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大汉崛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姜梵

    赵将军也到了!众人之中,一个白眉青年见了赵云,连忙上前拱手行礼。

    见了那青年,赵云不由得笑道:季常,别来无恙?

    自从交州回来后,咱们许久都未曾见过面了,听说赵将军你每日负责保马良说着,忽注意到赵云身边站着刘禅,顿时恍然,连忙拱手行礼:马良见过公子!

    不必多礼!刘禅点了点头,扶起马良。

    后方众人一听刘禅到了,也纷纷上前行礼。

    蒋琬见过公子!

    潘濬

    马谡

    宗预

    庞林

    刘禅再次见到了许多历史上的蜀汉官员,不过他们对刘禅的称呼,与先前廖化等人不同。先前廖化等人称呼他为少主,而这些文官,则称呼刘禅为公子。

    诸位不必多礼!人太多了,刘禅也不好一个个去扶,便右手虚抬,示意众人起身。

    多谢公子!见刘禅如此懂礼法,面对众人却不慌乱,紧张,这些官员,士人们看向刘禅的目光都有些欣赏。

    刘禅拱手道:我只是过来看看,听听诸位的高论,长长见识。希望没能打扰到诸位!诸位请自便吧!

    众人听了这话,再次拱了拱手,纷纷回到岸边坐下。

    刘禅则站在后方岸上,打量着这些文官,士子。

    这些人大多是年轻人,年纪大都在二十岁左右。

    虽然有数十人,但在刘禅看来,才能非凡的一流人才,只有三个。

    其一,便是马良。

    马良之才,自不必多说,陈寿将其与董和,刘巴,董允等人相提并论,便可见一斑。

    两年前,往交州说降士燮更是得到了磨练,名气日渐鼎盛。

    这第二人则是蒋琬,诸葛亮死后,蜀汉的擎天柱。

    这第三人,则是蒋琬的表弟潘濬。




第六十五章听马谡吹牛逼
    潘濬的名声,在蜀汉并不大,但在东吴,却非常响亮,一般只有熟悉东吴历史的人才知道他。

    因为历史上,潘濬并非汉臣,而是吴臣。

    公元219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关羽派吕蒙袭击荆州,并且得到了荆州。

    荆州的武将大多战死,而文官,则大多投降。

    刘备与诸葛亮先后入川,带走了荆州大部分人才,而当时的潘濬,是荆州文官之首,关羽掌军,潘濬掌政。

    孙权得到荆州之后,潘濬也落到了孙权手中,潘濬起初称病不见。

    但孙权是个爱才之人,他亲自登门拜访潘濬,潘濬被他感动,因此便投靠了孙权。

    潘濬投靠东吴之后,一身才能得以施展,帮助孙权平定了荆南刘备的残余势力。后入吴为臣,也是出将入相,与陆逊,顾雍等人齐名。

    有人说潘濬是颗墙头草,其实不然,因为潘濬入吴为臣之后,对孙氏忠心耿耿,哪怕他的表哥蒋琬在蜀汉担任大将军,他也是坚定不移的在吴国任职。

    其实潘濬,是一个实干派,为谁做事,便对谁忠心耿耿,为刘备臣子时,他也是坚持到最后一刻,直到孙权亲自拜访才投靠孙权。

    人们都知道庞德,对于他的第一印象是忠心,可是庞德原先是马超的属下,其兄长也在刘备麾下担任官员,可庞德被关羽生擒,却宁死不降,就是不肯投靠旧主马超。

    庞德为何会这样?因为曹操对他的笼络够了,而马超不够。

    要是马超对他笼络够了,当年在阳平关,庞德就该为马超守节而死了,而不会投靠曹操。

    同样,潘濬也是一个道理。

    之所以没有为刘备尽节,并不是潘濬人品不行,到底还是刘备对潘濬的笼络不够。

    并且当初,潘濬与关羽搭档守荆州,关羽此人,性格傲慢,自大,又有些轻慢士人。而潘濬同样性格刚烈,历史虽无记载,但想来关羽和潘濬搭档,并不愉快。

    因此,孙权亲自拜访潘濬,让潘濬感受到了礼遇,从而归降。

    只要保住荆州,蜀汉的人才,还是不少的!看着下方回到水渠边坐下的官员士子们,刘禅心中暗道。

    官员士子们回到水渠边坐下,向朗也坐到中间人群的一个位置。他抚须对着旁边的马谡笑道:幼常,先前酒杯在你面前停下,便该你了,是谈文还是做赋?

    马谡微微一笑,伸手拿起水渠中的酒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笑道:还是谈文吧,做赋我不甚擅长!

    向朗哈哈大笑道:不知幼常今日又要为我们带来什么新颖独到的见解,快快道来,快快道来!

    刘禅听了向朗的话,看向马谡,微微皱眉:这向朗还真是马谡的狂热信徒,历史上说向朗将马良马谡兄弟当做圣人一样,还真不假。不过这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跟诸葛亮都能从白天讨论到天黑,我倒要看看他有什么本事。

    马谡好论军计,如今他既然要谈论文学,只怕军事方面的知识。而刘禅已经使用了檀道济的统兵经验,对于军事理论知识也已经非常丰富,欠缺的只是带兵打仗的实战经验罢了。

    毕竟南北朝时期,与现在的格局不通,若是生搬硬套檀道济的统兵经验来应对三国的战争,肯定是不行的。

    水渠边,一众士子也纷纷催促马谡,显然都喜欢听马谡谈论文学。

    马谡见此,心中非常得意,开始侃侃而谈:这几日,我与军师谈论《孙子兵法之中始计篇,略有所得,便与诸位讲一讲!

    周围士子们闻言,却有些提不起兴致来,他们是士人,都喜欢谈风弄月,对于兵法却知之甚少。一般只有大志向,大报复之人,才专研兵法,文武双修。

    然而马谡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开始讲解道:

    这始计篇说的是未开战前,分析敌我双方的形式,要从五个方面来分析,分别是道,天,地,将,法。

    这道指的是,是否应该发动战争,百姓是否支持发动战争,发动战争,又有没有出兵的理由,大义!政治上,百姓与君主的想法一致,那么他们就能与君主共患难,誓死效命,毫无二心了。

    立足于道,那么军队出征,就会无往而不利,所向披靡了。

    其天,指的是四时节气,春夏秋冬,严寒酷暑,等气候规律。兵马作战,大多选择春秋两季作战,追求的就是这天时。

    其地,指的是行程的远近,地势险峻平易与否,比如辽东,乃苦寒之地,大汉兵马从内地攻伐辽东,路程上千里,这对于作战,就非常不利。

    又比如益州,又险关无数,进攻益州,便非常困难。因此出兵之前,要考虑地利因素,若地利不利于己方,那么战胜敌人,便非常困难了。

    其将,说的乃是统兵的将领,是否具备智,信,仁,勇,严这五种素质。

    如我荆州关张两位将军,勇冠天下,关将军信义,仁爱,张将军军法以严,又有军师这天下第一智者出谋划策,他们具备这五种素质,哪怕曹操此刻倾国之兵,也不能动我荆州分毫。

    最后这法,说的是军队的编制,各种军官的职责。比如江东的兵马,就是由各大世家将校掌控,是私人部曲,平时没有经过同统一的训练,各部兵马的战斗力,取决于统帅他们的将。

    因此江东兵马战斗力良莠不齐,很难统一指挥,必须得一员上将,才能统一指挥调度,也幸得江东有周郎,能够指挥如此稂莠不齐的大军。

    诸位,未战之前,便要考虑这几个方面,哪一方的君主英明有道,哪一方的将领更有才能,哪一方占据的天时地利更多,哪一方的兵马更加强大,哪一方的军法,赏罚执行的更好。

    若这几个方面都占据了优势,那么出兵,方才会无往而不利!敌人之间相互征伐,凭借分析这几个方面,也能够知道战争胜负的形态了。



第六十六章特么找怼
    马谡说罢,对着众人拱手道:在下初研兵书不久,些许浅见,还请诸公指正!

    向朗抚须大笑,当先说道:想不到到幼常刚刚研读《孙子兵法,便对兵法有如此深的见解,想必要不了几年,主公麾下,便会出一个堪比周郎的良将啊。

    周围一众士子闻言,也尽皆出言夸赞。这些人大多是文人,甚少研究兵法,马谡所言,又是《孙子兵法中始计篇的精髓,乃是用兵的大道理,这些没听过的人,自然觉得好。

    不过位于最中间的马良等人,却没有出言夸赞,马良只是叹了口气,脸色略显忧愁。蒋琬脸上虽然带着笑容,但却没有跟着夸赞马谡,至于潘濬,则是低着头沉默不语,都懒得正眼看马谡一眼。

    眼下的马谡不过才刚刚二十余岁,学业未成,兵法也才刚刚研读,还没有到达能跟诸葛亮从早上吹牛逼吹到晚上的境界。

    想必在过个几年,马谡的兵法研读多了,说起兵法道理来,只怕就能让潘濬听得如痴如醉了。

    哪里哪里!马谡连连摇头,但脸上的笑容,却不曾散去,显然被夸的有些得意忘形了。

    然而位于众人背后的刘禅,听得却是尴尬症都犯了:扯了一段《孙子兵法的始计篇,意思跟书上的还没什么出入,这就牛逼了?妈的,老子吃饱了撑得,来听你马谡吹牛逼!

    下方马谡被人夸的得意洋洋,不知哪根筋搭错了,忽然回过头来,看着刘禅说道:公子以为谡说的如何?

    马谡忽又觉得自己冒失了,想刘禅不过五岁,哪里学过兵法,这一问,不是显得自己在找优越感吗?

    便连忙解释道:我听说公子如今已经跟随军师学习,军师他学究天人,对于兵法也颇有研究,闲暇之余,也可向军师请教兵法,文武双全,才可继承主公基业,才可称得上是明主啊。

    我不怼你,你找优越感还找到我身上来了是吧!刘禅闻言,哪里还不知马谡年轻气盛,被人夸的得有些意忘形,跑到自己身上开找优越感了。

    今天我就怼怼你,让你知道你有几斤几两,顺便传传我的名声。

    想到这里,刘禅呵呵一笑,拱手说道:我最近新学了个词,想来用来形容先生刚才的一番高谈阔论,在适合不过了。

    哦?不知是哪个词?马谡一听,连忙询问。

    纸上谈兵!

    刘禅悠悠吐出四个字来。

    听了这四个大字,马谡挂在脸上的笑容顿时停滞了。

    周围原本议论的官员,士子们,也都停了下来。

    纸上谈兵,稍微读过一点书的人,都明白这个意思,而刘禅用纸上谈兵来形容先前马谡的高谈阔论,岂不是将马谡比作那个只会纸上谈兵,而没有真才实学的赵括吗?

    若是面对一般人,这些学子之中,只怕会有人站出来与理论了,只是说这话的,却是刘禅,刘备的长子,且只是一个五岁大的孩子,因此众人不好反驳,都坐在座位上沉默不语。

    原本兴致勃勃的水滨宴会,一时间变得有些索然无味了。

    然而刘禅却没有离开的意思,既然说了,就得说个明白,把这马谡给怼服。

    如今马谡还年轻,虽然有缺点,但还算不得太严重。

    若能教育他一番,让他明白自身的不足,在历练历练,以后还有些用处。

    若是任由他这么发展下去,以后迟早是蜀汉的祸害。

    历史上马谡兵败街亭,可没有像演义之中那样负荆请罪主动求死,而是潜逃回cd被向朗窝藏。向朗也因为知情不报,被罢免官职,可见马谡的品行,并不怎么样。

    刘禅看着马谡继续说道:请问马先生之志?

    马谡回答道:谡跟随主公,自然是希望能够建功立业,带兵打仗,为主公完成兴汉大业了。

    刘禅沉声道:若是如此,那我一定会建议父亲,不要用你!

    马谡闻言,蹭的一下就站了起来,周围一众士人,脸色都有些难看。

    众人心想:这少主小小年纪,怎么如此意气用事。要真跟主公这么说了,不是断了马谡的官途吗?而且以后,主公的基业,势必由少主继承,他这般喜怒无常,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又该如何自处?

    一时间许多士人,不禁萌生退意,觉得跟随刘备,没有前途。

    马谡不过二十来岁,被刘禅这么一说,不禁觉得自己前途黑暗,他忍着怒气说道:公子,莫要开玩笑了,谡可是有得罪您的地方,为何要如此待我?

    少主!刘禅旁边,赵云见气氛有些不对,拉了拉刘禅。

    我自有主张!

    刘摆了摆手,对着马谡说道:先前我听向公将你与周郎相比,不知你自己觉得,与周郎相比如何?

    马谡昂着胸膛,说道:周郎乃天下名将,我马谡自然远远不及,但我如今尚且年轻,若干年后,未尝不能与之相比!

    刘禅继续问道:你想达到他的高度,该怎么做?

    马谡不假思索的说道:自然是研读兵法,体会圣贤的用兵大道了。

    仅仅如此?

    马谡理所当然的点了点头:自然,若不研读兵书,知晓兵法韬略,何以成为良将!

    刘禅呵呵一笑:呵呵,那你恐怕一辈子也达不到周郎的高度了。

    马谡反驳道:难道研读兵法不对吗?

    刘禅道:为将者,自然要知兵法韬略,但只知兵法韬略就行了吗?如此岂不是成了赵括,只会纸上谈兵?

    你刚才说,为将者,需具备智信,仁,勇,严等五点。

    智是谋略,能观时度势,寻敌破绽。信是威信,能让士兵信服,一声令下,敢以卵击石。仁是得民心的仁义之师,勇是将勇兵强,严是军队纪律严明,哪怕泰山崩于前,也面不改色。

    智虽天生,但拥有丰富的领军经验,才能想出最更加准确精妙的计谋。恩威并施,方得威信,教导士兵仁心,当成仁义之师。战场奋勇当先,才可将勇兵强,制定军规以身作则,军队才能纪律严明。

    为将者,这五点,哪一个不要在军队之中磨练,才能做到?

    你立志要做良将,要跟随我父兴复汉室,侃侃而谈要与周郎比肩。兵法中的圣贤的道理,为将之道讲的头头是道,然而你按照兵法中的为将之道要求自己了吗?
1...2728293031...3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