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财色美利坚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天真的竖瞳
    好在杜奇已经在飞机上打了几个小时的瞌睡,以他的情况,所以他的精神头还是很不错的,将换洗的衣物扔到了酒店的套间里面,杜奇直接接通了电话。

    “喂,你好,请问有什么可以为您服务的吗”对面的人话里面还带着一点睡意,不过对于打扰了自己美梦的人他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因为知道他私人电话号码的,只有银行里那些高级客户。

    “是约翰吗我是奇杜,现在在纽约,我想要尽快将我三天前申请的业务完成可以吗”杜奇开门见山的问道。

    约翰的声音变得更加恭敬了:“原来是杜先生,没有问题,您是我们银行的贵宾客户,早就在前天您的贷款审核就已经完成了,您只需要过来签一个字,就可以得到一共一千两百万美金的贷款。”

    “那好,我现在需要去哪里找你。”

    “不需要麻烦您,我们银行会安排司机去接您的,您只需要将您现在落脚的酒店告诉我们就可以了。”

    “那好,我现在就在曼哈顿区的……”

    挂断了电话,杜奇长出了一口气,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很顺利,联系他的是花旗银行的财务经理约翰特里克,当他在花旗银行的存款达到了一百万之后,对方就主动的联系到了杜奇,向杜奇推荐银行的各种理财服务。

    &nb




第三十七章游览纽约
    在见面之前,杜奇只是看过亚当给他的一些资料,这个名为盖特罗伯斯的人,是亚当通过哈佛的兄弟会联系到的。

    盖特三年前哈佛的金融学硕士毕业,上学期间,曾经在华尔街著名的基金实习,毕业之后成功的加入了该基金,并且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团队,专门做期货。

    杜奇在前几天就已经和盖特联系,双方在电话里已经大致的谈妥了条件,现在只剩下了见面签订雇佣合同了。

    双方是在一间精致的咖啡馆里面见面的,除了盖特本人,还有另外一个男子陪同,根据盖特介绍,是他的助手。

    简单的寒暄过后,双方很快将话题转到了接下来的合作之中,花旗银行的动作很快,到了下午,所有的贷款就已经出现到了杜奇的期货账户中了,连同杜奇之前放到里面的三百万美元,一共是一千五百万美元,这些就是杜奇准备用来赌一把的全部的资金。

    见到杜奇之前,盖特以为杜奇应该是一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看到别人赚钱,就天真的想要进来捞一笔的愣头青,这样的人盖特在还是实习的时候,就见过了无数个,这些外行人总是会轻易地就相信轻轻松松的就能够赚到钱,而忽略了金融市场上的种种风险。

    可是和杜奇简单的接触过后,盖特发现杜奇是一个十分冷静成熟的人,想法谈吐完全是一个三四十岁的成年人,如果不是看着他面容还是这么的年轻,盖特会认为自己在和一个金融界的同行在交流。

    杜奇的雇佣合同很奇怪,仅仅是要求盖特他的团队按照要求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在期货市场上进行操作,就愿意付给他们整整五十万美元的报酬。

    当然,因为这是一笔很高的酬劳,而且只需要忙活一周的时间,所以账户如果赚了钱,他们也不会得到任何的分红。

    不过盖特并不怎么在乎,华尔街虽然常常上演财富神话,但对比从事这个行业的庞大基数,幸运的也不过是极少数,杜奇成熟冷静的表现让盖特对他的评价略微有所提升,却不代表盖特相信杜奇能够成功,在华尔街厮混的精明的人太多了,但能够赚到钱的依然是其中的少数。

    和盖特谈妥了之后,双方签订了雇佣合同,盖特也拿到了杜奇预付的二十万美金的定金,接下来杜奇也只是让他按照要求入场,然后等待指令,他个人则准备在纽约游览一番。

    这一世杜奇出生在纽约的唐人街,并且在纽约渡过了整整十一年,可这十一年,他就没有离开过唐人街附近,更没有好好的游览过纽约,现在还没有到动手的时间,杜奇开始了在纽约的游玩。

    这个年代美国到处脏乱差,纽约只是相对而言好一些,时代广场属于红灯区的代名词,帝国大厦某些楼层则被人隔成小房间,靠吃老名气用于对外出租,如今正在被人兜售,和洛克菲勒中心成为难兄难弟,美国二战后长达二十多年的黄金时代在经济危机之后仿佛已经远去。

    1980年纽约的路况不怎么样,马路上坑坑洼洼,除了一些新建造的楼层,到处都显得陈旧,整座城市仿佛被汽车尾气熏得乌烟瘴气。

    第二天杜奇坐船去小岛上看了自由女神像,也抽空参观了世贸双子大厦,放松了心情,杜奇如同众多游客一样,背着包手里拿地图,到处走走看看。

    到了中央公园附近,杜奇看到不少停在这里的自行车,不仅是车架子,前后轮也都一同



第三十八章华尔街和贫民窟
    杜奇没有想到在这里能够看到沃尔玛的店铺,现在的沃尔玛还没有成为享誉世界的零售巨头,不过现在已经形成了规模。

    在1972年在纽约股票上市,在去年的销售额达到十亿美金的沃尔玛,市值已经到达了十多亿美金。

    杜奇进去看了一圈,这个店的面积并不算太大,商品数量也不算多,连同收银员能够看到有十多位员工。

    倒是装修很高档,货物分门别类摆放,杜奇逛了圈之后发现,最畅销的商品都摆在最显眼的位置上,还有就是货架,都是专门定制成特殊样式,使得在小空间里尽可能容纳更多商品。

    最后买了一瓶酸奶,杜奇离开了沃尔玛,现在的沃尔玛不是他能够打主意的,即便是这次成功了,杜奇也不会对沃尔玛有太大的想法,不说人家愿不愿意出售,就是愿意杜奇也没有足够的资金。

    原本手握上千万美元的资金,杜奇还以为自己应该算是有钱人了,可现在看到了沃尔玛,想到了沃尔玛相关的一些资料,他开始深刻感受到了自己仍旧是一个穷人,赚钱的想法更加迫切了。

    回到酒店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早起参观的第一站选在大都会博物馆,作为世界上最出名的博物馆之一,馆藏自然无比丰富。

    杜奇走走停停,遇到感觉有意思的东西便停下脚步,盯着橱柜里的摆件看一会儿,对于古董,杜奇上一世没有太多的了解,现在同样知之甚少。

    不过国内的经济发展,许多人家里的‘老物件’都买了大钱,这却是杜奇在网络上还有许多的新闻上都看过的,甚至还有人建造了一座私人博物馆,乱世黄金,盛世古董,这句话杜奇自然是听过。

    不过现在刚刚进入八十年代,国内的古董都是白菜价,在废品回收站几毛钱就能买到,重点是后来这些东西,价值过亿!

    鬼谷子下山元青花大罐、《局事帖》、鸡缸杯等杜奇都曾经在网上听说过,所以现在收藏国内的古董绝对是很有前途的事情,而且国内可是有不少的古董现在都流落在欧美,而且这些欧美收藏家实际上都不怎么在乎。

    杜奇有收藏古董这方面的打算,心动是肯定的,但他对古董一窍不通,现在自然也无从下手,还有就是投资古董是个无底洞,杜奇手里面的钱不多,他可不打算都花在古董上面。

    下午的时候,杜奇来到了大名鼎鼎的华尔街。

    华尔街坐落在曼哈顿的xc区附近,这里显得十分破旧,不过却林立了无数大公司和投行,这条街道上的公司名称背后,都代表了的无数资产,别的不提,光是美国、花旗、摩根这三家银行,每一家控制的总资产都高达上万亿美元,让人感到自己无比渺小,华尔街的鼎鼎大名就是这些银行还有投资基金等造就的。

    等到二十多年后,网络渐渐的兴起,金融的集中效应渐渐地没有那么明显,许多的银行和投资公司渐渐地都搬到了中城区,相比于狭窄的华尔街,中城区拥有许多新建的大厦,环境显然要优秀的多,没有人不喜欢工作和生活在更好地环境,华尔街也就渐渐地没落了下来,渐渐地成为了一个特定的代名词,不过现在,华尔街依然是世界瞩目的金融中心。

    事实上,杜奇对于华尔街并不算太陌生,因为距离华尔街不算太远,就有一座华人聚集的唐人街贫民区,杜奇一家当初就是在那个贫民窟生活。

    在华尔街,远远地看着那有一些熟悉的接到和房子,杜奇心中忍不住的感慨万千。

    接下来几天杜奇没有继续游玩,而是开始了紧张的建仓准备。

    到了1980年3月26日这一天,杜奇坐在一个办工桌前面,交易员们在开市的那一刻就火热朝天的打起了电话,而盖特则负责指挥说出一个个的指令。

    “白银目前保持在33.8美元的水平,还在缓



第三十九章值钱的是金手指
    上一世的时候,1980年3月27日被期货界称之为“白银星期四”,美国知名的亨特家族,在这场投机白银案中损失巨大,不得不在接下来的数年里将家族产业一一出售,以偿还债务。

    这也是美国金融历史上,最后一次影响力巨大的囤积居奇案,在这之后,金融投机就是各种衍生品的天下。

    1979年,亨特兄弟二人再次尝试购入了约占世界白银总供应量三分之一(除去政府储备)的白银。

    受之影响,白银价格在当年从每盎司6.00美元急升至每盎司48.70美元(每克1.566美元),涨幅高达712%。其他白银买家的业务因此受到了严重阻滞,蒂凡尼珠宝公司甚至专门在纽约时报上刊出整页广告,不具名的谴责兄弟二人“良心泯灭”。

    到了1980年1月7日,纽约商品交易所出台了“白银规则7号”应对兄弟二人的囤积行为。这项新规定专门针对金融杠杆而制,大幅限制了使用保证金购买商品。

    亨特兄弟此前已经通过包括今日的培基证券在内的多家经纪公司购买了大量白银期货。当银价跌破最低保证金要求时,几家公司要求亨特兄弟追加一亿三千五百万美元的保证金。亨特兄弟手头已无足够资产满足要求,同时二人还面临着超过十七亿美元的可能损失。

    最终二人未能在1980年3月26日星期三的期限前提交保证金。消息在金融、商品与期货市场上造成了恐慌。许多政府官员担心若亨特兄弟不能偿还债务,多家华尔街投资公司和银行可能会瓦解。

    1980年3月27日,投资商强行卖出亨特兄弟抵押的白银,银价暴跌至10美元,

    亨特家族因此债务高达十几亿美元,而且手里还剩6300万盎司白银,一旦抛售市场将彻底崩溃!为了挽救美国银行界和期货市场,美国政府决定出手相助,用石油资产向政府换取11亿美元长期贷款。

    有人估计,亨特家族至少损失了34亿美元,而这其中包括联邦政府的11亿美元长期贷款,这就是上一世白银星期四的前因后果。

    和很多的著名金融事件一样,很多人都在这场投机之中有所损失,但一小部分人还是借着做空的机会赚到了钱,这其中有眼光出色的交易员,有知道幕后消息的白手套,也有运气很好的傻瓜。

    “白银星期四”是杜奇在上一世网络上金融相关的帖子上,无意中看到的内容,依靠着现在超乎常人的大脑,杜奇一直在检索自己关于最近几年的金融信息,在去年的时候就将这个消息从无数的信息中寻找了出来,并且将自己之前赚到的所有的身家还有未来数年的收入都化作了贷款赌这一次。

    而拥有了重生金手指的杜奇这一次赌赢了,随着交易结束,杜奇终于松了一口气,重新坐下之后,他感觉大脑都有一些空落落的,玩期货这刺激的感觉,让他好几个小时都没有注意到自己一直都在站着。

    过了一会,杜奇重新回过神来,对盖特道:“谢谢你,盖特先生,没有你精准的操作,我很难在这次白银风波里获得如此巨大的利润,除了约定好的报酬,我保证在做的每一位都能够得到一笔丰厚的红包。”

    “这是我的荣幸,杜先生,如果不是你的坚持,恐怕我也不敢做出来许多的决定。”盖特这个时候也说道:“我不得不赞叹,杜先生



第四十章一家属于我的银行
    没有继续在纽约停留,确认了1.53亿美元的资金已经转移到了自己的账户之后,杜奇需要将这些钱变成投资花出去。

    一来只有让金钱流动起来,才会有足够的作用,而来则是为了避税。

    即便是之前已经做好了准备,用的账户也是特别准备的,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税额,可想要把这些钱拿出来使用,依然不可避免的要交一定额度的税。

    在美国,投资甚至个人消费,都是避税的重要方式,对于接下来怎么花这一笔钱,杜奇已经有了计划。

    杜奇从纽约坐飞机没有回斯坦福大学,这一学季的课程他都已经通过了,接下来几天对普通的学生来说是假期,对杜奇来说,是他需要将这些钱花出去的时机。

    自纽约机场上了飞机,六个多小时以后,飞机从洛杉矶机场降落,杜奇回家,而是第一时间去了苏泽家拜访。

    此时苏泽已经被银行开除有一个多月了,华人在美国的地位并不高,所以通常都是裁员时候的首选,苏泽之前是银行的副总经理,所以才逃过了一劫,不过现在他却为总经理的决定买单。

    不过苏泽失落了几天之后很快就恢复了过来,工作数年,他对于就职的银行有足够的了解,陪掉了整整五百万美金之后,这个小银行70%能够动用的资金已经化为乌有,背上的负债在几个月内就会将这家小银行拖垮,苏泽不过是提前离职而已,何况为了让苏泽闭上嘴,总经理在遣散费上并没有打折扣。

    当然,因为经济危机,工作也并不好找,尤其是现在中小银行普遍都不好过,纷纷裁员,怎么可能再招人,何况还是一个华人。

    大银行的要求严格,对华人的歧视同样存在,苏泽并没有太多的优势,高级的管理岗位根本没有,甚至中层的岗位也轮不到他,只能够应聘普通的员工,与苏泽的设想大为不同。

    不过持续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工作,苏泽也有一些着急了,眼看着家里的存款减少,如果不是平时都有存款的习惯,苏泽的日子要更为艰难。

    在杜奇敲门的时候,开门的是苏泽的妻子玛丽,两家走的近,玛丽见到杜奇之后笑道:“嗨,你什么时候回的洛杉矶,我可没有听你父母说过。”

    “不过是刚刚回来,还没有来得及回家,有一点事情要找苏叔叔,所以先过来了。”杜奇说道:“苏叔叔不在家吗”

    “他出门去了。”玛丽说着,又看了一下手腕上的手表,道:“不过他要不了多久应该就回来了,你可以近来等一会。”玛丽说着将房间门拉开。

    杜奇道谢之后进入家中,随口问道:“遥遥呢”

    “她还在楼上画画呢。”玛丽随口说道:“是她的绘画老师布置的作业。”

    点了点头,杜奇坐到了客厅的沙发上,就听玛丽道:“咖啡或者茶,我这里有苏泽他专门托朋友从香港带来的茶叶。”

    “不用了,我喝清水就可以了。”杜奇说道。

    很快,玛丽就端了一杯水过来,就和她说的一样,不到半个小时之后,苏泽就回到了家。

    看到杜奇出现,苏泽略微有一些意外,却是笑道:“小奇你来啦!”

    点了点头,杜奇笑道:“是有点事情想要和苏叔你商量。”

    “跟我商量到底是什么事情”苏泽有一些奇怪。

     



第四十一章支付宝带来的灵感
    最后的事实证明,不是杜奇疯了,也不是苏泽的耳朵出了问题,而是这个数年前苏泽看着从一个少年长成现在的青年的杜奇,在短短的半年里,从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成功的成为了一个百分之九十九的美国人都需要仰望的亿万富豪。

1...7891011...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