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田园:农家小地主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甜味沙琪玛
第二百四十六章 宋青茉养鸭
第二天,宋诚礼和叶氏赶着牛车,去了三里屯抓猪。
周氏带着孙氏,李氏,去镇上抓鸡仔。
四郎好奇,拽着宋青苑跟在后头,宋青茉,宋青蓉也跟了上来。
卖鸡仔的街道在镇子的西边,一整条街道上,卖鸡仔的人家很多。
天还有些凉,外面笼子里展示的,都是长大的鸡。
真正的小鸡仔放在了屋子里面。
周氏挑了一家进去。
屋内,各色的小黄鸡,小黄鸭,唧唧唧唧,嘎嘎嘎嘎细细的叫唤着。
“婶子,来抓鸡仔”问话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妇人。
“嗯!”周氏点点头,“鸡仔怎么卖的”
“鸡仔十文一只......”妇人道,“我家的鸡仔长得壮实,在屋里养个七八天,就能放外面,省事!”
“不过现在天气还有些冷,最好晚上的时候,在抓回屋,过个半个月,差不多就能散养。”妇人解释着。
乡下人家,常年养鸡,周氏几人也有经验。
往年都是在这家抓鸡仔,这家的鸡仔壮实,精心伺候着,都能活下来。
“那就来十只。”周氏道。
去年宋家养了五只鸡,没等到过年五只鸡就没了,这次周氏打算多养点。
“鸭仔怎么卖的”宋青苑指着一处,突然问道。
妇人一怔,一时没反应过来,回头一看,是和周氏一起进来的小丫头,隧道,“鸭仔五文一只。”
比鸡仔便宜!
“奶,我们买一些鸭仔吧。”宋青苑道。
周氏没等开口,李氏就道,“买鸭仔干啥,鸭蛋不好吃,有一股土腥味。”
说罢,李氏嫌弃的撇撇嘴。
周氏默不作声,眼神已经表明了,她也是这个意思。
“奶,鸭子可以养在鱼塘旁边,鸭子的粪便用来养鱼最好。”宋青苑道。
另一方面,鸭子好动,在水面不断浮游,梳洗,嬉戏,可以将空气压入水中,为水中的鱼儿制造氧气。
同时还有利于改造鱼塘的生态环境,鸭子游泳洗羽毛,使鸭体寄生虫和皮屑脱落于水中,为鱼诱饵,又减少了寄生虫的传染。
再现代,宋青苑听过不少,鱼鸭混养的例子。
“奶,这些都是在县令大人送我的那本书上看到的。”宋青苑靠近周氏,贴耳道。
周氏一听,跟县令有关,坚定的心也有些动摇,“可......鱼还没养起来呢,就想着养鸭,是不是太早了”
周氏犹疑不决。
宋青茉闻言,眼睛一闪,凑了过来,“奶,鸭让我们三房来养吧。”
“啥意思”周氏一愣,没明白宋青茉的意思。
宋青茉解释道,“我们三房花钱买鸭仔,算我们三房的。就养在鱼塘边上,鸭屎也可以给家里喂鱼,鸭仔长成卖钱,就算我们三房的。”
“喂鸭的野菜我和我姐挖,麦麸和玉米碎我们花钱买。”宋青茉补充道。
周氏愣了好一阵才反应过来,宋青茉话里的意思,她险些忘了,家里已经同意三房各攒各的钱。
宋青茉这就开始了。
周氏的脸呱嗒落了下来,要知道家里以前的鸡和猪,都是宋青茉,宋青蓉两姐妹挖野菜喂的。
她们要养自己的鸭,家里的猪和鸡,谁来挖野菜。
周氏不乐意,脸色有些难看。
宋青蓉见状,立刻接道,“奶,家里的野菜我们也挖,先可着家里的来。”
这么一说,周氏的脸色才有所好转,勉强的点了点头。
看到周氏同意,宋青蓉,宋青茉两姐妹,欢快的挑起了小鸭仔。
宋青茉斟酌了一下,考虑到现在三房的情况,不宜养太多。
鸭子还小,需要放在屋内,三房也没地方放,“那就先养二十只吧,这二十只养起来之后,在陆续来抓。”宋青茉和宋青蓉商量道。
宋青蓉柔柔的点头,二十个在她看来已经很多,养成了就是一笔收入,至于宋青茉说的,养起来后再来抓,她根本没放在心上。
“奶,帮我们把钱付了吧,回去我们就还。”宋青茉讨好的笑着。
换来周氏狠狠的一瞪。
宋青茉讪讪的摸着鼻子,干笑着,她和宋青蓉都没有带钱,来之前根本没有养鸭的计划,这是临时决定的,只能跟周氏借。
&n
第二百四十七章 清明祭祖
春的最后一丝凉意退去,杨柳树开始冒出细细的嫩芽,天空中,偶尔飘起了绵绵细雨。
转眼,就到了清明扫墓,祭祖的日子。
宋家早早准备了香烛,纸钱,素酒,贡品,饭菜,包袱等祭祖物品。
在宋老爷子的带领下,来到了祠堂。
祠堂内已经陆陆续续到了很多家,宋里正正在维持着秩序。
因为宋氏家族,祖先牌位都是供奉在祠堂内,所以每年祭祖的时候,都是在祠堂内进行。
宋老爷子带着宋家众人,在祠堂的院内,找了一块宽敞的地方。
和其他宋家人一起,把折好的纸钱烧给先人,祈求先人保佑。
又把带来的祭品,摆放在祖宗牌位前。
宋氏族人依次排开,由族长领头,跪在祖宗牌位前。
李氏把宋青苑拽到自己身边,跪下,宋家村这边没有非男丁不祭祖的说法。
所以,宋氏家族,包括女眷,都要一一来祭拜祖先的。
宋里正念了祭祠。又汇报了这一年来宋氏家族的变化。
同时把大郎,三郎,县试过关的事,也向祖先汇报,祈祷祖先保佑,大郎,三郎能够在接下来的府试中大获全胜。
对此,宋老爷子十分满意。
一套繁琐的程序过后,宋家女眷先行回家,宋老爷子等一家之主,留下来参加接下来的清明祭宴。
也就是宋家的户主们,会摆一桌酒席,来联络联络感情。
............
宋家众人回到家,周氏“砰”的一声把门摔上。
黑着脸道,”老三媳妇,去磨几块豆腐,今天家里吃豆腐。”
叶氏脸色一白,呐呐的道,“是!娘!”说罢,佝偻着身子,就出了上房。
宋青蓉,宋青茉两姐妹追了出去。
宋家其他人默不作声。
周氏心里的心结,大家都知道,无非就是三房没有男丁。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每到祭祖的时候,宋老爷子,周氏心情就会变差。
每每祭祖完,周氏要吃的一定是豆腐,为的就是搓磨叶氏,出了心里那口气。
“奶!”宋青苑凑到周氏的身边,“咱家现在也不缺钱,要不,找个郎中给三婶调调吧。”
“三叔三婶还年轻,好好调个一年半载,还是有希望的......”叶氏已经生了两个孩子,不是不能生。
周氏闻言,心里一动,“能行吗”
“总归是有希望的。”宋青苑轻声道。
古代家族观念很强,没有儿子,就说明后继无人。这会成为宋诚礼和叶氏的污点,甚至受人嘲笑。
看周氏对叶氏的态度,就可见一斑。
周氏想了想,眼神看向宋诚礼,宋诚礼满脸的希冀,他的心里也渴望着一个儿子。
“我跟你爷商量,商量。”周氏说道。
............
太阳东升,高高的挂在天上。微风渐渐的变暖,吹在脸上,如同温柔的手,在轻轻的抚摸。
宋青苑舒适的伸展着懒腰,终于可以脱去厚重的棉衣,棉裤,换上薄薄的一层夹袄。
宋青蓉,宋青茉在院子里,搅拌着猪,鸡,鸭的食物,每天的这个时候,两姐妹就活力满满,看着鸡鸭,一天天的长大,她们的心也跟着欢快起来。
吃过饭,宋老爷子准备返回县里。
宋诚礼也要去县里送豆芽,叶氏局促不安,蹑手蹑脚的得跟在宋诚礼的后面,看样子是要跟到县里去。
宋青茉凑了过来,跟宋青苑道谢,“苑儿,谢谢你!”
宋青蓉也走了过来,同样向宋青苑道谢,她们心里明白,如果不是宋青苑,周氏未必会同意,叶氏去县里看郎中。
县里的诊金很贵的。
“都是一家人,不要客气,我也希望三婶能给宋家生个小五。”宋青苑笑道。
“你帮我们太多,我们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你好了......”宋青茉突然抱住宋青苑,“苑儿,以后只要你用得到我宋青茉,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宋青茉的眼里,写满了认真和坚定。
“哈哈!”宋青苑捧腹大笑,轻轻弹了弹宋青茉的额头,“小丫头,最近学识见涨啊!连赴汤蹈火都学会了。”
“好好努力!”宋青苑笑着,拍了拍宋
第二百四十八章 准备烧烤
宋家上房。
今年宋家有四十亩地,大家七嘴八舌的商量着,地里要种些什么。
“种一亩地的糜子吧,家里包饽饽用得到。”宋诚礼当先说道,骨子里透着一股神采飞扬之感。
自从宋成礼和叶氏去县里,抓了药回来,吃过后,叶氏的气色就越来越好。
也不知道是药的作用,还是心里作用,在这种作用下,连带着宋诚礼的气色也跟着好了起来。
三房的每个人,每天都精气神足的,充满了干劲。
大房的孙氏回过娘家,气色也好了不少,建议道,“家里该多种黄豆,可以用来发豆芽,这样就不用再出去买。”
宋家的黄豆早就用完,一直从村里人手里买。
买的多了,村里人也产生了疑惑,宋家买这么多黄豆做什么
周氏怕被人猜到,豆芽和黄豆有关,遂吩咐宋诚礼去县里,买黄豆往家运。
孙氏提出的黄豆,得到了周氏的支持,“黄豆得多种。”
“小麦肯定要种。”宋老爷子敲了敲炕桌,刚回了县里,他又回来了。
宋老爷子记得宋青苑是支持全种小麦的,对这个聪明的孙女,宋老爷子乐于询问她的意见,“苑儿,你觉得呢”
宋青苑二话不说,从袖口掏出一张纸,摆在宋老爷子面前,“爷,这是各种农作物的亩产量和售价。”
宋老爷子看着上面的一笔笔账,不由得震惊,他们这些年种地,却从来没算过这笔账。
上面清晰的列明了各项农作物的收入情况。
“这......还是苑儿聪明,是我着想了。”宋老爷子摇了摇头,“就听苑儿的,今年地里全种小麦。”
“爹!”“爹!”“老头子!”几道声音接连响起。
宋老爷子抬起手,示意大家打住,把宋青苑算的账单,拿给大家看。
看过后,众人无言。
“我闺女就是聪明......”宋诚义乐呵呵的夸着。
“那是,也不看是谁生的!”李氏推了推宋诚义,骄傲的仰起头。
宋青苑轻笑,她算什么聪明,这笔账谁都会算,只是宋家毕竟是耕读传家,不像商人一样逐利,没想到这一层罢了。
何况,让宋家种小麦,才是她真正的谋算。
做账单,也只是为了更好的说服宋老爷子,跟着她的步伐走。
............
全家一致决定,今年的田地都种小麦,那么春耕,就要马上提上日程。
榆林县这边的田地,都是一年一种,小麦收获早,种的也早,宋家的会议开完,周氏就带着几个儿媳妇,挑选麦种,侵泡麦种。
另一边,二郎拽住宋青苑,“酒楼带我一个,考虑的怎么样”
宋青苑无奈,“二哥,你这是要和我绑死啊!”
二郎一脸理所当然,“你会赚钱,我还不跟紧你,我傻啊!”
宋青苑翻了翻白眼,说的真直白!
站在原地,宋青苑反复思量,既然二郎愿意跟她捆绑,那就捆绑吧,她一个女娃,很多事情出面不方便,是需要一个信得过的代言人。
二郎人是有点混,可对她还不错,上次对战渣爹能大获全胜,多亏了二郎,笼络住了二郎,三郎,四郎,渣爹,渣娘只能是秋后的蚂蚱,任人摆布。
这么想着,宋青苑痛快的点头,“行!如果酒楼能开起来,我把我手里的分你一成!”
“一成”二郎嫌弃的撇撇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