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江湖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李白不白
“是不是黛绮丝请了帮手”
……
其余九位宝树王问个不停,一阵吵闹,听到智慧宝树王提到突然出现的太极高手时,大家立即得出一个结论:“摆九宫阵,围攻那位太极高手和黛绮丝二人。”
九宫阵由十二宝树王中九位武功最高的宝树王联手摆成,依照奇门遁甲的方位,有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等,在奇门遁甲中代表大地,为奇门遁甲之基……
概括来说,即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一旦成阵,威力非同小可。
因此,波斯教众普遍认为,此阵一出,不管敌方是谁,都必束手就擒。
基于这种自信,他们开始叫阵,用蹩脚的中国话朝屋内喊道:
“尔等手下败将,速速出来投降,吾等不会心慈手软,将尔等碎尸万段!”
就在这时,屋里传出一道声音:
“不要再吵了——”
五个字,一个字的声调比一个字高,如同一串连环雷,而当五个字说完后,拖出的尾音好似龙吟虎啸。
一股强烈猛恶的能量波动从屋内传出,化作破坏性十足的狂风,席卷向波斯明教教众。
噗噔噗噔……
窗户被风带起,不停拍打窗框,好似在颤抖。
有境界稍弱的教众直接被那声音震飞,掉进海里。
那声音没有停下,继续道:
“给条活路走行不行不要赶尽杀绝啊!”
那声音化作蛟龙在灵蛇岛上空游飞,震得小岛周围的海面都在颤抖波动。
波斯明教除了那九位修为较深的宝树王,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心神失守。
“这就是狮吼功吗”
镇恶宝树王面色凝重地问道。
“没错,但屋内那人却不是金毛狮王谢逊。”
“自然不是他,功力相差太多。”
“那他是谁”
这个问题刚一问出,一道身影便从屋里走出来,速度看着不快,但转眼人已到近前,像某种缩地成寸的道术。
“本座就是明教教主。”
王动自我介绍道:“当然,本座说的明教指的是中原明教,和你们波斯明教并没有半点关系。”
“此言差矣!”智慧宝树王当即反驳,“中原明教是由从波斯传过去的,教义、纲领一脉相承,那就是总坛和分支的关系,怎么说没有关系”
“你翻的那是老黄历了,如今的中原明教经历几代发展,和当初波斯传过来的那一支早不可同日而语,而且即便此前还有联系,但自从本座做了明教教主之后,中原明教和波斯明教便就此一刀两断,此事本座可一言而决,你们不必再强行攀认。”
&
134章 帝王杀,天下惊
次日清晨,小昭早早起来,偷偷去看停留在海面上的那几艘大船,只见海面辽阔,无边无际,至于波斯明教的大船,早已不见踪影。
“他们走了。”
金花婆婆不知何时出现在她的身后。
小昭吓了一跳,转过身,不解地看着母亲:“为什么”
“昨晚张无忌和十二位宝树王见过一面,把他们劝了回去。”
金花婆婆目光悠悠,语气波澜不惊。
昨晚见到的那一幕给她带去了极大的震撼,尤其是看到王动谈笑间平推了九宫阵,更是被震惊得不知如何言语。
作为波斯明教大圣女,她自然知道九宫阵的威力,正是如此,才越发觉得那位明教教主深不可测。
小昭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母亲口中的“劝”恐怕不只是口头上的,正自脑补昨晚对峙的画面,突然听到母亲问了一个让她触不及防的问题:
“小昭,你喜欢咱们这位教主吗”
“哈”小昭差点向后跳开。
金花婆婆面带笑意地看着女儿,柔声问道:“你是不是喜欢咱们这位明教小教主”
小昭的脸刷地一下红到脖子,半晌后,点头嗯了一声。
“那也很好,我看得出来他对你也很在意,只是……”金花婆婆欲言又止。
小昭好像知道母亲要说什么,忙道:“我只要能一直在公子身旁照顾他、伺候他就心满意足了,我没有其他奢求。”
“不怕委屈”
“不委屈。”小昭摇头。
金花婆婆一把把女儿搂进怀里,目光盯着远方,轻声道:“若有一天觉得委屈了,就回来找娘亲。”
小昭心头一暖,眼眶一热,重重点头。
“咱们这位教主胸怀大志,以后多半是要做皇帝的……”
金花婆婆话未说完,但小昭已明白她的意思,做皇帝就意味着——
三宫。
六院。
七十二妃。
……
在岛上用了早饭后,王动、谢逊等人要返回中原。
“等回了总坛,我找人把刀剑重新接好,倚天剑交给周姑娘带回峨眉,屠龙刀仍有义父保管。”
王动提着断刀断剑说道。
周芷若犹豫了下,道:“那武穆遗书,张教主准备交于何人”
据师傅灭绝师太交代,武穆遗书要传给一位为国为民的少年英侠,因此她才会多此一问。
王动笑道:“放眼整个天下,还有谁比我更适合承接这部兵书”
大家闻言,都颇觉愕然。
周芷若也是无言以对,虽然心中也认可他的话,但这么直白说出来总觉得不符合人贵在谦逊的品格。
而且……
师傅一直不大喜欢明教,更把张无忌当成是魔头,如果让她知道此事,不知作何反应。
好在张无忌没有私藏九阴真经,又承诺归还倚天剑,对师傅总算能有个交代。
众人辞了灵蛇岛,乘船回程。
此时,全国各地起义抗元的战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除了明教义军,还有各路自发的反抗军也都看展得有声有色。
不过,回到中原之后,王动还是得到了一条出乎意料的消息,元朝廷并没有完全罢免脱脱,只是把他叫回去查问一番,又重新将他派回,镇压义军。
这一来一回虽为义军争取了时间,但却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脱脱离开的这段时间,命汝阳王掌管军队,仍旧压得江南几路义军动弹不得。
这个结果不知是历史的自我调整还是系统的修正。
王动接到这个消息之后,没有思考太久,他决定去做一件事,一件能把剧情扳回去的事情。
不过在做这件事之前,他还要先去见两个人。
朱元璋和陈友谅。
如今把明教义军经营得最出色的两位头领,他们一路攻城拔寨,稳抓稳打,已然建立了稳固的大本营。
连续的胜利显然为二位积累了足够的威望和自信,以至于他们对总坛的教令开始有所怠慢,常常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理由拒绝执行总坛教令。
王动去见二人就是想亲自见识下二位权谋家的手段。
他先去了滁州朱元璋部,并非微服巡视、突然袭击,而是大张旗鼓地驾临,甚至还特意
先去函通知,然后再率锐金旗堂而皇之地前往巡阅。
朱元璋得知教主驾临,安排了隆重的接待仪式,并带着教主检阅了他收编的近三万人的军队。
整个巡查过程,朱元璋有礼有节,没有任何破绽,也挑不出任何毛病,但王动可以感觉到,此处义军,从将领到兵卒,表面上都喊着教主万岁,但其实人人心里都是以朱元璋马首是瞻。
他们看着王动的眼神是带着礼数的尊重。
他们望着朱元璋的眼神是充满炙热的崇敬。
这倒也无可厚非。
毕竟打仗冲锋、身先士卒的是朱元璋,足智多谋、算无遗策带着大伙打胜仗的也是朱元璋。
王动面上始终带着赞许的笑意,对朱元璋也是大加赞扬,并在巡阅结束后,擢升他为香主,手下将领自徐达、常遇春、汤和以下,都有提升。
王动还特意将《武穆遗书》赠予徐达,嘱他多打胜仗。
临走时留了两句话给朱元璋:
 
135章 九阴九阳合功,任务完成!
王动刺杀了元帝后,元朝廷陷入瘫痪,那些原本在暗处涌动的潜流集体迸发,激烈的权位之争也摆到明面来,这就使得正在镇压起义的脱脱不得不提前返回大都。
剧情就此捋顺。
当然,王动之前要想为起义军解围,直接刺杀脱脱也行,但那样的话,造成的震撼力度不够,不只是对元朝廷,还有对朱元璋等权谋家。
果然,脱脱离开之后,元军军心开始不稳,这时王动向所有明教义军发出总攻的教令,一时间全国上下全部陷入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元军节节败溃,渐无挽回可能。
而脱脱回大都之后,陷入权谋之争难以脱身,最终惨被奸臣一党诬陷和刺君谋反脱不了干系,终于罢官贬谪,带着不甘和悲愤离开大都。
“国将破矣。”
脱脱离开大都前,情难自抑,最终痛心疾首地留下这四字预言。
不出这位贤相所料,其后数年,明教义军在王动的统领下,总起三路,对元朝展开大举进攻,很快占据了大半疆土,长江以南已尽归明教义军所有。
王动将明教总坛迁往金陵,自称明王,明教一众高层,自光明使者和四**王以下,均做敕封,开始由教派组织向王朝组织过度。
一年后,王动下令三军合一,命刘伯温、彭莹玉为左右军师,命朱元璋为征虏大元帅,命陈友谅为讨虏大元帅,命殷天正为扫北大元帅,起兵四十五万,北进中原。
出兵前,义军发布讨伐檄文,正式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藉此感召北方人民起来反元。
王动和朱元璋、陈友谅及刘伯温等人拟定了完整的作战计划:
大军先取山东,撤除蒙元的屏障,再进兵河南,切断它的羽翼;夺取潼关,占据它的门槛;然后进兵大都,这时元朝势孤援绝,不战而取之。
夺下大都之后,再派兵西进,山西、陕北、关中、甘肃可以席卷而下……
此时,明教义军和元朝廷之间的力量对比已发生无可挽回的逆转,拿下大都,将蒙古赶出中原只是时间问题。
天下义军见明教大势已成,纷纷来投,当然也有那么几方没眼力见的义军首领想过过做皇帝的瘾,宣布自立为王,还仿照历史和元朝廷设置了一套皇帝大臣的领导班子,紧接着就颁布圣旨搞选妃事宜。
最滑稽的是,这些新皇帝还特意派出使臣到金陵拜见王动,希望能和明王以后建立的国家建立和平友好的外交关系。
王动让杨逍去应付了这些人。
目前正在和元朝廷决战,自然没空搭理他们,因此杨逍给他们一通忽悠,轻易打发了。
至于明元之间的决战,前后只持续了一个月的时间,元朝内部那些王公贵族眼见义军不可阻挡,当机立断,收拾细软走人了。
那种决断给人一种他们早就想回故乡的错觉。
但王动明白,习惯了大城市的灯红酒绿、奢靡浮华,大漠草原已经不适合那些贵族们的生活习惯。
但,他们也无法再像灰太狼那样还能再回来了。
明教义军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将蒙古残部全部赶出中原,并再接再厉,将失去四百余年的燕云十六州顺带收回。
待时局大定,明军兵锋所向,只用了半个月就将各地的新皇帝扫荡殆尽。
同一年,王动力排众议,将大本营迁往京都,并宣布称帝,立国号为明,年号“盛平”。
其后论功行赏,大封诸将,点朱元璋、陈友谅、殷天正、刘伯温、彭莹玉等人为开国元勋;杨逍、范遥、韦一笑等人也各自封公拜侯……
江湖方面,敕封武当张三丰为当朝国师,聘峨嵋周芷若为皇宫。
接着,王动将自隋朝延续至今的三省六部制略作调整推行下去,圣旨刚下,系统即给出【支线任务已完成】的提示。
于是王动转身做起甩手掌柜,把国事分交诸大臣,后宫交给颇热衷权术的周芷若,自己则在小昭和赵敏的陪侍下闭关修炼九阴九阳,以完成系统的主线任务。
其实这几年,他从未停止过对九阴九
136章 我王动此生最讨厌别人开挂!
王动睁开眼睛。
眼前一片漆黑,耳边是一个女子轻细、绵长的呼吸声。
周芷若
他坐起来,发现自己竟是躺在地板上。
这里显然已经不是大明王朝的皇宫。
记忆开始回溯,他想到那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就好像一个个世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