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90年代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橘子大叔
钱总似乎想起了什么,不假思索道:“你们说,前些日子莲山建筑公司的安家栋被双开,所有建筑公司一起封杀,是不是这个少年的手笔就我所知,现在安家栋在城北嘉华的工地上干着小工。”
“啧啧,一个十几年的资深项目经理混到打小工的地步,也是够惨的。”
孙总似乎回过神来,叹了口气道:“安家栋可惜了,不知道得罪的什么人,太惨了。不过他确实是个人才,刚开始我还想着把他拉到我这儿干项目总工的。”
赵总笑了,嗤道:“看来老孙你对人才这两个字是有什么误解,安家栋我知道这个人,有点路子,主要是脑子活,不死板。但,你确定为了这个人搭上自己的公司,我才不信你会这么做。”
“再说了,虽然不知道安家栋得罪的什么人,但这话是莲山建筑公司和龙湖一起放出来的,吴玉川掺和这一脚,直觉告诉我跟这个安子善脱不了干系。”
 
第二百二十七章 家庭会议
安子善到家的时候,意外的发现,一家人居然都在。
三人坐在炕上,一边看着电视一边闲聊着。安子善好奇的看着这三人,喊道:“爸,你今天下班这么早啊”
安家业笑呵呵的,看来心情很好,轻声道:“我们部门的项目刚结束,明天休息,就早下班了。”
“哦,我说呢,这才五点多,你就到家了,怎么会下班这么早”
安子善笑道,脱了鞋子也爬到了炕上,“爸,娘,菜都来的那个专家到了,人家说这个半自动化和机械化可以弄,但是咱们家菜园面积太小了,需要扩大面积。”
“嗯,大概需要一百亩左右。”
“一百亩!”安家业瞪眼,惊声道,“怎么这么大地方恁姥爷那时候一百多亩地都是地主了。”
“一百亩”这个声音是张桂云的,只见她震惊的面容下,还有一双激动的、跃跃欲试的眼睛。
安子善笑了,他很了解自己的母亲,是个典型的农村女强人,什么活都能干,而且干的比绝大多数男劳力还要好,还要快。
她要强,不服输,喜欢做生意,安子善上小学时没有种菜园之前,她卖过大豆腐,还骑着自行车走乡串户的收过破烂,最远甚至到过西街乡。
安家业皱起了眉头,忐忑不安道:“一百亩太多了吧,风险太大了啊。这要是遇上前年那样的大风啥的,得亏多少钱啊。”
听安家业这么说,张桂云也犹豫了,面色阴暗不定。
前年的大风是他们两人的梦魇和心病,那年安子善刚上初中半年多,不知因何原因黄瓜的价格特别高,而且持续了很长时间,于是张桂云跟恰好在家的安家业商量,把十亩地都种上黄瓜。
但是黄瓜爬秧是需要架子的,最常用的就是成人食指粗细的竹竿,安家业比较保守,觉得种那么多黄瓜,竹竿的花费太高了,然而后来耐不住张桂云的软磨硬泡,还是买了。
整整十亩地的黄瓜和竹竿花费了大概一千多元,两人等到黄瓜能爬秧的时候,几乎每天都泡在菜园里,用提前放在水里泡软的玉米皮撕成条,把没有爬好的黄瓜秧绑在竹竿上。
黄瓜瓜秧的架子,是四棵对向的黄瓜架绑在一起的,在靠近竹竿顶部二十厘米左右的地方把四根竹竿绑在一起,绑成金字塔的形状。
如此,十亩地黄瓜的瓜秧刚刚爬到竹竿交叉口位置的时候,正在张桂云和安家业期待着黄瓜大卖的时候,天灾降临了。
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那一天晚上突然下起了暴雨,狂风肆虐。第二天一早赶到菜园的两人,呆住了,傻了,只见十亩地的黄瓜架子被狂风暴雨拍在了地上,成片成片的扑倒。
大片的黄瓜被狂风拽断,甚至还有很多连根拔出。
当时两人就瘫坐在地上,面色惨白如纸,张桂云不断的嘟囔着,完了,完了,全完了。而呆坐良久的安家业愤怒的对着她大吼大叫,“我说不让你买竹竿,我说不要种这么多黄瓜,你就是不听。现在怎么办,一千多块钱呐!”
张桂云一句话也不说,哭成泪人,整整一天的时间,不吃不喝,就在菜园里抢救着还有希望救活的黄瓜和倾倒的竹竿,最后能够扶起来,没有断的还不足一半。
那一次打击,让他们两人再次也不敢贸然投资,张桂云每天就是按部就班的种着常规蔬菜,每一种都有。
一直到三年后,两人才第二次投资盖起了冬暖式蔬菜大棚,不过,吃过亏的他们是在周围十几户菜农都建起来的情况下,才最终下定决心投资的。
这些事,安子善都知道,只不过一些非常细的细节就不清楚了,他也知道父母心中的顾虑和担心是什么。
虽然安家业已经进入了公路局,还当上了项目经理,但是如果说之前他能承担投资一千的风险,那么现在他可能也就敢承受投资一万的风险。
当然这是个比喻,并不太贴切。
此时安子良才从电视里抽回注意力,隐约听到他们聊一百亩的事情,诧异的问道:“娘,你们在说什么呢,什么一百亩”
然而,对于安子良的问题,没有人回应他。
想了片刻,安子善笑道:“爸,娘,为什么扩大到一百亩,这个张叔和专家说的是有科学依据的,而且张叔说了,销售渠道绝对没有问题,保我们赚钱。只要我们的菜达到要求,卖都不够卖的。”
张桂云愣了一下问道:“达到要求什么要求”
 
第二百二十八章 利诱
看着一脸成竹在胸的安子善,安家业纳闷的问道:“你有办法什么办法你娘说的,你别不当真,周围的十几户,都是跟我们一样的情况,这片菜地种了五年多了,签了二十年的合同呢!”
“当时这儿可都是一片荒地,你以为当初为什么承包价那么低,就是因为自己开荒出来的。我们家那十亩地也是费了很大的功夫才开荒出来,慢慢的修整成菜地。不说别的,就说菜园里这两口四米深的井,当时都花了好几百钱呢。”
安子善皱了皱眉,看来还有很多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啊。想了一下,安子善道:“还有什么事情是我不知道的,爸你都跟我说说。”
安家业瞧了他一眼,轻声道:“五年前吧,村委想开垦村南坡山阳河边上那块地,可是没有人愿意干,咱们村委又是出了名无作为的,村支书张信就不是什么好玩意,当时选举,都是花钱买的。”
“选上之后,不办正事,天天想着捞钱。村南头那片刚砍的杨树林子,你看到没,就是他承包给城里人的,钱都到他腰包里了。”
张桂云瞪了瞪眼,斥道:“安家业你少说两句吧,前屋后屋的,让别人听到不好。不管怎么说,张信也是俺一家子。”
安家业回瞪了一眼,不忿道:“怎么滴,我说错什么了村里谁不说他贪,谁不知道啊那点事,敢做不敢当。”
安子善皱眉,轻声道:“爸,娘,咱们不说张信的事情了,娘你先别打岔。爸你继续说。”
安家业冷哼一声,继续道:“因为没有人愿意干,村委又不想给什么好处,就让大家白干活。最后村委提议说,那片规划为菜地了,谁想承包谁自行开荒,而且每户最多承包十亩。”
“本来村委的意思是就签十年的合同,后来我们这些想承包的人不同意,最后才改了二十年。”
安子善好奇道:“承包合同什么样啊,爸,拿出来我瞅瞅。”
从小到大,前世他也没有见过菜园的承包合同。
安家业哼唧了两声,愤愤道:“哪有什么承包合同,当时张信就弄了一张纸,随便写了写,想承包的签了个字完事了,有个屁合同。”
“真弄出来合同,他怎么往自己腰包里扒拉钱。”
安子善笑了,没有合同啊,那更好办了。
“那后来呢”
“后来后来就开始种了呗,开荒完了之后,把地修整好,就开始种菜了。后来大家陆续的都在菜园里打了井,有的打了一口,有的两口。种的都是些常见的菜,说实话菜太便宜了,真不值什么钱,卖菜就赚点辛苦钱。”
安家业又嘟囔道:“我跟恁娘说了,不种菜了,就那块地,种上果树算了,她就是不听。”
张桂云不高兴了,争辩道:“怎么不值钱了,不值钱你以前在坊丘的时候,一家人开销,这俩孩子上学的零花销,不都是我卖菜赚的钱啊。”
“你以为靠你那点死工资,够用吗”
安家业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来,面色微黯,他想到了程思远,如果不是他克扣了自己的工资,自己怎么可能只发那么点。
安子善细心的看到了父亲失落的眼神,估摸着他想起了自己那个便宜师父,赶忙道:“娘,娘,过去的事情咱们就不说了啊,爸现在是公路局的项目经理了,越来越好了。”
安家业眼睛又亮了起来,看着张桂云微笑道:“你说的对,你为咱们家立了大功了。我不在家,亏你照顾一家老小。”
丈夫这么说,张桂云倒有些不好意思了,扭捏道:“你说这些干什么,这都是我该做的,你快接着说菜园的事。”
安家业笑了笑,缓声道:“情况大概就是这样了,那片地有一百多亩,咱们要是真的全部承包下来,靠着山阳河,浇园不愁。边上就是城乡结合路,运输也方便。”
安子善点了点头,这个他清楚。
“爸,你说如果把他们这些菜园买下来,多少钱他们答应。”
安家业愣了,张桂云抢着道:“你要买我的菜园,我肯定不卖啊,卖了我干啥我每天种菜卖菜,这是活钱,每天都
第二百二十九章 上门
最终安家业和张桂云同意了安子善的方案,思来想去,他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去拿到那十几户村民的菜园。
张桂云试探着提议自己去挨着跟他们说,合伙一起干,被安家业和安子善异口同声的给严词拒绝了,搞的张桂云有些委屈,但她也知道丈夫和儿子都否决的话,说明自己出的确实是个馊主意。
吃过晚饭之后,按照计划,安家业和安子善一同出门,走出胡同后往村子北边而去。安庄村的北边地势要高很多,一个明显的坡度划定了村南和村北,村支书张信的家就在村东北地势最高的位置上。
张信家门口有一块高出地面的平台,平台几米见方,铺就规整的大理石板。两扇朱红色的木门虚掩着,靠近门缝的两侧中间位置,两个黄铜铺首衔环。
张桂云虽然说张信是他们一家子,但从小到大安子善却从未来过他家。
安庄村也是一个有趣的村子,虽然村名为安,但其实这个村中人口最多的姓氏却是张姓。据张桂云所说,叫安庄村是因为在旧社会这个村有一户地主家姓安,村子也是那个安姓的地主建立的,而那个地主下面姓氏最多的佃户就是张姓了。
小的时候安子善听到这个传闻之后乐不可支,开心的说张桂云家都是他们安家的丫鬟、长工啥的。被张桂云轻飘飘的瞅了一眼,嘲笑道,就算之前那个地主姓安,也跟你们爷仨没关系,你爸是从朱家沟来的,你们老家是那个山沟沟里。
一句话怼的安子善愁眉苦脸,扒拉着小脸委屈的不行。
安家业不解的看了一眼站在门口发呆的安子善,轻声道:“咋了儿子,怎么不进去啊”
安子善回过神来,笑了笑,“没事,走吧,爸。”说完抬腿迈上平台,走到门口伸手抓着门环用力一推。
咦,门关着啊!
安子善有些奇怪,这才几点就关门了。在农村只有睡觉之前才会关门,甚至有很多农户,整天不关门,最多就是虚掩着。
扭头看着安家业,道:“爸,关门了,你喊下。”
“张信!张信!”
安家业扯开喉咙喊道。
安子善从门缝里看到院前灯亮了起来,一个人影从里屋走了出来,喊道:“来了,来了,谁啊”
“吱哑”,大门从里面打开,一个男人出现在门口。
张信目露疑惑之色的看着门外的安家业父子笑道:“喔,家业啊,小善也来了,来来,进屋说。”
安家业甜甜的叫道:“舅!”,抬腿迈过有他小腿高的门槛走了进去。
“诶,进来吧,快进来。”
安家业笑道:“恁这么早就困觉了”
张信笑道:“还没呢,刚才小萍不听话,不做作业非要出去玩,气的我把门给锁上了。”
张信做村支书有不少年头了,五十多岁的年纪,家里有两个孩子,大儿子今年刚考上大学,据说是国防科技大学。老二是个女孩,叫什么名字安子善不知道,只知她的小名叫萍萍。
现在上初二,跟安子善一样在山阳初中上学。
跟着张信走进屋里,安子善看到他老婆和女儿坐在炕上,动都没动,他老婆只是客套了一声,“家业来了啊。”
然后对坐在炕上的女儿道:“萍萍喊哥哥。”
于是她女儿望着安子善乖巧的喊着:“哥。”
安子善笑眯眯的应道:“诶!”
张信看着目露崇拜之色的女儿笑着说道:“萍萍跟小善都在山阳初中上学,前次听萍萍说小善这孩子学习非常好啊,还参加县里的比赛拿了两个奖,真厉害啊,家业养了个好孩子。”
这件事也是安家业的自豪,听张信这么说,也是高兴的回道:“可不是,这小子拿 了县里文学大赛的二等奖和辩论赛的一等奖,光奖金就五千块。当时,我们部门的同事都在议论纷纷的,把这孩子都夸上天了。”
面对长辈的礼节性夸赞,安子善一句话不说,只是在脸上挂着腼腆的笑容。
张信的老婆一脸震惊的看着安子善,失声道:“奖金这么高啊真了不得来哈!”
张信也是目光一亮,虽然女儿回来跟他们说过这个事情,但并没有说有这么高的奖金,从安家业的话里
第二百三十章 张信的恐惧
张信的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这安家业家是发了什么财吗
又要买下这一百多亩地,又要改造成机械化和自动化种菜,机械化和自动化怎么种
收回那十几户的菜地,哪有那么好收的,当年分配下去那些菜地自己弄了小一万块,想让自己把这些钱吐出来
怎么可能
这家人还真是敢想,先看看这安家业到底怎么说吧。
张信笑道:“家业你们家这是发财了吗一百多亩地,这么弄得花不少钱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