家去奔丧,怎么会是诅咒呢?
老头怕打着身上的灰尘,不温不火的开口道。
壮汉一听,顿时怒了:你这老东西,我爹一顿能吃三大碗,干活比小伙子还痛快,你这匹夫在哪学了两手算命的本事,学艺不精也敢信口开河?
比干看了老头一眼,发现老头仙风道骨,不像是信口开河之辈,于是问道:你叫什么名字,道术是从哪学的?
贫道姜子牙,自昆仑山而来。
姜子牙回答了一句,又道:大人要是不信,可以在这等上片刻,三盏茶的功夫就会有人来报丧,是与不是马上便有分晓。
古时候一盏茶为十分钟,三盏茶也就是半个小时。
比干听闻之后,也想看看姜子牙算的如何,一时间也不急着走了。
半小时后,不多不少正是三盏茶的功夫,远处有一位中年人跑来。
中年人看到两位壮汉,立刻高呼道:大牛,二牛,快,快点跟我回去,你们家里出事了。
比干心中一动,问道:他们家里出了什么事?
中年人回答道:老爷子下地去干活,也不知道是怎么的,被耕地的畜生踢了一脚,人已经是不行了。
爹啊!
大牛跟二牛惊呼一声,连哭带嚎的往家里跑。
比干面有惊色,看着老神在在的姜子牙,惊问道:先生早就算出来了?
那是自然,刚才那二人若是信我,立刻赶回家去,兴许还能见到老父最后一面。只可惜,这二人肉眼凡胎,却是看不出我的本事,白白多了一份遗憾。
姜子牙摇头叹息,不但不为二人的拳脚懊恼,反而由心的觉得遗憾。
比干一听此话,便知道自己遇到精通演算的高人了,喜道:先生高才,我
亚相,亚相
比干的话还未说,远处便奔来一位军士,骑在马上高声道:亚相,边关急报,闻太师已经扫平北海,不日即将南归,诸位大臣正在等亚相回去拿主意。
哎呀,这可是喜事呀!
比干一听闻仲要回来了,拉着姜子牙的手说道:子牙先生,今日却是无缘与你多叙,待我改日再来拜访。
亚相慢走
姜子牙将比干送上轿子,片刻之后,脸色却阴晴转阴,低语道:奇怪,亚相怎么会印堂发黑,一脸死相?这,这分明是人之将死的表现啊?
第1035章 受命函谷关总兵
比干急急忙忙返回皇宫,与诸位大臣相见之后,又去后宫找纣王禀报。
纣王昨夜在鹿台之上,与众仙喝的大醉,比干赶到时还没有醒来。
被比干硬生生叫醒,纣王不喜反怨,怪罪道:些许小事,皇叔拿主意就是了,何苦打扰寡人的清梦?
比干一听,只觉得头重脚轻。
北海七十二路诸侯造反,这是何等的大事,太师闻仲平定战乱即将归来,普天同庆都不为过,怎么到大王嘴里就成小事了。
皇叔要是没别的事,就去与群臣商议吧,寡人还要再睡一会,晚上与众仙饮宴呢。
纣王打着哈切,也不去管站在一旁的比干,盖上被子接着睡觉去了。
负责站岗的费仲看了,赶紧拉着比干往外走,边走边小声说道:亚相还是回去吧,大王昨夜一夜未睡,早上又借着酒劲操劳许久,还是让大王多睡会吧。
唉!
看了眼躺在龙床上的纣王,比干纵使有千言万语,此时也只能化为叹息。
怎么会弄成这样了,纣王帝辛,可是他看着长大的,那位温文尔雅,有勇有谋的大王去哪了?
比干想不通,回到议政殿与群臣商议之后,很快给远在北海的闻仲写了封信,催促闻仲太师早日归来。
闻仲太师,比干有负众望,如今大王亲小人,远贤臣,造鹿台,设炮烙,终日流连后宫之内,不问五谷秋收,实在死罪
北海,中军大营。
眼下,丞相商蓉死节,东伯侯姜恒楚被五马分尸,南伯候鄂崇禹因为给东伯侯收尸,易被以同罪腰斩弃世。西伯侯之子伯邑考,涉嫌刺杀大王被剁成肉酱,姬昌连夜逃回西岐,内忧外患,大厦将倾
大营中,满面风霜的太师闻仲,忧心忡忡的看着书信。
报!
账外跑来一名传令兵,跪在地上开口道:太师,平灵王正在收编袁福通的败军,接管造反诸侯的城池,意图不明。
平灵王?
闻仲收起书信,眉头皱成了川字。
北海七十二路诸侯造反,如果说袁福通是罪魁祸首,那么平灵王便是最大赢家。
平灵王不在造反的七十二路诸侯之内,可他的封地距离北海太近,以前的实力便仅次于袁福通。
袁福通失败身死之后,一旦让他收拢北海七十二路诸侯的地盘,实力很可能还要在袁福通之上。
平心而论,如果没有收到比干的书信,又听到这样的消息,闻仲肯定要带兵往平灵王的底盘走一趟,好好敲打一下这位王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