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辩机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衣十三楼




第四十九章 兵不厌诈
    小道消息传播的速度总是比皇帝的政令传得还要快,特别是如此劲爆的消息,更是在一个中午传遍了整个大营。

    李靖听了也是一愣,刚想向薛万均打听具体情况,结果薛万彻就匆匆赶来了。

    身为哥哥的薛万均看了一眼弟弟,向李靖露出了一个无奈的神色。

    李靖倒是尤为感兴趣,特别是契苾何力与薛孤儿得胜回来,不止一次提起过王邵一军的特别之处,对其军更是赞誉有加,这一来二去也是上了心,如今得知底下将领为争一口气而瞎折腾,他原本也有些哭笑不得,不过后来想着能亲自去见识王邵军队的不同之处,似乎也是个好机会。

    “薛二啊,你哥哥一得知消息就跟我这儿来通气了,莫非你真想欺负小王啊,以大欺小可是胜之不武啊!”李靖摇头微笑道。

    “大总管,我这儿也是为了给受伤的兄弟们出头嘛,否则我这张老脸得往哪儿搁啊,您在军伍半辈子,应该明白万彻是有苦衷的。”薛万彻老脸一红,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人不坏,就是心胸不太宽,好面子。

    薛万均摇头苦笑,点着弟弟道:“万彻啊,胜,五百对二百,可谓胜之不武,败,那更惨,颜面扫地可逃不了喽,这怎么算都是你自己吃亏,为何这般固执呢。”

    “哥!”薛万彻脸更红了。

    李靖敲了敲拐杖,似是感叹又似释怀道:“也好,就当军中大比武了,咱们呐,也去凑凑热闹,反正这会儿闲着,年纪大了,也失了当年的那种争斗之心,等吐谷浑之战结束,老夫又要隐居田园喽。”

    薛万均赶忙道:“唉,李大总管说的哪里话,廉颇虽老心犹壮,何况当今圣上也不舍得放您啊。”

    “呵呵,不提了不提了,薛二啊,你当真要请老夫过去做见证”李靖摆摆手,看向薛万彻道。

    薛万彻抱拳认真道:“劳烦大总管移驾了。”

    “那就去看看”李靖这句是看着薛万均说的。

    “呵呵,大总管若有兴致,万均甘愿作陪。”

    “好嘛,那就去看看,不过话说回来薛二你小子狡诈的很呐,你哥哥都说了,你在他营里也挑了五百好手,又是选夜战,莫非想打小王一个措手不及”李靖笑容更甚。

    薛万彻一脸理所当然,来前已经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解释道:“回大总管话,兵不厌诈嘛,再说那王邵着实傲了些,不锤锤他,我怕他将尾巴翘上天去了,以后在军中横着走,还得了!”

    “随你折腾去吧,反正木刀木枪……啧,王邵倒是块上等的好料。”李靖把玩着拐杖笑道。

    薛氏兄弟一愣,皆看向李靖,心里想到一块儿去了,心道:“莫非李靖有收徒之心”

    当午刚过,二百人的队伍已经集结在王邵的大营校场之上。

    王邵背着手在队列前走动,他在等消息,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情报远比战斗更重要。

    “大人!”元芳和席君买两人两骑赶到了校场。

    王邵等他们下马,拉着元芳就问:“有确切消息了没”

    “有。”元芳赶紧点头,然后一脸犹豫。

    “有屁快放,瞧把你憋的,快说!”

    “我私下打探得知,他们居然领了一千的木刀,大人,难道他们喜欢一人配两把”元芳忽然问道。

    席君买额头三条黑线下来了,赶紧揣测道:“难道他们打算出一千人”

    王邵皱了皱眉,心道这薛万彻够阴险的,信好自己派人去探听虚实了,要不然就上当了。这一千人堵二百人,还不是被圈起来胖揍的份,不过他随口扭头问席君买道:“你的消息呢”

    席君买立即回复:“大人,我去了马厩查看,军马似乎都没动!”

    王邵笑了,点着席君买道:“你现在过去,给我拉二百匹马来,他薛万彻做初一,就别怪咱们做十五了,到时候给他一个马踏连营。”

    “嘿嘿,得令!”席君买乐呵呵下去了。

    元芳在边上呆了呆,然后担忧道:“大人,这军演一般都不动战马的,万一要是毁了如何是好。”

    “怎么会毁,又不是真刀真枪。”王邵一脸无语道。

    “不是啊,是马蹄,是马蹄啊,要是战斗太激烈导致战马马蹄崩裂,岂不是白白浪费了一匹好马,这要是上头追究下来,罪过可不轻呐。”元芳万万没有想到王邵真敢拉战马出来参加赌约。



第五十章 给大唐升级一下军备(一)
    军中是有铁匠的,一旦缴获了吐谷浑人的兵器,基本会被送到铁匠处回炉,再制成箭矢等消耗品,虽然吐谷浑人的兵器质量不好,但聊胜于无嘛,大唐还没奢侈到不回收战争资源的地步。

    大唐的制式武器肯定比吐谷浑人的弯刀强,这点是勿容置疑的。

    原因在于大唐的冶铁技术是此时世界拔尖的,隋朝时就已经有铁匠将“精铁”反复锻打炼成百炼铁来制造武器,其实那就是百炼钢。

    李二登基后对于军工事业很是上心,工部那些有本事的大佬们出行几乎都是由‘禁军’一路护送的,像精铁这种重要的战争资源更是不会流入到大唐周边的其他国家,吐谷浑人的弯刀可能有十炼、三十炼,却绝对达不到百炼的程度,一来他们玩不起,二来大唐允许输出的也只有普通百姓制造农具用的那种生铁,贩卖它国更是有出口量的限制。

    当然,‘走私’这种事情几乎每个朝代都在禁,但这种事就像癌细胞一样,是绝对难以根治的,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吐谷浑这么多名王手上的那些所谓的‘宝刀’,想想就知道是怎么来的。

    王邵听薛孤儿说李靖帐下还秘密有支千人左右的陌刀队,入营这么久王邵却没见识过,陌刀就是由百炼钢制成,连大唐都普及不了全军,更别说吐谷浑了。

    但马蹄铁用不着百炼钢,只需要生铁就行,所以王邵几人拉着二百匹战马出现在了后勤大营的铁匠部前。

    “王参军,您这是……”

    说话的是刘二,一个祖孙三辈都干打铁营生的老铁匠,原本还在跟徒弟们一起敲敲打打的他,见王邵拉着一票人和战马过来有些惊慌失措,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

    “刘老丈放心,我们就是来看看。”王邵见他一脸慌张,赶紧安抚道。

    刘二撇了撇王邵身后的大群人和战马,苦道:“大人,您别骗小老儿了,您随意看看就带这么多人前来跟您说实话吧,李大将军(李大亮)出征前已经将咱这儿的箭矢都搬空了,您想要真没有了!”

    “嘿,我说刘二,你都不知我家大人要的是啥,你就跟我们说没有闹呢!”席君买跟刘二熟得很,说话也就随意了许多。

    王邵也是配合的翻着白眼。

    “哎,小老儿这也不是被他们逼急了嘛,来一波人就开口全要,来一波人就开口全要,这造得都赶不上催的了。”刘二不好意思的摇头感叹。

    王邵扫了一圈,这边以前巡营时倒是来过,却没像今日这般靠近,观察了良久王邵才问刘二道:“老丈,您这几位徒弟跟了您多久”

    “回大人话,有些年头喽,最短的三载,长的也快五载了。”

    “手艺如何”王邵继续问道。

    “尚可。”刘二说着看了一眼忙绿的徒弟们,看表情似乎很满意。

    王邵道出了此行的目的:“那是否方便,能叫他们帮我打几样物件”

    “大人说得哪里话,一句话的事,不过……”刘二刚想答应,话没出口就是眉头一皱。

    “不过什么,老头儿你快说!”元芳早就按奈不住想看马蹄铁出炉的样子,见刘二墨迹不由催促道。

    王邵伸手示意:“元芳,不得无礼,有求于人当礼下于人,岂可这般,还不向老丈道歉。”

    元芳撇撇嘴,不情不愿抱拳道:“刘匠,对不住了。”

    “不敢,不敢。”刘二连连摆手。

    “方才老丈说‘不过’什么”王邵问道。

    “不瞒大人,不过工期实在太紧,昨日薛万均将军就派人告知小老儿不日就要前往赤水追击吐谷浑军,要我等提前准备五百筒箭矢,这就是五万支箭头啊,若大人只是打一两件那绝对不是问题,要是数量颇多这就不好办了,小老儿怕赶不上。”

    “唉,怎么偏偏就赶上了。”元芳一阵懊恼。

    席君买也是愁眉不展,毕竟一匹马四只蹄,两百匹也就是八百枚马掌,也不是小数啊。

    两人正烦恼的时候,王邵笑了:“呵呵,老丈,若我给你出个主意,能让您造箭的速度翻上一翻,可否先帮我出力”

    刘二一愣,随即一喜,然后又变成了迟疑,说道:“大……大人,您不是在骗老头儿吧”

    “句句属实。”

    刘二深呼了一口气,高声道:“好,若真是如此,小老儿豁出性命也给大人办。”

    等的就是你这句话!王邵哈哈一笑,指着作业台:“那就一言为定,刘老丈,先来说说你们是怎么造箭矢的”

    一说到老本行刘二那是立即来了兴致,带着王邵三人边走边介绍道:“一根箭矢看似物件小,其实制造不



第五十一章 给大唐升级一下军备(二)
    王邵模棱两可的话可把刘二这个老铁匠说的心跟水桶似的七上八下,众人等了一会儿,席君买拿着烧好的箭头匆匆赶来,脸上有着一股子兴奋之色。

    王邵诧异:“怎么了,遇上喜事了”

    席君买跟抱儿子一样捧着那些箭头,嘴上道:“不是,也算是,大人您不知道,这玩意儿忒厉害,刚我不小心掉了个,结果居然直插进土壤之中,叫我花了好一阵力气才弄出来,光瓷箭头就这样厉害了,那要是换铁制的,一定是了不得的东西啊!”

    “那得做出来才能知道!”王邵可没时间浪费,接过箭头先观察了一番,十枚箭头如兄弟般一模一样,他满意的点点头,然后整齐的排列后这才在外面培土,用专门翻模的红土再覆盖成砖。

    “席君买,麻烦再跑一趟!”王邵将半成品一递。

    席君买这次没有任何疑问,下去执行了。

    等席君买回来的时候,几人都睁大眼睛看着王邵打开模具,果然,十枚空箭头的模具成型了。

    王邵递给刘二笑道:“刘老丈,开孔槽的事您比我熟悉,就麻烦您了。”

    “好好好,我来我来!”刘二其实早已按奈不住,要不是模具在王邵的手中,他都有心抢夺了,这会儿跟藏宝贝一样从王邵手里捧了过来,多余的话都没讲,直接朝铁匠坊跑去。

    元芳笑骂道:“这老家伙,拿到东西怎么跟捡到宝似的,跑得比兔子还快!”

    “走吧,咱们也去瞧瞧。”王邵背着手笑道。

    “大人,别忘了咱们是来说马掌的事儿,您这会儿忙里忙外帮他们造箭,那马掌的事怎么办”席君买担心,不由说了一句。

    “一件一件来,不急。”王邵很淡定。

    “对了,大人博闻强识,能不能跟我们说说先秦的故事”席君买见王邵这般放松,便记起自己早想说的话。

    “呵呵,可以啊,你们想听”

    “想!”元芳与席君买对视一眼,齐齐应声。

    王邵沉吟了片刻,然后道:“这故事可就长喽,你们说大秦一统六国凭的是什么”

    席君买想了想说道:“谋略”

    “算。”

    元芳继续道:“我觉得是武力,不知说的对不对。”

    “也算。”王邵淡淡一笑,然后他放慢脚步问两人道:“那我再问问你们,一统天下的大秦军队为何会强于六国之军,明明大秦士兵用的是青铜,而赵、齐、燕等六国已经造出了比青铜更好的铁器”

    “呃……”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呵呵,其实很简单,不只是制造武器用料和工艺决定成败,还要考虑到数量与质量两者之间的平衡,譬如我大唐百炼陌刀,刀是好刀,但产量低下工艺复杂,绝不可能做到将士们人人皆有一把,反观咱们手中的横刀,用料不差产量可观,能迅速列装全军,这才是胜败的关键。”

    “喔,大人的意思卑职明白了,您是说铁剑虽好但不能普及全军,六国与普及了青铜剑的秦军作战依旧发挥不出应有的优势,对吗”

    “正是,而且当时铁剑用的是生铁,冶铁技术并不完善,秦国的青铜冶炼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其实差距并不大。”

    “那么既然差距不大,为何还是秦军强呢”元芳挠头道。

    “问的好,这就是我接下去要说的原因,因为秦军有流水线!”王邵点了点百思不得其解的元芳笑道。

    “流水线!”元芳与席君买大呼,这名词听着新鲜。

    “流水线,顾名思义就是像流水一般从高到低作业,就说咱们这造的箭矢吧,刘二一干铁匠平日里是怎么干的”

    “刚刘二不是说了,他们一人负责一壶箭。”席君买回忆道。

    “好,也就是说他刘二一人要负责熔铁,浇模,打磨,后期还要上箭杆,沾接,装尾羽等等操作是也不是”

    “对,他就是这么说的。”元芳抢白道。

    “那么问题来了,一人手执长枪再拿一盾厉害,还是前有一人只持盾后有另一人只出枪厉害”

    “这还用说吗,自然是后者厉害!”元芳想也没想迅速回答道。

    “呵呵,为何”

    席君买解释道:“因为人力有限,若盾枪兼顾攻不得全力,守亦不得尽力,自然比不上后者。”

    “好,你们皆明白此理,那再来看看刘二和他的徒子徒孙们,是不是觉得别扭”王邵一指不远处忙碌的刘二道。

    “这有什么别扭的,很正常啊!”元芳道。

    “不,大人的意思或许是……若分工合作比之一人独揽更能事半功倍。”

    “哈哈哈,孺子可教也!”王邵哈哈大笑,这会儿三人已经来到了铁匠坊中。

    席君买陷入了沉思,元芳依旧抓耳挠腮,一边拉着席君买急问




第五十二章 给大唐升级一下军备(三)
    流水线的概念说穿了就是分工合作,最关键的一点是它对装配人员的要求大大减低,这才是最流水线最省力的根本原因,因为拆分了步骤,每一步只要多看几遍,就能很轻易上手,即便是拉几个零基础的普通士兵,教他们做几遍也能学得像模像样。
1...4647484950...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