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田园:农家小地主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甜味沙琪玛
“呵呵......”宋青苑失笑着摇头,一个暴栗打在四郎的脑袋上,“钱的事不用你操心,有那份小聪明,你若是用在学习上,肯定能考个秀才。”
“到时候也能给爹娘涨涨脸!”宋青苑思考着,转年四郎就七岁了,要不要把四郎送去私塾。
私塾里有先生,有蒙童一起学习,肯定比她这么教着好。
宋青苑不求四郎读出个什么名堂,但至少要有知识有文化,读书开智这句话不是白说的。
何况,士农工商,读书科举,取得功名,在古代确实是最好的出路。
得了宋青苑的许可,四郎蹦蹦跳跳的跑了出去,宋诚忠却走了进来,“苑儿,刚才四郎背的是啥啊听着挺有意思的。”
啊宋青苑一脸懵,九九乘法表,难道这个时代还没有
宋青苑不太了解,九九乘法表的历史,尤其是在这个架空的王朝。
手指轻轻敲了两下,宋青苑道,“这个叫九九乘法表。是我上次去书肆,在一本杂学著作里面看到的。”
“我觉得对心算有帮助,就记了下来,交给四郎。”宋青苑解释道。
“哦!”宋诚忠哦了一声,杂学里面的东西确实千奇百怪,还有很多很实用,宋诚忠自己也看到过不少。
也就没过多纠结,于是道,“苑儿,你把这个给我抄一份,我去私塾里教教,我觉得这个蒙童学特别合适。”
“嗯,行!”宋青苑痛快的应下,开始磨墨。
宋诚忠这个人虽然渣,对于学生却是认真负责的,颇有为人师长的风范。
上次,宋青苑为了激发四郎的学习兴趣,特意做了看图识字的小手册。
被宋诚忠看到后,借了去,用在了私塾的蒙童身上,也是因为这件事,宋青苑对宋诚忠的印象,有了一点点的改善。
磨完墨,宋青苑拿出宣纸,铺在书桌上,拿起毛笔,沾上墨汁,提笔开写。
宋青苑的字是跟着陆铭轩的字帖练的,很是下了一番功夫,成效也是显著的。
虽然还算不上漂亮,字迹却绝对工整,跟以前狗爬似的字迹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下次立字据的时候,就不用担心出丑了,宋青苑暗暗的想。
一会的功夫,九九乘法表就写完了,宋青苑交给宋诚忠,就出了书房。
一抬头,正好撞见
第一百九十章 拥护周氏
宋家上房。
吃过晚饭,宋家一家人齐聚上房。
周氏盘腿坐在炕头,脸色铁青,刀子般的眼神,时不时的剜过大郎。
大郎没经过她的同意,就私自把宋老爷子找回来,商量他的亲事。
这让周氏认为,大郎是在质疑她的权威,心里很不爽。
“大郎,你找你爷回来是啥意思,我说话不好使,不顶用,是不是”周氏突然向大郎发难,质问着大郎。
宋诚义眼珠子一转,一拍凳子站了起来,嚷嚷道,“谁敢说我娘说话不好使,谁说的,站出来,看我揍不揍死他。”
“娘就是咱宋家的当家人,咱家的钱哪来的,还不是娘带着大家伙挣来的。”
宋诚义对着周氏谄媚的笑道,“娘,咱们宋家还需要你的带领,谁敢说你说话不好使,不顶用,儿子第一个饶不了他。”
宋诚义说着就撸起了袖子,一副为周氏冲锋陷阵的模样。
李氏也凑了过去,响应道,“娘说啥就是啥,我们二房绝对支持娘。谁敢说娘说话不好使,我先挠死他。”
李氏说着给二郎,三郎,四郎,宋青苑使眼色,让几人跟着一起表态。
李氏跟宋诚义则一左一右坐到了周氏的身边,环绕着周氏,形成了拥护者的姿态。
“奶说的话必须好使!”二郎当先表态。
三郎,四郎,宋青苑也被李氏催着表了态。
得到了二房的拥护,周氏得意的冲着宋老爷子扬扬头,心里对二房的识趣很满意。
眼睛又转向三房,厉声道,“老三,你们怎么说”
“咱家肯定得听娘的。”宋诚礼老老实实的道。
叶氏唯唯诺诺的跟着点头,“对,听娘的。”
宋青蓉、宋青茉连声道,“我们都听奶的。”
得了大半数人的支持,周氏自觉腰杆更硬,逼问的目光射向大郎。
大郎低下头,小声道,“奶,我不是这个意思......”
“那你是啥意思”周氏不肯放过大郎。
“是啊,大郎你这是啥意思,你的事,你奶都决定了,你咋还跑去县里找你爷呢。”宋诚义小眼一眨,“大郎,你这是不把你奶当回事啊!”
“老二,你少在那挑拨!”宋诚忠恨恨的看着宋诚义,这就是个唯恐天下不乱的,总想趁机往自己手里捞好处。
“娘,大郎不是这个意思。”宋诚忠解释道,“大郎是咱家男孙里的第一份,娶亲这种大事,大郎就想着跟老爷子说说,让老爷子也跟着开心开心。”
“哼!”周氏冷哼,“事还没影呢,就想到娶亲了,等到真正定下来,再说也不晚。”
老爷子不回来,定的下来嘛!宋诚忠暗暗的道。
脸上笑着,“这不是差在聘礼上吗,大郎才希望老爷子回来跟何家谈一谈,最好能把聘礼降下来,咱也好筹备亲事。”
“呵......”周氏嗤笑,”老大,你这是把你娘当傻子哄呢......”大郎找老爷子回来干啥,大家心知肚明。
“娘,我不是......”
“好了!都别吵了!”宋老爷子敲了敲炕桌。
沉声道,“这事,路上,大郎都跟我说了......老何家条件不差,姑娘样样拿得出手,聘礼人家也承诺了,全数带回。”
“还给宅子做嫁妆......”
宋老爷子抬头,“当然,咱们不能让大郎跟过去住,可人家的嫁妆摆在这,咱给十两银子是不是少了些。”
宋老爷子口带商量的看着周氏。
周氏冷哼,李氏“扑哧”一声笑出了口。
宋老爷子不满的看过李氏,李氏嗤笑道,“老何家的闺女可真是样样都拿得出手,连身子都给咱大郎了。”
此言一出,不光宋老爷子,宋家其他不明真相的人,也都震惊的看着李氏。
“老二媳妇,话可不能乱说!”宋老爷子训斥道。
李氏撇撇嘴,“我可没乱说,不信你问娘,这可是大郎亲口承认的。”
 
第一百九十一章 建房?买地?
买地宋青苑一愣,买地了,她的房子怎么办
“爷打算买多少地”宋青苑问道。
如果买的少的话,还是有钱盖房子的,大不了盖的小一点。
宋老爷子看了看宋青苑,说道,“如果是上等田或者中等田,就要二十亩,下等田的话,就三十亩吧。”
这是打算花一百二十两买地了!宋青苑暗暗的道。
干菜出来后,宋家就算过一笔账,干菜全部卖出后的收入会是一百七十五两左右。
如今宋老爷子要拿出一百二十两买地,就只剩下五十五两。
五十五两中,还要减去还老崔家的五两,大郎,三郎之前,交的束脩,还要减去,宋家做新棉衣的花销。
就只剩下四十两。
这四十两,再加上宋老爷子和宋诚忠的月例,要支撑大郎娶妻,大郎,三郎科举,读书,甚至还要把宋青莲的嫁妆也准备出来,毕竟宋青莲不小了。
这么算下来,刨除宋家日常所需,也就所剩无几了。
宋青苑唉唉一叹,这么下去,她的房子要等到何年何月啊!
宋青苑正想着,宋诚礼的声音响了起来,“爹,咱家买个牛吧......”
“家里的地多了,干不过来,有个牛也能轻省点......以后拉个东西也方便......”宋诚礼建议道。
有了牛能耕地,再加个板车,就能拉货,宋家的干菜送到镇上,县里,都需要用到牛车。
总去老崔家借,也不方便。
“爹,咱家这条件也该置办辆车了。”宋诚义嘿嘿笑道,举起双手表示支持宋诚礼的提议。
宋老爷子考虑了一下,“老三说的不错,该买个牛,再配辆板车,配个犁杖,老三你就在镇上看看,有合适的就找你娘拿钱,买回来。”
宋诚义闻言,眼神一闪,脱口道,“爹,我认识的人多,买牛的事,交给我吧。”
宋老爷子一顿,剜了宋诚义一眼,“不用你,这事就交给老三。”
宋老爷子信不过宋诚义。
宋诚义、宋诚忠爱栟缝,谎报价钱,宋老爷子已经知道。
宋家,三兄弟,也就宋诚礼能让宋老爷子放心。
买牛车的事,商量定下后,买房的事,宋青苑也试探着开口,“爷,大郎哥娶妻的话,咱家的房子就不够用了,要不要再盖一个大点的房子。”
“盖啥盖,咋不够用!”周氏诧异的看了眼宋青苑,“大郎现在一个人住,等他成亲,正好跟他媳妇一起住。”
“不用盖!”周氏强调。
宋青苑气馁,大郎是够用了,可是二房不够用啊!她真的不想挤在宋诚义和李氏的里屋,她想要属于自己的屋子。
“奶,大郎哥的好解决,可是二哥呢,我们二房三个男娃挤在一起,将来成亲了怎么办”
“成亲了,有孩子了,又怎么办以后我们宋家的人口会越来越多,盖房子是早晚的事。”宋青苑劝说着。
宋老爷子把话接了过来,沉声道,“房子以后肯定得盖,但是不是现在。现在咱家有俩钱,就先买地,买地可以钱生钱。”
“钱多了,在盖房。”
宋老爷子不相信,宋青苑不懂这个道理。
宋青苑确实懂这个道理,在古代,投资房不如投资地来的实惠。
可是,靠种地挣钱,她什么时候才能住上理想的新房。
宋青苑沉默着不说话,宋老爷子也不吱声,家里的两项大钱,都是宋青苑出的主意挣的,宋老爷子记着呢。
对于这个能干的孙女,宋老爷子是很看重她的意见的。
“爷,要不这样吧......”宋青苑退而求其次,商量道,“我们先把宅基地买下来,等家里有了钱我们在谈盖房的事。”
“这个时候买宅基地是不是早了点”宋老爷子道。
宋青苑摇摇头,“不早!”正色道,“咱家旁边那块地正合适,买下来,可以挨着咱家的宅子扩建,买晚了,未必能有这么相当的。”
“到时候两个宅子挨着,种点什么,养点什么都方便。”
&nb
第一百九十二章 支持
李氏讪讪一笑,“别人养鱼卖不出去,我闺女养鱼肯定能卖出去。”
宋青苑给了李氏一个算你识相的表情,道,“鱼只要能养起来,我肯定能折腾出去,就是真的卖不出去,咱们自家吃也不错啊!”
“水沟地本身就不值钱,挖个池塘,也不过出个人工钱,鱼仔的话,我姥家就有。如果养来自己吃,管我姥家要些就够了。”
“想卖钱的话,也可以去小渔村收鱼苗、鱼仔,想来那些小鱼,也不值几个钱。”
“再说,除了鱼,我们也可以种荷花,连子,莲藕,无论是自己吃还是卖,都不错。”
“最重要的是成本低。”
宋青苑微微沉吟,“三亩地盖房子是大了点,我们也可以在这片地上,圈一个果园。”
“果园”宋老爷子问道。
“对!果园!”宋青苑微微一笑,“今年我卖山楂糕,山楂卷,山楂片,挣了些钱。想来明年,那些山楂是抢不到了......”
宋青苑摇摇头,山楂能挣钱,抢的人一定很多。
就算不会做山楂糕之类的,也可以抢了山楂来卖,到时候未必轮得到她。
“最好的办法就是,我们把山楂树移植回来,自己栽种。”
“我会把山楂的做法,交给家里。以后家里也算有了项固定的营生。”宋青苑道。
此言一出,宋老爷子,周氏同时惊呆了。
如果按照宋青苑的思路走下去,那么,宋家何愁不发家。
宋老爷子激动的看着宋青苑,“苑儿,你真的愿意把做法交给家里”
“当然!”宋青苑郑重的点头,“我也是宋家的孙女,我肯定希望家里越来越好。”
宋青苑有足够的信心,宋老爷子会心动。
果园,山楂产品的做法,固定的营生,这是一项可以细水长流的买一次性的干菜,要有意义的多。
宋青苑志得意满的等着老爷子点头,李氏却突然凑了过来。
贴在宋青苑耳边,轻声道,“你傻啊!你把山楂的做法交给了家里,你还拿啥攒嫁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