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铁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小雨非非

    陈雨喝了不少酒,脸上红彤彤的,但是神智非常清醒,他深吸了几口气,顺着酒味找到了趴在床上的顾影,顿时哭笑不得。

    “这个活宝怎么跑这里来了”

    见顾影吸引了陈雨的注意力,苏颖暗中送了一口气,走过去替他脱下了外套,解释道:“顾家妹妹急着嫁你,跑这里撒酒疯了。”

    “哈哈哈……”陈雨忍不住笑了起来,“不过是迟早的事情,她还真不把自己当女人看,一点矜持都没有。”

    苏颖凑趣道:“谁让你魅力太大,勾引得女人飞蛾扑火一样往上扑。”

    “稀奇稀奇,我家的女海寇居然还会调侃了,这算是吃醋吗”陈雨伸出手指,轻轻抬起她的下巴,戏谑地问。

    苏颖被这动作逗得害羞起来,扭头说:“你的醋怎么吃得过来,除了顾家妹妹,将来肯定还会有其他女子,心态不好怕是会被醋淹死……”

    陈雨愣了一下,都说女人的直觉是敏锐的,难不成还有第三个、第四个女人出现他想了想,最近除了巡抚千金,也没接触过其他女人了——毕竟这年头的妹子大多是不抛头露面的,不像现代社会走大街上就能随便撩。但是暂且不说陈卓和自己没什么感情上的瓜葛,自己身边已经有了两个女人了,她那样的千金小姐,怎么可能蹚这浑水

    想清楚之后,他笑呵呵地把苏颖揽在怀中:“我这人很专一的,不是随便的人。”

    随便起来就不是人。陈雨在心中默默补了一句。

    苏颖在他怀中扭捏地说:“顾家妹妹还在床上……”

    “那就大被同眠,来个三人行呗,反正也是早晚的事情。”陈雨哈哈笑着,抱起苏颖轻轻放在了床上。

    苏颖以为他要做那事,有些紧张,看了看旁边熟睡的顾影,又下意识地看了看窗户。

    陈雨狐疑地顺着她的目光望向窗户,问道:“刚才进来就看你关窗户,有什么事吗”

    苏颖掩饰住慌乱,说道:“我听见外面有猫叫,以为是进贼了,所以……”

    “呵呵,你在海上打打杀杀的日子过久了,千户所比海上要安全得多,这里都是军户,陌生人很难藏匿,怎么可能有贼”

    苏颖用恳求的语气哀求:“你派人守住院子前后好不好”

    “难得你也会怕……”陈雨瞟了一眼她的肚子,若有所思,可能是有了身孕心态就不一样了吧,担心孩子的安危,“你放心好了,酒席已经散了,猴子已经安排兄弟们值守了,从现在起,一只猫都进不来。”

    “那就好……”苏颖放下心来。她确实有点担心无人值守,苏忠去而复返,和陈雨碰个正着,那局面就无法收拾了。

    “现在咱们的任务就是睡觉。”陈雨抱着苏颖躺在床上,笑嘻嘻地说。

    &n




第一百七十六章 开张大吉
    墙外,苏忠对王为民说:“王兄弟,今夜多亏了你带路,我一个外人才能潜入陈府,虽然没能带走苏姑娘,但是你的仗义之举,我记住了。不过这事要是败露,你在千户所也呆不下去了,要是不嫌弃的话,就跟我去海上吧。现在我虽然名为官兵,却干着以前的老行当,大碗喝酒、大秤分金,比你在陆地上委曲求全要来得爽快。”

    苏忠本色出演海寇一角,反倒觉得鱼归大海,畅快的很。现在出了苏颖这档子事,让他给陈雨卖命,更是绝不可能了,正好趁着远离水营的机会,一边打家劫舍,一边想想自己以后的出路。

    对于苏忠的邀请,王为民毫不犹豫,一口答应下来:“行,就跟着苏掌柜的混了。”

    他当初一步错步步错,因为害怕上战场,离开了当时的小团队,却没想到陈雨的事业越做越大,整个千户所都笼罩在其淫威之下。因为当初的举动,自己与那些老兄弟有了隔阂,再也融入不进去,眼见着以自己兄弟王有田为代表的军户们步步高升,当上了小旗、总旗甚至百户,心中的悔恨和嫉妒可想而知,所以当苏忠听闻苏颖怀孕的消息赶回来,为了潜入陈府寻找能够做内应的军户时,他想也不想就答应了,打得就是离开千户所脱离苦海的主意,怎么可能放过这个机会。

    两人趁着黑夜的掩护,悄悄离开了陈府。王为民在这里土生土长,对每个角落都了如指掌,带着苏忠专走小道,成功避开了其他人,来到海边,跳上了一条小舢板,消失在海面上。

    第二天早晨,陈雨的卧房传来一声尖叫,紧接着宿醉醒来的顾影捂着脸从房间里逃了出来,身后传来了陈雨的笑声。

    纳妾之后,好事似乎一件接着一件,大宴宾客后的第三天,刘公岛那边派人来传信,第一批主动来缴纳罚银的船队已经入港了。

    这可是当前最重要的大事,陈雨兴致勃勃地出海前往刘公岛,准备迎接这第一批船队,来个开张大吉。只要建立起制度并加以维护,“坐地收赃”就要比“游动执法”高效省力得多,就算略微降低标准,收入也是只高不低。

    他到达麻井子港时,港湾内已经停泊了大大小小十多艘海船,有悬挂水营旗帜的战船,也有装载货物吃水很深的商船,码头上人头攒动,很是热闹,与几个月刘公岛前的荒芜、僻静形成了鲜明对比。

    见大老板驾到,苏大牙手下三大掌柜之一的李严迎了上来,拱手禀报:“千户大人,属下幸不辱使命,引着天津卫的一支船队前来刘公岛缴纳罚银。属下知道大人重视此事,所以特地一路监视保护,确保他们平安抵达。”

    “你做得很好,辛苦了。”陈雨满意地点点头。虽然在海上拦截、收银子更直接,但是让海商来刘公岛跑一趟的意义更加深远,所以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等那名天津卫的海商走过来请安时,陈雨忍不住笑了,居然又是赵传宗。第一次出海拦截首开记录、第一次剿杀海盗、第一次赴刘公岛,这么多第一次全都和他有关,看来自己与这个天津卫的汉子很有缘分。

    “草民赵传宗见过千户大人。”赵传宗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欲跪,被陈雨托住。

    “赵兄也是熟人了,不必拘礼。”对于这个用实际行动支持自己的商人,陈雨还是很客气的。

    来到刘公岛后,看着规模不小



第一百七十七章 对马藩
    交代了顾彪之后,陈雨带着赵传宗沿着码头慢慢前行,一路上询问着关于海贸的诸般事宜。

    “……赵兄,你经常跑日本,对当地的事情肯定熟悉。本官问你,那边是不是颁发了锁国令现在是不是只有长崎能入港交易如果新兴势力想要分杯羹,是否可行”

    以刘公岛作为基地,把渤海海峡变成自己拦路收费的聚宝盆,只是陈雨海上计划的第一步。但他并不仅仅满足于设卡收钱,只要条件成熟,他也想进入日本这个巨大的市场分一杯羹,亦官亦商的郑芝龙就是他的榜样,富可敌国才是他的更高追求。而关于日本的事情,顾彪这个只跑朝鲜的半吊子提供不了太多有用的信息,所以只能向赵传宗这样的老资历海商打听。

    赵传宗一五一十地回答:“回大人的话:日本确实颁布了锁国令,明面上,也确实只有长崎一地可以交易,其余地方都是被幕府禁止的。现在能够出入长崎的,除了大员岛的红毛,也就大明的船只了,其余地方,比如南洋虽然也有部分海商不远千里而来,但都是零星的规模,不成气候。而长崎每年接纳的商船是有限额的,官府还成立了町奉行管理此事,出海的日本本国商船更是必须要有朱印状,更加严格,现在想插手进去,赚点散碎银子不是不行,但想上一定规模,怕是很难——光是福建的海防游击郑芝龙就分去了大部分份额,留给后来者的空间并不多。”

    陈雨听了有些失望,这么说来,日本下了锁国令之后,只保留了长崎一个对外贸易港口,而且市场份额已经被先行者瓜分殆尽,留给自己的发挥余地不大了,可是像赵传宗一样做个几条船的小海商并不能满足自己的目标。

    从理论上来说,如果想要重新洗牌,改变现有的格局,假扮海寇驱逐甚至消灭其他竞争对手是一个简单粗暴的办法,可是干掉几个小鱼小虾于事无补,还间接损害了自己的罚银政策,减少了现成的收入来源;至于大规模的海商集团,比如郑芝龙,以自己现在的实力,怎么可能打得过对方可是以一己之力击败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男人。用武力的方式对付其他海商显然是不可取的。

    他不甘心的问:“难道除了长崎,就没有其他的渠道了吗”

    赵传宗回答:“其实日本西部各藩都有私自接触海商的行为,并非只有长崎一处,他们一般是用白银换取大明的丝绸、茶叶和南洋那边传过来的铳炮、铠甲。但是因为幕府的高压政策,都是偷偷摸摸进行,规模并不大。倒是有一个地方是与众不同的,就是对马藩。”

    “对马藩”陈雨对德川幕府时代的藩国并没有什么概念,但是对马这个地方他还是知道的,对马海峡是从日本通往中国东海、黄海和进出太平洋必经的航道出口,人们称它为进出日本海的“咽喉”,交通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在这个地方日俄战争时还发生过一次著名的海战,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指挥的联合舰队对阵俄国海军中将罗杰斯特文斯基指挥的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以日方大获全胜而告终,第二太平洋舰队三分之二的舰只被摧毁,几乎全军覆没,而日方仅损失三艘鱼雷艇。这也是海战史上损失最为悬殊的海战之一。

     



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罗地网
    见赵传宗犹豫不决,陈雨也不急,慢条斯理地分析起了其中利弊。

    “古往今来,不管是做什么买卖,有一条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本钱和实力越雄厚,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利润总额也越大,而小本微利的买卖,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差,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就可能亏本甚至崩溃。本官对所有经过山东的的商船都按货物本金的三成征收罚银,对于动辄四五条船的大海商而言,虽然肉痛,但也承受得起;而赵兄这样两三条船的规模,堪堪能够保证盈利;如果是一条船的小商人,这笔罚银就是不可承受之重,刨去本钱和人工开销,来往一趟日本也赚不到几个子,那么接下来继续出海就是个恶性循环,等到这点微利让他们支撑不下去,多半就会卖掉船、解散伙计、退出海贸……”

    赵传宗有些迷惑:“大人究竟想说什么”

    “很简单,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海之上,比陆地更残酷,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本官这罚银政策的压力足以让北方的海商重新洗牌,实力弱小的会被踢出局,剩下的生存者实力会变得更强。到时候,海面上就见不到一两条船的小海商了,都是五六条船甚至是十几条船的大海商。”

    赵传宗眼睛一亮,似乎捕捉到了重要的信息,心里有一个模糊的念头慢慢浮现出来。

    陈雨继续说:“赵兄可以得到罚银政策的优惠对待,比其他人就占了成本上的一定优势,加上充任线人得到不菲的酬谢,资金和本钱就会越来越多,能够组织的船队就会越来越大,而且本官可以承诺你的船队在山东境内可以得到水营战船的护送,这样多管齐下,你迟早会迈入大海商的行列。”

    “我明白了,只要我赵某人成了天津卫一等一的大海商,还需要考虑别人的眼光吗”赵传宗终于想明白了其中关键,兴奋地回答。

    “正是如此。”陈雨问,“赵兄现在是否会同意本官的提议”

    “这个,草民还想问个问题,那些逃避罚银被抓住的海商会被怎样处置”赵传宗谨慎地问。

    陈雨微笑着说:“这个问题已经反复告知过所有人了:一旦被抓住,船货全部没收,船主和所有伙计都按通倭论处,打入大牢。至于能不能活着出来,就看他们的造化了。”

    虽然是面带微笑回答这个问题,可是这番话却让赵传宗不寒而栗。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与威海水营作对的下场居然这么惨,不仅财货两空,倾家荡产,连性命都难保

    他迅速在心中权衡了一番后果:如果答应陈雨提议的话,就可以在威海水营明里暗里的支持下,滚雪球一般把生意做大,最终成为天津卫顶尖的海商;拒绝的话,陈雨可以扶持他,自然也可以把他踩在脚下,就算不动用极端手段伤害自己性命,也有的是办法让他从海商圈子里消失。

    这并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对错题。答对了,就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答错了,就万劫不复。

    想明白其中关节,赵传宗背后冒出了冷汗。莫看当官的现在和你称兄道弟,热络的紧,只要得罪了他,立马就会被打入无底深渊。

    他连忙说:“大人的命令,草民敢不尊从草民一定竭尽所能,把妄图逃避罚银的海商消息及时传递给大人。”

     



第一百七十九章 新财路
    威海卫的“罚银事业”开展的如火如荼,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却暮气沉沉,直到山东运来的银子送抵后,才打破了沉静。

    乾清宫。

    大明的最高统治者崇祯皇帝此刻正在批阅奏章,正如过去几年每日重复的一样。自从登基后,他几乎每天都是在上朝和批阅奏章中度过,论勤奋,整个大明的皇帝没有几个能比得过他。

    只有感觉到胳膊发酸了,崇祯才会靠在椅背上,轻轻甩动右手手臂,左手则在太阳穴上轻轻按压,缓解疲劳。只有这时,这个脸色苍白的年轻人才能暂时从皇帝这个苦差事里抽离片刻。

    他闭目养神,却恍惚间想起了兄长天启帝。天启临终前挽着他的手,说了一句话:“来,吾弟当为尧舜。”这句话成了激励他宵衣旰食、勤勉治政的最大动力之一。

    皇兄啊,您说得没错,皇帝这差使,真不是常人能干的啊,太累了!崇祯闭着眼,默默地在心里说。

    可是天选不可逆,既然皇兄没有子嗣,上天注定这个皇位是要自己来继承的,朕一定要做大明的中兴之主。

    崇祯睁开了眼睛,长吸一口气,准备振作精神,继续对付案几上那小山一般的奏章。

    “皇爷,奴婢有事禀报。”殿门外,一个声音轻轻地响起。

    这个声音崇祯再熟悉不过了,正是从信王府就跟随自己的贴身太监王承恩。于是放下朱笔,唤道:“伴伴进来说话。”

    王承恩走了进来,脸上带着轻快的笑容。他迫不及待地对崇祯禀告:“皇爷,好消息,山东那边送了五万两银子入京,车队已经到了崇文门了。”

    “这么快”崇祯惊喜不已,站了起来。

    他接到陈应元的奏章时,只因为里面有一句“愿以缉查罚没之资献与朝廷”,就毫不犹豫地写下了一道中旨,而将惠世扬等人弹劾陈应元及其手下水营将领的奏章留中不发。没办法,朝廷非常缺银子,不管是西北用兵还是辽东战事,都是填不满的无底洞,多少银子砸进去都不够用,现在有个巡抚不向朝廷哭穷要求拨银子,反倒主动提出上缴银子,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在拟中旨要求陈应元上缴银子数目的时候,崇祯曾经犹豫过,不知道该写多少合适。以他当皇帝五六年来的经验,地方官不提要求就不错了,主动上缴银子的从无先例,所以他也不知道该写个什么数字——写多了怕山东那边承受不起,写少了又于事无补——斟酌再三,最终定为五万两。

    虽然这个数字对于朝廷的开支需求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但意义重大,是大明在矿税和商税指望不上的情况下,于农业赋税之外开辟的一条新路,如果能够发展起来,或许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财政的压力。

    崇祯心情大好,案几上的奏章也不去管了,对王承恩说:“伴伴辛苦一趟,去过问一下此事,沿途各道城门都不许设卡,务必要让车队畅通无阻。另外,陈思昌这次应该也有奏章一并送来,尽快把奏章带进宫让朕看。”

    “奴婢遵命。”

    一个时辰后,陈应元的奏章被摆在了崇祯的案头。崇祯迫不及待打开看了起来,他想知道,这条新财路能否长久持续,有没有机会扩大,值不值得投入更多的精力关注。

    作为天启年间的进士,陈应元的文字功底自然深厚,奏章言简意赅,篇幅不长,却把崇祯想了解的事情阐述得一清二楚,并
1...3536373839...90
猜你喜欢