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田园:农家小地主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甜味沙琪玛
宋青苑无奈,她二哥这股小痞子的劲,是改不了了。
“你没事也读读书,不求你会写文章,至少把字认全,咱爹咱娘都开始识字了。”宋青苑说道。
“呵......”二郎嗤笑,“咱爹咱娘识字,是因为你给钱!”
宋青苑眼珠子一转,“你识字,我也给你钱。”
二郎有基础,学起来不难。
“呵......”二郎不屑,他现在又不差钱。
“二哥,有哪个大老板是不识字的”宋青苑叹气,“没事你也学学,学好了就可以交给你那几个兄弟。”
“既然带他们一场,也给他们谋个前程。”宋青苑一边说一边观察着二郎的表情。
二郎做人做事,都有股痞子劲,这样的人看着不着调,却重情义。
果然,二郎犹豫了,“回头我买本《三字经》给他们看看。”
二郎转头,嘴角又勾起坏坏的笑,“别转移话题,接着说你开店铺的事。”
“开店铺有什么好奇怪的......”宋青苑一脸淡然,“我现在手里的银子,够投资店铺,我就买一个呗!”
“你也帮我看看,看看咱们镇上,谁家的铺子出售。”宋青苑道。
宋青苑两个生意都是和二郎合伙,宋青苑手里有多少银子,二郎心里也有数,于是道,“改天我就找个伢子问问。”
“你想做啥买卖”二郎问。
“没想好呢!”宋青苑随口道。
“你会没想好”二郎斜了宋青苑一眼,“没想好,你
第二百一十一章 坦诚
“要多少”宋青苑问。
“呃......”俩人对视一眼,眼神交流,计算着闺女能给置办多少。
“给多少都成,我闺女还能亏待了她爹咋的。”宋诚义耍了个机灵。
“你是我亲爹,我当然不会亏待你,前提是你要听话,犯一次错,这地,就没戏了。听见了没”宋青苑警告着。
“听见了!爹肯定不会犯错。”宋诚义保证道,同时心里暗暗算计着,地啥时候能到手。
这么想着,就问了出来。
“等着吧,现在还早......我的钱也不是一下子就变出来的,我总得攒攒。”宋青苑说道,“再说,我就是现在给你地,你能保证永远不让别人知道吗”
“万一露了出去,可是要上交公中的。”宋青苑意有所指。
“那咋整”李氏惊讶的问,而后泛起怒气,嚷嚷着,“凭啥啊,凭啥要交到公中。”
“凭现在宋家没分家!”宋青苑道。
夫妻二人对视一眼,“那分家!”异口同声道。
“呵......”宋青苑冷笑,“大齐律例,凡父母在,子孙别立户籍分异财产者,杖一百,徒三年。”
“你们是想杖刑还是想流放三年”宋青苑问道。
早在接触书籍的时候,宋青苑就把这方便的知识查阅了一遍,她也不愿意,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财,到头来为别人做嫁衣。
利益可以让,但有底线,没道理她赚来的钱财却要三房平分。
甚至长房占大头。
“不、不能吧!这么严重”李氏缩了缩脖子,觉得脊背发凉。
宋诚义撇撇嘴,“闺女,你吓唬爹呢,那乡下人家,也有分家的,也没见谁被打板子,被流放。”
宋诚义歪着脑袋,仔细想了想,似乎隔壁村就有分家的,也没见他们家咋样。
看着宋诚义明显不信任的眼神,宋青苑道,“爹若是不信可以问三哥,问爷,问大伯,问大郎哥,咱们家的读书人应该都知道。”
“那为啥......”宋诚义不解,既然这么多人知道,为啥别人家分家就没事。
“俗话说,民不举官不究,普通百姓家,只要自家人愿意,自然没有人去管闲事,但是......”宋青苑敲了敲炕沿,“三哥是要考科举的。”
“科举的时候要查户籍档案,被查出来,轻了,这是一个污点,重了,剥夺科举资格。”宋青苑严肃的道。
“除非三哥放弃科举,一辈子只做个平民百姓。”
“娘,你们愿意毁了三哥的前程吗”宋青苑问。
夫妻二人同时摇头,“不愿意!”他们还指着三郎有出息呢,可他们也不愿意他家闺女挣来的钱给别人啊!
“那三郎也不一定就能当上官......”宋诚义犹豫着道。
与其想着以后的事,不如抓住眼前的利益,有了田地,做个小地主也不错。
科举还不知道是啥时候的事呢!
宋诚义的脑袋,不断的转动着,三郎今年十三,连童生都没考,就想着当官,太远了。
宋青苑明白宋诚义的意思,“士农工商,有一个希望总是好的,爹就不希望宋家进入士的行列”
宋青苑微微沉吟,“当官对于三哥来说,确实太远,对于我爷来说却不远。分了家,不但断了三哥的前程,爹也别想借爷的东风。”
即便是父子,两户和一户也是有差别的。
渣爹啥啥都不行,连当官的资格都没有。
可老爷子有资格,只要一步步往上爬,就能先带着宋家改换门庭。
当官不是唯一的出路,却是最好的路。
“等爷当了官,爹走出去,也能被称一声宋二爷。”宋青苑笑道。
没等宋诚义反应,李氏撇撇嘴,“你爷已经是官了,咱家还不是一样,啥好处也没捞到,我连个使唤婆子都没有......”
“爷现在是驿丞,没有品级,先入了品再说。”宋青苑道。
“咋入品”宋诚义问道。
“最简单的方法,捐官!”宋青苑答道。
“那不是要大笔大笔的银子......”李氏哀嚎,“苑儿,你跟县令公子好,能不能让他给你爹个官当当,咱不给老爷子。”
宋诚义眼睛一亮,“对,苑儿,给爹弄个官当当,爹当官,你就是官小姐,可比官孙女身份高多了。”
“呵呵......”宋青苑翻了翻白眼,冷声道,“我会不知道爹比爷亲吗如果爹能当官的话,我会考虑别人吗”
“连字都认不全,你还想当官!
第二百一十二章 批发
翌日。
宋家上房。
宋青苑正在跟周氏建议批豆芽的事。
“多余的豆芽批给货郎散卖......固定的客户我爹和我三叔轮着送货......”
“咱家还是这个价......给商户送货二十文一斤,批给货郎也是二十文,咱们宋家的价格恒定不变。”
“都是批发价出货,至于他们怎么卖,那是他们的事。”宋青苑道。
只要宋家的价格不是出尔反尔,就不涉及信誉问题。
再者,固定的客户无法在价格上做猫腻,杜绝了宋诚义贪污的可能。
“那也行。”周氏点头,“这样你爹和你三叔轮着来,也能轻省点......”
“嗯!三叔这段时间也累坏了,尤其这天太冷......”宋青苑应着。
“那我让你三叔找货郎说一下,先把这事定下来......”周氏说着就下了炕。
宋青苑拦住周氏,“奶,我来吧,三叔今天还要送货。”
豆芽是一天一出,每天都需要有人送货。
“你能行吗”周氏犹豫,宋青苑还太小,周氏不放心,就算再怎么成熟,也不过是个九岁的孩子。
“没事的奶,我就找钱货郎......”宋青苑道。
宋青苑认识钱货郎,卖山楂产品,卖干菜的时候,都打过交道。
宋家的干菜也批给过货郎,只是后来客源增多,不需要散卖,就不再批了。
............
出了宋家村,宋青苑直奔镇上。
找了两圈,没发现钱货郎的踪影。
宋青苑就顺着,钱货郎说过的地址找了过去。
钱货郎家在镇子的南边,属于贫民区。
入眼的是一座残破的小院,四周用木板,包围而成,透过缝隙就能看到院内的情形。
宋青苑抬起手,敲了敲门。
“你找谁”一个妇人开了门,伸出脑袋问道。
“是钱大娘吗钱大叔在家吗我找他有点事。”宋青苑一边说着,一边打量着眼前的妇人。
妇人三十多岁的年纪,容貌普通,脸色蜡黄,头戴木质发簪,身穿翠绿色棉袄,棉袄有些旧,却很干净。
宋青苑打量妇人的同时,妇人也在看宋青苑,见是一个小女娃,心里有些诧异,把门缝开大,让开了身子,“当家的在家呢,你进来坐。”
“不了!”宋青苑拒绝道,“能叫钱大叔出来一下吗”
现在还没搞清楚是不是这家,就贸然进去,不安全。
“那行,你先等一下,我去叫人......”妇人说完,边走边冲着里屋喊,“老钱,老钱,有人找。”
“谁啊”钱货郎的声音传了出来。
不一会儿,“咯吱”推门的声音响起。
钱货郎透过院落向外看去,“呦,宋姑娘......”钱货郎笑道。
“咋来家里了快,进来坐......”钱货郎热情的招呼着。
山楂钱货郎赚了一笔,干菜也赚了一些,都是跟宋青苑有关,宋青苑来找他,他高兴都来不及。
“外边冷,进屋里暖和暖和......”钱货郎做着请的手势。
宋青苑再次拒绝,问道,“钱大叔,这段时间没摆摊吗”
“天冷,这两天就没出摊,我卖的东西,冬天买的人也不多。”钱货郎看宋青苑不肯进屋,估摸着宋青苑防备心强。
也不强求,就站在院子外和宋青苑聊了起来。
“宋姑娘今天来是”钱货郎问。
“我们家有一种新鲜的菜,二十文一斤批发,钱大叔要不要进一批卖卖”宋青苑问道。
“这......”钱货郎迟疑,“二十文一斤这个价格可不便宜......”
二十文一斤,十斤就需要二百文,一百斤就要二两银子,如果赔了......这么想着,钱货郎的心就不热。
&n
第二百一十三章 考试
常在镇上出摊,钱货郎对市场的行情,也有所了解。
冬天,大户人家不缺肉食,缺的是新鲜的蔬菜。
在钱货郎的认知里,干菜都能卖到一两五文,甚至更多,新鲜的菜,肯定更贵。
或许能卖百文这么想着,钱货郎恨不得立刻定一批货。
“老太太,您看,这”钱货郎恳切的看着周氏。
周氏没有马上答复钱货郎,而是转头询问宋青苑的意见。
宋青苑点头道,“钱大叔,两天后你过来,我给你出第一批货”
两天后的豆子泡了二十五斤,能出一百八十斤的豆芽。
宋青苑估算着,送酒楼,菜馆的后,应该会有几十斤的剩余。
不过,具体的情况,还要看这两天的订单。
“哎!行!”钱货郎爽快的应下,能拿到货,赚一笔,也能过一个好年。
同时,钱货郎心里也在琢磨,这宋家到底谁在当家出个货,还要询问一个孩子的意见。
想起刚才那一幕,钱货郎在心里,把宋青苑的位置,又提了一个档次。
暗暗在心里想着,要是豆芽卖的好,就让两个儿子都辞工,跟他一起卖豆芽。
做小买卖,可比当伙计挣的多。
“老二,老二媳妇,一会去老崔家,再买三百斤豆子回来。”送走了钱货郎,周氏决定增加豆芽的产量。
“咱今天泡五十斤豆子咋样”周氏和宋青苑商量。
买卖上的事,周氏信得过宋青苑,在周氏眼里,宋青苑比三个儿子能干。
宋青苑一边挑拣着豆子,一边计算,五十斤豆子,就是三百六十斤左右的豆芽,有点多!
“四十斤吧,量一点点的增加。”宋青苑道。
豆芽放不住,卖不出去的话,不好储存。
“咱家先批发给钱货郎,钱货郎拿货稳定后,在找下一个货郎,等豆芽市场打开局面,咱家就放话批货,让想批发的人上门取货。”
“那个时候就可以大规模发豆芽。”
宋青苑的打算是,宋家把豆芽批发给下级经销商,经销商负责散卖。
另一部分,固定的大额订单,就先让宋诚义和宋诚礼轮流送,等形成规模后,雇佣一个人专门送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