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铁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小雨非非

    陈雨趁机说:“现在公沙德西劳等人脑袋一根筋,说是与你有约在先,不接受其他人的聘请。既然孙军门赞同我的意见,就请当面亲口解除与他们的雇佣约定,一来是便于将铸炮技术流传下去,二来也能让这些跟随你多年的人有一个好的出路,也不枉你们相识一场。”

    这话说得在情在理,孙元化想了想,没有推脱的理由,便朗声对公沙德西劳说:“公沙,我已经深陷囫囵,即将被送往京城治罪,无法再主持登州铸炮事宜,而且新来的巡抚未必会重视火器。你们无处




第八十九章 差点做了冤大头
    陈雨低下头,避免被陆若汉等人看出自己的疑惑和踌躇,在谈判中处于被动。

    到底哪里不对劲呢陈雨苦苦思索着这个问题。

    他迅速在脑海中回忆了一下与这些人接触的过程。除了与祖大弼的冲突是突发事件,看不出这些人的深浅外,后面与自己的谈话,他们未免表现的太耿直了,这里似乎有些不合情理。自己当时总以为这些雇佣兵有职业操守,契约精神意识很强,只怕是有些先入为主,高看他们了。

    在这个时代,大明不管是文化还是经济发展程度,都领先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不远万里从欧洲来到东方的外国人,除了有宗教信仰和传教使命、能够忍耐异国生存环境困难的传教士,其余的人大多数都是在本国混的很不咋地,才会冒险远渡重洋来到这里淘金。

    诡异的地方就在这里。公沙德西劳这些雇佣兵既然是来淘金的,没理由在失去了一份报酬不错的工作后,以所谓的契约精神为理由,拒绝另一个雇主伸出的橄榄枝。

    陈雨相信,这个年代不乏尊重契约的人,东方西方都有,而且中国古代一般没有后世那么具体、完善的书面合同,做生意全靠信誉,论契约精神,比西方人只怕更好。但是,在异国他乡生存都有困难的情况下,谁还会这么耿直呢至少不会是这些冲着银子来到东方的冒险家,就算他们信仰主,但也是要吃饭的。他们的老板孙元化很快就要凉了,傻子都知道该换老板了,又怎么可能拒绝自己的聘用

    陈雨抬起头,看了一眼陆若汉,这位兼职通译,真正的身份是传教士。这些传教士能够大老远跑到明国,学到一口流利的汉语,还能忽悠孙元化这样的封疆大吏死心塌地信仰天主教,又岂是一根筋的角色如果这么不懂变通,早就不知道冒犯了多少人,哪能在大明扎下根来

    妈的,差点被这些家伙骗了。陈雨脑补了一下当时自己提出聘用要求之后陆若汉和德西劳等人的对话,应该大概是这样的场面:

    陆若汉说:“德西劳先生,这个明国的武官想要聘用我们,你怎么看”

    “这稍微有些麻烦,孙总督聘用我们时,曾经说明我们不能再接受其他人的聘用,只能在登州帮他铸炮、培训炮兵,如果违反这一条,他有能力让我们在明国境内接不到第二单聘用协议。他是权力很大的官员,毫无疑问能够做到这一点。而且这件事如果由我们来毁约,也会影响我们的名誉和信用……”

    另外一个葡萄牙人说:“德西劳先生,我插一句话,这个武官说孙总督很快就会被送到首都接受皇帝的审判,很可能被送上绞刑架,那么我们之间的协议就自然终止了,并不影响我们接下一单生意。就算有人追究这事,只要离开这个城市,谁还会在乎孙总督生前说过的话,最坏的结果,大不了我们不在明国混了。”

    “科德略,你说的很对。我们可以引导这个武官主动向孙总督提出解除协议,这样就能完美的解决这

    件事。另外,看他的渴求程度,我们似乎可以大幅度提高薪酬的标准,反正这些明国的官员很有钱,而且他们通常自视清高,羞于讨价还价,这一点可以利用……”

    ……

    &nb



第九十章 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谈妥报酬后,陈雨对德西劳和陆若汉说:“协议谈妥,便请诸位跟随我们在寺庙里委屈几日,等此间事了,就返回威海卫。切记一条,如无必要,最好不要外出,免得碰到关宁军的人,只怕会找你们的麻烦。”

    陆若汉想到凶神恶煞的祖大弼,打了个寒颤,连连点头:“有道理,你们有句话叫‘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我们最好不再与这些人见面,免得遭遇无妄之灾。”

    接下来的日子,朱大典整顿兵马,维持秩序,协助陈应元熟悉登州事务,早日接管登莱,陈雨等人没什么事,就老老实实呆在寺庙里,足不出户。不知道朱大典最后如何处置祖大弼,反正也没人找上门来闹事,这一晃就是四五天过去了。

    就在陈雨琢磨着何时向朱大典请求返回卫所时,陈应元派人找上门来了,说是请他到衙门商议要事。上官相邀,陈雨自然不敢不从,带着张富贵和十几个军户出门直奔巡抚衙门而去,为了稳妥起见,他还带上了顾影,防止祖大弼想不开当街行凶。

    此时的巡抚衙门是朱大典和陈应元共用,朱大典身为大军统帅,属于临时占用,而陈应元则是这个衙门的真正主人。

    在后院的书房内,陈应元接见了陈雨。相比于朱大典的老练与精明,陈应元多了几分文人的儒雅,让人感觉更平易近人。

    待陈雨行礼之后,他抚须笑道:“陈百户,此次被抽调平叛,算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生擒李应元、出谋划策协助朱延之攻打登州城,这些功劳足以让你官路亨通,可喜可贺啊!”

    陈雨连忙说:“陈军门言重了,些许微末功劳,都是仰仗您和朱军门运筹帷幄,不足挂齿,至于出谋划策更不敢当,下官不过是提供了一个思路作为参考,最终能够顺利拿下登州,还是朱军门调度得当,可不敢居功。”

    陈应元越看这个百户越顺眼:有能力、会做人,而且不居功自傲,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哪个做官的不喜欢这样的下属呢他沉吟道:“今日找你来,其实也是出自本抚的私心。现在本抚刚刚赴任,登州遭遇叛军荼毒,百废待兴,身边急缺人手,如果你愿意的话,来做我的标营参将如何俸禄方面你不用担心。至于你这些属下,都可以带过来,威海卫指挥使司那边,我会打个招呼,调人应该没有问题。”

    陈雨万万没想到陈应元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一时间陷入了为难。

    其实他内心的选择很明确:虽然巡抚标营的待遇比一般的营兵要好很多,比卫所更是强上十万八千里,而且从正六品的卫所百户到正三品的参将,还是巡抚标营的统领,说是一步登天也不为过,但并非他所愿。宁为鸡头,不为凤尾,跟在巡抚身边做个唯唯诺诺的跟班,哪有自己在一亩三分地上猥琐发育来的自在

    但是直接拒绝陈应元,无疑是极其不明智的行为。登莱巡抚权力极大,山东的东三府都在他管辖之下,军政民政一把抓,卫所也躲不过他的权势,无论如何不能得罪这个新任巡抚。

    陈应元见陈雨不说话,失望之情溢于言表:“怎么,是本抚这个梧桐树引不来你这只凤凰”

    陈雨脑袋急速思索了一番,然后接上了话头:“哪里,军门多虑了。能够做标营参将,



第九十一章 登州水师
    陈雨看了看陈应元的脸色,小心翼翼地说:“也就是说,不管是因为与顾家小姐的婚事,还是父亲的遗愿,下官都必须在威海卫备御后千户所呆下去,辅佐顾家,直到与顾家小姐大婚,以及小舅子顺利接班成为下一任千户为止。”

    陈应元皱眉道:“顾家小姐与公子年纪多大了”

    “男为兄长,二十一岁,小姐则十六了。”

    听到两人的年龄,陈应元的眉头舒展开来,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顾家公子都到了可以接任世袭千户职位的年纪了,而顾家小姐也早已达到了出嫁的标准,只要动作快,今年之内把两件事都办了也不是难事。

    他恢复了笑脸:“满足父亲生前遗愿,这是尽孝,理应支持。本抚也不让你为难,给你半年时间,处理好这两件事之后,再来谈标营的事情。”

    陈雨如释重负,不管半年后如何,今日的难关算是过去了。反正自己没打算与顾家结亲,顾彪也无意继承武官职位,这两件事根本不会成功,至于以后如何应付陈应元的催促,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应付完这件事,他想起另一件事,心里盘算着,干脆趁着陈应元心情还算不错,趁热打铁算了,要不然等到半年之约期满后想要寻求支持,只怕会吃闭门羹。

    交代完事情,陈应元端起了茶碗,准备送客,却见陈雨没有离开的意思,便问:“还有什么事吗”

    陈雨回答:“确实还有事,想向军门请示。”

    陈应元重新放下茶碗,“说吧,什么事。只要是本抚力所能及,一定会支持。”他想收陈雨作为自己的心腹,那么必要的甜头是要给的,只要不算太离谱的要求,都可以考虑。

    “军门还记得当日下官向朱军门献策,却因为没有水师无法阻截叛军北逃的事情吗”

    “自然记得。”陈应元对这事印象很深,登州水师名存实亡,船都落在了叛军手中,结果陈雨准确判断出叛军要从水城逃跑的计划,却因为手头没有水师只能眼睁睁看着叛军离去,不能在海上阻截,未竞全功,是平叛之战中最大的遗憾。

    “下官有些不成熟的看法,供军门斟酌。”陈雨说,“水师的军士已经被打散了,死的死、逃的逃,船也被叛军卷走,登州水师事实上已经不存在了。不过登州这样的重镇,没有水师坐镇,既不符合朝廷护卫海疆、抵御倭乱的意图,又有损于军门您的官声——登莱在前几任巡抚手中,水陆师加起来可是数万大军,如果到了您手中成了陆师一条腿走路的瘸子,只怕有心人会弹劾你治理登莱不力……”

    陈应元本来对水师不甚感冒,也就觉得没能拦截叛军出逃有些遗憾而已,但是听陈雨这么一说,觉得很有道理。

    登州水城的历史悠久,早在宋朝就置刀鱼巡检,泊刀鱼战棹,备御契丹,名刀鱼寨(水城的前身)。而登州水师成立的时间也不短,可以追溯到洪武年间,早在洪武九年(1376年)就开始组建水师备倭,到了天启年间,当时的巡抚袁可立曾在此



第九十二章 水师威海营
    ..大明铁卫

    陈雨不慌不忙地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都是自私的,同时也是逐利的。如果再约定给予丰厚的利息,让他们有利可图,是不是就容易多了还可以加一条,只要重建水师后,以官府名义在城内立碑刻名,同时发布告示,表彰作出贡献的借款人,名利双收,还担心没人动心吗”

    这个办法在古代不多见,可是在陈雨的那个时代司空见惯。扩建学校找校友捐款,修路建桥找村民捐款,然后立碑表彰,被索捐的对象碍于情面,大部分都会慷慨解囊,这都是套路,屡试不爽。现在把捐款改为有偿借款,自然更能打动人心。

    陈应元迟疑了,以利息诱惑,加上官府的表彰,双管齐下,似乎是行之有效的办法,虽然没有先例,但是仔细考虑,未尝不可以一试。

    他沉吟道:“假设你说的这法子可行,但是一年期满后,需要偿还的本息从何而来巡抚衙门依然拿不出银子,还不是一句空话。”

    终于绕到关键问题上来了,陈雨打起精神,反问道:“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下官斗胆先问军门一个问题:本朝是否准许出海经商”

    陈应元疑惑地回答:“本朝禁海,难道你不知道,还需要问本抚既然禁止出海,那么经商自然也在禁止之列。虽然隆庆年间开放了福建月港,但范围毕竟有限,至少在山东和北直隶,出海经商是要禁止的。”

    明朝从朱元璋起就禁海,永乐年间略有松弛,但到了嘉靖年间因为倭寇的问题更加严厉,封锁了沿海各港口,销毁出海船只,断绝了海上交通。在严厉海禁的政策下,民间私人海外贸易被视为非法行经,被迫走上畸形发展的道路,即被迫转入走私和武装走私,并出现了一些大的海上武装走私集团。嘉靖年间,最大的武装走私集团头目王直,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直到了隆庆年间,明穆宗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才在大臣的建议下开放福建漳州府月港(今福建海澄),并以月港为治所设立海澄县,设立督饷馆,负责管理私人海外贸易并征税,在局部范围认可了私人海贸的合法性。但是这种调整仍然是有限的,船主要向督饷馆领取船引并交纳引税。此外,对日本的贸易仍在禁止之内,所有出海船只均不得前往日本。若私自前往,则处以“通倭”之罪。

    总体来说,终明一朝,海禁政策经历了从严厉到相对宽松,再到高度强化,然后经过调整逐渐废弛,到了崇祯年间名存实亡这样一个过程,但从名义上来说,除了福建月港一带拥有官府颁发船引的商船,民间私人海贸依然是非法的。

    这些背景陈雨自然知道,他所要利用的,就是这个名存实亡的海禁政策。

    “军门明见:既然出海经商是朝廷明令禁止的,那么打击这些私自出海的海商就是名正言顺的事情——以前官府没有对这些人动手,并不代表他们就是合法的。水师建立后,只要从这些海商身上下功夫,不仅可以偿还民间的借款,保证军队的粮饷开支,甚至能够反哺藩库,给军门创造可观的收入。这样一来,不仅得到了重建水师的功劳,还有稳定的进账,简直是一本万利的事情。”

    &nbs



第九十三章 荣归
    一件足以改变北方海域海贸的大事,就在陈雨和陈应元的商议下决定了。这件事只要做成,陈应元固然于公于私都能获利,陈雨更是可以借助此事加快自己的扩张步伐。

    陈雨回到驻地三天之后,巡抚衙门派人逐个通知参与平叛的各路兵马,补充粮秣之后,各营可以自行返回原驻地。至于此次叙功的奏折,会由朱大典、高起潜、陈应元等人共同签署后上报朝廷,军功的封赏将由兵部负责。

    陈雨早就等待这一刻的来临了,得到通知后立刻收拾东西准备动身,相对于其他总兵几千上万人的规模,他不过几百人,说走就能走,方便的很。

    临行前,陈雨又去了趟巡抚衙门,拜访朱大典、陈应元,并正式辞行。

    首先到了朱大典那里,陈雨趁左右无人,递上一个沉甸甸的包裹:“此次能够在军门手下效力,聆听教诲,受益匪浅。以后虽然不在军门账下效力,但只要在山东境内免不了还要军门照拂一二。为了表示对军门指点教诲的感激之情,奉上威海卫土产若干,还望军门笑纳。”

    朱大典示意陈雨将包裹放在桌上,笑眯眯地说:“你练兵打仗都有一套,本抚也指点不了你什么,但是叙功的折子上给你如实填报还是能做到的。来辞行可以,土产就不必了吧”所谓土产,双方都心知肚明,就是真金白银,不过是换个委婉的说法而已。

    陈雨这次出征,虽然无法未卜先知预知后来的事情,但出于稳妥考虑,还是带上了一些银子以备不时之需,现在算是派上用场了。百八十两银子对于朱大典这样级别的官员虽然不是什么大数目,但是礼数到了,在他心中能留下更好的印象。

    听了朱大典的客套话,陈雨恭敬地回答:“军门过谦了。只是这次出来打仗,走得仓促,土产带得不多,还请军门不要嫌少。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到济南再拜访,补上礼数。”

    朱大典笑得更开心了。大明官场上,懂规矩、会做人的官员多得是,可是这样的人未必会有真才实学,更别说练兵打仗了;打仗厉害的武将也不少,但是更多的是祖大弼这样居功自傲的二愣子,这些人有本事,但是为人处世总是让人不喜。像陈雨这样两者兼顾的人简直凤毛麟角,让朱大典想到了嘉靖年间的那个风云人物。那个人练兵打仗为本朝武将之翘楚,而且在官场上也经营的不错,得到了当时实权人物的鼎力支持,这才建立了辉煌的功勋。

    他鼓励陈雨:“你好好做,将来的成就,或许能赶上本朝名将戚少保也未尝可知。莫看你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百户,戚少保当年也只是登州卫指挥佥事出身,他能做到的事,你也可以。”

    陈雨作诚惶诚恐状:“军门谬赞,下官不敢当。如果下官能在军门的指点下有一些微末成就,那么军门就是下官的襄懋公、文忠公了。”

    朱大典仰天大笑:“谁说武人不读书,你居然还知道这两位不过也太抬举本抚了,本抚庸庸碌碌,如何敢这二位比肩。”

    襄懋公是嘉靖年间曾任浙江巡抚、直浙总督的胡宗宪,文忠公就是大名鼎鼎的一代名相张居正。胡宗宪虽然在后世名声不如海瑞、史可法这些廉臣、直臣响亮,但是在当


1...1718192021...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