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电影世界穿梭门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龙升云霄

    纣王一脸不悦,骂道:老太师乃我恩师,我待之如父母,怎可以君臣枉议?

    飞廉并不起身,再拜道:大王,太师之功,天下皆知,正因如此您才不能亲迎。有句话叫做捧杀,您不去迎接,太师自当兴高而归,您去亲迎,太师不但不会高兴,反而会觉得您大张旗鼓,有违王者风范。

    群臣一听,面面相视,都觉得飞廉说的有道理,纷纷劝说纣王在宫中等待,由文武百官前去迎接。

    眼见群臣都这么说,纣王只能点头同意,将此事交由飞廉负责。

    飞廉带着文武百官,直奔东门外十里,摆开架势迎接闻仲兵马。

    不多时,太师闻仲手持双鞭,坐骑墨麒麟,自远方单骑而来。

    看到文武百官都在这,闻仲下了麒麟兽,对为首的飞廉问道:飞廉大夫,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飞廉说是迎接闻仲,并告诉闻仲,纣王本来是想要亲迎的,结果被自己给劝下了。

    闻仲一听不怒反喜,他本就不是喜欢耍威风的人,要不然也不会将大军在八百里外扎营,自己一人前来复命。

    看到闻仲面带喜色,众臣连连道喜,恭贺太师平定北海有功。

    闻仲与一众老臣相见,一一宽慰,最后环视一周,问道:怎不见比干皇叔?

    众臣对视,尽皆无言。

    闻仲心中觉得奇怪,却也没有再追问下去,与一众文武返回朝歌。

    到了朝歌城,入了北门,闻仲抬眼看去,只见家家户户悬挂白绸,没有白绸的也用白布代替。

    见到此景,闻仲再也忍不住了,开口问道:诸位大人,城中怎么会满城素缟,莫非,宫中的太妃娘娘病逝了?

    满城素缟,只有在皇族中,有一定级别的人物驾崩才能看到。

    闻仲想来,宫中还有一位先帝的老太妃,莫非老太妃归天了。

    一听此话,群臣各自垂泪。

    闻仲一看就察觉到了不对,赶紧对周围人问道: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到了这时候,你们还想瞒着我吗?

    大司空张昭,闻声大哭不已,哭诉道:太师啊,是比干皇叔暴毙了,城中百姓挂念皇叔的好,自发挂起来白布,这是在给皇叔送行呢。

    啊!

    闻仲只觉眼前一黑,好悬没有栽倒在地。

    比干怎么会死,怎么能死,他在北海平乱的时候,还接到过比干的书信呢。

    难不成,自己领兵归来的这段时间,朝堂上又出了问题?

    htt:




第1044章 何以至此
    听闻比干身死,闻仲悲从心来。

    许久,方才压下心中的悲痛,问道:比干皇叔是怎么死的?

    张昭以泪洗面,哽咽道:妲己娘娘得了心疾,有方士进谗言,说只有将比干皇叔的心肝下药,方能让娘娘痊愈。大王听信谣言,向比干皇叔借心。

    皇叔痛哭不止,怒斥道,心为一身之主,隐于肺内,坐六叶两耳之中,百恶无侵,一侵即死。心正,手足正,心不正,则手足不正,吾心有伤,岂有生路?老臣死不足惜,只是社稷丘墟,贤不能尽,大王听信方士之言,要摘吾心,臣只怕比干在,江山在,比干亡,社稷亡。

    听到此处,闻仲只觉两耳发鸣,犹如鼓响,眉目间,第三只眼睛更是吞吐神光,当真是怒到了极点。

    然后呢?闻仲紧握双鞭,不能自已。

    张昭哭道:大王面露不悦,只言皇叔精忠报国,为何连一片心肝都舍不得。妲己娘娘乃是国母,如今国母身体有恙,自是到了皇叔报国之时,岂能因祸福避之。

    皇叔闻声不语,望太庙大拜八次,泣曰,成汤先王,大厦将倾,非臣之不忠,望先祖莫要怪罪。

    说完这些话,比干皇叔以剑腹内,摘心而出,望下一掷,掩袍不语,面似淡金,径下鹿台去了。

    走到半路,路边有妇人在卖空心菜,皇叔相问,菜无心可活,人无心如何?

    菜贩回答道,人无心当然是死了。

    比干皇叔一听,面如金纸,连念两声罢了,话落气绝而亡。

    这,这

    闻仲听完怒极反笑,连道:怎会如此,怎至如此,难道殷商江山,当真是气数已尽?

    说完,闻仲唤来墨麒麟,舍了群臣直奔宫中而去,一分钟也不想耽搁了,只想在最短时间内见到纣王。

    入了宫,闻仲低着头往里闯,宫中禁卫见了,纷纷避让不敢相拦,恭声道:老太师

    闻仲也顾不上回礼了,直奔议政殿而去。

    到了议政殿推门一看,殿内灰尘满地,楼阁庭轩之间居然结出了蛛网。

    快走两步来到龙庭前,伸手一抚,龙庭上的灰尘足有半指厚,要知道,这可是上朝的议政殿啊,得多久无人打理,才能沦落到这个地步。

    一眼看去,龙书案何以生尘,议政殿何以凄凉至此。

    一时间,闻仲心如刀绞,一把抓过一名侍卫,喝问道:大王呢?

    大王在酒池肉林,准备给太师接风呢。侍卫不敢不答,倒豆子一样的说道。

    闻仲惊道:何为酒池肉林,这是个什么地方,我怎么从未听说过?

    侍卫回答道:以酒为池,以肉为林,终日使男女**全身,于园中嬉戏笑闹,此为酒池肉林。

    啊!

    闻仲连退三步,以酒为池,以肉为林,这是何等的荒淫无道。

    他领兵在外不过数年,昔日允文允武,爱惜百姓的纣王,怎么就变成这样的昏君了。

    闻仲按照侍卫给的位置,急奔酒池肉林而去。

    到了林外往里面一看,白玉砌成的水渠绕林而过,里面流淌的不是泉水而是美酒。

    酒渠分为五种,果酒,葡萄酒,清酒,素酒,烈酒,五种酒渠环环绕绕,又归于五座酒池之内。

    要知道,普通酒水,三斤粮食能出一斤酒。

    宫中御酒制作工艺更加繁琐,往往要十斤粮食才能出一斤酒,眼下五座酒池各宽三百米米,长八百米,深不见底,这得多少酒水才能填满,又得多少粮食,才能制作出这五座跟湖泊一样的酒池来。

    再看那林,树木由各种干果制成,闻仲随手掰下一根树枝,往嘴里一尝,居然是用杏仁打成的杏仁粉,又以蜂蜜包裹,熬制成的树干外形。

    杏仁树,核桃树,巴旦木树,松子树,腰果树,开心果树,无花果树。

    这些可不是真的果树,而是用各种果仁,制作成的大树样子。

    看着眼前树冠,亭亭如盖的模样,百千颗果树的果仁拼凑在一起,恐怕才能拼起这样一颗大树来吧。

    往里看,酒池肉林占地十余里,如此树木不下万棵。

    哪怕殷商富有四海,又有多少家底禁得起这么折腾,只此一棵树,就是闻仲难以想象的奢华了,更别提树有万棵,树上还要悬挂美味佳肴,一天三换。

    大王,大王,老太师回来了。

    闻仲到了酒池肉林,同来的侍卫,赶忙进去禀报。

    纣王正在林中欣赏歌舞,闻声后笑道:太师归朝,当真是大喜,快将老太师请过来,寡人要与太师同饮。

    正说着,面沉如水的闻仲,虎虎生风的从外走来。

    看到闻仲面色难看,纣王心下一惊,问道:老太师,今日归朝,怎么难见笑颜啊?

    闻仲不说话,只是瞪着眼睛,看着左拥右抱的纣王。

    纣王被看的浑身不自在,赶紧将怀中的美人推开,开口道:太师不在的日子,寡人甚是想念,来人,快给太师赐座。

    闻仲重重叹了口气,坐在搬来的椅子上,开口道:大王,今日目睹圣颜,闻仲心有千言万语,不吐不快。不过在闻仲开口之前,还想问问大王,大王可有话对闻仲说?

    闻仲没有开口喝问,他想听纣王是怎么说的,这一切又是个什么意思。

    纣王面带疑惑,一知半解的问道:老太师,你想听什么?哦,我知道了,你是在问东伯侯姜恒楚,南伯候鄂崇禹,还有西伯侯姬昌的事吧?

    说到这里,纣王不等闻仲再问,开口道:东伯侯姜恒楚忤逆,南伯候鄂崇禹纵恶,俱已伏诛。至于西伯侯姬昌,他心有不臣,指使其子伯邑考行刺御前,伯邑考已经被寡人剁成肉酱,姬昌自知大难临头,如今尚在亡命天涯呢。

    看着纣王轻描淡写,就将四大诸侯中的三位杀的杀,贬的贬,犹如在形容三只猪狗,闻仲便心下一凉。

    四大诸侯,纵使有万般不好,也是朝歌四方的镇守者。

    朝歌的国策,便是驾驭四大诸侯,统帅八百小诸侯。

    纣王要是为了集权,有准备,有预谋的对四大诸侯下手,闻仲也不会太紧张。

    可他偏偏什么也没有,脑袋一热就把人杀了,这些大诸侯哪里是那么好杀得。

    杀人容易,可该如何善后,冒然杀之,这不是要天下大乱吗?

    大王,东伯侯忤逆,南伯候纵恶,可有真凭实据?闻仲面色凄苦的问道。

    纣王一时语塞,他有什么真凭实据,目光闪躲的说道:应该有吧。

    应该?

    闻仲心中更凉,只是面上不显,又问道:大王,我听闻宫中有鹿台,摘星楼,酒池肉林,虎豹房,奇珍园五大景观,此为何意?

    纣王无言以对,只能强加解释道:宫中苦闷,寡人终日忧郁寡欢,只能以此为乐,太师总不能让寡人终日埋头政务,心情疲惫吧?

    闻仲话语一转,又道:那丞相商蓉,亚相比干,上大夫梅伯,中府司马孙荣,太史令杜沅栖,这些人又是因何而死?

    纣王越发不耐,只是畏于闻仲的威望才不敢发作,推脱道:这些人自取死路,非寡人之错也。

    那

    闻仲还要再说,纣王便挥了挥手,打断道:今天就这样了,寡人头痛难忍,先回宫歇息去了,老太师也早日回府,有事改天再说吧。

    看着如避瘟疫,匆匆离去的纣王,闻仲许久没回过神来。

    半响之后,闻仲仰天长叹,叹息道:亲小人,远贤臣,枉杀忠良,不分奸邪,何以至此,何以至此啊?



第1045章 姜子牙钓鱼
    闻仲太师回到朝歌,便与纣王不欢而散。

    此时的纣王,已经不是闻仲记忆中,那位英明神武的商纣王了,成了一名彻头彻尾的昏君。

    为了挽救朝中局势,闻仲闭门三日不出,写成十策,用以重整朝纲。

    费仲与尤浑不满闻仲的霸道,在纣王身边进谗言,结果被闻仲得知后一顿鞭打,如果不是纣王死命拦着,菜市口便要多上两具无头尸。

    这一下,别说朝中佞臣了,就连后宫中的妲己与申公豹,一时间都老老实实,生怕一个不好会被闻仲给打死。

    结果,就在闻仲准备整顿朝纲,力挽天倾之时,东海平灵王造反了。

    平灵王乃先帝亲弟,论关系,与比干一样都是皇叔,当今天子纣王的叔叔。

    只是跟比干不同,平灵王是藩王,坐拥一地,戴甲之兵百万,目前的实力比北海之地,率领七十二路诸侯造反的袁福通还强。

    眼下,武成王黄飞虎正在追击姬昌,朝中无人可用。

    不得已之下,闻仲只能再次领兵出征,朝堂上的事却是不顾上了。

    却不知,一饮一啄自有定数,上苍,又或者圣人,注定不会让闻仲如愿。

    西岐

    闻仲太师挂帅出征之际,一路以先天术数推演,东躲西藏的姬昌,也如愿返回了西岐之地。

    阔别多年,再见故土。

    姬昌老泪纵横,情难自禁。

    转念,又想到纣王的囚禁之苦,杀子之恨,指天誓道:姬昌何错,受囚于商,吾子何错,枉杀而死?今日西伯昌身归故里,当起甲兵二百万,伐无道,诛纣虐!

    姬昌恨意难忍,可转念一想,殷商事大,纵有甲兵两百万,战将千员又能如何?

    不说他处,单单是防备西岐的三关之地,就有带甲之士百万。

    更别说,三关乃千古雄关,易守难攻。

    哪怕尽起西岐之兵,也不敢说能平定三关,何况三关之外还有重重险阻。

    想到此处,姬昌万念俱灰,就连身归故里的喜悦都冲淡了几分,只得闷闷不乐的往侯府走去。

    西伯侯府,眼见侯爷平安归来,张灯结彩,与民同庆。

    民众们自发的组织起来,围绕在侯府之外,欢呼着西伯侯这个称号。

    姬昌听到外面喧哗,走出去一看,只见里里外外围满了人,许多面孔记忆犹新。

    大家,挺久没见我了吧?

    看着眼前的人山人海,姬昌目光含泪,哽咽道:家里出了点事

    前来给姬昌请安的西岐百姓,很多都是拖家带口而来。

    看着少的搀扶着老的,一家人和和美美的样子,姬昌又忍不住想到了伯邑考。

    要是伯邑考没死,此时也该在自己身边搀扶着自己,就像眼前的几位老人一样吧。

    想到自己的孩儿,已经被纣王剁成肉酱,姬昌只觉得心痛难忍,强撑着与大家说了几句话,就不得不回去休息了。

    接连几日,回到西岐的姬昌都辗转难眠,每每梦到伯邑考独坐一室,跟自己说冷。
1...592593594595596...69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