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傻子的王妃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三更雨雪

    堂姐一边要照顾孩子,一边要管家,忙得根本就没时间想其他的事情,不管她做得再好,但刘氏还是依旧不满意她,平日里当着这么多下人的面数落她也就算了。

    有时候刘氏还会在王石林面前抱怨几句,说她这儿做得不好,那儿做得不好的,还说她堂姐不听话,经常跟她顶嘴,她堂姐那性子,别人就算再怎么骂她,她都不会还嘴,更何况刘氏还是她婆母,刘氏这样编排她,她又能怎么办。

    回来之后她夫君就会狠狠训斥她,有时候两个人还会一起骂她,她身为长房长媳掌管着整个城首府已经是很不容易了,还要受这两母子的气,她再怎么说也是王石林的正妻,经常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数落她。

    府里的下人们越来越看不起她,不服管教,一个下人都敢跟她顶嘴,她长这么大所受的委屈,还没有这两年在这里受的多,凡事她能忍的,她都会人,可是她越忍,别人就越不把她当回事儿。

    有次她头一天处理家里的事情到很晚,第二天向刘氏请安的时候晚了一些,那刘氏竟然当着几个弟媳的面打了她好几巴掌,说她在城首府待了这么久了还不懂规矩。

    当时她这两年所有的委屈涌上心头,从进了这王家的门,她从来没做错过一件事,但是这母子俩非要这样咄咄逼人,不给人活路。

    于是她回去之后就收拾好东西,带着才刚刚三岁的女儿回了娘家。

    可这梁氏看到堂姐回来之后非,但没问她为什么回来,是不是受了什么委屈之类的,直接就骂她不争气,是不是被婆家赶回来了,还让她赶紧回去,家里没她住的地方,堂姐不走,梁氏就将人给赶了出来。

    后来她堂姐就去住了客栈,但是当时身上也没带多少银子,于是很快钱就用完了,她是实在是没办法才求到祖母这儿来了。

    她堂姐不轻易求人的,那天来苏府的时候可想而知她有多无助。

    祖母让她先住在府上,又请了大夫给堂姐看病,当时她看着她堂姐瘦成了皮包骨,完全就不像她以前见到过的样子。

    因为那次小产堂姐元气大伤,每天还得伺候那一大家子人,整日里受气,就算是再温柔,脾气再好的人也得被逼疯啊。

    祖母看着堂姐也心疼,请了叶城最好的大夫帮堂姐调理身子,养了差不多两个人气色才看着比之前好一些。

    堂姐的女儿小小年纪就很懂事了,从来不会给堂姐添麻烦,堂姐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她就乖乖待在一边玩儿。

    堂姐在婆家究竟发生了什么,祖母和她也不好问,苏婉央就让六儿去那临城王家打听了一下,才知道这几年堂姐受了多大的委屈。

    堂姐是他祖父兄弟的孙女,他们家虽远远不及祖父这一脉,但是在整个叶城也算是大家族,这些年她祖父祖母有什么也会帮趁着他们,家里虽然有没当官的,但是也经营着不少产业。

    凭堂姐的身份,嫁个同他们家门当户对的也是容易的,可那梁氏偏偏就不是个安稳的主儿,硬是要让堂姐嫁去王家,之前说王家千般好万般好,可现在呢,堂姐在王家过的是什么日子。

    她在王家受了多少委屈,但从来不向家里人说半个字,因为怕家里人担心,可现在呢,她是实在坚持不住了才回来的,可梁氏呢,就这样不分青红皂白地将她们母女俩给赶了出来,堂姐该有多寒心啊。

    后来梁氏找上门来了,硬是要将她堂姐给接回去,祖母本来以为是梁氏想通了,想把女儿给接回去。

    正好她们当时也正准备回惠京城了,怕她们走了之后堂姐没人照顾,让梁氏接回去是再好不过了。

    没想到堂姐出了苏家老宅的门之后,梁氏直接让人把堂姐送回临城去,如果堂姐不同意,她就当场死在这儿,当时梁氏把刀子都亮出来了,堂姐被逼无奈,只能是回了临城。

    当初梁氏也是用这样的手段逼她嫁人的,还真的是可笑,她可是自己的亲娘啊。

    。




第三百三十二章 合离
    堂姐住在苏家老宅难免会惹人非议,虽然堂姐唤苏老夫人祖母,但毕竟苏老夫人也不是堂姐的亲祖母,时间久了,各种流言也就出来了。

    说什么她堂姐没本事,连个男人都拴不住,还是梁氏不会教女人,这女人嫁了人之后往娘家跑是怎么回事,一点规矩都不懂,梁氏这才骗了祖母说要接堂姐回家,实则是送堂姐回王家。

    也是因为这件事,祖母彻底记恨上了那梁氏,她不拿自己的女儿当回事,她们还心疼呢,堂姐不是什么物品,是个活生生的人啊,容不得别人这么糟蹋。

    她现在一声不吭的回了娘家,那该是受了多大的委屈啊,她这个当娘的应该替自己的女儿讨回公道,而不是骂自己的女儿,让她滚回婆家去这样该得让人多寒心啊。

    祖母心里虽然气,但是在这件事上,她们也算是外人,插不得手,只派人送了些东西去临城给堂姐,说,如果她受了什么委屈,尽管跟她们说,一定会帮她讨回公道,让那王家人好看。

    堂姐被送回临城之后,母子俩刚开始的时候对堂姐还稍稍客气一些,但是到后来又原形毕露了。

    因为离家几个月,家里的管事权也落到了别人头上,堂姐对那一家人也死了心了,什么管家权,她不要也罢。

    虽然公公还有两个弟媳对她还是不错,但是她还是伤透了心,没了管家权也正好,她正好可以多花一些时间在女儿身上。

    堂姐回去之后就决定好好抚养女儿,那个男人想娶多少女人回家她都不再过问,只是安安稳稳过好自己后半辈子。

    可是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娶进门的那些小妾嚣张跋扈,区区一个下人还敢欺负到正妻头上,还经常在夫婿耳旁吹耳边风,说是让他休了堂姐。

    堂姐本也是个貌美的姑娘,生了孩子之后又操持家务在就变成了黄脸婆,哪里还斗得过那些个肤白貌美的小姑娘啊,于是那王石林心里也动摇了,从最开始他就觉得她堂姐配不上自己,现在就更不用说了。

    之后便有意无意同堂姐提起这件事,堂姐知道王石林打的什么算盘,所以也就一直装傻,因为她如果合离的话,梁氏又不知道该怎么说她了。

    见她堂姐装傻充愣,那王石林就更加对堂姐不好了,芝麻一点儿的小事儿都得数落堂姐半天,明里暗里说堂姐不配坐在这个位置上。

    要说休了堂姐,她那夫婿是不敢的,毕竟这门婚事是她公公点头答应了的,且她公公还是比较喜欢她堂姐的,怎么可能让王石林休了堂姐。

    只是这后宅的事情,那平日里早出晚归的临城城首终归不清楚的,堂姐受了什么委屈,那城首也是不知道多少的,只是之前堂姐生产和后来的一次小产是过问了的,其余的也没人敢在他面前提起。

    王石林这母子俩可是会变脸,在她公公面前是一副嘴脸,在她面前又是一副嘴脸,完全不把她当一家人看也就算了,还不把她当人看,但这些为了她的女儿,她也都可以忍。

    让堂姐彻底爆发的一件事,是她那夫婿伙同只能小妾在她女儿的吃食里下毒,他们想着堂姐要是没了女儿,就会主动提出合离,然后离开王家。

    当时幸亏堂姐发现得及时,要不然她女儿就没命了。

    堂姐彻底对这一家人死心了,即便是她生的不是儿子,是女儿,但是好歹也是他的亲骨肉啊,是她王家人啊,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他竟然真的对自己的亲生女儿下得去手,那他还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出来的。

    所以堂姐在女儿刚救活的时候,便在公公屋前跪着求公公让王石林写和离书。

    她公公当然是不愿意,还问了堂姐原因,堂姐没有说,而那母女俩也是三缄其口,不过纸包不住火,她公公还是知道了事情的原委,知道这件事后那王城首就拿着鞭子将王石林和那小妾重重地打了一顿。

    这王城首也没有顾忌王石林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他心里也实在是太气了,没想到自己这儿子做出了这样的混账事来。

    王城首对堂姐说这件事是他们王家对不住她,还说保证一定严惩王石林和那小妾,堂姐说什么也不愿意,一定要和离书,其他什么她都不要。

    在这城首府里,她没有哪一天是开心的,她觉得即便婆母跟丈夫对自己不好,她都可以忍受,这是做媳妇应该的,可是她再也受不了了,她也有血肉,也是个活生生的人啊,为什么要这么对她,就因为她没能生出儿子为王家延续香火吗

    她现在不能生养还不是怪她那夫婿王石林吗要不是因为,她怎么可能会因为难缠伤了身子,为什么所有的事情都要怪罪在自己头上,她真的是太委屈了,没人能体会这种滋味。

    她说什么也不能继续在城首府里待下去了,再这样下去她会死的,在没有孩子之前她可以去死,但是现在她有女儿,为了女儿,她说什么也要离开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

    堂姐在王城首屋外整整跪了五日,人都晕倒了,她公公看着不忍心才松口让他夫婿写了和离书,因为没有公公的同意,他夫婿也不敢写。

    她嫁妆什么的都不要了,直接拿了和离书收拾好东西就回了叶城来。

    梁氏看见堂姐又回去了,于是大怒,还骂堂姐,骂的那些话是要多难听有多难听,最后还拿了鞭子抽堂姐,让她滚回临城去,让她一辈子别踏进这个家门,她这辈子生是王家的人,死是王家的鬼。

    堂姐也是个硬骨头,见梁氏这么不待见自己,这里已经没有她的容身之地了,连与那王石林合离这件事都没说,还带着伤就直接带着女儿离开了家。

    堂姐回去那天她三叔恰好不在,回来之后听说这这件事之后就大骂梁氏一顿,梁氏也不是那种吃亏的主儿,当时就跟三叔吵了起来,吵得还特别厉害。

    。



第三百三十三章 蜕变
    之前两个人也为堂姐吵过架,最开始三叔也是不同意这门亲事的,说临城离叶城还是有一段距离,怕女儿嫁过去受委屈没人能帮得了她。

    梁氏说王家好歹也是临城的大家族,修养肯定要比一般人高,怎么会苛待从别城嫁过来的媳妇呢,堂姐嫁过去只有享福的份儿,怎么可能会受委屈呢。

    三叔听梁氏这么说也是这么个理,后又去问了堂姐的意见,见堂姐也没说什么,他三叔也就只能是同意了这门婚事。

    但那次是两个人吵得最厉害的一次,吵完之后两个人有好长时间没说话,路上碰到了,连眼神都不给对方一个。

    后来三叔派人去王家打听了一下,才知道那王家竟然与女儿合离了,原来自家女儿这些年在王家受了不少委屈。

    但这些年他也从未听到堂姐说起这件事,他原以为自己的女儿过得很好,因为王石林陪着堂姐回来过几次,堂姐都是笑盈盈的,无半点儿异样。

    后来他三叔了解到,在堂姐还没嫁过去之前,屋里就已经有好几个小妾了,不过在堂姐嫁过去之前就将人给打发了,她让府里的下人不准在堂姐一家人面前乱说,他们这才被骗了过去。

    知道了这些事后,三叔立马派了人去找堂姐,但是一直都没找到,殊不知当时堂姐已经来了惠京城找她们了,三叔只是让人沿着往临城的路找,根本就没想到堂姐会来找她们。

    梁氏一听说女儿跟那王家公子合离了,立马就带着人去临城王家讨说法。

    王石林是个胆小的,见梁氏来了就龟缩在房间里不敢出来,可那王氏可不是个任人欺负的主儿,当即就说她女儿有哪里哪里不好,还说嫁人之前还不检点,跟个穷书生勾勾搭搭,他们能把堂姐娶进门已经算是很对得起他们家了。

    堂姐和那书生的事情再叶城随便一打听就知道了,更何况那书生还在苏府门口跪了很久,这件事很多人都知道。

    梁氏说两个人虽然有好感,但一直都是谨遵礼法,从来没做过什么逾矩的事情,何来不检点一说,说他们王家才不是人,居然这么对待他们的女儿。

    当时两个人在临城可闹出了不小的动静,王城首也是个明事理的,知道这几年的确是他们的不对,于是就向梁氏赔礼道歉,还将堂姐的嫁妆归还给了梁氏,还有陪嫁过来的吓人,也让梁氏一并带过去。

    王城首还送了不少好东西向梁氏赔礼,刘氏气不打一处来,说这又不是他们的错,是堂姐自己先提出合离的,那王城首当即就扇了那刘氏一巴掌,很多事情他没对梁氏说就已经算是很给她面子了,现在还不知错。

    那一下也把刘氏给打懵了,当时王家,苏家两家人都在,还有这么多下人在,她那面子可往哪儿搁啊,于是就捂着脸回了院子,其余的事情让王城首给处理了。

    梁氏见自家女儿也已经不可能歪回来了,于是就带着人,带着堂姐的嫁妆回了叶城。

    去临城的时候三叔没有去,而是一直在找堂姐,三叔一想到女儿受的那些委屈,心里就特别不好受,看到梁氏的时候心里就愈发生气了,然后两个人又吵了起来。

    三叔说要休了梁氏,当时看着三叔认真的模样,梁氏也害怕了,于是就一哭二闹三上吊,三叔这才没有写休书,这件事过了之后梁氏也的确是安分了不少。

    堂姐当时到了惠京城找祖母,也并不是为了让她们收留自己,而是问祖母借了一笔银子,说是日后会还祖母。

    当时堂姐瘦得已经不成人样了,连带着孩子也吃了不少苦,两个人看着就像乞丐似的。

    祖母看着心疼,当即眼泪就流了下来,祖母就说让堂姐留在府上住,不管住多久都好,堂姐不肯,说让祖母借她一些银子就行。

    最后祖母什么都没说就直接给了堂姐不少银子,堂姐拿了银子之后就离开了,离开之后她们就在没有堂姐的任何消息了,这母女俩好像就平白无故消失了一样。

    过了两年,堂姐又找到了祖母,不仅将之前借祖母的银子连本带息地还给了祖母,还送了祖母不少的东西。

    说她当年走投无路了才找到祖母折耳要不是祖母,她们母女俩可能就饿死在街头了,这些东西她虽然不能报答祖母当年的恩情,但是也算是她的一份心意。

    在这两年里三叔一直在找堂姐,可一点消息都没有,因为堂姐早就已经改了名字,他哪里还找得到啊,因为堂姐这件事,三叔一直耿耿于怀,觉得是自己对不起堂姐,对那梁氏也更加喜欢不起来了。

    堂姐来送了东西之后连顿饭都没吃就离开了,她们也知道堂姐是不想让任何人,特别是三叔他们知道自己的消息,所以才有意这样做的。

    堂姐走得时候,她记得那天祖母对着堂姐送的那堆东西久久出神,后来还一个劲儿叹气,到后来又偷偷抹眼泪。

    她为堂姐如今的变化高兴,可她更多的是心疼堂姐,本来堂姐应该可以嫁一个好人家,过着幸福美满的小日子,若是硬生生被自己的亲娘逼成了这个样子。

    堂姐能够一下子还了她的钱,还送了这么多贵重的礼物,这两年过得该过得有多辛苦啊,她可是个女人啊,还带着一个这么小的孩子,她是怎么熬过来的啊。

    苏婉央能体会祖母的心情,祖母是个心善的,最疼他们这些个孙子孙女了,祖母是看着堂姐长大的,看到堂姐从以前的闺阁小姑娘变成现在的模样,她怎么能不心疼啊。

    后来没多久,三叔去芜城谈生意的时候正巧就碰到了堂姐,当时三叔一下子冲过去抱住堂姐,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还一个劲说终于找到堂姐了。

    当时她堂姐硬是什么反应都没有,还说她三叔认错了人,还让他放开自己,不然她可就动粗了。

    。




1...8889909192...2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