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汉崛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姜梵
笑话,也没见你真刀真枪打败我。邓艾闻言冷笑道:用计不行,刀枪你也不是对手,那如何才算是真刀真枪?
孟获看着邓艾骂道:那是昨日黑灯瞎火我看不清,有本事便放了我,让我吃饱喝足在战一场!
哈哈哈!刘禅看着孟获哈哈大笑道:我从未见过有你这等厚颜无耻之人,你这脸皮当真是比城墙还厚啊!
孟获听了这话,也不见脸红,只是一双眼睛通红的盯着刘禅。
刘禅看着孟获冷笑道:你这样子,是不是想吃了我?
孟获咬牙切齿道:我恨不得食汝肉,寢汝皮!
只可惜呀,成王败寇,既然你恨不得食我肉,寢我皮,我倒是给你想到了个不错的死法!刘禅拍了拍手掌,对着一旁的士卒吩咐道:明日在蛮兵营寨准备一口鼎镬,当着蛮兵的面将他烹了!
世子,直接杀了便是,烹刑,这太过残忍了!董和眉头一皱,向着刘禅劝谏道。
对于蛮人,要恩威并施,我只施恩,尚未立威,恐他们回去之后复叛,总得做狠一点!刘禅撇了一眼董和道:他也说了要吃我的肉,睡我的皮,我要是败了,此刻不就成了他的下酒菜?我只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了!
董和闻言没有反对,拱手道:是!只是此事交给我们办就好了,还请世子不要前往!以免损失世子仁义之名!
刘禅点了点头并未反对,道:也好,此事就交给你来办了!柳隐他们还在整顿营寨,明日一早,让他们将战果向着汇总!我先回去休息了!
诺!众人拱手领命。
次日一大清早,刘禅还未起床,蛮兵营寨这边,却已是热闹非凡。
营寨中央,架起了三口三足大鼎。
鼎下干柴烧的正旺,大鼎之中,热油滚滚,燃气浓烟。
大殿前方,摆放着几个座位,祝融大王坐在正中央,左边左右水洛依,右边坐着董和,身后站着一众祝融大王的心腹蛮王,蛮将,除此之外,也有许多成都城中的官员前来。
孟获以及他麾下的心腹蛮将,雍闿,朱褒以及跟随他的豪强家主,共计二十余人,站在鼎下被五花大绑。
四周皆是投降的蛮兵以及豪强私兵。
正去刘禅昨日所说,要让孟获受烹刑。
董和负责此事,索性将事情搞大,立了三口大鼎,准备将一众匪首全部投入鼎镬。
祝融大王被夺权,威信大失,董和这么做,一来可以帮助祝融大王重新树立威信,也可以震慑祝融大王以及蛮兵,让他们明白造反作乱的下场。
董和踏步而出,高声道:这些人,皆是此次造反的匪首,犯上作乱,乃是死罪,今以烹刑杀之,还望诸位引以为戒!行刑!
饶命啊,我是被曹操蛊惑的!
大王救我,我知道错了!
孟获,我真不该听你的,被你害死了!
众人一听这行刑二字,顿时吓得屁滚尿流,连连求饶。
一个个匪首被投入鼎镬之中,传来一阵阵惨叫之声。
孟获也从未见过此等刑法,听得鼎镬中传来的惨叫声以及肉香味,心中升起无限的恐惧,昨日的硬气早已经荡然无存,看着祝融大王,水洛依的方向叫道:大王,我是被雍闿,朱褒蛊惑的,公主,你替我求求情啊,是我错了,我服了,我服了,不要把我投入鼎湖,世子,我服了,我服了!
祝融大王一言不发,恨恨的看着孟获,他要亲眼看着孟获被投入鼎镬的惨状。
一旁的水洛依虽然于心不忍,但也没有替孟获求情,只是将头别到一边不敢看这惨状。
我服了,我不要下油锅,我不要下油锅,啊!啊!救我,救我!孟获最后被投入鼎镬,鼎中热油早已被烧的滚烫,随着一声惨叫,不过片刻功夫便没了声响。
董和强忍着吐意,对着祝融大王以及水洛依说道:两位,柳隐几位将军已经回城向世子汇报战果去了,咱们也回去吧!
快走快走!祝融大王大仇已报,此刻闻得鼎中肉香,心中也害怕起来,见水洛依吓得脸色苍白,连忙跟着董和返回城中。
回到城中时,刘禅已经在与众文武议事了。
大殿之中,邓艾柳隐等将正向着刘禅汇报战果。
见众人归来,刘禅伸手打断了邓艾的话,对着董和询问道:情况如何!
董和拱手道:已经行刑完毕!
刘禅淡淡道:那个孟获,他服了吗?
服了!
我还以为是个硬汉子呢!刘禅嗤笑一声,说道:他不服我要杀,他服了,我更要杀他!
刘禅又见祝融大王以及水洛依脸色苍白,显然是被烹刑给吓得,便安慰道:大王公主不必害怕,他们皆是死有余辜之徒,这么做却是便宜他们了。
嗯!二人点了点头,没有多少什么,坐到了座位上。
刘禅看向邓艾道:邓艾,你继续说。
邓艾拱手说道:启禀世子,昨日斩杀蛮汉联军共计三千人,其余人马投降,蛮兵,蛮将,以及孟获,雍闿,朱褒不曾走脱一个。不过却不见孟获之弟孟优!不过我已经派人去追捕了!
孟优?刘禅眉头一挑,这个人的名字倒是在三国演义之中有所提及,不过刘禅的印象并不深刻,刘禅看着下首的祝融大王问道:祝融大王,这孟优为人如何?
祝融大王沉吟道:世子,孟优此人跟他兄长孟获差不多,为人狂妄自大,与汉人矛盾颇深,不过他有一点与其兄孟获不同,就是他并非有勇无谋之辈,此人有几分智谋,而且善于交友,南中更南边其他部落小国,他都有一些朋友。
如此说来,这孟优一但逃回南中,必定联合其他部族小国再次兴风作浪。刘禅脸色凝重道:这倒是有些难办了!
第248章设南中都督(加更)
刘禅看向黄权,刘巴,董和等人,询问道:几位先生可有计策教我?
黄权拱手而出,说道:南中之地,主公尚未派遣官员,因此其权柄,一直由雍闿,朱褒等大族豪强把持。雍闿,朱褒起兵造反,基本带走南中八成的豪强势力。
如今雍闿,朱褒等豪强势力皆已被平,世子当速速派遣官员前往南中治理,稳定南中秩序。而孟优若是追捕不成的话,祝融大王这边应该
黄权并未继续说下去,而是看了一眼孟获大王和刘禅。
南中之地,汉人的数量要远远低于蛮族。
而且这些蛮族生活在深山老林之中,汉人势力难以触及。
派遣的官员是治理汉人的。
想要彻底稳定南中,还需要蛮族配合。
孟优要是逃回南中,其兄孟获已经被杀,他想要保命,肯定会联合他的朋友报仇,或者提前回去拉拢留守的蛮人。
黄权的意思很明显,一面派官员掌控南中,一面把祝融大王这个亲汉派放回去,稳定蛮族秩序,消除孟优这个隐患,汉夷交好,南中便可长治久安。
刘禅点了点头,对着众人说道:就先说说派遣官员治理南中之事吧。父亲在北,南中需要尽快安定,若先通知父亲,来回需要两月,我就只好越俎代庖了,官员方面你们有何建议?
历史上蜀汉在南中设立庲降都督,且划分了南中七郡,由庲降都督管辖。
如今蜀汉还未建立,南中之地,一共只有四郡。
分别是永昌郡,益州郡,牂柯郡,越巂郡。
董和沉吟一番,说道:世子,虽然南中豪强多有不服者,但也有忠义,清廉之官。永昌郡吏吕凯,王伉,益州郡吏正昂,牂柯郡吏常颀,越巂郡将焦璜等皆忠义之士。这些日子豪强起兵造反,他们送来书信,仍在坚守城池,没有同流合污,这些人世子可以用了用!
好!刘禅点了点头,这些人的名字他也听说过,原本历史上雍闿,孟获等人造反,他们就不曾同流合污,一直为蜀汉坚守城池,有的甚至奉献了生命。
刘禅沉吟一番下令道:既然如此,就由吕凯暂行永昌太守之事,焦璜暂行越巂太守之事,常颀暂行牂柯太守之事,正昂暂行益州郡太守之事。令外临时设一都督府,统筹管理南中军政紧急事务。
董和眼睛一亮,赞许道: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南中至成都,路途千里,若遇紧急事务,非半月不可送达,设一都督府,倒是可以解决许多麻烦与隐患,只是这都督,却需要一文武双全之人,才能担任!
刘禅看着众人问道:你们有何人才推举?
众人面面相觑,皆没有说话。
刘禅摇了摇头,将目光放在大殿落座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身上,说道:李恢,你觉得谁能力能够胜任此职务?
李恢拱手而出,说道:人的才能各有长短,所以孔子说:使用人时要衡量他的才能。而且圣明的君主在上,那么臣子就会竭尽心力,所以在攻打先零羌人的时候,赵充国说:没有人能比得上老臣我,在下不自量力主动申请,还望世子明察!
哈哈哈!刘禅闻言哈哈大笑道:我的本意,也是让你担任此职务!
李恢之才,虽然在三国算不上顶尖,但是他的能力,却是最均衡的。他的才能之均衡,遍观整个三国,也只有几个人可以与之相比。
如诸葛亮,司马懿,陆逊,田豫等。
李恢在历史上,乃是蜀汉第二代南中都督,第一代都督邓方,治理时间最短,李恢随后接任,治理南中长达十余年,南中安定祥和,为蜀汉政府北伐,提供了物质以及经济基础,之后继任的都督马忠,按照李恢的策略行事,没有出现过差错。
李恢其文才治理南中可以兴盛,其武略也是不凡,诸葛亮南征平定南中,李恢是三路大军之一,而且难度系数是最高的。最后他孤军深入,大败孟获,诸葛亮南征得以成功,他的功劳是最大。
除此之外,刘禅还听说马超投降刘备,是李恢做的说客,也就是说李恢除了文韬武略之外,还有辩才。
武略可以应对南中战事,文才可以治理南中,辩才可以交好周边蛮族,如此全能,南中都督,舍李恢其谁?
在下谢过世子!听了刘禅的话,李恢也不客气,直接躬身谢恩。
刘禅点了点头,让李恢回到座位上,南中汉人方面的事情处理完了,便该处理蛮族的事情了。刘禅看向着祝融大王说道:祝融大王,你经历此事,如今可有什么感想?
祝融大王一听这话,顿时会意,这是要他表忠心呢,想要回南中,就得拿出诚意来。
祝融大王当即站了出来,说道:世子明鉴,我乃是受了曹操以及部下的蛊惑才出兵,如今世子仁义,不念旧怨反而助我重掌蛮族,大恩大德,永世不忘!
祝融大王说到这里,咬破食指,将鲜血点在额头,四指并拢,起誓道:火神大人在上,我祝融氏阿力赤水,愿意带领夷族归顺刘公,归顺世子,永不背叛,若有违誓言,让我受尽天火焚身之苦。
如此便太好了!刘禅闻言大喜道:你我夷汉相邻,理应如此!十日之内若追捕不到孟优,祝融王可率兵返回南中稳定部族!配合都督李恢,以使南中长治久安呐。
多谢世子!祝融大王闻言躬身谢道。
世子不可!刘巴拱手而出,看着祝融大王说道:祝融大王的誓言虽然诚恳,我也不怀疑他的诚心,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祝融大王返回南中我没有意见,但是却需要留下些什么
祝融大王闻言脸色一白。
刘巴所指他自然是明白,自古以来,臣服的附庸国或者部落都会被主国一方交上自己的子女作为人质。
刘巴这话的意思,是让他把水洛依留在成都为质。
誓言在如何诚恳,也不如留下个人质显得更有诚意。
第249章世子对我胃口
祝融大王脸色略显为难,拱手道:世子,老朽就这么一个女儿,如今也到了出嫁的年纪,您那婚书若是作数,老朽自然愿意将她留在成都,若是不作算,还请
刘禅脸色有些不好意思,咳了咳说道:此事是我自己自作主张,却是为了拉拢蛮王的权宜之计,婚姻大事需父母做主
祝融大王叹了口气,一副我早知如此的模样。
刘禅继续说道:不过我相信祝融大王的诚心,不留质子也是可以的,水洛依公主可以跟随
世子不可!刘巴拱手道:自古以来,附庸皆要送质以表忠心,这是规矩,礼不可废!
祝融大王见刘巴反对,顿时沉默不语,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送质的道理祝融大王明白,这是最简单,最直接证明忠心的办法,留下个人质在别人手里,你要是敢造反,这人质肯定就活不成了。
只是水洛依是祝融大王唯一的女儿,是他的心头肉,他实在是舍不得将水洛依留在成都。
刘巴见祝融大王这般模样,笑道:你也不必如此,那联姻之事,的确需要主公才能做主。如今主公在汉中,最后半载就会回来,不如你就将水洛依公主留在成都,要是主公回来对公主满意,自然是好。要是主公不满意,到时候再将水洛依公主送回南中,让你们父女团聚,这总行了吧。
刘巴的想法其实也很简单,他并不怀疑祝融大王对于亲汉的真心,他只是担心祝融大王若是毫无顾忌的回到南中,会再次受到其他人的蛊惑。
将水洛依留在成都为质,那谁也无法蛊惑他。
而且刘巴也不需要水洛依一直留在成都为质,待到刘备回来就行了,刘备回来之后,你祝融大王就算敢叛变,又能掀起什么风浪来呢?
这倒是可以!听了刘巴的话,祝融大王眼睛一亮,看着水洛依说道:女儿,你可愿留在成都吗?
经历了孟获大王反叛这件事,祝融大王已经成了彻底的亲汉派,给他一百个胆子都不敢反叛。
刘禅带着一群无名小将,略施小计都能轻而易举的击败他几万联军。要是刘备带着张飞,赵云这些闻名天下的猛将对付他,祝融大王都不敢想。
虽然投靠了刘禅,但祝融大王还是有些害怕刘备回来之后秋后算账。
若是能联姻,就再好不过了。
刘备总不至于连自己的儿媳妇也打吧?
全凭父亲做主!水洛依脸色羞红,低着头轻声道了一句。
祝融大王点了点头,向着刘禅拱手道:世子,我愿意将女儿留在成都为质,还请世子帮忙好好照顾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